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教育学原理-----第三章 教育的本质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8-4 20:58:16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内容提要:
1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有意识的活动、特殊的传递经验的形式和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2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3 .教育活动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四个要素构成的。
4 .教育是以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三种形态而存在的。
5 .学校教育主要是由教学、思想教育、劳动教育、社会实践等渠道进行的,其中教学是基本途径。
教育本质虽属抽象的教育哲学问题,但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之中处处都有它的体现。从宏观上看,对教育本质的不同认识直接影响着教育目标的确立、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选择、教育评价标准、教育发展战略和各项教育方针、政策的确定以及教育投入、教育管理方式等等;从微观上看,对教育本质的不同把握将直接影响着学生正确教育观的形成。因此,认真研究和明晰教育本质,对科学教育观的树立意义十分重大。

第一节:教育的科学界定


一、关于教育本质的不同观点及认识教育本质应掌握的方法论

作为自觉的教育者,不论是理论工作者或实际工作者都应当能正确地回答“教育本质”的问题,因为这是一个对于教育理论和实践来说,带有全局性的根本问题。

多年来国内学者对教育本质的讨论,发表了许多不同见解,如:

1.上层建筑说。认为教育是社会的上层建筑。理由:教育是观念形态文化,其性质、变化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并为经济基础服务;教育有受生产力制约的因素,但要通过经济基础的中介作用。

2.生产力说。认为教育是生产力,教育能生产劳动力,是劳动力的再生产;教育事业发展规模速度、教学内容、手段、形式受生产力制约;教育有受生产关系决定的因素,但一切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归根结底都由生产力决定。

3.双重属性说。教育既具有生产力属性,又具有上层建筑的属性。

4.复合现象说。认为教育本质上具“多质性”,有上层建筑性质、生产力性质,有为阶级斗争服务、为发展经济服务、为传递文化和促进人的发展等功能。

5.社会实践说。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或者是促使个体社会化的活动;认为认识教育本质不应将其归属某一范畴,而应以自身的规定性立论。

迄今为止,各种观点分歧依旧存在。这与人们对“本质”含义的理解以及各个人观察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不同有关。

为了认识教育本质,宜考虑以下方法论问题。

1.对本质的认识要从整体上把握。教育自身是一个整体,不宜把它肢解成各个部分,某部分是上层建筑,某部分是生产力等。水可以分解为氢和氧,但无论氢或氧都不是水的本质。

2.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有不同层次的。如列宁教导的:“人对事物、现象、过程等等的认识,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的深化的无限过程。”对教育本质的认识也是由不甚深刻到更深刻的无限发展过程。关于教育本质的许多见解可以说是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教育本质问题。

3.认识事物本质应对其内部的特殊矛盾作分析。唯物辨证法把事物“本质”看作是事物内在的质的规定性,即该事物本身固有的、反映事物性质、足以区别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这是由事物内部特殊矛盾决定的,因此认识事物的本质应对其固有的内部矛盾进行分析。

二、教育的本质特性

 本质特性即反映事物规律的稳定的、普遍的特性。教育的本质特性,即贯穿于一切教育之中,从古至今乃至未来,只要教育活动存在就永远起作用的特性。不管社会发展、时代变迁还是教育自身的逐渐完善,都无法使其有所改变。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所以认为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活动,而不是利托尔诺所说的生物现象,孟禄所说的心理现象。其立论依据是动物界不存在教育,教育也非源于人的生物本性。阐明这一点是确定教育是人的社会活动而不是动物的生存活动的关键。

(一)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尽管在动物界,尤其是高等动物界的代与代之间虽也存在着类似于人类的“教育”和“教”与“学”现象,但这两种表面类似的现象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1.所谓动物的“教育”和“教学”完全是一种基于生存本能的自发行为,而不是后天的习得行为。它的产生与动物的生理需求直接相关,其内容也紧紧围绕生存本能。无论是鸟会飞、鸭游水,还是猫捉老鼠、动物表演等,都是建立在本能基础上的,而非教育的结果。人类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相比,最大的差别在其社会性上。人的教育需要,不是直接产生于生物本能,而是产生于社会延续与发展的需要。教育一开始就是一种为了社会的活动。

2.动物没有语言,不具备将个体经验积累起来向他人传递的能力。“动物不能把同类的不同特征汇集起来,它们不能为同类的共同利益和方便作出任何贡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47页。)因此,所谓动物的“教育”只能一直停留在第一信号系统的水平上,它不可能有“类”的经验,也不可能进行个体之间的经验交流和传递,因而也就不可能通过“教育”使动物一代胜过一代。尽管一代代的老猫都“教”小猫捕鼠,但猫的本领始终不过是捕鼠而已。如需提高,则要经过人的训练才有可能。但是,“人则不同,各种各样的才能和活动方式可以相互利用。因为人能够把各自不同的产品汇集成一个共同的资源”人通过语言和其他的自己创造的物质形式(如工具、产品),把个体的经验保存和积累起来,成为“类”经验。人类教育传递的正是人类社会共同体积累的类经验,不只是个体的直接经验。这些经验不是本能的产物,而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正因为如此,有史以来的二千多年中,人类自身的活动和社会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这是高等动物中任何一种都无法比拟的。

3.所谓动物教育的结果无非是小动物适应环境,维持生命,并独立生存,而人类教育的结果远远不止于此。人类教育不但使受教育者获得适应环境的经验,而且培养了人进一步改造环境、参与社会生活、创造财富、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力,培养了人创造新经验的能力。这也是人类社会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由此可见,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正像社会性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因此需要用“人”这个词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一样,社会性也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因此也需要用“教育”这个词把人的培育活动与动物的亲子本能的活动区别开来。

(二)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动物只拥有有生命物质最基本的反映形式 —— 刺激感应性和动物的心理,只有人才是有意识的。动物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依靠的是特定的感觉器官和结构简单的大脑,如蚯蚓没有眼睛,但能感受光线的明暗,依靠的是它的躯体的感光细胞;响尾蛇的两眼虽已经退化,它所以还能在夜间捕食,具有奇妙的视觉能力,这是因为它的眼睛和鼻子间有一块皮肤能感受红外线辐射。而人却不同,人不但通过特定的感官反映外在的刺激,更为重要的是,人能通过抽象的理性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动物即使经过训练也达不到这一点,这就说明动物是不具有意识的,动物的一切行为都是在本能的支配下产生的。而人却不同,即使年龄很小的幼儿,当他把自己与他人区别开来时,他便存在了意识,随之产生的一切活动都是有意识的参与。因此,人类教育中无论是生产经验的传授,还是社会行为规范的教导,都不是产生于人的本能需要,而是人们意识到的社会需要,在明确意识的驱动下产生的有目的行为。

