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通行证  
天津考研网 资讯中心-网尽考研信息 考研专卖店-考研资料书籍一站购齐 考研辅导班 BBS社区-便易的交流平台 专业课教材 院校导航-权威院校招生信息 下载中心-海量考研复习资料 客服中心-解决所有问题 考研热线4000220908
 您现在的位置: 天津考研网 >> 资讯中心 >> 复习指导 >> 政治 >> 正文 相信自己,加油!
    [推荐]2004年考研政治理论试题精解
2004年考研政治理论试题精解
责任编辑:billlee322  作者:张俊芳 于…  来源:转自网络   更新时间:2004-2-11 22:53:59

2004年考研政治理论试题精解
张俊芳 于素云 雷 雨 史春林


一、单项选择题:
1、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A吃喝穿住 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 D结成社会关系
答案 B
[解题分析]这道单选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生产在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确认。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实践都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的物质生活条件,都是不可缺少的。其中"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B项)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历史的前提,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社会生产实践制约着整个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根据这一基本理论分析题中所给定的四个选项:"吃喝穿住"(A项)必须以生产实践为前提;"人的自觉意识活动"(C项)属于人的精神生活过程,也是由人的生产实践活动所制约的;人与人之间所"结成的社会关系"(D项)也不是从来就有的,恰恰是在人们的生产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所以正确选项为B项。此题是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原理,没有任何难点,一般考生都应轻松得到这1分。
2、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这说明
A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
B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D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答案 D
[解题分析] 这道单选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唯物史观关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的理解和把握。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自然史和人类史彼此相互制约,一旦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遭到破坏,社会的发展就会出现灾难性后果。此外,社会发展还是一个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过程。人类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把发展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地统一起来,把人类生活需要的内在尺度与生态环境规律的外在尺度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人类利用自然的科学性与道德性,协调人类改造自然的行动,调整好人类改造自然的方向,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全面和谐的关系,以利于我们星球的繁荣和人类自身的发展。题目中所讲的事实恰好反映了"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D项)这一基本观点。题中所给定的4个备选项,A项、B项、C项明显是不符合题义的错误选项,所以D项是正确选项"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是2004年政治考研大纲中的一个新增考点,是重要考点,是考生必须把握的知识点,没有任何难点,是考生必得之分。
3、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许多患者被治愈后又捐出自己的血清,用于治疗其他患者,这说明
A人的价值只体现在特定的场合和行为中
B人的价值必须以满足个人需要为前提
C人的价值是在满足自身和他人的需要中实现的
D人的价值表现了人的能力的大小
答案 C
[解题分析] 这道单选题考查考生对人的价值的理解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社会关系中存在。人的价值关系,就是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人的价值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二者缺一不可。因此,人的价值就是"在满足自身和他人的需要中实现的"(C项),但又必须以社会、他人即社会价值为前提。该题是事实辨析选择题。题干所列举的事实及其所对应的原理都是考生在复习中必须重点把握的,即是说该题所涉及到的事实和原理,无论命制什么类型的题,由于考生有了充分的准备,都会应对的,况且作为单项选择题,运用排除法,将A、B、D三个明显的错误选项一排除,就会轻松地选出C项,作出正确选项。这1分考生必得。
4、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
A Ⅰ(V+M)=ⅡC B Ⅱ(V+M)=ⅠC
C Ⅰ(V+M)>ⅡC D Ⅱ(V+M)>ⅠC
答案 C
【解题分析】该题考查对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的掌握。考生在回答此题时要注意,这里考的是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而不是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因此,正确选项是C而不是A。B和D是干扰项。
5、把公司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这是
A无限责任公司 B股份有限公司 C有限责任公司 D合伙制企业
答案 B
【解题分析】该题考查对企业组织形式的认识。合伙制企业(D)属自然人企业,本题中A、B、C这三种形式属于公司制。显然(A)无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和公司要对公司承担连带无限责任,只有(B)股份有限公司和(C)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和公司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但(C)有限责任公司不需要把公司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因此,正确选项是B。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B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D保护民族工商业
答案 C
[解题分析]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而农民问题首要的就是土地问题。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地主阶级通过封建土地所有制来残酷地压迫剥削农民,严重地阻碍了中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这是中国贫困落后的根源之一。因此,必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消灭封建剥削制度,才能解放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创造必要的条件。因此,备选项C符合题干要求,为本题正确答案。
7、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科学概念的著作是
A《〈共产党人〉发刊词》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联合政府》
答:B
