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通行证  
天津考研网 资讯中心-网尽考研信息 考研专卖店-考研资料书籍一站购齐 考研辅导班 BBS社区-便易的交流平台 专业课教材 院校导航-权威院校招生信息 下载中心-海量考研复习资料 客服中心-解决所有问题 考研热线4000220908
 您现在的位置: 天津考研网 >> 资讯中心 >> 复习指导 >> 政治 >> 正文 相信自己,加油!
    [推荐]2004年考研政治理论试题解读与交大辅导团队模拟试题对照
2004年考研政治理论试题解读与交大辅导团队模拟试题对照
责任编辑:清水一壶  作者:佚名  来源:转自网络   更新时间:2004-3-26 22:11:27
 

【编者按】: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的虚假和浮夸。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实力就敢于彰显。2004年考研政治试题以近年来少有的灵活性特点使不少考生和教师感到震惊,也使不少靠最后押题而死记硬背的考生感到束手无策、不知所措甚至怨天尤人。2004年考研考试结束以后,广大考生普遍反映任汝芬教授领导的交大考研政治理论辅导团队讲得最好、猜得最好。但我们还是认为:只有很好或比较好,没有最好。我们更关心、更重视、更希望的是信任我们的考生即听我们课和使用我们资料(包括交大出版社的三本书、班内最后四套题以及课堂上未使用的高教出版社的四本书)的考生考得好。

为了帮助04年的考生和05年的考生理解04年的试题特点和了解交大考研辅导团队的部分成果,特编此资料。本资料包括:(1)考题的参考答案;(2)考题的解读;(3)考题同我们编写的相同、相似、相关试题的对照。

“命中率”是颇有分歧的概念,使用这一概念容易产生标准不一、误导考生的弊端,故从2002年开始,我们已不再使用这一概念。

海天学校考试研究中心

2004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1—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A.吃喝穿住 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 D.结成社会关系

(1)答案:B

(2)解读:本题属于哲学第五章唯物史观关于物质生产的地位与作用观点的考查,正确答案出自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按照1994年新出版的马恩选集的新译文:“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8至79页)教育部社政司和考试中心组编的政治理论考试参考书(以下简称参考书)和社政司组编的示范教材(以下简称示范教材)都没有这样的明确论断,属于理解性的灵活试题。 (3)对照:参见任汝芬主编政治理论复习指导序列之二(以下简称之二)P31第120题:

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即物质生产实践是

A.人类社会的第一个历史活动 B.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C.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D.包含了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

E. 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决定力量 (ABCDE)

2.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

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这说明

A.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

B.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D.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1)答案:D

(2)解读:本题属哲学第五章唯物史观的内容,考查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协调发展观点的理解和运用。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83页)因此,合理利用自然资料,保持生态平衡,是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条件。

回答本题可以采用排谬法,将A、B、C三项错误观点排除,就可肯定D选项是正确的。

(3)对照: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在1997年、2002年先后考过两个材料分析题。《之一》第76页试题中指出:“人类社会同自然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之一》第77页试题中指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应当协调发展,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3.抗击“非典”的斗争中,许多患者被治愈后又捐出自己的血清,用于治疗其他患者,这说明

A.人的价值只体现在特定的场合和行为中

B.人的价值必须以满足个人需要为前提

C.人的价值是在满足自身和他人的需要中实现的

D.人的价值表现了人的能力的大小

(1)答案:C

(2)解读:本题属于哲学第7章唯物史观的内容,考查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关系。人的价值包括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个方面,人的社会价值就是个人的创造活动对于社会的满足,人的个人价值就是个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个人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价值。 回答本题可以采用排谬法,将A、B、C项错误观点排除,选出最符合题意的C项。

(3)对照:《之二》P35第146题: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价值的理论认为

A.人是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的统一 B.人是价值目的和价值手段的统一

C.强调人的价值在于贡献而不是在索取 D.强调人的价值在自我而不在他人

E.强调集体价值又重视个人价值 (ABCE)

4.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

A. Ⅰ(V+M)=ⅡC B. Ⅱ(V+M)=ⅠC

C. Ⅰ(V+M)>ⅡC D. Ⅱ(V+M)>ⅠC

(1)答案:C

(2)解读:本题是考查政治经济学第4章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这一知识点的内容,属于基本知识考查,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部分的常考点。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有两个前提条件,其中一个是:为了保证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所需追加的生产资料,第一部类一年中所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除了维持两大部类简单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外,还必须有一个余额,用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生产资料的需要.用公式表示就是:Ⅰ(C+V+M)>ⅠC+ⅡC或Ⅰ(V+M)>ⅡC,所以正确答案是C

(3)对照:《之二》P91第114题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

A. Ⅰ(c+v+m)=Ⅰc+Ⅱc B.Ⅰ(c+v+m)=Ⅰ(c+Δc)+Ⅱ(c+Δc)

C. Ⅰ(v+m)>Ⅱc D. Ⅱ(c+m-m[]x)>Ⅰ(v+m[]x)

E. Ⅰ(c+v+m)>Ⅰ(c+Δc)+Ⅰ(v+Δv+m[]x) (CD)

5. 把公司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这是 A. 无限责任公司 B. 股份有限公司 C. 有限责任公司 D. 合伙制企业

(1)答案:B

(2)解读:本题是考查政治经济学第6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这一知识点的内容.股份公司是以招募股份或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资本统一经营的企业.我国的公司企业主要有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种组织形式.有限责任公司的基本特征是:公司的全部资产不分为等额股份;公司向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不发行股票;公司股份的转让有严格限制;股东人数有一定限额,股东按其出资比例,享受权利,承担义务.股份有限公司的基本特征是,公司的全部资产分为等额股份,公司向股东发行股票,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所以,正确答案是B (3)对照:

点睛班“10个核心概念”的第10个“股份制或股份公司”。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

A.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B. 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义义国家所有

C.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D. 保护民族工商业

(1)答案:C

(2)解读:本题属于毛泽东思想概论第二章关于机新民主主义革命经济纲领的内容。B、C、D项讲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内容,但比较起来,C项最为根本。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内容与中心内容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理由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首要问题是土地问题。正如毛泽东在《目前形势与我们的任务》一文中所说“全党必须明白,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是现阶段中国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至于A项的观点是错误的,故可排除。

(3)对照:《之二》P125第54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和中心内容是

A.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 没收官僚资本

C. 保护民族工商业 D. 消灭资本主义 (A)

7.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科学概念的著作是

A. 《〈共产党人〉发刊词》 B.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 《新民主义义论》 D. 《论联合政府》

(1)答案:B

(2)解读:本题属于毛泽东思想概论第二章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1939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现时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已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这种革命已经过时了,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我们称这种革命为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这是毛泽东首次使用“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提法,故选B项。本题提示考生关注毛泽东代表性的科学著作提出重要思想内容。

(3)对照:《之三》P123第2题:

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科学概念是在他所写的文章

A. 《〈共产党人〉发刊词》 B.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 《新民主主义论》 D.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B)

8.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其原因主要是

A. 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 B. 党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

C. 全国大陆即将解放

D. 中国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1)答案:A

(2)解读:本题属于毛泽东思想概论中第六章执政党建设的内容.1949年3月,新中国成立前夕,即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之际,中共中央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作发报告,首次明确提出执政党建设问题,即著名的“两个务必”的思想,因此选A。“两个务必”的思想主胡锦涛总书记所强调,为2004年形势与政策的热点问题,自然容易进入考试内容。

(3)对照:《之三》P125第12题: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建设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思想是

A. 理论联系实际 B. 密切联系群众

C. 批评与自我批评 D. 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E. 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DE)