(三)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

动物在其种系发展和后天生活中也有信息的传递,它们的信息和经验是一种极为有限的信息方式而不是以教育和学习的方式传递的。在高等动物中,除本能外当然也有熟练和智力活动的存在。在年长的动物中也有对付同类和人类的丰富的经验和教训。但是,这些后天获得的生存本领和经验,正因为没有意识和复杂的语言,便不能以教育这种传授方式为其他动物所掌握或进行历史性的存留,作为个体的经验只能随个体的死亡而消失。 人却不同。在人长期的种系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经验和智力,也在遗传素质中有所表现。但是对于人类来说,遗传不是经验获得和智力发展的主要形式。人对经验和智力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学习的形式进行的。人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人类有意识。人能把自己的需要报告给自己,意识到经验的不足和欠缺。人类又有语言和文字,借助语言文字的信息载体功能,不仅可使人类的经验存在于个体系统之中,也可以存在于个体意识之外,脱离每个个体而独立存在;不仅可使人类获悉感官所及范围之内的经验,而且可超越时间限制和空间地域的阻隔,从过去到现在,从宏观到微观,全社会全人类的所有财富都可以为人类所掌握,人类传递经验的这一特点也证明了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

(四)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人类的社会活动方方面面,有从事物质产品生产的工业、农业、建筑、冶金、医药、水产、林业等等,有进行精神产品生产的文学、艺术、科学、宗教等等。教育活动是有意识的以人为直接对象的社会活动,它不同于其他以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的生产为直接对象的社会生产活动。同时,教育与其他有意识的以人为直接对象的活动还有区别,教育是以对人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为直接目标的。这样就把教育活动和以保护人的身心健康、抵御疾病对人的身心危害的医疗活动,以及以满足人的各种需要为目标的社会服务活动区别开来了。

至此,可以使我们对教育的本质认识得更加明确。

近年来,有人把教育的阶级性、生产性、福利性等也视为教育的本质特性。从全面来看,这些特性,对培养人这一质的规定性来说都是非本质的。因为阶级可以消亡,生产性到共产主义将降到次要地位,福利性在原始和奴隶社会是不存在的。这些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特性都不能成为教育的本质特性。

三、教育的科学定义 

根据上述教育本质特性的分析,现代教育学一般将教育区分为广义的教育和狭义的教育。

广义的教育是自人类产生以来就已产生的教育,这种教育存在于各种生产和生活的活动之中。其定义一般为: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广泛地说,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不管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零碎的,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当人类经历了较长时期的生产和其他各种实践活动之后,他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日渐多样,积累的各方面经验日渐繁多。这时,仅仅依靠生产实践活动中的简单模仿和口耳相传来培养生产者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于是,教育活动开始逐渐从社会其他活动中分离出来,诞生了专门进行人才培养的机构 —— 学校和伴随学校出现而同时产生的人才培养的专门过程。

学校教育活动与社会其他活动相区别的特殊功能是:教育活动是通过人的培养而服务于一定的社会,使得社会能够更好地延续和发展。它的具体过程是:一部分人以某种特定的影响作用于另一部分人的身心。它的直接目的是:使人的身心发生预期的发展和变化,获得预期要求的品质和特征。

因此,我们把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定义为: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服务的人。

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区别不仅在各自占主导地位的活动内容的不同,并由此而划分了各自不同的本质。同时,由该本质决定的活动的具体形式也是不同的。教育作为一种有意识地培养人的活动,其活动的具体形式也处处体现着它的本质,体现着它与其他社会活动的区别。


第二节.教育的基本要素

所谓要素是指构成活动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因素。认识教育的基本要素是认识教育内部结构的基础。

由于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加之人们在分析教育活动的结构时持有不同的视角,因此,对教育活动要素的概括也不完全一样。从宏观角度看,教育活动由教育主体、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环境、教育途径六个要素构成;从微观角度看,教育活动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四个要素构成。本书主要指微观上的构成要素。

一、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

我们知道,在教育活动中存在着“教”与“学”两种活动,更确切地说,是“教”与“学”两种活动构成教育。虽然,参与到教育活动之中的所有人都有“教”与“学”的责任或义务,但各自的职责重点不同,一部分人主要以“教”为职责,一部分人主要以“学”为职责。

在教育活动中以教为职责的人是教育者。

教育者是指直接对求教者的素质发展起影响作用的人,包括学校的教师、管理人员、兼职教师、家庭教师、家长。其中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和代表。

教育过程不同于对人的身心发展发生影响的其他过程。它是教育者的有目的的活动过程,所以,离开了教育者及其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也就谈不上什么教育。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人的因素,而且是一个基本要素。

教育者不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而且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他把受教育者作为“教”的对象,以教育影响为手段,把引导和促进受教育者身心的发展变化作为活动目的,力求使自己“教”的对象的身心发生合乎自己社会的变化。因此说,教育者作为教育活动中人的因素,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更确切地说是“教”的主体。

教育者的主体性有多方面的表现:①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实施者和组织者,对整个教育活动起领导作用。②教育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帮助者和评价矫正者,对整个学习活动起着校正方向、调整内容、激发动力、教给方法的作用。③教育者的教育反映着社会的需求和人才规格,控制着整个教育过程的推进和教育反映着社会的需求和人才规格,因而教育者教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发展质量。④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内容影响着学生学习活动的内容,控制着学生活动的时间和效果,因而在教育活动中居主导地位。

二、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学”的主体

在教育过程中以学为职责的人被称为受教育者。

广义的教育中,所有为提高自身素质而处于学习状态的人都是受教育者;在狭义的教育中,受教育者特指教师“教”的对象——学生。随着世界范围内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的实行,教育对象的范围已经扩展到一个人从生命形成(胎教)到死亡的整个一生和全社会不分种族、性别、宗教、民族和阶级的所有人。其中学校里的学生是受教育者的主体和代表。

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首先作为教育的对象存在于教育活动的要素之中。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其一是说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首先是一个求知的个体。他们从无知到有知,从知之不多到较多,需要教育所传授和扩展。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可以逐渐认识客观自然和人类自己,可以逐渐使他们的认识由个体的认识水平过渡到人类总体的认识水平。其二,受教育者也是一个不成熟的个体。在教师的教育下,受教育者逐渐获得品德的完善和行为的养成,逐渐由个体的生物人向本质上的社会人的转变。其三,受教育者也是一个缺乏技能的个体。只有在教师的培养训练下,受教育者才能逐渐掌握各种生产和生活的技能,实现由消费的个体向生产的社会成员转变。