[解题分析]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早就开始了,而且是实践中的事,可人们长时间里并没有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概念,在北伐战争时称"国民革命",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称"苏维埃运动",一般都笼统地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资产阶级民权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39年12月发表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明确指出:"现时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已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这种革命已经过时了,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这种革命正在中国和一切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发展起来,我们称这种革命为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因此,备选项B符合题干要求,为本题正确答案。
8、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其原因主要是
A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 B党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
C全国大陆即将解放 D中国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答:A
[解题分析]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了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当时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在即,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在全国范围执掌政权的党,担负起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新生活的重任。这种地位和权力的掌握使党将面临新的考验,这不仅指在全新的任务面前要排除万难去学会新的本领,更重要的是指在进入繁华城市、执掌全国政权、从事和平建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党能不能继续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继续保持实事求是、谦虚谨慎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被权力、地位和资产阶级的捧场所腐蚀,这也使党的干部增加了脱离群众甚至腐败变质的危险。因此,在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上不仅着重讨论和解决了怎样迅速夺取全国胜利的问题,而且首次明确提出了执政党的建设的问题。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重要的报告,强调务必防止产生骄傲情绪和防止破坏党的优良传统及作风,为执政党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因此,备选项A符合题干要求,为本题正确答案。
9、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
A新民主主义性质 B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C半社会主义性质 D社会主义性质
答:C
[解题分析]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经历了三个不同性质的改造步骤: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互助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因此,备选项C符合题干要求,为本题正确答案。
10、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
A坚持党的先进性   B坚持执政为民  C坚持党的阶级性   D坚持与时俱进
答案 D
【解题分析】这道单项选择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的确认。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1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
A发展先进生产力 B发展先进文化
C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D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答案 C
【解题分析】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说,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12、某员工在外资企业工作,年薪5万元;利用业余时间在民营企业兼职,年薪2万元;购买股票分得的红利2万元;出租住房收入2万元;转让一项技术收入1万元。该员工一年的劳动收入为
A12万元 B9万元 C8万元 D7万元
答案 C
【解题分析】该题中某员工一年的劳动收入应该包括:(1)某员工在外资企业工作,年薪5万元。(2)利用业余时间在民营企业兼职,年薪2万元。(3)转让一项技术收入1万元。三者相加应是8万元,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购买股票分得的红利2万元和出租住房收入2万元应属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13、2003年9月通过全民公决否决了加入欧元区议案的欧盟国家是
A瑞典   B丹麦   C英国    D希腊
答案 A
【解题分析】本题属于"形势与政策"内容,准确记忆即可得分。
14、2003年6月22日至27日,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对我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印度总理10年来首次访华,访问取得了成功,两国签署了
A《中印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宣言》B《中印联合新闻公报》
C《中印联合声明》D《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
答案 A
【解题分析】本题属于"形势与政策"内容,准确记忆即可得分。
15、2003年中国与欧盟关系有了进一步发展,其突出表现是
A中国与欧盟领导人年度会晤机制起步
B中国与欧盟建立全面伙伴关系
C中国首次制定和发表《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
D欧盟首次制订和发表《中国欧盟关系长期政策》
答案 C
【解题分析】本题属于"形势与政策"内容,准确记忆即可得分。
二、多项选择题:
16、2003年6月23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正式发布,并于8月1日正式实施。1982年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被废止。这一变化体现了
A政治文明的进步 B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 C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
D上层建筑不断变革完善的要求 E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
答案 ABCD
[解题分析]该题是一道综合知识选择题。涉及到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政治文明、人的向上层建筑的变革和完善等原理的综合理解和把握。考生选择该题,首先要将题干所讲述的事实即《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正式发布一事,圈定在"上层建筑的变化"范畴之内,以此为前提再逐一分析题中所给定的5个备选答案:这一《管理办法》的正式发布,正好反映了上层建筑中"政治文明的进步"(A项),当然也是"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B项)和"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C项),从根本上说是"上层建筑不断变革完善的要求"(D项)。沿着这样一个简单的思路考生就会逻辑的选出A、B、C、D这4个正确选项。选择该题,只要考生抓住《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正式发布属于上层建筑问题这一关键环节,这2分会轻松获得。只有那些糊涂的连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都不能区分的考生,才会由于错选E项而丢分。