《之二》P131第109题

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执政党建设的问题是在

A. 中共七大 B. 七届二中全会

C. 七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八大 (B)

9.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

A. 新民主主义性质 B. 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C. 半社会主义性质 D. 社会主义性质

(1)答案:C 

(2)解读:本题属于毛泽东思想概论第四章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形式问题,这主要包括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等由低级到高级的逐步过渡的形式,从性质上来看,分别属于社会主义萌芽性质、半社会主义性质和完全社会主义性质。故选C项。

(3)对照:《之二》P148第110题:

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初级社

A. 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B. 以土地入股和统一经营为特点

C. 带有半社会主义性质 D. 以土地集体所有、共同劳动为特点

E. 具有完全社会主义性质 (BC)

10.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

A. 坚持党的先进性 B. 坚持执政为民

C. 坚持党的阶级性 D. 坚持与时俱进

(1)答案:D

(2)解读:本题属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二章的内容,考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3)对照:《之三》P133第1题: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关键在

A. 坚持与时俱进 B. 坚持党的先进性

C. 坚持执政为民 D.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A)

1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

A. 发展先进生产力 B. 发展先进文化

C. 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D.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1)答案:C

(2)解读:本题属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二章的内容,考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正确答案出自胡锦涛2003年7月1日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他指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之三》P38)

(3)对照:这是在点睛班的补充题,原题出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政治理论形势与政策及热点分析》第46页第7题。 胡锦涛同志指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

A. 发展先进生产力 B. 发展先进文化

C. 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D. 满足人民的利益和要求 (C)

12.某员工在外资企业工作,年薪5万元;利用业余时间在民营企业兼职,年薪2万元;购买股票分得的红利2万元;出租住房收入2万元;转让一项技术收入1万元。该员工一年的劳动收入为

A. 12万元 B. 9万元 C. 8万元 D. 7万元

(1)答案:C

(2)解读:本题属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7章的内容,考查对按劳分配特点的理解和运用,教材上都无明确的依据。

(3)对照:《之二》P212第7题答案要点: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要素和非劳动要素,劳动包括一般工人的劳动,又包括科技劳动和管理劳动,非劳动要素包括资本(货币资本或生产资本),技术和知识本身。正确回答此题的关键在转让技术收入性质的理解。技术作为经验和知识不是劳动因素。但人们从事技术工作与技术创造,发明则属于劳动而且是复杂劳动,其收入则是劳动收入,故转让技术的收入属于劳动收入。技术入股所获得的高额收入就不完全是劳动收入。

13.2003年9月通过全民公决否决了加入欧元区议案的国家是

A. 瑞典 B. 丹麦 C. 英国 D. 希腊

(1)答案:A

(2)解读:本题出自《人民日报》2003年9月16日第7版报道:瑞典全民公决反对加入欧元区。9月14日,据瑞典选举机构深夜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在瑞典当天举行的全民公决中,多数选民反对加入欧元区瑞典从而成为欧盟成员中继丹麦之后第二个决定不加入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的国家。《人民日报》9月17日第7版刊登了一篇“瑞典对欧元说‘不’”的新闻解析。 此题属于直接性试题,考查记忆,只要知道这一新闻,就能正确回答。

(3)对照:无此题。

14.2003年6月22日至27日,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对我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印度总理10年来首次访华,访问取得了成功,两国签署了

A. 《中印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宣言》

B. 《中印联合新闻公报》

C. 《中印联合声明》

D. 《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

(1)答案: A

(2)解读:本题出自《人民日报》2003年6月25日第4版刊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的宣言》。在《宣言》的全文之前加了其中的重要内容:中印双方确认将进一步推动长期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印方承认西藏自治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的一部分,重申不允许西藏人在印度进行反对中国的政治活动;印方表示,印度是最早承认只有一个中国的国家之一,其一个中国的政策没有改变。

此题属于直接性试题,考查记忆。印度总理的此次访华的成果具有历史性的突破,标志着中印长期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符合中国对外战略的目标,实现良好的周边国家关系。

(3)点晴班及网上补充试题:

2003年6月22日至27日,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应温家宝总理邀访问中国,两国总理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印度共和国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的宣言。在宣言中印度承认西藏自治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的一部分,重申不允许西藏在印度进行反对中国的政治活动。双方基础建立新型关系:

A. 双方致力于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互尊重和照顾彼此关系以及平等的基础上,发展两国长期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

B. 作为两个发展中大国,中印双方在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方面有着广泛共同利益,双方都希望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增进相互理解,实现更加广泛密切合作

C. 双方的共同利益大于分歧。两国互不威胁,互不使用武力或武力相威胁。

D. 双方同意,从根本上加强两国在各层次、各领域的双边关系,同时通过公平、合理及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方式合平解决分歧。有关分歧不影响双边关系的整体发展

E. 双方坚持反一切形势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各种形势的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 (ABCD)

15.2003年中国与欧盟关系有了进一步发展,其突出表现是

A. 中国与欧盟领导人年度会晤机制起步

B. 中国与欧盟建立全面伙伴关系

C. 中国首次制定和发展《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

D. 欧盟首次制订和发表《中国欧盟关系长期政策》

(1)答案:B

(2)解读:本题出自《人民日报》2003年10月31日的三篇报道:第1版有“胡锦涛会见欧盟领导人,表示中方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发展中欧关系”;“第六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在京举行,温家宝指出发展中欧关系符合各自根本利益”;在第3版刊登“第六次中欧领导人会晤联合新闻公报。”试题是对这三篇报道的综合与发挥。

胡锦涛指出,不久前,双方就中欧关系发表了各自的政策文件,指明了中欧关系的发展方向,表达了进一步深化相互关系的共同意愿,在国际社会引起了良好反响。

温家宝指出,近几年,欧盟连续发表发5个对华政策文件。不久前,中方发表了第一份对欧政策文件,以作为对欧方文件的回应。

新闻公报中指出,双方认为中欧高层政治对话富有成果,各个层面的对话与磋商强度增加,领域进一步拓宽。这种多层次架构的形成,表明中欧伙伴关系日臻成熟,战略性更加突出。

本题需要考生对中欧关系的全面了解,才可能作出正确的选择。

(3)对照:没有相近、相关试题。

二、多项选择题:(16—3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6.2003年6月23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正式发布,并于8月1日正式实施。1982年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被废止。这一变化体现了

A. 政治文明的进步 B. 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

C. 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 D. 上层建筑不断变革完善的要求

E. 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

(1)答案:A、B、C、D

(2)解读:本题属哲学第5章唯物史观的内容,考查政治上层建筑含义、作用、观点的灵活运用,综合知识的掌握,特别是中共十六大关于政治文明建设的有关论述。

(3)对照:没有相近、相关试题。回答此题,很明显的是管理办法不是生产关系,E不符合试题需求,采用排谬法加以排除,就能正确回答。

17.有一幅广告幽默画,画的是几个行人在看一家饭店外贴的告示,上写:“快进来吃饭吧,否则你我都得挨饿。”这幅广告画的寓意有

A. 生产者和消费者是相互依存的 B. 生产和消费具有直接的同一性

C. 利己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 D. 商品交换活动背后隐藏着人与人的关系

E. 生产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1)答案:A、B、D、E

(2)解读:本题属哲学第5章唯物史观的内容,考查生产关系概念的理解和灵活运用,同时又涉及政治经济学方面的有关观点,属于综合知识考查。从任何教材中都找不出直接答案。

