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对于教育学考研及跨专业考生的建议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5-25 15:33:19  文章录入:huanying33  责任编辑:huanying33

  在这里提几点关于专业课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的学习建议。

  1.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复习最好是从教育史学起,因为这是四部分中最容易学的。最好是先抽出时间把课本精读一遍,这样头脑中就有了整体概念,然后再开始针对考试来学习。方法是把<<大纲>>和教材一起看,把大纲上每一个条目都在教材上找到对应在部分。把重要的东西划下来,把该背的东西做上标签,有时间拿出来背诵。最好是整理一个自己的大纲笔记。如果你懒的整理,就到书店买一本大纲解析。大纲规定中外教育史占100分,相当大的比例,总共三百分,它就占了三分之一,或者更多。因此在中外教育史上花的时间要相对多一点。中外教育史又分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中外很多教育家的思想彼此有融合点,对于考生来说很容易混淆。中外教育史知识点比较杂,需要理清层次。(这里透明前面有提及)

   先说外国教育史,外国的学者比较多,对于我们来说也比较陌生,而且人名和他们的教育名称都不好记,这就需要花多点时间死记硬背。但是他们的教育思想是很连贯的,因为有什么样的思想,所以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措施,一般是这样。

   因此可以把他们的思想用一条线窜起来,只要想到第一点,后面的就跟着出来了,尤其是他思想里最突出的部分一定要记牢。对于中国教育史,所涉及的教育家我们多少都要了解些,重要的是区别开来。总体上说有两个方法,一个是抓线索,大家要特别注意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

  纵向上,要理清按照时间顺序事件发生的脉络,横向上可以将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进行对比,帮助理解;另一个是重分析,研究历史的作用往往是为了更好地指导现在,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切不可孤立地学历史,而应注意分析和评价,同时注意积累分析评价的思路及要点。对于复习中外教育史还有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对每个知识要列提纲。

  把每个教育家的思想都提纲挈领,看着提纲就一目了然了,那些细节的思想也能马上就能想起来。以后背的时候,条理也清楚,能很容易找到每个教育家思想上的差别。第一遍看过去,考生基本掌握了中外教育史的基本知识,了解了教育思想演变、教育制度发展、教育实施进程的基本线索,再看第二遍的时候,要重点关注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尝试分析、评价中外教育史实,揭示规律,总结经验。

  2.然后是<<教育学原理>>,学习时就可以结合教育史部分的内容来理解了。也是要对着大纲,重在理解,学会用教育学的语言分析问题。对一些经典的考题一定要全文背诵。这门课函盖了许多基本概念,这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各个概念都要挑出来背。教育类学科复习的目的是注重理解,但同时也要做好笔记,把一个问题的各个方面分条列出,既可以帮助大家集中注意力,在随后的复习中也便于自己查询。

    3.接下来是<<教育心理学>>,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这是最难学的一部分,一定要认真理解定义,尤其是各著名心理学家的著名理论,一定要背诵。这一部分同样是理解为主,不仅要理解定义,还要理解各个心理实验中得出的结论。

    4.<<教育研究方法>>,必做题只占30分,只要能把大纲上的东西弄下来就完全解决了。还有选做题30分,可能是让你来搞个教育调查,这个应该在看教材时仔细揣摩研究的方法。比如如何设计问卷,如何撰写调查报告等。

    从分值来看,教育学原理100分,分值大,要好好把握。能在大纲和真题上找到的大约能占70分左右,剩下30分靠自己发挥。

    教育史也是100分,内容较多,需要背的也多,但答案确定,容易得分。今年教育史部分的大题都可以在历年真题上找到。这一部分必须拿下来,应该保证至少得80分。

    教育心理学,40(+30)分,最最易失分的部分,平时要多理解定义,并试着解释例子,多培训自己这方面的能力。保证不拉后腿。

    教育研究方法,30(+30)分。大纲上的东西以死记硬背为主。选做大题要学会自由发挥。这一部分内容很简单,很多选择题凭经验就能做对,但也不能大意,一定要记牢。这一部分必做题要尽力去拿全分。

  要说最重要的是什么,那就是大纲,要把大纲吃透,另外要各个资料上经常出现的考题背下来,这是很重要的。从08年的题来看,比去年更灵活了,但仍旧是重点突出。结合这两年的真题,理解是极其重要的,但背诵更为重要,所以一定要多背。有朋友问我辅导班是不是必要,我觉得对初学者有一定作用,可以建立起对考试的一个基本框架,增强信心,明确重点内容。经典试题也有一定作用,要多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