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刘景山教授对2004年考研政治理论试题的分析 |
刘景山教授对2004年考研政治理论试题的分析 |
责任编辑:战士 作者:佚名 来源:转自网络 更新时间:2004-1-30 22:48:07 |
|
《考试大纲》明确规定:政治理论考试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04年考研政治理论试题充分体现了《考试大纲》这一总体要求。本人认为今年试题有如下特点: 其一,试题以考查考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作为主要内容。 例1,第34题:关于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问题。这是难度较大、大大出乎人们预料的一道题。此题为本人所命中。本人在北京(远程沈阳、长春、大连)、天津、石家庄、乌鲁木齐、杭州等地的《最后冲刺30题》、《马哲考研指要》、《2004年考研政治理论试题预测及分析》等几十次授课中,均强调要把认识论作为复习重点,其中重点分析了“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一题,并作为预测题中的重点题进行讲解,举大量事例加以详细说明。我讲题时举的例子是列宁的一段话,而不是闻一多先生的话,材料不同,但此题答案与考题答案基本一致。那么我为什么要把此题作为重点呢?主要是因为:我认为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它有相当的深度和难度,内涵较为丰富;“非理性因素”中的想象、幻想、直觉等生动有趣;“非理性因素”一词容易使人产生误解,况且此知识点从未考过,不被一般人所注意。此题很经典,如果出了此题,它就会成为考研史上的典型试题,被反复引用。出于这些考虑,我把此题作为重点中的重点,提醒考生予以关注。虽然试题与我所拟题材料不同,但因试题中点出“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所以并不影响听课考生正确回答该题。 例2,试题第31题: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原理对漫画中所反映的工作方式进行剖析。此题主要考查对辨证法中部分与整体关系的理解。从根本上说,此题通过对部分与整体关系的考查,目的是从深层次上考查对对立统一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这道题考查的仍然是基本原理:对立统一规律。本人在上述多次授课中,均将辨证法部分的对立统一规律作为哲学应试的第一重点,并制作了预测题(参见海天学校组编的《最后冲刺30题》第二题)。 例3,试题第33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只有当民族资产阶级拥护革命时,才要保护民族资本主义。此题主要考查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政策与民族资产阶级两重性的关系。此题涉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原理,即对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基本政策。此问题是毛泽东对中国革命主要贡献之一,具有中国特色。而且此问题间接涉及现阶段对私营经济和新阶层的政策。基于上述考虑,本人在《最后冲刺30题》授课开场所点六道大题中,讲了与此题接近的内容,即对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分析和政策问题,认为此题考的可能性极大(参见《最后冲刺30题》第16、20题)。 由上述几例可见,2004年试题考查的基本内容是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而不是其它。在近几年的政治理论考研辅导中,存在这样一种倾向,即过分渲染形势与政策的重要性。人们把政治理论课考试看作主要是对势与政策的考查,于是在考研辅导中,过分强调围绕形势与政策来猜题和押题的投机行为。这种作法曾导致惨痛的后果。今年试题本身就是对这种投机行为的最好校正。 其二,试题以考查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重点。 首先,试题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国内外社会现实问题,有较强的针对性。如第35题“雇员拥有股票计划”问题、36题“三农”问题、选做题1的“伊拉克战争”问题等。 其次,试题中的情境创设型题目占相当比重。在强调理论知识与现实实例相结合的过程中,进一步拓展所选取的现实场景的范围,力求使这些场景更加生动、丰富。选取一定的现实场景,从考生对场景的分析过程中检验考生对基本原理的实际掌握程度,是政治理论考试一种比较先进的方法。关于此类题目,有专家称之为“情境创设性题目”。情境创设型题目,在考查考生实际运用所学原理分析实际问题能力方面具有较多的内容,是今后命题中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此次试题充分体现了这一趋势。如上述哲学方面的理性与非理性关系(画马)、部分与整体关系(漫画),均属此类试题。 其三,试题以考查考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基础。 从试题的“答案要点”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答案体现条理清晰、语言凝炼的原则。所谓条理清晰,就是既有道理(观点),又有事实(事例),并把二者紧密结合。但又不 是把二者混为一谈。而是先阐明原理,再加以事实证明。根据试题提问的具体要求,或答案第一点讲道理,第二点摆事实;或第一点道理加事实,第二点道理加事实。条理清晰可辩,一目了然。 另外从试题答案要点中我们发现,答案要点语言简洁、精炼 。根据试题所提问题作答,简单明了,直接切中要害,而不是繁琐冗长的讲原理或摆事实,绕来绕去,拉拉杂杂写了不少,就是说不到点子上。要做到语言简炼,除对原理和理解透彻,抽象归纳能力较强外,还要在提高书面语言能力方面狠下苦功。 可见,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也是政治理论考研获得高分的关键所在。 从2004年考研政治理论试题的特点中我们注意到,考生要想取得好成绩,主要功夫应下在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联系实际能力的提高,以及逻辑思维、语言能力的锻炼上,而不应放在猜题押题的投机行为方面。真功夫是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我们相信,以上三点对2005年考研政治理论应试会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注:刘景山教授现为国际中国哲学会学术顾问。现任北京海天培训学校副校长、专职教师。在2004年考研政治理论试题预测中,3个小时直接和间接命中3道大题,14道小题,占总分数40%左右。 (此文章由北京海天学校独家提供)
|
|
上一篇文章: 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及参考答案 下一篇文章: 任汝芬:关于2004年考研政治形势与政策试题的解读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文章搜索 |
|
|
天津考研网版权、投稿与免责申明: |
1)凡本网署名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天津考研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天津考研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来源:转自网络"的文章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
热卖考研资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