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典病理学--常见肿瘤笔记(第八节) |
经典病理学--常见肿瘤笔记(第八节) |
责任编辑:admin 作者:佚名 来源:转自网络 更新时间:2007-8-4 21:13:24 |
|
第八节其它常见肿瘤及瘤样病变
一、色素痣 色素痣(pigmented nevus)起源于表皮基底层的黑色素细胞,为良性增生性病变,很多见,全身各处皮肤均可发生,但以面部、颈部及背部多见。大小不一,多数较小,有的隆起于表面呈小乳头状,有的则平坦。有些色素痣表面有少量毛发。痣细胞为圆形、立方形或多角形,聚集成大小不一的团块或条索,有结缔组织间隔。根据其在皮肤组织内发生部位的不同,可分为①交界痣:痣细胞局限于表皮下部和真皮交界处生长,形成多个细胞集团。大体观常表现境界清楚的棕黑色斑。此型较易恶变为黑色素瘤。②复合痣:由交界痣的部分痣细胞穿过基底膜进入真皮内生长,即同时有交界痣和真皮内痣的改变。③真皮内痣:为色素痣充分发展成熟的一种类型,痣细胞在真皮内呈巢状或条索状排列,是最常见的一种。 二、恶性黑色素瘤 恶性黑色素瘤又称黑色素瘤(melanoma)不常见。是一种能产生黑色素的高度恶性肿瘤。多发生于30~60岁成人,以足部,眼内、口腔、外阴和肛周多见。呈褐色或黑褐色,微隆起。通常由交界痣恶变而来,也可一开始即为恶性。临床上凡见痣的色素加深,体积增大,生长加快,溃破、发炎及出血等为恶变象征。恶性黑色素瘤的组织结构呈多样性,但瘤细胞大小、形状较一致,核仁粗大,核分裂像多见,胞质内有黑色素颗粒,也有胞质内不见黑色素颗粒的瘤细胞,但在电镜下即可见其胞质内有典型的黑色素小体或前黑色素小体。本瘤预后差,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三、畸胎瘤 畸胎瘤(teratoma)是起源于具有多能性分化潜能的原始生殖细胞。由三个胚层多种多样组织成分构成。最常见于卵巢、睾丸,其次为骶尾部、纵隔、腹膜后等处。根据其结构及分化程度不同,分良性和恶性畸胎瘤两种。①良性畸胎瘤:为囊性,多见于卵巢,常为单房,内壁呈颗粒状,粗糙不平,囊壁常有一结节突入囊内,结节表面有时见到骨质及牙齿,囊胶内充满皮脂和毛发,故又称囊性畸胎瘤或称皮样囊肿。镜下,除见分化成熟的表皮组织及皮肤附件外,还可见到腺体气管上皮或肠上皮、骨、软骨、神经组织、平滑肌及甲状腺组织等。良性畸胎瘤预后好,少数可恶变为鳞状细胞癌。②恶性畸胎瘤:多为实体性,多见于睾丸,其次为卵巢,主要由分化不成熟的胚胎样组织构成。故又称为不成熟的畸胎瘤,可发生远处转移。 (王爱民) |
|
上一篇文章: 经典病理学--传染病寄生虫病及地方病笔记(第一节) 下一篇文章: 经典病理学--常见肿瘤笔记(第七节)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文章搜索 |
|
|
天津考研网版权、投稿与免责申明: |
1)凡本网署名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天津考研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天津考研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来源:转自网络"的文章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
|
热卖考研资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