试题属于正面出题,C属于错误观点,肯定是错误选项,排除。A、B、C选项,多数考生能正确判断是正确选项。困难的问题在B选项。现有的哲学教材、政治经济学教材都没有对这一观点的明确表述,这一表述出自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导言。马克思认为,消费和生产之间的同一性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直接同一性:生产是消费;消费是生产。消费的生产,生产的消费。(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0页) (3)对照:相关的试题是之二第33页第129题、131题:

129、生产关系是:

A. 一种客观的物质关系、利益关系、经济关系

B. 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建立和改变的

C. 一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

D. 生产力发展的促进或阻碍力量

E. 不能同生产力割裂而独立存在 (ACDE)

131生产关系的客观性的含义包括:

A.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发展

B. 人们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关系

C. 人们不能干预生产关系的变化 D. 生产关系体现的是人与人的物质关系

E. 生产关系的三个方面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ABDE)

1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劳”是指

A. 不同形式的具体劳动 B. 通过价值形式来实现的劳动

C. 直接的社会劳动 D. 公有制企业的局部劳动E劳动者实际支出的劳动

(1)答案:B、D

(2)解读:本题是考查政治经济学第5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这一知识点的内容。属于基本知识考查,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原理部份的常考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同马克思当年设想的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按劳分配是社会的主体分配方式,但不是唯一的分配方式;按劳分配采取商品、货形式来实现;按劳分配的“劳”不能直接以每个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为分配尺度,还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按劳分配不是在全社会以统一的标准实行。所以,正确答案是B、D

(3)对照:《之二》P93第130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具有的特点是

A. 是主体的分配方式,但不是唯一的分配方式

B. 采取商品、货币形式来实现

C. 不能直接以每个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为分配尺度

D. 所指的“劳”还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

E. 不是在全社会以统一的标准实行 (ABCDE)

19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过程,同时也是

A.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过程

B.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

C. 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发生转移的过程

D. 资本家集团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

E. 超额利润消失的过程

(1)答案:B、C、D

(2)解读:本题是考查政治经济学第3章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这一知识点的内容,属于基本知识考查,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部分的常考点。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部门之间竞争的特征是生产要素或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发生转移的过程,其实质是资本家集团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平均利润形成以后,商品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所以,正确答案是B、C、D。资本有机构成理论是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润形成的理论基础,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与变化会影响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润,但平均利润的形成并不影响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与变化。而且,平均利润的形成,并没有排除不同资本家企业之间利润和利润率的差别,那些技术先进、劳动生产率高、经营管理好的企业,在获得平均利润的基础上,还可以获得超利润。因此,A、E是错误选项。 (3)对照:最后四套题模拟试题(三)第20题: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过程,同时也是

A. 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之间转移的过程 B.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的过程

C. 超额利润消失的过程 D. 各部门资本家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

E. 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ADE)

20.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是

A. 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可以“毕其功于一役”

B. 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相同

C. 两个革命之间需要有一个资本主义的过渡阶段

D. 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E. 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1)答案:D、E

(2)解读:本题属于毛泽东思想概论第二章新民主主义主义总路线的内容,考新民主义革命前途问题,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准备,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趋势只有认清两者的联系,同时认清两者的区别,才能正确领导中国革命。这是个重大理论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中共党内曾经有过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和王明的“一次革命论”两种错误倾向。A即“一次革命论”的错误,C即“二次革命论”的错误。B的观点则是错误的,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各不相同,故只能选D、E (3)对照:《之二》P156第7题: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完成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并准备在一切必要条件具备的时候把它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阶段上去,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光荣的伟大的全部革命任务。每个共产党员都应为此而奋斗,绝对不能半途而废,有些幼稚的共产党员,以为我们只有现在现阶段的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没有将来阶段的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或者以为现在的革命或土地革命即是社会主义的革命。应该着重指出,这些观点是错误的”。阐述关于民主主义革命同社会主义革命的相互关系,并分析在中国革命发展阶段上中共党内存在的错误观点。 参考答案:

(1) 毛泽东根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认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

(2) 我国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是,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认清两者的区别,同时又认清两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 (3) 中共党内在革命前途问题上曾经有过两种错误倾向:一是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把中国革命过程中两个紧密联系的阶段割裂开来,只看到两者之间的区别,没有看到两者的联系,要在两个阶段之间硬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和发展资本主义的阶段;一种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主张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企图把两种不同性质的革命阶段并作一步走,一举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种观点只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而忽视了两者之间的区别。 “二次革命论”和“一次革命论”的观点,都违背了中国革命的客观发展规律。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必须通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21.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在学风问题上曾经反对过的主要错误倾向是

A. 投降主义 B. 经验主义 C. 教条主义 D. 冒险主义 E. 机会主义

(1)答案:B、C

(2)解读:本题属于毛泽东思想概论第七章关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也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问题,即学风问题。在这个问题是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时就批评了在学风问题上的主要的错误倾向是主观主义,而主观主义具体表现为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故选B C项。A D E项均为干扰项。

(3)对照:《之二》P153第142题:

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中共党内出现过的主要错误倾向是

A.经验主义 B. 教条主义 C. 盲动主义 D. 命令主义 E. 尾巴主义 (AB)

22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主要有

A. 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B. 有理、有利、有节 C.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 长期共存、相互监督 E.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答案:A、C、D

(2)解读:本题属于毛泽东思想概论第五章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内容。考毛泽东提出的正确处理人同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毛泽东在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提出了一系列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具体方针,其中包括A、C、D三项,至于B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对待国民党顽固派的策略方针,E则是1953年周恩来提出的正确处理国家与国家关系的正确方针,故均可排除。

(3)对照:《之二》P150第123题:

1957年毛泽东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具体方针有

A. 政治上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B. 经济上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

C. 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 科学文化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E. 对外关系上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BCD)

23.1959年底至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有

A. 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B. 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C. 发达的社会主义 D.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E. 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1)答案:A、B

(2)解读:本题属于毛泽东思想概论第六章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容,考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论述。1959年底到1960年初毛泽东在初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认为社会主义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他根据对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富裕的实际状况的考察,明确提出我国还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故选A、B项。本题与邓小平理论所讲述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有关,具有现实性的特点。 (3)对照:《之二》P130第100题:

毛泽东明确指出我国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是在

A. 1956年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

B. 1957年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 《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

D. 1959—1960年初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D)

《之三》P120第4题:

中国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1) 1956年,毛泽东提出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但社会主义社会尚未建成。

(2) 1959年底到1960年初毛泽东在初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认为社会主义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他根据对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富裕的实际状况的考察,明确指出我国还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3) 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上述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发展。

2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的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表现在

A. 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B.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C. 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D. 为现代化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思想保证

E. 它是构成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 (1)答案:A、B、C、D、E

(2)解读:本题属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9章内容,考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现各教材都有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战略地位和作用的表述,可参阅《之一》第319页。“精神文明属于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出自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1章。

回答此题,按照我们所教的答题方法,没有错误,见好话就选,就会5个选项全选。

(3)对照:《之二》P202第81题、82题:

81.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密切联系的,其表现是

A. 物质文明处于中心地位,制约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B. 政治文明的发展受一定经济文化发展的制约和影响,同明反作用于一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C. 精神文明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D. 政治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基础

E. 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中心 (ABC)

82.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其表现是

A. 物质文明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决定力量

B. 精神文明是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C. 政治文明是社会发展的制度保证和重要条件

D. 精神文明决定政治文明

E. 政治文明决定物质文明 (ABC)

25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体现了

A. 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 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C. 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统一 D. 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E. 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最终目标的统一

(1)答案:A、B、C、D、E

(2)解读:本题属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4章的内容,考查对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理解。现有教材都有这一问题的阐述。可参见之一第272页的论述。

本题属于发挥性试题,没有错误观点,运用所教答题方法,判定所有选项都是正确的。

(3)对照:之二195页第29题:

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

A. 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 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和最终目标的统一

C. 规定了社会主义的性质

D. 提出了社会主义的任务

E. 体现了市场经济的需求 (ABCD)

26、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是

A. 科技含量高 B. 经济效益好 C. 资源消耗低 D. 产值增加快 E. 环境污染少

(1)答案:A、B、C、E

(2)解读:本题属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6章的内容,考查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现有教材都有此内容。这一内容出自中共十六大报告:“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试题将“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换成了“产值增加快”的错误观点。考生如果细心,将D项排除就能做对。

(3)对照:《之一》第295页第2题:

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极其丰富,主要有 A. 科技含量高 B. 经济效益好 C. 资源消耗低

D. 环境污染少 E. 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ABCDE)

27、“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这一观点表明

A. 由法人股东而不是个人股东构成的股份制是公有制

B. 公有制与私有制都可以通过股份制这一形式来实现

C. 有公有制经济参股的就是公有制

D. 股份制本身不具有公有还是私有的性质

E. 公有制经济占控股地位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1)答案:B、D、E (2)解读:本题属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6章内容,考查股份制这种所有制的实现形式的性质。本题是根据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编写。

根据股份制不是区别所有制是“公”是“私”的概念,就能判断A、C是错误观点即错误选项,而B、D、E是正确选项。

(3)对照:最后四套题的模拟试题(三):

26(1)《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是因为:

A. 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

B. 这些年来,混合所有制经济迅速发展,股份制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成为搞活国有企业的重要途径

C. 股份制是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形式

D. 股份制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企业赢得市场竟争优势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和运营方式

E.股份企业“是发展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强大杠杆”,“对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的影响恐怕估计再高也不为过的”                (ABCDE)

28、“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实施进程困难重重,主要原因有

A. 以色列右翼势力的阻拦 B. 巴勒斯坦激进组织的干扰

C. 美国偏袒以色列 D. 伊拉克战争的爆发

E. 俄罗斯对“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持反对态度

(1)答案:A、B、C

(2)解读:本题出自《人民日报》2003年9月8日和11日第3版新闻解析“布什中东政策遭重创”、“布什外交三难题”的报道文章。在后一文章中说,伊拉克的主要战事结束后,布什有意加快中东和平进程。6月初,布什亲赴中东,举行了美以巴三方领导人亚喀巴会晤。之后,国务卿鲍威尔和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相继访问中东。7月下旬,布什分别邀请以色列总理沙龙和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总理阿巴斯访美,举行了“间接三方会晤”。布什政府虽对中东问题的立场进行了一些调整,但明显偏袒以色列的政策并未真正改变,致使“中东和平路线图”进展受阻。6日,阿巴斯突然辞职,以色列公然追杀哈马斯领导人亚辛并使其受伤,巴激进武装组织不时发起对以色列自杀性袭击,使美国推行中东政策遭受重创。

由上述新闻解析的论述可以看出“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实施进程困难重重的主要原因是A、B、C,与伊拉克战争、俄罗斯的态度无关。本题需要考生对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的综合了解或读过上述两篇新闻解析文章,才可能作出正确的选择。

(3)对照:《之三》P82页37题:

2003年4月30日,联合国公布了永久解决巴以冲突问题的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参与共同制订这一计划的斡旋几方是

A. 联合国 B. 美国 C. 中国 D. 欧盟 E. 俄罗斯 (ABDE)

最后四套题的模拟试题(二)第30题:

2003年4月30日,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办公室公布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这项计划为永久解决以巴冲突问题提出的构想是

A. 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 B. 以巴两国和平共处

C. 以巴实现停火 D. 巴方打击恐怖主义

E. 以方冻结定居点的建设 (AB)

29、2003年8月27-29日在北京举行的“六方会谈”,为和平解决朝鲜核问题迈出了重要一步,其主要收获有

A. 确定了朝鲜半岛无核化的目标,同时也认识到需要考虑和解决朝鲜在安全等方面提出的关切

B. 确认了通过对话以和平方式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的途径,维护半岛的和平与稳定

C. 原则赞同解决核问题采取分阶段、同步或并行实施的方针,探讨并确定公正合理的总体解决方案

D. 主张保持对话、建立信任、减少分歧、扩大共识,在和谈进程中不采取可能使局势升级或激化的言行

E. 美朝双方初步达成了签署互不侵犯条约的共识

(1)答案:A、B、C、D

(2)解读:本题出自《人民日报》2003年8月30日第4版的要闻报道。8月29日下午举行的中外记者新闻发布会上,参加北京六方会谈的中国代表团团长、外交部副部长王毅说,这次会谈的重要收获是各方存在一些重要的共同点:

——各方都愿致力于通过对话以和平方式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维护半岛的和平与稳定,开创半岛的持久和平;

——各方都主张半岛应无核化,同时也都认识到需要考虑和解决朝鲜在安全等方面提出的关切;

——各方原则上赞同按照分阶段、同步或并行实施的方式,探讨并确定公正合理的总体解决方案;

——各方同意在和谈进程中不采取可能使局势升级或激化的言行;

——各方都主张保持对话、建立信任、减少分歧、扩大共识;

——各方同意继续六方会谈的进程,并尽快通过外交渠道确定下一轮会谈的时间和地点。

命题将重要收获的6项共同点改为4项主要收获,增加美朝双方初步达成了签署互不侵犯条约的干扰项。考生只要在考前进行过相关的练习,此题不难回答是A、B、C、D 4项正确选项。

(3)对照:最后四套题的模拟试题(一)29(1)(2):

29(1)2003年8月28日至29日,中国、朝鲜、韩国、美国、日本、俄罗斯六国代表在北京举行就朝鲜核问题的六方会谈中存在一些重要共同点是各方

A. 都愿致力于通过对话以和平方式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维护半岛的和平与稳定,开创半岛的持久和平

B.都主张半岛应无核化,同时也都认识到需要考虑和解决朝鲜在安全方面提出的关切

C.原则上赞同按照分阶段、同步或并行实施的方式,探讨并确定公正合理的总体解决方案

D.同意在和谈进程中不采取可能使局势升级或激化的言行;都主张保持对话、建立信任、

减少分歧、扩大共识

E.同意继续六方会谈的进程,并尽快通过外交渠道确定下一轮会谈的时间和地点(ABCDE)

29(2) 2003年8月,中国、朝鲜、美国、俄罗斯、韩国、日本六国代表在北京举行朝鲜核问题的六方会谈,这次会谈的重要收获是各方存在一些重要的共同点,主要是

A.都愿致力于通过对话以和平方式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

B.都主张半岛应无核化

C.都认识到需要考虑和解决朝鲜在安全方面提出的关切

D.都主张保持对话、建立信任、减少分歧、扩大共识

E.都反对朝鲜半岛和东亚地区拥有核武器 (ABCD)

(注意:本题(1)为准确题,(2)为对内容有删减的发挥题。)

30.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

A.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

C.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

D.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E.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1)答案:A、B、C、D、E

(2)解读:本题出自《人民日报》2003年10月15日第1版全文刊登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本题极易回答,将七项任务作为5个选项命题,全选即对。

(3)对照:《之三》P77第9题:

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

A.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

C.建设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

D.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E.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ABCDE)

三、辨析题:(31—3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31.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原理对漫画中所反映的工作方式进行辨析。


(1)答案要点:

①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原理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整体,同时又包含各个部分,整体和部分是相互依赖的。整体由部分构成,但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总和。(2分)