受教育者也是学习的主体。马克思说,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受教育者作为人类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当然具有主体的性质。换言之,在教育过程中,他们也是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作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存在的。

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集中体现在:①受教育者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的人,他们有自己的主动性、选择性、需要性和意志性,他们可以依靠自己的独立思考主导自己的行为。②受教育者在学习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同时,除了继承、吸取以外,还有重组、创新、开拓的能力。③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不但受智力因素的制约,也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这两种因素都制约着受教育者教育活动的进行速度、效益和质量。

三、教育内容是师生共同认识的客体

教育内容是基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文化技术发展水平之上,学校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习惯和行为的总和,教育内容在学校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是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教育内容的组成丰富多彩,从其涉及的范围来说,包括人类社会各种领域活动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技巧;从其价值来说,它具有发展人的智慧、品德、体力、审美和劳动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就其表现形态来说,有物质的、符号的、精神的、行为的。因此,不要把教育内容与学校的课程所包含的内容等同起来,更不能把教育内容看做就是教材,后者被包含在前者之中,前者的内涵与外延要比后者丰富得多。由于教育活动的多样性和各类教育活动具体教育目标的不同,教育内容有着不同类型的组合。

首先,教育内容是联系施教者和求教者的中介,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是一定社会所提出的教育要求同求教者身心发展现有水平的差距,它是教育活动得以存在和进行的内在基础。人类文明的延续一般是以两种方式进行的,一种是以一定的物质载体的形式记录下来,如图书、音像、光盘等,另一种则是以人脑的形式记录下来。而后一种是人类文明继承和发扬的一种能动的形式,其特点在于不仅能保存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文明成果。而且能在原有文明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教育内容作为一种特殊的中介形式把施教者和求都者联系起来,通过教育内容难度自然延伸,使求教者由不知到知,由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由继承到发展,由个体认识水平到人类认识水平,最终把人类的过去和未来联系起来,达到教育的目的。

其次,最佳的教育内容是目的性与对象性的统一。教育内容作为联系施教者和求教者的中介,能否消除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关键在于教育内容本身选编的科学性。而制约教育内容选编科学性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一定社会前进的要求。作为国家来说,这种前进的要求主要通过教育目的的形式表达出来,这种要求包括素质的全面性和内容本身的先进性与逻辑性;二是个体身心的发展规律。而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因此,施教者要根据求教者的实际安排教育内容进程,选择教育内容的难度,增减教育内容的分量,发掘教育内容的价值,最终达到合目的性与对象性的统一。

根据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我国的教育内容由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构成。各级各类学校,由于其具体的教育任务和培养目标的不同,教育内容深度、广度及具体门类上有所差异。而教育内容又内在地包括教育目标。因为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也是衡量教育活动效果的标准,是教育内容传授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活动既然是人类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那么在活动之前便都有着明确的活动目标,这是人的活动与动物活动的一个本质区别。在教育内容中,目标与内容的一体化表现为:目标主导下的内容选择、内容安排、内容设计、内容传授、内容实现的结果等。

四、教育手段是教育活动的基本条件

教育手段是指教育者将教育内容作用于受教育者所借助的各种形式与条件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手段、精神手段等。

物质手段主要是进行教育时所需要的一切物质条件,可分为教育的活动场所与设施、教育媒体及教育辅助手段三大类。教育的活动场所与设施在学校中主要指校舍、教室、操场、实验室、校办工厂、农场等的数量与内部的设备装置。

教育媒体是教育活动中两类主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由此可见,教育媒体是教育内容的载体,也是教育中其他信息的载体。然而,同样的教育内容,可使用不同的媒体。随着媒体的不同,教育的组织形式、方法、效果等都会发生变化。

教育媒体具有多种形式,从最简单的实物、口头语言到图片、书面印刷物、录音磁带、录像带、电影、电视、计算机程序等。它们的形式是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活动的日趋普及化、个别化而越来越丰富多彩和综合化。

精神手段包括教育方法、教育途径。教育方法包括教育者的教法和受教育者的学法两个方法。就教育者的学法而言有发现式和接受式两大类。

从以上我们对教育活动构成要素及其作用的分析中可以看到,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四要素是展开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并且在活动中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教育活动中,当四者都具备的情况下,主体因素是教育活动成效大小的决定因素。而要充分发挥主体的作用,关键是要处理好主客体的内部关系。对教育者来说,他要研究认识三个客体:学生、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教育者的任务是将既定的教育内容通过一定的手段传授给学生。对受教育者来说,他认识的客体是一个:教育内容。他的任务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一定的手段学习和掌握既定的内容,也就是将外在的客体转化为内在主体的东西。

在四个要素中,主要的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这在教育活动中表现为教与学的关系。包括两层含义,即传授知识、传递思想、启发诱导、感化影响,也就是传授知识、思想与教给学生如何学习、修养的方法。学也包含着两层含义:即学习掌握人类积累下来的精神财富和学会学习及修养的方法。教与学的主要形式是学校的教学活动。教与学的矛盾是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教育者代表社会所提出的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是推动受教育者发展的动力。


第三节:教育的基本形态

教育形态即教育这一社会现象存在的形式和状态。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存在形式和状态,教育也不例外,它也有一定的形态。教育发展到当代,已由初始的观察模仿、口耳相传,到后来学校教育的产生,再到近现代社会的多层次与多类别,从而形成了一个纵横交叉的庞杂体系。不过,尽管其层次、种类繁多,但从其存在形态上不外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三种基本形态。这三种形态构成了教育的总体,从不同的时间、渠道,以不同的形式对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

一、家庭教育

(一)家庭教育的涵义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内由父母或其年长者对新生一代和其他家庭成员所进行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

家庭教育从其涵义上讲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家庭教育,主要是指一个人在一生中接受的来自家庭其他成员的有目的、有意识的影响作用。狭义的家庭教育则是指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之前,由父母或其他家庭长者对其所施加的有意识的教育。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事实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有增强趋势。不但在中国,在许多发达国家也是如此。由于重视家庭教育而更重视对家庭双亲的教育。我国近些年出现了家庭学校,美国有“全美双亲协会”,英国有“全国双亲教育联盟”,法国有“全国家庭教育学中心”, 1965年在布鲁塞尔还召开了世界性的国际双亲教育会议,正式成立了“双亲教育国际联盟”,这一切都表明,重视家庭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性的趋势。