17、有一幅广告幽默画,画的是几个行人在看一家饭店外贴的告示,上写:"快进来吃饭吧,否则你我都得挨饿。"这幅广告画的寓意有
A生产者和消费者是相互依存的 B生产和消费具有直接的同一性
C利己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 D商品交换活动背后隐藏着人与人的关系
E生产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答案 ABDE
【解题分析】该题又是一道综合知识选择题。涉及到对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的同一性,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关系、生产关系的本质等知识点的综合理解和把握。该题实际上也涉及到了政治经济学的知识点,可以说是一道不同学科的交叉、本学科的综合,即典型的既综合又交叉的类型题。这样命制选择题在考研命题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该题仍然是一道事实辨析选择题,但考生回答此题的思路重点不能放在题干所讲述的事实上,而应从分析选项出发。题中给出的5个备选项中,有3个选项涉及到政治经济学中的"生产"和"消费"这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范畴,这就意味着说,题干中所讲述的事实就是讲生产和消费的关系问题。这样一限定,广告中所说的"快进来吃饭吧,否则你我都得挨饿"首先寓意着生产者和消费者作为矛盾着的双方是相互依存谁也离不开谁的辨证关系(A项)因此,"生产和消费具有直接的同一性"(B项);此外从历史观上分析,生产和消费这一"商品交换活动背后隐藏着的是人一人之间的社会关系"(D项);生产关系,而这一生产关系在本质上反映的又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物质利益关系、社会经济利益关系(E项)。沿着这样一个思路也就不难选出正确选项A、B、D、E。从形式上看该题似乎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镇静下来,思路准确,即直接进入分析选项入手,这2分也会轻松得到。相信不会有考生将"利己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C项)认为是正确观点。
1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劳"是指
A不同形式的具体劳动 B通过价值形式来实现的劳动
C直接的社会劳动 D公有制企业的局部劳动 E劳动者实际支出的劳动
答案 BD
【解题分析】本题关键是抓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这个关键词,该题实际上考查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者提供的劳动,不是直接作为社会劳动存在的,它要求把耗费在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还原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按形成的价值量在市场上交换,因此,按劳分配所指的"劳"还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更不是不同形式的具体劳动(A、C不是正确答案),而是通过价值形式来实现的劳动(B为正确答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还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而只是局部范围内的,按劳分配的"劳"是指公有制企业的局部劳动(D为正确答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中的劳动量是以被社会承认的劳动量作为计量标准的,而不能用每个劳动者实际付出的劳动时间来衡量(E不是正确答案)
19、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过程,同时也是
A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过程
B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
C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发生转移的过程
D资本家集团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
E超额利润消失的过程
答案 BCD
【解题分析】本题是对平均利润学说的考查,要求考生熟知平均利润形成的过程及结果,并相应辨别生产价格、超额利润、资本有机构成等概念。平均利润的形成是各生产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在商品按价值出售的情况下,由于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不同,各部门的利润率水平也是不同的,于是必然引起各部门之间的竞争,其主要方式就是资本等生产要素在不同部分之间发生转移,从而使各部门利润率水平趋于平均,这时候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等于生产成本加上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其总量与各部门剩余价值总量相等,于是可以说,利润平均化的过程就是资本家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故B、C、D三项正确。
马克思在考察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时,是以每个部门资本的平均有机构成和平均周转速度为前提的,实际上在各部门内部,总会有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一些企业,于是它们在获得平均利润的同时也会获得超额利润;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必然结果,与平均利润的形成是两个不同的过程。故A、E为错误选项。
20、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可以"毕其功于一役"
B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相同
C两个革命之间需要有一个资本主义的过渡阶段
D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E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答:DE
[解题分析]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第二,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因此,备选项D、E符合题干要求,为本题正确答案。备选项A是王明"左"的错误,B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相同是错误的,因为这两个革命的任务是不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而不是反对民族资本主义;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主要是反对民族资产阶级,C是陈独秀"二次革命论"右的错误观点,因此备选项A、B、C都不符合题干要求,不是本题正确答案。
21、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在学风问题上曾经反对过的主要错误倾向是
A投降主义    B经验主义    C教条主义   D冒险主义   E机会主义
答:BC
[解题分析]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在我们党内盛行着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的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突出表现在照搬苏联通过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来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方面,结果使革命力量受到极大损失。因此,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最主要的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而主观主义的学风有两种表现形式--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学风,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打倒主观主义,即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党性才会巩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革命才会胜利。因此,备选项B、C符合题干要求,为本题正确答案。
22、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主要有
A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B有理、有利、有节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长期共存、相互监督    E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ACD
[解题分析]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具体方针:在经济上,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在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在科学文化工作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因此,备选项A、C、D符合题干要求,为本题正确答案。备选项B是抗战时期同顽固派作斗争的原则;E是正确处理国际关系的方针,因此备选项B、E都不符合题干要求,不是本题正确答案。
23、1959年底至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有
A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B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C发达的社会主义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E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答:AB
[解题分析]1959年底至1960年初,毛泽东在关于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毛泽东根据对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富裕的实际状况的考察,明确提出我国还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因此备选项A、B符合题干要求,为本题正确答案。
2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的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表现在
A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B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C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D为现代化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思想保证
E它是构成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
答案 ABCDE
【解题分析】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对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保证社会主义建设方向和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保证现代化建设朝着正确方向发展。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生存与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即物质力和精神力及其对国际影响力的合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构成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因此,ABCDE都是正确答案。
25、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体现了
A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C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统一D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E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最终目标的统一
答案 ABCDE
【解题分析】邓小平在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邓小平理论中,社会主义本质是一个内在统一,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1)"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基础、是前提、是根本。(2)"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条件、是途径。(3)"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目标、是结果。本题所述的五个"统一"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述的特点,A、B、C、D、E都是正确答案。
26、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是
A科技含量高B经济效益好C资源消耗低D产值增加快E环境污染少
答案 ABCE
【解题分析】党的十六大提出:我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本题中ABCE四项符合题意,是正确答案。
27、"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这一观点表明
A由法人股东而不是个人股东构成的股份制是公有制
B公有制与私有制都可以通过股份制这一形式来实现
C有公有制经济参股的就是公有制
D股份制本身不具有公有还是私有的性质
E公有制经济占控股地位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答案 BDE
【解题分析】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不存在姓"社"姓"资"的问题,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其性质如何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由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这里强调的是"控股权",可见A、C不是正确答案,B、D、E是正确答案。
28、"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实施进程困难重重,主要原因有
A以色列右翼势力的阻拦 B巴勒斯坦激进组织的干扰
C美国偏袒以色列 D伊拉克战争的爆发
E俄罗斯对"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持反对态度
答案 ABC
【解题分析】本题属于"形势与政策"内容,准确记忆即可得分。
29、2003年8月27-29日在北京举行的"六方会谈",为和平解决朝鲜核问题迈出了重要一步,其主要收获有
A确定了朝鲜半岛无核化的目标,同时也都认识到需要考虑和解决朝鲜在安全等方面提出的 关切
B确认了通过对话以和平方式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的途径,维护半岛的和平与稳定
C原则赞同解决核问题采取分阶段、同步或并行实施的方针,探讨并确定公正合理的总体解 决方案
D主张保持对话、建立信任、减少分歧、扩大共识,在和谈进程中不采取可能使局势升级或激化的言行
E美朝双方初步达成了签署互不侵犯条约的共识
答案 ABCD
【解题分析】本题属于"形势与政策"内容,准确记忆即可得分。
30、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
A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
C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
D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E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答案 ABCDE
【解题分析】本题属于"形势与政策"内容,准确记忆即可得分。
三、辨析题
31、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原理对漫画中所反映的工作方式进行辨析。