②人们所从事的任何一项工作也是一个整体,都有其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它可以而且应当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来完成。但漫画中所反映的这种工作方式把一项完整的工作机械地加以分割,表面上看是把任务落实到人了,实际上是破坏了工作内部的有机联系,必然事与愿违。这是一种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工作方式。(4分)

注:如考生把整体和部分相互关系的原理融入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中,最多可给5分;考生从分工合作等角度回答问题,而不违背本题的基本精神,可酌情给3分。

(2)解读:本题属于哲学第三章唯物辨证法的内容,考查辨证法与形而上学、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3)对照:最后四套题的模拟试题(三)P28:第34题及第31页34题答案。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证。 上述“五个统筹”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答案要点:

(1)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的运动都缘于该事物特定的内外部联系及其相互作用。“五个统筹”深刻揭示和精辟概括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五个方面的各自联系与总体联系,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创造性运用。

(2)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因一定的条件相互连结、相互依赖、相互贯通、相互渗透。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社会经济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之间,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不能孤立地看待,而要全面地把握。

(3)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普遍联系包括整体与部分、全局与局部的联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整体,必须统筹五个方面的关系,使之相互协调、相互作用、整体推进。

(4) 唯物辩证法认为,客观世界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运动,本质上是发展的。“五个统筹”从我国变化着的实际出发,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加快的国际环境,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反映了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体现了新的发展观和改革观。

总之,在我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中,要坚持联系的、全面的、整体的、发展的辩证思维方法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促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应该成为我们长期坚持的重大指导方针。

32.2002年9月初,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等七部门联手出击开展屠宰市场集中整治,严把肉品市场准入关,规定进入市场销售的肉品必须是由定点屠宰厂(场)生产、经检疫合格的产品。对失信企业实行"黑名单"制度,其违法违规行为将被记录在案,公开曝光。

根据材料辨析:有必要限制市场机制的作用,让拥有强制力的政府来干预。

(1)答案要点:

①良好的市场秩序是维系市场有序运行的重要保证,它构成对生产主体行为的制约。当前某些不法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为了谋取自身利益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损害消费者利益。由政府采取建立信用档案,借助媒体曝光等多种措施,严把市场准入关,强化法制作用、从严监管十分必要,政府为市场正常运行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4分)

②政府干预与发挥市场作用并不矛盾,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约束市场主体,维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树立诚实守信的市场道德风尚,培育和发展有序的市场,恰恰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利运行的重要保证。(2分) 注:若考生回答与上述“参考答案”不完全一致,只要回答出该题的基本含义,即可酌情给3~5分。

(2)解读:本题考查政治经济学第6章整顿、规范市场秩序这一知识点及其相关内容。整顿、规范市场秩序,既是市场运行的重要前提,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求。因此,政府采取建立信用档案等干预措施,从严监管,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非旦不矛盾,而且是相辅相承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因此,该辨析题是一个错误性命题。

(3)对照:最后四套题模拟试题(三)第32(1)题:

等价交换和公平竞争是规范的市场秩序的基本要求,因此,市场经济中人们的经济行为不受信用约束。

答案要点:

等价交换和公平竞争是规范的市场秩序的基本要求。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人们在市场经济中的经济行为必须讲求信用。信用的基本解释是遵守诺言、实践成约、取信于人。信用既属于道德范畴,又属于经济范畴。良好的社会信用是建立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证。因此,整顿、规范市场秩序,要加强信用建设,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建立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 3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只有当民族资产阶级拥护革命时,才要保护民族资本主义。

(1) 答案要点:

①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政策,基于对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的正确认识,并不取决于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态度及其变化。(2分)

② 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是以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为基本内容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民族资本主义的存在与发展具有历史进步性。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对民族资本主义必须始终采取保护政策。(2分)

③ 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但是,无论民族资产阶级拥护革命,还是脱离革命阵营,中国共产党都不应改变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保护政策。(2分)

(2)解读:本题考察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对民族资本主义与民族资产阶级的分析政策及两者的关联,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理论问题。毛泽东针对中国社会性质与革命性质,认为民族资本主义具有进步性,它的性质是帮助社会主义的,故对它采取保护政策,并批评了党内的“民粹主义”倾向。至于民族资产阶级则有两面性,即革命性与妥协性,故对之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对民族资本主义采取保护政策,并不取决于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态度,而取决于中国社会性质与革命性质。 本题有一定的难度,它不仅仅考察考生对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关于民族资本主义及民族资产阶级的认识和政策的理解,更主要考察这两者之间的联系,这是本题的难点所在。

(3)对照:《之二》P156第9题: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所作的口头报告中说:“我们党内有民粹主义思想存在,就是想直接从封建经济到社会主义,不经过资本主义”。试析中共党内存在的这种“民粹主义思想”的错误,并阐述民粹主义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区别。 答案要点:

(1) 所谓民粹主义主要是指19世纪60~70年代产生于俄国的一种建立在农业基础上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当时中共党内存在着一种民粹派的思想,认为可以直接由封建经济发展到社会主义经济,中间不经过发展资本主义的阶段,有些人对我党对民族资本主义采取保护政策,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搞不清楚。

(2)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期间和新中国成立前夕,多次严厉批评了这种错误思想,强调中国共产党不但不怕资本主义,反而在一定的条件下提倡它的发展,实行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主要原因如下:首先,是由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决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而不是一般地消灭资本主义,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比较进步的生产关系。其次,是由民族资本的特点决定的。民族资本占现代工业的10%,大多数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保护和发展它们,对支援革命战争、改善人民生活、发展国民经济均有意义。再次,是由民族资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表现决定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大部分时间内,一定程度上参加了民主革命,是团结与争取的对象。最后,是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的需要。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团结民族资产阶级,有利于团结全国知识分子、爱国华侨及其他爱国民主人士。因此,“在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权力到达的地方,对于这些阶级,必须坚决地毫不犹豫地给以保护”。“对这个阶级的经济地位必须慎重地加以处理,必须在原则上采取一律保护的政策”。

需要强调的是,即使在革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还必须允许民族资本主义的存在和一定程度的发展。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民族工商业不可能操纵国计民生,中国更不可能由此出现一个资本主义社会。恰恰相反,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也有益于社会的向前发展。

(3) 在中国共产党内,毛泽东第一个提出了严格区别于民粹主义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新民主主义理论在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民粹主义者否认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否认无产阶级的领导),在既依靠最广大的农民群众又坚持用无产阶级思想教育改造农民群众(民粹主义者崇尚农民的自发性),在允许资本主义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有所发展(民粹主义者惧怕资本主义的发展,企图在农业“村社”的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上,同民粹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

《之二》P155第10题:

1928年中共党内有人认为“民族资产阶级是阻碍革命胜利最危险的敌人之一”。

答案要点:

(1) 这是当时中共左倾机会主义领导人提出的一个错误的观点,这种“左”倾观点混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

(2)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从其性质上来说,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因此,它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对象之一,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动力之一。 (3) 由于1927年国民党右派集团的叛变,以及民族资产阶级暂时附和了反革命,使得革命营垒只剩下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这一时期党在统一战线中忽视了联合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犯了“左”倾关门主义错误。

四、分析题:(34—36小题,每小题9分,37小题10他,共37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34.闻一多有一次给学生上课,他走上讲台,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算术题:2+5=?学生们疑惑不解。然而闻先生却执意要问:2+5=?同学们于是回答:“等于7嘛!”闻先生说:“不错。在数学领域里2+5=7,这是天经地义的颠扑不破的。但是,在艺术领域里,2+5=10000也是可能的。”他拿出一幅题为《万里驰骋》的图画叫学生们欣赏,只见画面上突出地画了两匹奔马,在这两匹奔马后面,又错落有致、大小不一地画了五匹马,这五匹马后面便是许多影影绰绰的黑点点了。闻先生指着画说:“从整个画面的形象看,只有前后七匹马,然而,凡是看过这幅画的人,都会感到这里有万马奔腾,这难道不是2+5=10000吗?”