(二)家教育的意义

首先,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篇章,是个体社会化的最初摇篮。人一出生接触的第一个环境是家庭,第一位老师是父母。孩子都是在双亲直接影响下长大的,他们都是首先通过家庭和父母来认识世界,了解人与人的关系。家长的言行对孩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具有奠基作用,对人的社会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次,家庭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家庭教育不仅在儿童入学以前,即使儿童进入学校之后,也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家长的权威性,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有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一致,儿童社会化发展就会顺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矛盾,就会极大地减弱学校教育的影响力。因此,家庭教育的意义不仅对婴幼儿学前期,在青少年成长期,其作用同样不可低估。家庭教育应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

再次,家庭教育更能适应个体发展。幼儿园、学校教育都是面向全体学生,是集体化的教育。尽管学校教育也强调了解每个学生特点,因材施教,但在这方面总不及家庭父母对自己孩子的了解。家庭教育具有个别性特点,使教育更有针对性,更有利于因材施教。

(三)家庭教育的特点

家庭教育不可缺少,也是由于家庭教育具有独自特点决定的。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比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家庭教育的先导性

一个人最早接受的教育是家庭教育,第一个教育者是父母。家庭的生活环境和父母的言行举止,从小就对孩子产生深远影响。儿童正是从这些家庭教育因素中学会了头脑的思考和语言的交流,懂得区分是非美丑,辨别善恶荣辱,形成最初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儿童所接受的这些教育影响,就成为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出发点。

儿童在家庭接受的初步教育,对后来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具有先导性质。由于家庭教育已在儿童心理上发生了初步定势作用,对后继教育总是产生筛选作用。在接受新的影响时经常是在不断依据家庭先前灌输给他们的价值观修正自己的经验,并不断地把自己的价值观和经验与家庭成员的经验相对照,建立循环的反馈联系。家庭教育成为青少年儿童接受后继教育的过滤器。

2.家庭教育的感染性

感染性是情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指一个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能引起别人产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感。它像无声的语言,对人起着感化的作用,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在教育中有着特殊的意义。由于父母子女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血缘关系,彼此心心相通,情感的感染性就显得更为强烈。家长的好恶取舍,常常决定着子女的行为举止。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的这种情感上的感染作用,有时是说服力很强的言语说教都难以代替的。

3.家庭教育的权威性

权威,是一种社会关系,它以意志服从为特征,权威不仅对一个国家或集团的正常运转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它对良好的教育效果的取得,更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在子女心目中的权威性,是家长有效地教育和影响子女的重要前提,而且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家庭教育具有更大的权威性。这是因为父母是子女的天然尊长,血缘上的亲密关系和经济上的依赖性使子女对父母有着特殊的依恋和依赖感。再加上父母因其自身努力工作而被社会的承认与尊重,丰富的阅历和经验,成熟的思想意识等等,这一切都使得家长在子女心目中树立起高大、权威的形象,使子女养成了对父母尊崇和信任的心理。子女一旦形成这样的心理定势,就会自觉自愿地去接受父母的要求和劝导,向家长希望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家庭教育达到预期的目的。

4.家庭教育的针对性

鲜明的针对性,是家庭教育的又一大特色。俗话说:“知子莫如父。”这话不无道理。孩子从一生下来,就首先进入家庭生活,同父母形影不离,朝夕相处,同父母接触的机会最多,相处的时间最长,因此只有父母能够全面地、细致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同时,又由于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孩子所表现出的个性非常真实,所以家长能深刻地了解孩子。这样就使家庭教育比较容易地做到从实际出发,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因人而宜,因材施教,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育中不仅问题抓得准,抓得及时,教育方式方法选择得当,教育内容也适宜,体现出很大的灵活性,充满了家庭的个性色彩。

5.家庭教育的终身性

在人的一生中,享受最长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具有终身性。而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论时间长短,都只是一种阶段性和间段性的教育。家庭教育则不然,它不仅使人在未成年时获益匪浅,而且在他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以后,由于父母与子女之间所具有的血缘关系,家庭教育依然在发生作用,父母永远是子女的“老师”。家庭教育的这种终身特点,有利于家长对孩子进行长期的、连续的观察和教育,有利于孩子形成比较稳定的人格特征。

家庭教育的上述特点,使得它与其他形式的教育相比较,具有很多优势,有其有利的条件。但是还应看到,家庭教育也有局限。主要表现是家庭教育内容的零散性,任何家庭都不可能象学校那样有计划地、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其次是家庭教育方式的随意性,一些自身素质较差的父母缺乏自觉教育子女的意识,或随意打骂,或娇宠无度,或放任自流,由此给子女的健康成长带来种种不良的影响。这是家庭教育要注意和克服的。

二、社会教育

(一)社会教育涵义

社会教育的基本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教育,是指旨在有意识地培养人、有益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各种社会活动。狭义的社会教育,是指学校和家庭以外的社会文化机构以及有关的社会团体或组织,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教育。

广义的社会教育和我们所说的广义的教育在涵义上几乎无异。事实上,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职能就是通过社会教育来实现的。在原始社会,家庭尚未形成之前,年轻一代的教育是在全氏族成员的共同劳动中,在日常社会生活中,由氏族公社的成员通过互相的言传身教,或由有经验的年长者向年轻一代传授一些简单的生产和生活的经验的方式进行的。以后随着家庭及家庭教育的出现,直至学校教育的产生,广义的社会教育开始逐步地分化为三种独立的教育形态,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狭义的社会教育。

世界各国社会教育形态虽然都早已存在,但在本世纪以前,发展却是非常缓慢的。只是在本世纪初,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开始了迅速发展。

现代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知识总量的激增,劳动就业结构的突出变化,从而使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职业要求不断发展,对成年人来说,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不能适应社会要求,于是社会教育便迅速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就业结构的变化,对学校教育也是一个冲击。现代学校教育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青少年一代的成长也迫切需要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社会要求青少年扩大社会交往,充分发展其兴趣、爱好和个性,广泛培养其特殊才能,因此,社会教育对广大青少年的成长来说,也具有了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由于现代信息传播手段的发展,教育的不断完善,也为社会教育的广泛发展提供了现代化的物质条件。所以,在当今世界,社会教育已普遍获得了蓬勃发展。社会发展趋势日益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就业结构的进一步变化,以及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社会教育还会获得更大的发展,显现出更新的活力。

(二)社会教育的作用

社会教育日益发展,尽管目前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还处于辅助和补偿地位,但越来越显示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代的社会教育具有其他教育形态不可比拟的特殊作用,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下述各个方面:

第一,社会教育直接面向全社会,又以社会政治经济为背景,它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具有更广阔的活动余地,影响面更广泛,更能有效地对整个社会发生积极作用。