(1)答案要点:

①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原理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整体,同时又包含各个部分,整体和部分是相互依赖的。整体由部分构成,但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总和。(2分)

②人们所从事的任何一项工作也是一个整体,都有其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它可以而且应当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来完成。但漫画中所反映的这种工作方式把一项完整的工作机械地加以分割,表面上看是把任务落实到人了,实际上是破坏了工作内部的有机联系,必然事与愿违。这是一种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工作方式。(4分)

注:如考生把整体和部分相互关系的原理融入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中,最多可给5分;考生从分工合作等角度回答问题,而不违背本题的基本精神,可酌情给3分。

(2)解读:本题属于哲学第三章唯物辨证法的内容,考查辨证法与形而上学、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3)对照:最后四套题的模拟试题(三)P28:第34题及第31页34题答案。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证。 上述“五个统筹”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答案要点:

(1)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的运动都缘于该事物特定的内外部联系及其相互作用。“五个统筹”深刻揭示和精辟概括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五个方面的各自联系与总体联系,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创造性运用。

(2)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因一定的条件相互连结、相互依赖、相互贯通、相互渗透。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社会经济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之间,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不能孤立地看待,而要全面地把握。

(3)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普遍联系包括整体与部分、全局与局部的联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整体,必须统筹五个方面的关系,使之相互协调、相互作用、整体推进。

(4) 唯物辩证法认为,客观世界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运动,本质上是发展的。“五个统筹”从我国变化着的实际出发,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加快的国际环境,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反映了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体现了新的发展观和改革观。

总之,在我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中,要坚持联系的、全面的、整体的、发展的辩证思维方法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促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应该成为我们长期坚持的重大指导方针。

32.2002年9月初,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等七部门联手出击开展屠宰市场集中整治,严把肉品市场准入关,规定进入市场销售的肉品必须是由定点屠宰厂(场)生产、经检疫合格的产品。对失信企业实行"黑名单"制度,其违法违规行为将被记录在案,公开曝光。

根据材料辨析:有必要限制市场机制的作用,让拥有强制力的政府来干预。

(1)答案要点:

①良好的市场秩序是维系市场有序运行的重要保证,它构成对生产主体行为的制约。当前某些不法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为了谋取自身利益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损害消费者利益。由政府采取建立信用档案,借助媒体曝光等多种措施,严把市场准入关,强化法制作用、从严监管十分必要,政府为市场正常运行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4分)

②政府干预与发挥市场作用并不矛盾,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约束市场主体,维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树立诚实守信的市场道德风尚,培育和发展有序的市场,恰恰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利运行的重要保证。(2分) 注:若考生回答与上述“参考答案”不完全一致,只要回答出该题的基本含义,即可酌情给3~5分。

(2)解读:本题考查政治经济学第6章整顿、规范市场秩序这一知识点及其相关内容。整顿、规范市场秩序,既是市场运行的重要前提,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求。因此,政府采取建立信用档案等干预措施,从严监管,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非旦不矛盾,而且是相辅相承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因此,该辨析题是一个错误性命题。

(3)对照:最后四套题模拟试题(三)第32(1)题:

等价交换和公平竞争是规范的市场秩序的基本要求,因此,市场经济中人们的经济行为不受信用约束。

答案要点:

等价交换和公平竞争是规范的市场秩序的基本要求。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人们在市场经济中的经济行为必须讲求信用。信用的基本解释是遵守诺言、实践成约、取信于人。信用既属于道德范畴,又属于经济范畴。良好的社会信用是建立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证。因此,整顿、规范市场秩序,要加强信用建设,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建立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 3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只有当民族资产阶级拥护革命时,才要保护民族资本主义。

(1) 答案要点:

①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政策,基于对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的正确认识,并不取决于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态度及其变化。(2分)

② 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是以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为基本内容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民族资本主义的存在与发展具有历史进步性。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对民族资本主义必须始终采取保护政策。(2分)

③ 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但是,无论民族资产阶级拥护革命,还是脱离革命阵营,中国共产党都不应改变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保护政策。(2分)

(2)解读:本题考察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对民族资本主义与民族资产阶级的分析政策及两者的关联,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理论问题。毛泽东针对中国社会性质与革命性质,认为民族资本主义具有进步性,它的性质是帮助社会主义的,故对它采取保护政策,并批评了党内的“民粹主义”倾向。至于民族资产阶级则有两面性,即革命性与妥协性,故对之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对民族资本主义采取保护政策,并不取决于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态度,而取决于中国社会性质与革命性质。 本题有一定的难度,它不仅仅考察考生对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关于民族资本主义及民族资产阶级的认识和政策的理解,更主要考察这两者之间的联系,这是本题的难点所在。

(3)对照:《之二》P156第9题: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所作的口头报告中说:“我们党内有民粹主义思想存在,就是想直接从封建经济到社会主义,不经过资本主义”。试析中共党内存在的这种“民粹主义思想”的错误,并阐述民粹主义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区别。 答案要点:

(1) 所谓民粹主义主要是指19世纪60~70年代产生于俄国的一种建立在农业基础上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当时中共党内存在着一种民粹派的思想,认为可以直接由封建经济发展到社会主义经济,中间不经过发展资本主义的阶段,有些人对我党对民族资本主义采取保护政策,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搞不清楚。

(2)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期间和新中国成立前夕,多次严厉批评了这种错误思想,强调中国共产党不但不怕资本主义,反而在一定的条件下提倡它的发展,实行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主要原因如下:首先,是由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决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而不是一般地消灭资本主义,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比较进步的生产关系。其次,是由民族资本的特点决定的。民族资本占现代工业的10%,大多数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保护和发展它们,对支援革命战争、改善人民生活、发展国民经济均有意义。再次,是由民族资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表现决定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大部分时间内,一定程度上参加了民主革命,是团结与争取的对象。最后,是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的需要。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团结民族资产阶级,有利于团结全国知识分子、爱国华侨及其他爱国民主人士。因此,“在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权力到达的地方,对于这些阶级,必须坚决地毫不犹豫地给以保护”。“对这个阶级的经济地位必须慎重地加以处理,必须在原则上采取一律保护的政策”。