运用认识论相关原理分析下列问题:

①既然在数学领域2+5=7是颠扑不破的,为什么在艺术领域2+5=10000也是可能的?

②在认识活动中,正确处理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对科学创新有何重要意义?

(1)答案要点:

①在人的认识过程中,除了有理性因素的作用外,还有非理性因素的参与。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以及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非理性因素对认识活动能起到动力、诱导、激发等作用。在艺术活动中,由于人的认识活动中的想象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使2+5=10000成为可能。(4分)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肯定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强调非理性因素要受理性因素的制约,同时也承认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科学需要创新才能发展,科学创新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进行科学创新既要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实际问题进行严格的理性分析和逻辑论证;还要具有科学的自信心和科学的怀疑精神,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敢于想象,用于探索,打破陈规,突破前人的成果及思维模式。(5分)

注:如考生回答第1个问题时谈到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可给1分;如考生回答第2个问题时指出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都是片面的可给2分;如考生按自己的理解,较好地谈了理性和非理性对科学创新的意义和作用,第2个问题可给4分。

(2)解读:本题属哲学第4章认识论内容,考查认识过程中理性因素和非理因素的作用的灵活运用。试题的依据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理论创新的重要性以及马克思、列宁对非理性因素重要性的重视。马克思指出:“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这是强调意志的作用。列宁提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就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这是强调情感的作用。列宁又说:“以为只有诗人才需要想像,这是没有道理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需要想像,甚至微积分的发现没有想像也是不可能的。”这是强调幻想的作用。

回答此题,首先要回答非理性因素的含义与作用,推及非理性因素对艺术活动的作用。其次回答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以及对科学创新的作用。再次发挥如何在科学创新中正确对待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3)对照:《之二》P28第95题:

在认识活动中,情感、意志、想象等非理性因素是

A. 非认识、非逻辑因素 B.起激发和调控的作用

C. 同理性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D.受到理性因素的决定与制约

E. 决定理性因素(ABCD)

35.据估计,今天在美国有6000家公司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其中包括西尔斯-

罗伯克百货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等。“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在这些公司的推行,使工人们积极地经营他们的公司,产生了一种充满活力的责任感,在生产率、高质量和低成本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美国争取雇员拥有股票全国委员会对350家高技术公司所作的一项调查发现,利用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公司要比没有利用这种计划的公司发展快2~4倍。

随着这一计划的推行,到2000年,全美国有25%的雇员分享他们公司的所有权。这种迅速出现的“工人资本主义”概念也适用于相当大部分的美国经济。但是工人拥有股票不会轻易转变为工人管理。有的工人股东说:“我看不出有什么变化。一切都和以前一模一样。”也有的工人股东认为,在“雇员拥有股票计划”下,越是尽力干,得到的就越多。

摘自W.E.哈拉尔著:《新资本主义》

请回答:

①根据材料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实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原因。

②评析工人股东的两种看法。

(1)答案要点

①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资本主义国家为缓和、克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进行着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以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要求。“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推行正是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要求的一种措施。(4分) ②工人股东的第一种看法主要是从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方面来看的,也就是说,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并不改变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的实质,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关系仍然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对立关系。雇员拥有股票,只是说明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范围内,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锁链稍有放松,但不可能改变雇佣劳动者的阶级地位。(3分)工人股东的第二种看法,看到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新变化,看到了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这些作用主要有:使工人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活动,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缓和劳资冲突和社会分配不平等的矛盾,有利于资本家的利润得到实现,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稳定发展。但是,这种看法忽视了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关系的实质。(2分) (2)解读:本题是考查第3章股份资本和股息这一知识点及其相关内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公司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科技迅速发展,生产社会化性质日益提高条件下的一种调整措施。“雇员拥有股票计划”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它并不会改变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的实质,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关系仍然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对立关系。

(2) 对照:《之三》P110第3题:

马克思指出:股份资本是“作为私人财产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这说明股份资本和股份公司

A. 没有改变财产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

B. 具有一定的社会主义因素

C. 完全改变了财产的资本主义性质

D. 突破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A)

最后四套题模拟试题(四)第32(2)题:

股份公司是发展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强大杠杆。

答案要点:

股份公司是以招募股份或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资本统一经营的企业。股份公司是在资本主义大工业和信用事业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股份公司作为一种企业资本组织形式其本身不具有独立的所有制属性,它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行效率。股份公司的出现,极大的改变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和生产方式,首先,促进了资本集中,扩大了生产规模,建立个别资本不可能建立的企业。马克思说:“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其次,使私人资本采取了社会资本的形式,这虽然并没有改变财产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劳动的性质,但它在相当程度上适应了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并成为通向一种新的生产形式的单纯过渡点,因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和社会力的发展。因此,马克思指出:股份公司、股份企业“是发展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强大杠杆”,“它们对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的影响恐怕估计再高也不为过的。”

36党的十六大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下表反映的是我国2000年农业现状及2020年农业发展目标等方面的具体数字。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农业劳动力占总就业的比重

城镇化比例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

2000年

15.9%

50%

36.2%

6280元

2253元

2020年

11.5%

29%

56%

18000元

8000元

①请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②对比表中农业劳动力占总就业比重的数字,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降低农业劳动力的比重?

(1)答案要点:

①表中数字表明,“三农”问题是现阶段的一个突出问题,农业劳动生产率低,50%的劳动力仅创造15.9%的GDP,城镇化水平低,只有36.2%,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仅有2253元。这些问题说明无论是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收入水平都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较大差距。因此,“三农”问题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意义。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全面进步,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所以,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5分) ②解决好“三农”问题,降低农业劳动力的比重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措施有:改变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使更多的农民能够从事非农产业。为农民进入城镇就业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加快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使农民变为城镇居民,并通过这些措施使农民收入得到大幅度提高。(4分) 注:回答第2个问题,考生若列举出降低农业劳动力比重的其他合理措施,也可酌情给分。

(2)解读:本题属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6章的内容,考查解决“三农”问题观点的综合性的理解和运用。近几年来,特别是去年党中央、国务院非常强调和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提到了党的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的地位。加之前三年都未考过有关“三农”问题的试题,今年考查“三农”问题是很合理很自然的事情。

(3)对照:最后四套题的模拟试题(三)、(四)的第36题。

“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农民在中国革命、改革中的贡献以及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意义。

答案要点:

(1) “三农问题”之所以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

(2) 在民主革命时期,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中国革命的胜利主要是依靠农民,得到了农民的支持。 (3)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由于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顺利地实现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并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4) 我国的改革首先是农村开始的,农民创造了家庭承包责任制,积极发展农业和乡镇企业,为我国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5) 从我国未来的发展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下面是有关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几组材料:

材料1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有很大提高,但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农副产品价格大幅度下降,农业收入大幅度减少,同时非农产业发展受阻,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进程放慢,使农民来自农业以外的收入减少,而农民的税费负担却逐年增加,导致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改革开放之初,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2.57:1,而去年城乡居民人均支配收入之比达到2.79:1;去年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比上年增长2.1%,月均不到200元,而城镇增长则为6.4%。

《瞭望》2001年第41期

材料2

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减缓,中西部一些地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甚至出现负增长。这种状况不改变,农民的积极性势必受到严重损害,农业这个基础就有动摇的危险,不仅会影响农业和农村的稳定和发展,而且会影响国民经济全局。

朱镕基:《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建议的说明》

材料3

“十五”期间要把全面贯彻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这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朱镕基《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

