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二)
7.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是因为“实践构成了整个社会发展的动力”。但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吗?怎么理解?
如何理解社会的本质,这是历史观的核心问题。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就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
(1)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实践内在地包含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其自身意识的三重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
(2)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三种基本类型的实践活动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并且对象化为社会的经济、政治和观念三种基本结构。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主要是社会关系的变化以及社会结构的变迁,而社会关系、社会结构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和实践得以进行的方式。因此,社会发展的动力只能形成于人的实践之中。
(4)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的根本点在于从生产实践的内在结构,即生产方式去理解和解剖社会结构。生产方式决定着政治结构、观念结构以至整个社会结构,从而形成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有机体。所以“实践构成了整个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整个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并不矛盾,而且是统一的,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也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来展开的。
8.实践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是什么?
关于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要着重掌握两点:
第一,从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特点和实质看,这种相互作用既不同于一般物质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不同于一般的精神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是把这两种相互作用都包含于自身。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具有物质性的特点,但又不能把这种相互作用的本质归结为一般的物质性,它体现了一般物质实体相互作用所没有的崭新的关系,即目的与手段、创造者与被创造者、能动者与受动者之间的关系。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这种限定和超越或限定中的超越关系,就是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第二,从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内容和结果看,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主体对象化和客体非对象化的双向运动而实现的。主体对象化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即主体客体化。客体非对象化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即客体主体化。
9.为什么“一切物质在本质上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1)从物体的机械运动,到低等原生动物的应激反应,再到高等动物的思维活动,它们在本质上都是一种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只不过是反应的形式不一样,即使是与人类相差很大的石头,你踢它一下,它也会改变原来静止的状态,这虽然跟人类对外界做出的反应有很大差别,但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这就是所谓的“一切物质在本质上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这一观点强调的是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即物质决定意识,这属于唯物主义。
(2)同时,该观点又承认感觉是对物质的反映,即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这就是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性。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主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所以“一切物质在本质上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10.什么是庸俗唯物主义?
庸俗唯物主义是一种混淆了物质与意识的界限,不了解人脑产生意识的过程、抹煞意识本质的唯物主义哲学。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上,它主张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但对思维、意识产生过程及其本质,则完全作了歪曲地、机械地理解,把意识当作是人脑分泌出来的一种汁液,人脑产生意识如同肝脏分泌胆汁一样。这样,就抹煞了意识与物质的原则区别,否认了意识是物质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和映像,把人脑当作意识的源泉,从而把唯物主义庸俗化了。庸俗唯物主义是一种资产阶级哲学思潮,是非科学的世界观。我们还应认识到,庸俗唯物论还应该属于唯物论的范畴,在物质本原这个根本点上,它还是正确的。
11.如何理解“人类创造的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是人类意识的物质外壳”?
这个论断是要表达意识的起源和本质,具体说来是语言同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具有依赖性,从而揭示了意识的起源和本质。这种依赖性表现在: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它的内容来自客观物质世界。在阐明意识的原始发生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劳动的决定作用和在劳动中产生的语言的作用,语言的产生使抽象思维成为可能。语言和意识不可分,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和意识的物质外壳,意识需要通过语言表达、记录、固定下来,意识是语言的精神内容。因此,马克思说:“意识并非一开始就是‘纯粹的’意识。‘精神’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振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81页)。因此,无论是随着人类社会产生、发展而产生、发展的自然语言,还是后来产生、发展起来的人工语言(如国际语、符号语言等),都是人类意识的物质外壳。
12.马克思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这句话如何理解?
意识是物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意识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对客观实在的能动的反映,其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内容上是客观的,体现了主观和客观(以客观为基础)的辩证统一。表现在:第一,从意识的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来看,意识的形式有感觉、思维、情感、意志等,这都是人的主观世界所特有的,但它们的内容都是来自客观物质世界。第二,从意识的主观差别和客观根源来看,意识的主观性还表现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差别性,同一主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差别性,造成这种差别的根源却是客观的。第三,从意识的主观特征和客观基础来看,意识的主观性不仅表现为它是对客观对象近似真实的反映,而且还可能表现为它对客观对象的歪曲的或虚幻的反映,但这种歪曲或虚幻的主观映象仍然是对于客观对象的反映,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原型”。
因此,意识没有独立性,它永远依附于物质,正像问题中说的“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