需要强调的是,即使在革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还必须允许民族资本主义的存在和一定程度的发展。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民族工商业不可能操纵国计民生,中国更不可能由此出现一个资本主义社会。恰恰相反,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也有益于社会的向前发展。

(3) 在中国共产党内,毛泽东第一个提出了严格区别于民粹主义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新民主主义理论在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民粹主义者否认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否认无产阶级的领导),在既依靠最广大的农民群众又坚持用无产阶级思想教育改造农民群众(民粹主义者崇尚农民的自发性),在允许资本主义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有所发展(民粹主义者惧怕资本主义的发展,企图在农业“村社”的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上,同民粹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

《之二》P155第10题:

1928年中共党内有人认为“民族资产阶级是阻碍革命胜利最危险的敌人之一”。

答案要点:

(1) 这是当时中共左倾机会主义领导人提出的一个错误的观点,这种“左”倾观点混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

(2)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从其性质上来说,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因此,它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对象之一,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动力之一。 (3) 由于1927年国民党右派集团的叛变,以及民族资产阶级暂时附和了反革命,使得革命营垒只剩下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这一时期党在统一战线中忽视了联合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犯了“左”倾关门主义错误。

四、分析题:(34—36小题,每小题9分,37小题10他,共37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34.闻一多有一次给学生上课,他走上讲台,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算术题:2+5=?学生们疑惑不解。然而闻先生却执意要问:2+5=?同学们于是回答:“等于7嘛!”闻先生说:“不错。在数学领域里2+5=7,这是天经地义的颠扑不破的。但是,在艺术领域里,2+5=10000也是可能的。”他拿出一幅题为《万里驰骋》的图画叫学生们欣赏,只见画面上突出地画了两匹奔马,在这两匹奔马后面,又错落有致、大小不一地画了五匹马,这五匹马后面便是许多影影绰绰的黑点点了。闻先生指着画说:“从整个画面的形象看,只有前后七匹马,然而,凡是看过这幅画的人,都会感到这里有万马奔腾,这难道不是2+5=10000吗?”

运用认识论相关原理分析下列问题:

①既然在数学领域2+5=7是颠扑不破的,为什么在艺术领域2+5=10000也是可能的?

②在认识活动中,正确处理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对科学创新有何重要意义?

(1)答案要点:

①在人的认识过程中,除了有理性因素的作用外,还有非理性因素的参与。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以及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非理性因素对认识活动能起到动力、诱导、激发等作用。在艺术活动中,由于人的认识活动中的想象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使2+5=10000成为可能。(4分)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肯定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强调非理性因素要受理性因素的制约,同时也承认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科学需要创新才能发展,科学创新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进行科学创新既要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实际问题进行严格的理性分析和逻辑论证;还要具有科学的自信心和科学的怀疑精神,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敢于想象,用于探索,打破陈规,突破前人的成果及思维模式。(5分)

注:如考生回答第1个问题时谈到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可给1分;如考生回答第2个问题时指出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都是片面的可给2分;如考生按自己的理解,较好地谈了理性和非理性对科学创新的意义和作用,第2个问题可给4分。

(2)解读:本题属哲学第4章认识论内容,考查认识过程中理性因素和非理因素的作用的灵活运用。试题的依据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理论创新的重要性以及马克思、列宁对非理性因素重要性的重视。马克思指出:“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这是强调意志的作用。列宁提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就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这是强调情感的作用。列宁又说:“以为只有诗人才需要想像,这是没有道理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需要想像,甚至微积分的发现没有想像也是不可能的。”这是强调幻想的作用。

回答此题,首先要回答非理性因素的含义与作用,推及非理性因素对艺术活动的作用。其次回答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以及对科学创新的作用。再次发挥如何在科学创新中正确对待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3)对照:《之二》P28第95题:

在认识活动中,情感、意志、想象等非理性因素是

A. 非认识、非逻辑因素 B.起激发和调控的作用

C. 同理性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D.受到理性因素的决定与制约

E. 决定理性因素(ABCD)

35.据估计,今天在美国有6000家公司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其中包括西尔斯-

罗伯克百货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等。“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在这些公司的推行,使工人们积极地经营他们的公司,产生了一种充满活力的责任感,在生产率、高质量和低成本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美国争取雇员拥有股票全国委员会对350家高技术公司所作的一项调查发现,利用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公司要比没有利用这种计划的公司发展快2~4倍。

随着这一计划的推行,到2000年,全美国有25%的雇员分享他们公司的所有权。这种迅速出现的“工人资本主义”概念也适用于相当大部分的美国经济。但是工人拥有股票不会轻易转变为工人管理。有的工人股东说:“我看不出有什么变化。一切都和以前一模一样。”也有的工人股东认为,在“雇员拥有股票计划”下,越是尽力干,得到的就越多。

摘自W.E.哈拉尔著:《新资本主义》

请回答:

①根据材料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实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原因。

②评析工人股东的两种看法。

(1)答案要点

①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资本主义国家为缓和、克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进行着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以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要求。“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推行正是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要求的一种措施。(4分) ②工人股东的第一种看法主要是从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方面来看的,也就是说,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并不改变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的实质,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关系仍然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对立关系。雇员拥有股票,只是说明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范围内,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锁链稍有放松,但不可能改变雇佣劳动者的阶级地位。(3分)工人股东的第二种看法,看到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新变化,看到了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这些作用主要有:使工人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活动,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缓和劳资冲突和社会分配不平等的矛盾,有利于资本家的利润得到实现,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稳定发展。但是,这种看法忽视了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关系的实质。(2分) (2)解读:本题是考查第3章股份资本和股息这一知识点及其相关内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公司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科技迅速发展,生产社会化性质日益提高条件下的一种调整措施。“雇员拥有股票计划”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它并不会改变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的实质,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关系仍然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对立关系。