第二,社会教育不仅面对学校,面对青少年,更面对社会的成人劳动者。这不仅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满足成年人学习的要求,有效促进经济发展,还可以通过政治、道德教育,促进社会安定与进步。

第三,社会教育形式灵活多样,没有制度化教育的严格约束性。它很少受阶级、地位、年龄限制,能很好体现教育的民主性。

第四,现代人的成长已不完全局限于学校,必须同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社会教育更有利于人的社会化。

综上所述,社会教育在现代社会里其意义愈加重要,是现代社会教育体系中不可忽略的部分。

(三)社会教育的类型

1.社会举办型

这种社会教育是由机构(即学校以外机构)举办的,包括青少年教育机构和成人教育机构。有关青少年的社会教育活动,如:少年宫、少年之家、儿童公园、儿童影院、儿童阅览室、儿童图书馆等。这些专门组织的社会教育机构旨在弥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不足,促进青少年的个性全面发展。关于成人教育,有各种文化补习学校、扫盲班、技术培训班,各种讲座、报告会等。

除了社会专门组织的教育活动以外,一些社会媒体也担当教育任务,如报刊、书籍、图书馆、广播、电视和电影等等。

2.学校举办型

有些社会教育是发挥学校作用,是由学校举办的。例如:函授、刊授、扫盲、各种职业训练班、科学报告和讲座等。这是充分利用学校教学人员和物质条件,向社会开放,直接为社会服务的教育活动。当今许多国家推行的社区教育,其中就包括依靠学校向外开放的社会教育。

(四)现代社会教育的特点

社会教育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比有许多自身的特点:

1.开放性

社会教育不像学校教育具有诸多限制。它没有年龄、时间、地域等局限,随时随地都可接受教育。同时社会教育已开始把教育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休闲娱乐等沟通起来。社会教育打破了学校教育那种封闭式的教育体系,具有极大的开放性。

2.群众性

社会教育服务对象不仅是青少年,对各个年龄阶段,各行各业人员都有重要意义。以往对社会教育的认识仅限于对青少年的校外教育。现在已远远超出青少年,而扩展到了全社会。成年人的职业技术教育,老年人的老年大学等等,满足了社会各年龄阶段、各职业系统人员的学习要求,教育对象日益普遍。

3.多样性

由于社会教育对象非常广泛,各有不同条件和不同需要,因此,社会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也具有极大的录活性和多样性。从受教育时间上说有脱产式、半脱产式、业余式等等;就其教育形式来说有培训班式、讲座式、函授式、传播式(如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影院等)、展馆式(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等)、自学式等等;就其内容来说有文化知识、科学技术、政治法律、伦理道德、文学艺术、体育卫生,以及生活常识等多方面的教育。

4.补偿性

学校教育时间较长,在校所学知识有些容易过时,跟不上时代需要;许多新的知识不断涌现,需要新的学习;更有些东西是在学校没有学到的,如日常生活知识、用品修理等等。这些在学校尚不具备的知识,需要社会教育予以补充。因此,社会教育具有较强的补尝功能。

5.融合性

现代的社会教育不仅具有独立形式,而且日益渗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表现出同社会的政治活动、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娱乐活动,甚至同宗教活动密切结合,融为一体,处处都可以发挥着社会教育作用。

三、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一种制度化的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学校教育形态是教育的主体形态。教育学理论中所揭示的教育规律大都是以学校教育为核心的。所以,这里重点不再以学校所进行的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而且着重对学校这一教育形式进行研究。

(一)学校教育的涵义

学校教育是指通过专门的教育机构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教育活动。

学校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由专门的机构——学校和专职人员——教师来实施的。从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它产生在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之后,是教育发展的高级形态。尽管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同社会,不同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多种影响,出现过兴衰变换,然而它却始终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并行发展着,并且其规模之大,速度之快,结构之复杂,体系之严整,都是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所无法比拟的。这是因为学校教育在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方面,对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维护和稳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以及在满足人们自身发展的需要方面,较之其他教育形态有更高的效率。所以,学校教育在整个体系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

(二)学校教育的历史发展

学校教育从古至今,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大体经历了以下几种主要的形式:

1.人文学科教育为主要特征的学校教育形态

首先从社会结构中分化出来的学校教育,是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相联系的传统人文学科教育,因此,最早诞生的学校是宫廷学校、职官学校、寺庙学校和文士学校。古埃及的这些学校极重视道德品质的培养,要求学生尊日神、忠国君、敬长官、孝双亲;以造就文士为重要目标,即训练继起的统治者和他们御用的爪牙;同进教授书写、词令。中国奴隶制社会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礼”是别上下,分尊卑,维护世袭等级制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乐”是祭祀天地鬼神祖先,颂扬帝王贵族,鼓舞军心的音乐和舞蹈。“射”、“御”是射箭、驾车等作战技术。“书”是语言文字的读、写以及文学历史方面的知识。“数”是计算以及历法天文等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奴隶制社会的学校教育是脱离生产劳动的,主要让奴隶主子第学习礼义等统治之术。孔子的话可谓很好的注脚,他说:“上好礼,刚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而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也基本上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儒家的经典著作“四书”和“五经”是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欧洲奴隶社会中,从古希腊的学校教育到古罗马的学校教育,主要是教授学生以读、写、算、音乐、文学、政治、哲学、历史、修辞等方面的知识,以培养他们从事政治活动的能力。在封建社会,僧侣垄断了文化和学校教育,教会学校的教育内容是“七艺”,各个科目都贯串着神学精神,以此来培养对上帝虔诚、服从教权与政权、进行宗教活动的教士。

由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这类学校以人文学科的教育为主,同社会的物质生产的劳动几乎完全相脱离,主要培养管理国家、统治人民的政治人才和传播社会的意识,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政治倾向。

2.自然科学教育占重要内容的学校教育形态

自然科学教育从生产实践中分离出来,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推动近代学校教育迅速发展的内在动力。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使自然科学逐步从生产实践过程中分化、独立出来,尤其在数学和天文学领域发展较快。但在自然科学先是隶属自然哲学,后又依附于神学的时代,不仅阻碍了自身的发展,面且大大削弱了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文艺复兴运动使自然科学冲破了宗教神学的桎梏,并获得迅猛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展,科学因素第一次被有意识地和广泛地加以发展、应用,并体现在生活中,其规模是以往的时代根本想象不到的。”正是这样的时代,要求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既有培养统治人才的任务,又有培养生产技术人员的任务,自然科学的教育内容被广泛引入学校,代数、三角、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逐渐成为学校的必修学科。自然科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逐步确立并加强,引起了学校教育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相应变化。班级授课制,实验、演示、实习等教学方法以及幻灯等教学手段被广泛地采用,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自身发展。在中国,从 19世纪下半叶开始,随着新的生产力的出现和西方科学的大量引入,学校课程除传统学科外,也增加了算术、地理、博物、物理、化学、农业等自然科学课程。