材料4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总体思路是: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基本目标,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为重点,面向国内外市场,领先科技进步,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和劳动力转移、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

《经济日报》2001年9月13日

请回答:

(1) 结合材料1、2,说明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2) 结合材料3、4,说明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措施。

(3) 结合材料2、3,说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性

答案要点:

(1)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滞后,农民负担过重。

(2) 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另外,还要拓宽农民增收领域,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3) 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增加农民收入问题,把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十五”期间农村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这充分说明了我们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对于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实现共同富裕,保持农村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37. 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

选做题Ⅰ

材料1

两个小时前,盟国空军部队开始向伊拉克和科威特的军事目标发动袭击。在我讲话的同时,这些袭击正在继续进行……国决议和经美国国会同意采取这次军事行动之前,联合国、美国和许多其他国家进行了历时几个月的不间断的和几乎是无休止的外交活动……派有部队的28家已尽了一切应尽的努力来了达成和平解决,没有别的选择,只能用武力把萨达姆赶出科威特……成功以后,我们将得到建立世界新秩序的真正机会。在那个新秩序中,可以依赖的联合国可以发挥其维护和平的作用,将联合国创始人的诺言和远见卓识付诸实现。

摘自乔治·布什1991年1月6日的电视讲话

材料2

各位公民,此时美国和联盟部队已经开始了军事行动,这次行动的目的是解除伊拉克的武装、解放这个国家的人民、保卫世界免遭严重危险……美国人民和我们的朋友以及盟友不会听任一个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威胁和平的非法政权摆布。我们现在就要用我们的陆军、空军、海军、海岸警卫队和海军陆战队对付这种威胁,这样将来我们就不必用大批的消防员、警察和医生在我们的大街上应付这种威胁……对我们的国家和整个世界的威胁将被消除。我们将度过这个危险时刻,并继续推进和平。我们将捍卫我们的自由。我们还将把自由带给其他人。

摘自乔治·W·布什2003年3月19日的电视讲话

指出上述两次讲话内容的主要异同并分析其原因。

(1)答案要点:

①海湾战争起因于伊拉克侵占科威特,联合国安理会同意对伊采取军事行动。老布什讲话强调美国的行动得到了联合国的同意,联合国可以发挥维护和平的作用。小布什的讲话则以伊拉克存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威胁世界和平与美国安全为口实,未经联合国授权,即宣布出兵伊拉克。(3分) ②海湾战争时,苏联尚未解体,美国的经济刚刚开始回升,大国关系错综复杂,联合国作用突出,美国需要借助联合国,以打赢海湾战争。(2分)发动对伊战争时,美国作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特别是小布什就任美国总统后,在一系列问题上推行“单边主义”。“9.11”事件后,把打击恐怖主义、确保本土安全作为主要战略任务,确立“先发制人”的战略原则。所以,美国不顾多数国家的反对,未经联合国授权,就对伊发动了战争。(3分) ③两次讲话都提出建立“世界新秩序”,在全世界推行西方民主价值观。这是由美国的国家利益和其谋求世界霸权的全球战略所决定的。(2分)

注:如果从分析美国发动对伊战争具体原因的角度回答问题,也可酌情给分。

(2)解读:本题以两次伊拉克战争的分析对比为基础、背景,考察学生对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问题的认识与分析。本题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综合性三个特点。所谓历史性,是指对两次伊拉克战争的不同的特点、原因进行历史的比较分析,历史感很强。所谓时代性,是指与2003年国际头号热点问题——伊拉克战争紧密结合。所谓综合性,是指综合了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各方面的知识,包括美国与联合国的关系,美国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及实质,“9.11”事件后,小布什推行的“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的战略等等。本题构思特巧,出得十分灵活,但又不偏离考研政治试题的基础性和时代性二大出题原则,可谓是经典性题目。回答本题,只要了解两次伊拉克战争的不同特点原因以及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实质与具体战略措施,结合本题的问题加以综合分析,自可交出满意的答卷。

(3)对照:《之二》P221第3题、5题:

伊拉克问题加剧了关于联合国未来在国际政治中发挥什么作用这一问题的争论。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前和战后,有些人想把对联合国作用的批评引向深入。为什么要赋予一个多数成员国都不是民主国家的组织来决定使用武力打击独裁者的合法性权力?如果以美国为首的一个民主国家联盟采取这种行动,其合法性难道就得不到很好的保证?

根本的问题在于,未来几年国际政治的主要难题将在联合国的参与下以多边方式进行处理?还是把这种任务交给“霸权国家”,或利用美国及其联盟的实力解决问题?即使最强大国家的领导地位对于解决一些重要问题是必不可少的,保持一个基本多边结构并因此让联合国发挥关键作用,对于保持全球秩序也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没有其他国家的努力,如果没有已制定的规则和制度的帮助,即使最强大的国家也无法解决最危险的问题:从打击恐怖主义、预防流行病、国家重建到制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

摘自2003年德国外交学会《国际政治》季刊夏季号

根据上述材料对联合国的地位与作用作一评析。

答案要点:

联合国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参加的最大的世界性的国际组织,其宗旨是维持国际和平安全,促成国际合作。为实现这些宗旨,联合国必须遵守各国主权平等、互不干涉内政、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原则。但联合国在建立后的一个相当的时间里,其性质和原则遭到霸权主义大国的扭曲,20世纪70年代以后,这一状况逐步改变,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从20世纪末以来,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联合国应该发挥的作用尚未发挥出来,一度甚至有所削弱。

进入新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问题和挑战。要有效化解矛盾,解决冲突,实现持久和平和共同安全,必须严格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通过对话、谈判和协商解决争端。动辄使用武力,以种种借口干涉他国内政,不但违背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而且会造成严重恶果,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材料1

今天我们处于一个独特的非常时刻。尽管波斯湾的危机很严重,但它也提供了一个朝着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时期前进的少有机会。这种动荡期过后,可以实现我们的第五个目标——世界新秩序,即一个新纪元,一个少受恐怖的威胁、在寻求公正中变得更强大、在寻求和平中变得更安全的新纪元,一个世界各国,不论东方还是西方,北方还是南方,都能繁荣富强和和谐生活的新纪元。数十年来美国领导了保持和扩大自由之福泽的斗争。在当今千变万化的世界上,美国的领导是不可或缺的。 摘自1990年9月布什总统就海湾危机对美国国会联席会议的讲话

材料2

在可预见的未来,既然无法建立“世界政府”,那么以主权国家为核心的目前这种国际体系就会继续下去。我们必须正视国家之间力量不均衡这种无法回避的现实。在美国是惟一超级大国的现实中,我们要设法使这种领导力朝着能得到其他国家支持的方向发展,才能促进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

为此,在解决环境、反恐等具体问题时,要以主要国家为核心,努力达成建立国际公共秩序的协议,建立可以发挥世界政府作用的“世界统治体系”。

摘自2003年8月31日日本《朝日新闻》

请回答:

(1) 评析材料1提出的观点及其实质。

(2) 阅读材料2,说出你对材料中观点的看法,并指出国际关系建立在何种基础上才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3)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论述中国关于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答案要点:

(1)材料1反映了美国关于国际新秩序的态度和主张,即以美国为榜样,用美国的价值观改造世界,按美国的模式建立一个“和平和安全、自由与法制”的国际新秩序,由美国来充当这一新秩序的“领袖”和“灯塔”。这一主张的实质是要实现美国独霸世界的目的。

(2)材料2从一个侧面隐晦地反映了日本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即建立一个美、日、欧西方大国领导的、以其利益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这实际上再一次把广大发展中国家排除在新建立的国际秩序之外,反映了西方国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心态。