(2) 对照:《之三》P110第3题:

马克思指出:股份资本是“作为私人财产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这说明股份资本和股份公司

A. 没有改变财产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

B. 具有一定的社会主义因素

C. 完全改变了财产的资本主义性质

D. 突破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A)

最后四套题模拟试题(四)第32(2)题:

股份公司是发展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强大杠杆。

答案要点:

股份公司是以招募股份或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资本统一经营的企业。股份公司是在资本主义大工业和信用事业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股份公司作为一种企业资本组织形式其本身不具有独立的所有制属性,它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行效率。股份公司的出现,极大的改变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和生产方式,首先,促进了资本集中,扩大了生产规模,建立个别资本不可能建立的企业。马克思说:“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其次,使私人资本采取了社会资本的形式,这虽然并没有改变财产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劳动的性质,但它在相当程度上适应了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并成为通向一种新的生产形式的单纯过渡点,因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和社会力的发展。因此,马克思指出:股份公司、股份企业“是发展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强大杠杆”,“它们对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的影响恐怕估计再高也不为过的。”

36党的十六大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下表反映的是我国2000年农业现状及2020年农业发展目标等方面的具体数字。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农业劳动力占总就业的比重

城镇化比例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

2000年

15.9%

50%

36.2%

6280元

2253元

2020年

11.5%

29%

56%

18000元

8000元

①请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②对比表中农业劳动力占总就业比重的数字,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降低农业劳动力的比重?

(1)答案要点:

①表中数字表明,“三农”问题是现阶段的一个突出问题,农业劳动生产率低,50%的劳动力仅创造15.9%的GDP,城镇化水平低,只有36.2%,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仅有2253元。这些问题说明无论是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收入水平都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较大差距。因此,“三农”问题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意义。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全面进步,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所以,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5分) ②解决好“三农”问题,降低农业劳动力的比重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措施有:改变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使更多的农民能够从事非农产业。为农民进入城镇就业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加快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使农民变为城镇居民,并通过这些措施使农民收入得到大幅度提高。(4分) 注:回答第2个问题,考生若列举出降低农业劳动力比重的其他合理措施,也可酌情给分。

(2)解读:本题属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6章的内容,考查解决“三农”问题观点的综合性的理解和运用。近几年来,特别是去年党中央、国务院非常强调和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提到了党的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的地位。加之前三年都未考过有关“三农”问题的试题,今年考查“三农”问题是很合理很自然的事情。

(3)对照:最后四套题的模拟试题(三)、(四)的第36题。

“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农民在中国革命、改革中的贡献以及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意义。

答案要点:

(1) “三农问题”之所以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

(2) 在民主革命时期,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中国革命的胜利主要是依靠农民,得到了农民的支持。 (3)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由于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顺利地实现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并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4) 我国的改革首先是农村开始的,农民创造了家庭承包责任制,积极发展农业和乡镇企业,为我国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5) 从我国未来的发展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下面是有关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几组材料:

材料1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有很大提高,但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农副产品价格大幅度下降,农业收入大幅度减少,同时非农产业发展受阻,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进程放慢,使农民来自农业以外的收入减少,而农民的税费负担却逐年增加,导致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改革开放之初,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2.57:1,而去年城乡居民人均支配收入之比达到2.79:1;去年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比上年增长2.1%,月均不到200元,而城镇增长则为6.4%。

《瞭望》2001年第41期

材料2

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减缓,中西部一些地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甚至出现负增长。这种状况不改变,农民的积极性势必受到严重损害,农业这个基础就有动摇的危险,不仅会影响农业和农村的稳定和发展,而且会影响国民经济全局。

朱镕基:《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建议的说明》

材料3

“十五”期间要把全面贯彻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这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朱镕基《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

材料4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总体思路是: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基本目标,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为重点,面向国内外市场,领先科技进步,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和劳动力转移、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

《经济日报》2001年9月13日

请回答:

(1) 结合材料1、2,说明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2) 结合材料3、4,说明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措施。

(3) 结合材料2、3,说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性

答案要点:

(1)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滞后,农民负担过重。

(2) 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另外,还要拓宽农民增收领域,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3) 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增加农民收入问题,把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十五”期间农村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这充分说明了我们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对于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实现共同富裕,保持农村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37. 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

选做题Ⅰ

材料1

两个小时前,盟国空军部队开始向伊拉克和科威特的军事目标发动袭击。在我讲话的同时,这些袭击正在继续进行……国决议和经美国国会同意采取这次军事行动之前,联合国、美国和许多其他国家进行了历时几个月的不间断的和几乎是无休止的外交活动……派有部队的28家已尽了一切应尽的努力来了达成和平解决,没有别的选择,只能用武力把萨达姆赶出科威特……成功以后,我们将得到建立世界新秩序的真正机会。在那个新秩序中,可以依赖的联合国可以发挥其维护和平的作用,将联合国创始人的诺言和远见卓识付诸实现。