3.职业技术教育成为学校教育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教育形态

马克思曾经说过:“生产过程成了科学的,而科学反过来成了生产过程的因素即所谓职能。每一项发现都成了新的发明或生产方法的新的改进的基础。”近代自然科学兴起所导致的直接后果是物质生产过程中以蒸汽机的出现为标志的产业革命,但在这一因果链条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中间环节,即科学向技术的转化。随着各种先进技术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广泛采用,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新的要求。这就对近代学校教育产生冲击,要求它尽快改变与生产实践隔绝的状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职业技术教育采用学校教育的形式迅速发展起来,很快取代了生产过程中师徒间的技术传授并开始在生产发展中显示出越来越明显的效益。职业技术学校的起源,可追溯到 18世纪建立的教会星期天学校和手工业星期天学校。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职业教育也发展起来。在20世纪初,一些国家纷纷颁布职业学校教育法规。如德国工会于1919年通过了一项关于学徒规定的声明,被看做是广泛解释学徒培训问题和职业教育法的第一个草案。尤其是二次大战以后,职业技术教育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职业技术学校在学校体系中的地位也日益提高。日本、德国等国家已经形成了初、中、高等相当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中国到1990年底,全国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已发展到16000多所,在校生超过600万人。各高中阶段职业技术学校和普通高中的招生数之比已接近1:1。

4.当代学校与社会,人文与科学教育结合的学校教育形态

当代社会日益发展成为高度科学化的信息社会,学校教育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校围墙内的教育了。学生不仅在学校学习,而且从家庭、社会生活中接受的信息量与日俱增,这是一种潜移默化而又强大的有力的教育。如现在学生的知识、品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电视节目、书刊报纸、参观、旅游和各种社交活动的影响。现代教育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传统教育形式,也扩充了教育内容和情境。这一变化,引起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学校教育的效率,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学校教育与社会隔离的封闭状态。

世界进入本世纪示末,一股倡导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思潮正在悄然兴起。从历史上看,偏执的人文教育虽弘扬了人类的理性,但由于科学技术发展不足,延缓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程,影响了人类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偏执重视科学和科学教育,忽视人类理性的提升,也同样会给社会带来祸患,因为科学技术既可给人类带来生产的突破和生活的飞跃,也可给人类带来数不清的灾难。没有理性把握的科学技术会成为灾祸之源。进入 21世纪以后,人类将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这一战果,强化人文与科学融合的教育将成为末来教育的特征之一。

(三)学校教育的特点

学校教育自产生时起,就区别于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具有独自的特点。其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职能专门性

学校教育职能是专门培养人,学校是专门教育人的场所。学校教育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比,其不同之处首要的便是学校教育的专门性。学校教育的专门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任务的专一。学校惟一的使命是培养人,其他任务都是围绕着培养人来实现的。学校教育有专门教育者——教师,他们都是经过严格选拔并经过专门训练培养出来的。这样的教育者不仅学识广博、品德高尚,并且懂得教育规律,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学校教育还有专门的教育教学设备,拥有专门进行教育的手段。这一切都充分保证了学校教育的有效性。

2.组织的严密性

教育的特点在于对人影响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学校教育正是体现了教育的特点。学校教育的目的性和计划性集中体现在严密组织上。学校教育是制度化的教育。学校具有严密的组织结构和制度。从宏观上说,学校有各级各类、多种多样的体系结构;从微观上说,学校内又有专设的领导岗位和教育教学组织,有专司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总务后勤、文体活动等专门组织机构。还有一系列的严密的教育教学制度,如此等等,是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态所不具备的。

3.作用的全面性

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作用是全面的。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对人的成长影响多少都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影响的范围也往往只侧重在某些方面。而学校教育是全面培养人的活动,它不仅要关心教育对象的知识和智力的增长,也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还要照顾受教育者的身体健康成长。培养塑造全面完整的社会人,是学校教育的特有职责。而这一职责也只有学校教育才能承担起来。

4.内容的系统性

适应培养造就全面完整社会人的需要,学校教育内容特别注重内在性和系统性。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在教育内容上一般具有片断性。即使是有计划性的社会教育,也往往是阶段性,就其知识总体也具有片断性。学校既注意知识体系,又要符合认识规律,所以,是系统的、完整的。教育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

5.手段的有效性

学校具有从事教育的完备的教育设施和专门的教育设备,如声像影视等直观教具,实验实习基地等等,都是学校教育的有效手段。这些都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的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这是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所无法全面提供的。

6.形式的稳定性

学校教育形态比较稳定。它有稳定的教育场所、稳定的教育者、稳定的教育对象和稳定的教育内容,以及稳定的教育秩序等等。学校教育的这种稳定性,更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当然,稳定是相对而言的。它也要有相应的改革变化。稳定不是僵化,如果把相对稳定看做是墨守成规、僵死不变,那就必然要走向反面。

总之,学校教育具有其他教育形态所不具备的独特特点,而且正是这些特点保证了学校教育的高度有效性,使它在各种教育形态中占据主导地位。


第四节 教育的途径

人类的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是通过特定的途径进行的。所谓教育途径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教育内容,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的,师生共同活动的渠道。

教育途径其实也是教育活动的构成要素。因此,教育 途径也具有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双边性的特点。途径的运用与选择都是从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依据受教育者的特点和教育内容要求来确定的。

学校的教育途径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进行双向活动时所经历的渠道的总称。具体说,主要有教学工作、思想教育工作、劳动、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每一个较大的教育途径又可分为若干小途径,如教学工作分为上课、辅导、参观、家庭作业等;思想教育工作分为思想政治课、团队活动、社会活动、班主任工作等;劳动分为生产劳动、公益劳动、自我服务劳动等。

一、教学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务的基本途径。人类经过千百年的反复尝试实践和理性选择,从前人摸索出来的多样的经验途径中筛选出几种最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途径保留下来,如学校教学、课外活动,各种形式的劳动、学生集体组织的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家庭活动等,成为现代教育中为学校教育活动广泛运用的途径,各种途径相互作用影响学生发展。在诸种途径中,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学校教育目的的贯彻落实和各种教育任务的完成主要是通过教学途径实现的。因为在各种途径中,教学的知识容量最大,计划性、主动性更强,活动的效果更明显,因而对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发挥有更强的作用。