国际关系的发展应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之上。因为世界发展的主体是各国人民,世界的管理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参与。无论是维护世界和平,还是促进共同发展,都应在国际事务中提倡和贯彻民主原则,推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和强弱,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任何国家都不能违反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国际上的事情要由大家平等协商,集中各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来解决。

(3)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由于全面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问题变得十分紧迫,中国在这一问题上明确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即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其核心是所有国家独立自主,一律平等。

选做题Ⅱ:

材料1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对此西方思想界的保守派纷纷著书重新审视西方“胜利”的历史原因和人类历史发展道路。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便是这种背景的产物。福山在书中提出:一个值得注意的共识这几年已在世界出现,因为自由民主已克服世袭君主制、法西斯与共产主义这类相对的意识形态。自由民主可能形成“人类意识形态进步的终点”与“人类统治的最后形态”,也构成了“历史的终结”。自由民主的“理念”已不能再改良了。最值得注意的发展是,在拉丁美洲和东欧、苏联、中东与亚洲,强固的政府都在这二十年间动摇了。自由民主目前已及于全球的不同地区与文化,成为惟一一贯的政治憧憬对象。 材料2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根据世界银行的排名,2001年中国的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位居世界第六位。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在世界上的排位上升到第5位,2002年中国吸收外资超过美国,成为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在下图中,作为衡量一国总体经济实力主要指标的GDP也真实地反映了中国近五年来的变化。


①结合材料评析资本主义是“人类统治的最后形态”的观点。

②用唯物史观评析资本主义“自由民主的‘理念’已不能再改良了”的观点。

③在两制并存的背景下,社会主义国家如何才能更快地实现自身的发展? (1)答案要点:

①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发生剧变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遭受的重大挫折,但这并不是社会主义的终结,也不意味着资本主义是人类统治的最后形态。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增长速度居世界前列,经济总量大幅度跃升。这些事实说明,福山的观点是错误的。(3分)

②自由民主的理念属于社会的意识形态,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具体的、历史的,在阶级社会里是有阶级性的。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观念及其所表现的政治制度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反映,它只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具有合理性,而不可能是永恒不变的,它必然为无产阶级的自由民主观念所扬弃,并发展为新的、更高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3分)

③社会主义国家要实现更快的发展,必须在两制的竞争中吸收和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特别是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但是要抵制资本主义腐朽的东西,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处理好开放与维护民族利益的关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与方向,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制定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在与资本主义国家合作和竞争的过程中实现自身更快的发展。(4分)

(2)解读:本题主要考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及两者的关系问题,涉及到如何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和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的两大问题。这是一道哲学、政治经济学、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世界经济政治等多门学科相关内容相结合的综合性试题,涉及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原理、社会基本矛盾、社会主义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资本主义民主的实质、社会主义中国家实现自身更快发展的途径等知识点。只要找准有关观点、理论点,结合本题问题,问什么答什么,本题就不难解答了。

(3)对照:《之二》P225到226第9题、10题:

当今的社会将发生什么呢?关于新兴社会及其可能的机构的各种设想只能是暂时的。不过政权与财产的问题必须得到基本解决,否则将不会发生社会变革。这意味着资产阶级的政治政权将肯定被工人阶级以及所有反资和反帝力量的联盟所取代,资本主义国家及其超国家结构被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形式所代替。

资本主义经济方式是以通过剥削人的劳动力和挥霍自然资源获得最大利润,与资本主义经济方式彻底决裂将走向社会主义。必须把对最重要的生产资料的占有转变为社会财产,必须取消私人将社会财产占为已有的做法。整个经济基础将以一部取消私人利益权利的新宪法为依据。

社会主义的目标是,首次在历史上将社会和政治人权统一起来,作为自由、自决的重要基础,并且把发挥个人在社会中的作用作为保证所有人自由发展的前提。社会主义必须发展一种新形式的民主,实际上就是“人民民主专政”,它保证所有人不分国籍、宗教信仰和世界观都能获得平等自由和权利,它为每个人提供了向社会表达自己意见和愿望的可能性。

今天的防御战必须同为未来的斗争紧密结合,未来斗争的发展方向目标是和平、团结、平等。在实践社会主义的斗争中,必须向前看,放眼未来。

“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人民,联合起来”这句口号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现实意义。 摘自德国共产党主席海因茨·施特尔文章:《帝国主义的全球化》

根据上述材料对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作一分析。

答案要点:

资本主义制度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不符合生产社会化的内在要求,其通过剥削人的劳动 和挥霍自然资源获得最大利润的经济方式也违背劳动力全面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趋势,因此它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虽然目前社会主义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而遭受巨大挫折,但它并不意味着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改变,这是由社会主义较之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所决定的。

从世界历史进程看,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制度历史还是短暂的,其建设无现成的经验可以遵循,因此遭遇各种困难和风险将是不可避免的,对此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与此同时,应坚信社会主义越过坎坷之后,必会柳暗花明。

关于民主已经消亡的报道可能多少有些夸大其词了,然而,在西方大多数社会中投票率的长期下降表明了民主制度已经失去一些民心。

在过去40年里,20个先进的工业化民主国家中,已有18个国家大选的投票率下降。例如,在法国,投票率已从69.7%下降到56.4%;德国和英国的投票率下降了11%;美国下降了15%;与此同时,瑞士下降了39%。当西方正在非洲、拉丁美洲和前共产党集团国家中间促进民主的时候,西方的公民对民主似乎正在失去兴趣。 摘自2002年5月4日英国《金融时报》

根据上述材料对资本主义民主作一分析。

答案要点:

资产阶级虽然建立了三权分立、多党制等民主形式,但它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之上,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对于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而言是虚伪的、骗人的和形式上的。这从英、法、美等国投票率不断降低可明显反映出来。只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才有可能建立真正的、广泛的、新型的民主。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给好友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文章搜索
    天津考研网版权、投稿与免责申明:
    1)凡本网署名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天津考研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天津考研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来源:转自网络"的文章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热门考研服务
      最新考研信息
      相关文章
    考研政治:马哲的逻辑框架
    2014考研政治暑期复习计划
    2014年考研政治大纲变动情况说明
    2013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指导
    2013年考研政治复习建议打好基础 稳步前进
    2013考研政治复习切忌死记硬背 盲目做题
    2013年考研政治复习需要注意三点
    2011年考研政治大纲十六大变化解析
    考研政治: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问题
    2011年考研政治大纲已公布
      热卖考研资料
    资讯栏目导航
    新闻政策 考研新闻 考研政策 热点点评
    复习指导 英语 数学 政治 专业课 分数线 大纲 复试
    经验心得 经验交流 考研故事
    院校导航 天津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 天津外国语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商业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其他
    统考科目 心理学考研 教育学考研 历史学考研
    计算机考研 医学考研网 法律硕士 农学
    热门专业 会计学 行政管理 土木建筑 化学 机械 法学
    自动化 新闻传播 人力资源 生物 电气 中文
    管理学 电子通信 国际关系 外语 经济 社保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广告业务 | 隐私条款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设为首页 顶部 全国统一热线:022-58054788,58054799,27056088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24 天津格瑞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旗下网站:[天津考研网]52kaoyan.com上学网]chinakao.cn
    公司地址:天津市和平区卫津路佳怡国际D座底商(天津大学东门斜对过) -办公室地图-行车路线 工商网银在线支付平台,安全快捷!支付宝特约商家,信任标志!考研一站式服务,考研无忧!
    公司总机:022-85681642 客服热线:022-58054788,58054799(7X24小时热线支持)
    法律顾问:王自强律师 信息产业部备案:津ICP备0700135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