摘自乔治·布什1991年1月6日的电视讲话

材料2

各位公民,此时美国和联盟部队已经开始了军事行动,这次行动的目的是解除伊拉克的武装、解放这个国家的人民、保卫世界免遭严重危险……美国人民和我们的朋友以及盟友不会听任一个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威胁和平的非法政权摆布。我们现在就要用我们的陆军、空军、海军、海岸警卫队和海军陆战队对付这种威胁,这样将来我们就不必用大批的消防员、警察和医生在我们的大街上应付这种威胁……对我们的国家和整个世界的威胁将被消除。我们将度过这个危险时刻,并继续推进和平。我们将捍卫我们的自由。我们还将把自由带给其他人。

摘自乔治·W·布什2003年3月19日的电视讲话

指出上述两次讲话内容的主要异同并分析其原因。

(1)答案要点:

①海湾战争起因于伊拉克侵占科威特,联合国安理会同意对伊采取军事行动。老布什讲话强调美国的行动得到了联合国的同意,联合国可以发挥维护和平的作用。小布什的讲话则以伊拉克存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威胁世界和平与美国安全为口实,未经联合国授权,即宣布出兵伊拉克。(3分) ②海湾战争时,苏联尚未解体,美国的经济刚刚开始回升,大国关系错综复杂,联合国作用突出,美国需要借助联合国,以打赢海湾战争。(2分)发动对伊战争时,美国作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特别是小布什就任美国总统后,在一系列问题上推行“单边主义”。“9.11”事件后,把打击恐怖主义、确保本土安全作为主要战略任务,确立“先发制人”的战略原则。所以,美国不顾多数国家的反对,未经联合国授权,就对伊发动了战争。(3分) ③两次讲话都提出建立“世界新秩序”,在全世界推行西方民主价值观。这是由美国的国家利益和其谋求世界霸权的全球战略所决定的。(2分)

注:如果从分析美国发动对伊战争具体原因的角度回答问题,也可酌情给分。

(2)解读:本题以两次伊拉克战争的分析对比为基础、背景,考察学生对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问题的认识与分析。本题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综合性三个特点。所谓历史性,是指对两次伊拉克战争的不同的特点、原因进行历史的比较分析,历史感很强。所谓时代性,是指与2003年国际头号热点问题——伊拉克战争紧密结合。所谓综合性,是指综合了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各方面的知识,包括美国与联合国的关系,美国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及实质,“9.11”事件后,小布什推行的“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的战略等等。本题构思特巧,出得十分灵活,但又不偏离考研政治试题的基础性和时代性二大出题原则,可谓是经典性题目。回答本题,只要了解两次伊拉克战争的不同特点原因以及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实质与具体战略措施,结合本题的问题加以综合分析,自可交出满意的答卷。

(3)对照:《之二》P221第3题、5题:

伊拉克问题加剧了关于联合国未来在国际政治中发挥什么作用这一问题的争论。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前和战后,有些人想把对联合国作用的批评引向深入。为什么要赋予一个多数成员国都不是民主国家的组织来决定使用武力打击独裁者的合法性权力?如果以美国为首的一个民主国家联盟采取这种行动,其合法性难道就得不到很好的保证?

根本的问题在于,未来几年国际政治的主要难题将在联合国的参与下以多边方式进行处理?还是把这种任务交给“霸权国家”,或利用美国及其联盟的实力解决问题?即使最强大国家的领导地位对于解决一些重要问题是必不可少的,保持一个基本多边结构并因此让联合国发挥关键作用,对于保持全球秩序也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没有其他国家的努力,如果没有已制定的规则和制度的帮助,即使最强大的国家也无法解决最危险的问题:从打击恐怖主义、预防流行病、国家重建到制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

摘自2003年德国外交学会《国际政治》季刊夏季号

根据上述材料对联合国的地位与作用作一评析。

答案要点:

联合国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参加的最大的世界性的国际组织,其宗旨是维持国际和平安全,促成国际合作。为实现这些宗旨,联合国必须遵守各国主权平等、互不干涉内政、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原则。但联合国在建立后的一个相当的时间里,其性质和原则遭到霸权主义大国的扭曲,20世纪70年代以后,这一状况逐步改变,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从20世纪末以来,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联合国应该发挥的作用尚未发挥出来,一度甚至有所削弱。

进入新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问题和挑战。要有效化解矛盾,解决冲突,实现持久和平和共同安全,必须严格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通过对话、谈判和协商解决争端。动辄使用武力,以种种借口干涉他国内政,不但违背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而且会造成严重恶果,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材料1

今天我们处于一个独特的非常时刻。尽管波斯湾的危机很严重,但它也提供了一个朝着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时期前进的少有机会。这种动荡期过后,可以实现我们的第五个目标——世界新秩序,即一个新纪元,一个少受恐怖的威胁、在寻求公正中变得更强大、在寻求和平中变得更安全的新纪元,一个世界各国,不论东方还是西方,北方还是南方,都能繁荣富强和和谐生活的新纪元。数十年来美国领导了保持和扩大自由之福泽的斗争。在当今千变万化的世界上,美国的领导是不可或缺的。 摘自1990年9月布什总统就海湾危机对美国国会联席会议的讲话

材料2

在可预见的未来,既然无法建立“世界政府”,那么以主权国家为核心的目前这种国际体系就会继续下去。我们必须正视国家之间力量不均衡这种无法回避的现实。在美国是惟一超级大国的现实中,我们要设法使这种领导力朝着能得到其他国家支持的方向发展,才能促进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

为此,在解决环境、反恐等具体问题时,要以主要国家为核心,努力达成建立国际公共秩序的协议,建立可以发挥世界政府作用的“世界统治体系”。

摘自2003年8月31日日本《朝日新闻》

请回答:

(1) 评析材料1提出的观点及其实质。

(2) 阅读材料2,说出你对材料中观点的看法,并指出国际关系建立在何种基础上才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3)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论述中国关于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答案要点:

(1)材料1反映了美国关于国际新秩序的态度和主张,即以美国为榜样,用美国的价值观改造世界,按美国的模式建立一个“和平和安全、自由与法制”的国际新秩序,由美国来充当这一新秩序的“领袖”和“灯塔”。这一主张的实质是要实现美国独霸世界的目的。

(2)材料2从一个侧面隐晦地反映了日本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即建立一个美、日、欧西方大国领导的、以其利益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这实际上再一次把广大发展中国家排除在新建立的国际秩序之外,反映了西方国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心态。

国际关系的发展应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之上。因为世界发展的主体是各国人民,世界的管理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参与。无论是维护世界和平,还是促进共同发展,都应在国际事务中提倡和贯彻民主原则,推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和强弱,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任何国家都不能违反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国际上的事情要由大家平等协商,集中各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来解决。

(3)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由于全面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问题变得十分紧迫,中国在这一问题上明确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即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其核心是所有国家独立自主,一律平等。

选做题Ⅱ:

材料1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对此西方思想界的保守派纷纷著书重新审视西方“胜利”的历史原因和人类历史发展道路。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便是这种背景的产物。福山在书中提出:一个值得注意的共识这几年已在世界出现,因为自由民主已克服世袭君主制、法西斯与共产主义这类相对的意识形态。自由民主可能形成“人类意识形态进步的终点”与“人类统治的最后形态”,也构成了“历史的终结”。自由民主的“理念”已不能再改良了。最值得注意的发展是,在拉丁美洲和东欧、苏联、中东与亚洲,强固的政府都在这二十年间动摇了。自由民主目前已及于全球的不同地区与文化,成为惟一一贯的政治憧憬对象。 材料2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根据世界银行的排名,2001年中国的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位居世界第六位。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在世界上的排位上升到第5位,2002年中国吸收外资超过美国,成为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在下图中,作为衡量一国总体经济实力主要指标的GDP也真实地反映了中国近五年来的变化。


①结合材料评析资本主义是"人类统治的最后形态"的观点。
②用唯物史观评析资本主义"自由民主的'理念'已不能再改良了"的观点。
③在两制并存的背景下,社会主义国家如何才能更快地实现自身的发展?
【答案要点】
①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发生剧变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遭受的重大挫折,但这并不是社会主义的终结,也不意味着资本主义是人类统治的最后形态。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增长速度居世界前列,经济总量大幅度跃升。这些事实说明,福山的观点是错误的。
②自由民主的理念属于社会的意识形态,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具体的、历史的,在阶级社会里是有阶级性的。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观念及其所表现的政治制度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反映,它只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具有合理性,而不可能是永恒不变的,它必然为无产阶级的自由民主观念所扬弃,并发展为新的、更高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③社会主义国家要实现更快的发展,必须在两制的竞争中吸收和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特别是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但是要抵制资本主义腐朽的东西,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处理好开放与维护民族利益的关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与方向,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制定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在与资本主义国家合作和竞争的过程中实现自身更快的发展。
【解题分析】本题涉及三门学科,主要是考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中"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和发展",《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中"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中唯物史观的"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等知识点。
题中第①问"结合材料评析资本主义是'人类统治的最后形态'的观点",回答时主要是用《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中"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结合材料2的事实说明福山的观点是错误的。
题中第②问用唯物史观评析资本主义"自由民主的'理念'已不能再改良了"的观点。回答时主要是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来说明这一观点是不科学的。
题中第③问"在两制并存的背景下,社会主义国家如何才能更快地实现自身的发展?"。回答时主要是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中"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和发展"这一知识点来说明社会主义国家如何才能在与资本主义国家合作和竞争的过程中实现自身更快的发展。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给好友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文章搜索
    天津考研网版权、投稿与免责申明:
    1)凡本网署名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天津考研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天津考研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来源:转自网络"的文章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热门考研服务
      最新考研信息
      相关文章
    考研政治:马哲的逻辑框架
    2014考研政治暑期复习计划
    2014年考研政治大纲变动情况说明
    2013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指导
    2013年考研政治复习建议打好基础 稳步前进
    2013考研政治复习切忌死记硬背 盲目做题
    2013年考研政治复习需要注意三点
    2011年考研政治大纲十六大变化解析
    考研政治: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问题
    2011年考研政治大纲已公布
      热卖考研资料
    资讯栏目导航
    新闻政策 考研新闻 考研政策 热点点评
    复习指导 英语 数学 政治 专业课 分数线 大纲 复试
    经验心得 经验交流 考研故事
    院校导航 天津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 天津外国语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商业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其他
    统考科目 心理学考研 教育学考研 历史学考研
    计算机考研 医学考研网 法律硕士 农学
    热门专业 会计学 行政管理 土木建筑 化学 机械 法学
    自动化 新闻传播 人力资源 生物 电气 中文
    管理学 电子通信 国际关系 外语 经济 社保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广告业务 | 隐私条款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设为首页 顶部 全国统一热线:022-58054788,58054799,27056088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24 天津格瑞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旗下网站:[天津考研网]52kaoyan.com上学网]chinakao.cn
    公司地址:天津市和平区卫津路佳怡国际D座底商(天津大学东门斜对过) -办公室地图-行车路线 工商网银在线支付平台,安全快捷!支付宝特约商家,信任标志!考研一站式服务,考研无忧!
    公司总机:022-85681642 客服热线:022-58054788,58054799(7X24小时热线支持)
    法律顾问:王自强律师 信息产业部备案:津ICP备0700135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