教学出现以来渐次形成的特殊作用是

( 1)教学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形式进行人类经验的传授,使教学活动有着良好的秩序和节奏,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各种教学规章制度的形成更规范了师生的教学行为,使教学活动免除了随意性和零散性,从而变成一种专业性很强的特殊活动。

(2)教学将传授的内容,经科学的选择,依据知识构成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获得知识的认知规律编成教材,作为学生认识世界的媒体。这比起学生自己选择,自发学习社会上散在的经验,无论其目标、内容、时间、效果都要优越得多。

(3)教学又是在教师的引导和精心安排的过程中进行的。它可以避免自学上的困难和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而且,教师又总是试图选择最优的方法去完成教育的任务,这就保证了学习者学习上的每一步都能够顺利的进行。

(4)教学所要实现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它要完成的任务始终是全方面的,既有知识的获得、智力的发展、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又有思想品德的完善、基本技能的形成、个性特长的发展等等,这种全面发展的实现只有教学才能做到。

教学的上述作用客观决定了学校工作以教学途径为主是学校客观规律的反映。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即指教学是学校的主要的、中心的工作,在时间安排上以教学为主或教学占用的时间最多。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首先是因为,以教学为主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特点决定的。原始社会的教育是在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过程中进行的。随着学校的产生,教学活动作为学校的独立活动,区别于在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过程中的教育活动,并且是学校教育活动中的主要内容。以教学为主,从学校产生时起,便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特点了。教学为主是学校同工、农、商等部门的根本区别,没有教学就没有学校。其次是因为,以教学为主是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决定的。学校的主要职能就是,使学生走捷径,尽快掌握人类已经积累起来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的经验,即学习间接经验。教学则是学生尽快掌握间接经验的捷径。学校工作若不以教学为主,如以生产劳动为主,学生便不可能尽快掌握人类已经积累起来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的经验。再次是因为,以教学为主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历史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教育遵循以教学为主的规律,曾经进行三次大的调整,从而保证了教育质量,培养出了合格的人才。第一次是 1953年,把课外活动过多,调整到以教学为主的轨道上来。此前社会上各个部门,都可以向学校指派任务,非教学活动过多,学生学习的知识不系统,为此发布《关于整顿中小学教学的指示》,提出:教学工作是学校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教师的主要责任是做好教学工作,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好各门功课。这一次调整,保证了教育质量的提高,1956年出现了第一次教育质量高峰。第二次是1959年,把学校教育以生产劳动为主调整到以教学为主的轨道上来。针对1958年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过程中,劳动过多的偏向,国务院于1959年5月发布《关于全日制学校的教学、劳动和生活安排的规定》,规定了教学、劳动和生活时间的安排,纠正了以生产劳动为主的偏向。后来,虽然出现过把教学作为惟一途径,学生负担过重的现象,但是由于把以生产劳动为主调整到以教学为主的轨道上来,1966年出现了第二次教育质量高峰。第三是1976年,把以政治运动、以干代学为主调整到以教学为主的轨道上来。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以政治运动、以干代学为主代替了以教学为主,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把学校教育调整到以教学为主的轨道上来。1977年大学恢复通过高考招生,尽管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但是教育质量开始逐步提高。

教学作为现代学校教育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务的基本途径,它的基本性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指教学要以完成智育任务为本,这是教育途径中,教学有别于其他途径的主要特点;其二,教学以完成智育任务为中心,不等于教学仅仅完成智育的任务。教学作为基本途径,它是各育共有的途径,因而也要完成德育、体育、美育等各育的任务。

二、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由学校组织指导或由校外教育机关组织指导的,用以补充课堂教学,实现教育方针要求的一种教育活动,是根据受教育者的需要和自己的努力以及教育教学的需要,在教育者的直接或间接指导下,来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活动。

课外活动又可以分为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二者的区别在于组织指导的不同。校内活动是由学校领导,教师组织指导的活动;校外活动是由校外教育机关组织指导的活动。这里应注意的是,校内活动并不仅仅限于学校范围之内,也可以是在校外组织活动,它与校外活动的区别只是在组织和领导方面的不同,在这里我们把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统称为课外活动。

在我国古代,已经出现了课外活动这一教育形式。《学记》中记载:“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所谓“正业”就是指的课堂教学,“居学”就是指课堂教学以外的活动,即是说,受教育者在课堂学习之外,还要进行与课堂学习有关的课外活动。这样,才能使受教育者“安礼”、“乐学”,从而实现“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虽离师辅而不反的目的。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个别教学被以班级授课制为基础的课堂教学代替。课堂教学能够大规模地培养人才,适应社会和生产发展的要求。但是,它又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不利于受教育者个人天性的充分发展。因此,作为课堂教学这一组织形式的必要补充形式,课外活动便应运而生,并在长期的发展和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积累经验,日趋成熟。

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是一个完整的教育系统,课外活动是课堂教育的必要补充,二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承,对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的具有同样的重要作用。它对解决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一般发展与特殊发展,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等矛盾具有重要的意义。

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虽然都是实现教育目的重要途径,但由于课外活动在活动内容、组织形式、活动方式上等又不同于课堂教学,因此,又具备了它自身的特点。

1.课外活动具有很高的自主性

课外活动是在课堂教学以外进行的活动,组织者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可随时随地的经常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课外活动有时是学校或校外教育机关的指导下,还有很多时候在学校或校外教育机关统一组织的活动,受教育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以及实际的需要,自愿地组织、选择和参加活动。这样,不仅能发挥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使受教育者的才能、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有利天受教育者的优良个性品质的培养。

2.课外活动的形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课外活动的开展,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受教育者的发展状况等来确定。活动规模的大小、活动时间的长短、活动内容的选择等都可以灵活掌握,没有固定模式,生动活泼,灵活多样。

3.课外活动的内容具有很强的伸缩性

进行课外活动可以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或受教育者不同愿望,开展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不像课堂教学那样要按照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科书的要求去做。活动内容可由学校或校外教育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自行决定,内容可深可浅,可多可少,还可以不断变动,具有很强的伸缩性。

4.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相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课堂教学中,受教育者可以获得知识,培养思想品德,提高审美能力等。在课外活动中,受教育者有直接动手的机会,在其亲自参与、组织、设计的各项实践中,受教育者有直接动手的机会,在其亲自参与、、设计的各项实践中,获得了实际知识,提高了思想品德和身体素质,各方面的能力都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了发展。

课外活动具有区别于课堂教学的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在整个活动中,它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作为教育途径中一条十分重要的途径,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课外活动不仅能加深、巩固和扩大课堂上所学到的间接知识,而且能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

受教育者可以把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际,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已获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际操作,并能不断地发现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还可以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动机,推动受教育者不断地去探求知识,刻苦地学习,并且能够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的创造才能以及手脑并用的能力。

2.课外活动可以培养教育者的良好的思想品德,丰富和活跃受教育者的精神生活

社会主义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在课外活动中,通过进行多种形式的政治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活动,提高教育者的思想政治觉悟,培养受教育者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通过参观访问,学习现实生活中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等,使受教育者对照自己,找到差距,不断提高;参加社会公益劳动,争做好人好事,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良好道德品质;课外阅读、参观、访问、讲演、竞赛等活动,还可以不断地丰富受教育者的神生活,使其健康活泼地发展。受教育者参加一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活动,可以得到多方面的锻炼,更加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3.课外活动可以发展受教育者的体力、审美能力、劳动能力

通过课外体育活动,可以发展受教育者的体力。受教育者通过创造美、鉴赏美、感受美等活动,可以发展其审美能力,并掌握基本的生产技能。受教育者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使他们能愉快地生活,健康地成长,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4.课处活动还可以使教育者能从中及早地发现人才,促进人才的早期培养

课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受教育者个人的志趣、爱好特长以及各种才能都可以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和表现。因此,教育者可以从中发现在某一方面有特殊才能的人,并及时培养和训练,防止人才的埋没。

5.课外活动有利于受教育者个性的形成和培养,并防止受教育者走上歧途

课外活动是受教育者个性得以充分施展的最好途径。

通过课外活动,不仅使受教育者的业余时间得以利用,而且使人们获得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并且防止了他们从事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其愉快而有意义地度过课余生活, 同时,还是锻炼他们独立自主生活能力的一个极好机会。

6.课外活中可以训练受教育者的社会交往能力

受教育者生活在一个关系丰富而复杂的社会环境里,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会如何去认识他人,评价他人,都应该学会与人交往。社会交往能力的学习与训练,能为受教育者在未来工作、家庭、社会生活中,接触各种人,应付各种环境做好准备,为受教育者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和认识社会打好基础。

7.课外活动也是训练教育者善于利用闲暇时间的一种有效方式

通过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受教育者能够合理地安排闲暇时间,发挥自己的爱好、特长、聪明才智,发展自己,锻炼自己,完善自己。这种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将来走上社会,步入工作岗位时,也仍然会坚持下去,受益终生。

8.课外活动也是培养良好公民的一种手段

课外活动应从开始就培养受教育者做一名良好的社会公民。培养他们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热情赞助公共事业,爱护名誉,诚实、公正等品质。在对其进行公民训练时,受教育者还可以从中获得许多公民的道德知识以及良好的公民的知识等。

三、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活动是在校外的社会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它是整个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具有的价值功能是其他教育途径所无法替代的。

1.社会实践是实现教育“三结合”的中介桥梁

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必须和实际相结合,知识分子必须与工农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人的重要途径。通过参加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在生产劳动的实践中做到手脑并用,把理论和实践、感性认识和理论性认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结合起来。通过参加工农业生产活动,与工农结合,在劳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艰辛。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对劳动人民的感情以及主人翁的劳动态度,培养学生热爱工农和向工农学习的思想品质。高校学生通过专业实习、开展扶贫活动等,达到学以致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2.社会实践活动是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关键环节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与做其他工作同样,要遵循其自身的规律,遵循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人类认识总规律。正如列宁所提出的“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毛泽东“从感性到理性,再从理性到实践”的认识图式,学生的个体认识也要遵循这一普遍认识规律,当然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实践阶段上,学生的实践主要不是为社会生产物质产品,而是通过具有教育因素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已学理论与实际的联系,达到学以致用。

3.社会实践活动是塑造和学习主体的重要途径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逐步确立和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就是要塑造和建构学习主体。而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不仅是一个动态过程,而且是不断实践的过程,并且在实践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即社会实践既是人的主体地位确立的最终途径,也是培养人的主体意识的基本途径。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步摆脱教师的主导性,从教学中教师主体逐步向学生主体地位的转移,学生以自己的自觉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在解决社会问题中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逐步形成主体意识,这是课堂教学途径所无法比拟的。

教育中的社会实践活动由三类内容构成:

1.以德育为目标的实践活动

实现德育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主要包括:社会生产劳动、社会宿舍服务活动、社会调查、军事训练等。通过这些活动形式,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纪律教育、国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等。

2.以智育为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教学实验、专业实习、咨询服务、扶贫培训等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检验、巩固书本知识,提高学生从事专业工作的能力教育。通过在工厂和农村建立教学实践活动基地,培养学生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与工农相结合之路,在业务上培养学生热爱专业、对事业精益求精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3.以劳动教育为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其主要形式是勤工俭学。它作为学校教育的实践活动,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对学生的劳动观点教育和劳动技能训练,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在勤工俭学过程中,通过工学结合体脑并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能够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勤工俭学也是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实践手段。

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有:

1.明确目标导向

社会实践活动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是为一定的社会目标服务的。因此,我们在确立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目标时,首先必须遵循、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保证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这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原则。这是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根本要求。

2.坚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社会保证内容的确立,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这种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原则,是提高学生群体社会实践效果和个体社会实践效果的重要保证。二者相互补充,相辅相承。只有很好地贯彻了“因地制宜”的要求,才能使主观符合于客观,并为实施“因材施教”原则提供前提条件。也只有更好地贯彻“因材施教”,才能保证“因地制宜”的贯彻获得实效。

3.重视综合效益

必须重视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产生的效果和利益。由于学生的社会实践是走出校门到工厂、农村、部队、街头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公益劳动、军事训练、科技服务和生产实习等活动。因此,必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正确、合理地处理学校和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归属,坚持综合处理效应原则,是符合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形势需要的,也是搞好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一环。学生的社会实践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服从教育效益。

4.实行宏观控制,微观放开

由于社会实践涉及面广,内容多,活动内容分散,面对如此复杂的情况,必须加强宏观控制,坚持社会实践活动的政治方向,加强统一领导。但同时又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发挥教师、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社会实践基地的有关人员的智慧,不断拓宽、充实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这样,才能使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

复习思考题:

1.我国关于教育本质的论争有几种代表观点?如何评价?

2.如何认识和理解教育的本质?

3.为什么说学生即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

4.试述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涵义及基本特点。

5.为什么说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

6.如何看待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转载:湖南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