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科技学院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学校概况
苏州科技学院坐落于风景秀丽、经济发达的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苏州,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由原苏州城建环保学院与苏州铁道师范学院于2001年9月合并组建而成(原苏州城建环保学院为建设部直属院校,原苏州铁道师范学院为铁道部直属院校),学校以工为主,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历史学、教育学、法学、农学等八个学科门类,为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学校现有江枫、石湖、天平等3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2338亩,教学、科研、学习、生活等各方面设施齐全,校园环境幽雅宁静,校内建筑富有浓郁的江南园林特色,是学习与工作的理想环境。
学校学科建设成绩显著,在全国第九次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中"申硕"一次性成功,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目前已拥有城市规划与设计、环境工程、结构工程、世界史、市政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伦理学、专门史、基础数学、应用化学等10个硕士点;结构工程、世界史、环境工程等3个省级重点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结构工程实验室等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学校设有建筑学等52个本科专业,其中城市规划专业为第一类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环境工程、土木工程、历史学等3个专业为省特色专业建设点。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近17000人。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都较高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887人,其中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372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546人。现有硕士生导师118人,博士生导师9人。教师中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江苏省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人选30人次,江苏省普通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10人,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40人次,省部级优秀教育工作者4人。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2003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包括国家863重大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科研项目100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项21项,出版学术著作、教材350余部,发表论文4000余篇,其中有190多篇论文被SCI、EI、ISTP检索,1360余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学校科研经费逐年提高,2007年科研经费总额近2200万元。目前拥有一批级别较高的科研项目和充足的科研经费。
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333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116.6万册,电子文献124万册。拥有超级图形计算机、三维激光扫描仪、三维场景数据网络发布系统、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电液伺服加载系统、平行机构加载架、火灾试验炉等一大批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图书馆实现了跨校区图书"通借通还"和网上"预约借书",并在校园网上提供了书目数据库公共查询系统、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镜像站(维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镜像、超星数字图书馆等科技信息服务,三个校区的读者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地在图书馆、教室、宿舍、实验室等处随时使用各种数据库资源以及网络资源。
多年来,学校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英国、挪威、新加坡、意大利、澳大利亚、芬兰、美国及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1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自1993年以来学校承担了13批次由商务部举办的为亚、非、欧、美及大洋洲国家(或地区)培训环保技术人才的任务。国际学术交流的范围和领域逐年扩大。
学校6次被评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全国先进单位称号;2004年自设立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奖项以来,学校已连续三年获此殊荣。2007年首届毕业的64名研究生中,有4人考取博士生, 3人考取国家公务员,毕业生当年就业率达到92.42%。
学校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己任,立足江苏,面向全国,服务基层,争取在"十一五"末建设成在江苏省属本科院校中有较大影响、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多科性大学。
招生说明
一、2009年我校招收硕士生专业共有10个,拟招收硕士研究生 250 名左右(含计划内非定向和定向及计划外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研究生),确切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二、报考条件
(一)全国统一考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含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以及毕业满2年或2年以上(从专科毕业到2009年9月1日)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报考。(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需征得所在学校同意),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4、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69年8月30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二)推荐免试
我校所有硕士专业均接收外校(经教育部批准具有免试生推荐资格的高校)的推荐免试生,推荐免试生是经毕业学校选拔并确认资格、在统考报名前通过其报考单位的复试并被接收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三、报名
一律网上报名,具体办法由教育部公布,考生须在教育部规定的时间内,上网填报本人的报考信息、到报考点进行报考信息的现场确认。
同等学力考生限报相同或相近专业,且须于2008年10月10日前向我校研招办提出书面申请,经我校审核同意后,方可办理报名手续(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报考)。
四、考生资格审查
我校审查考生网报信息后,对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发放准考证。在复试时对考生学历证书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还将进行再次审查,对不符合教育部规定者,不予复试。
对弄虚作假者(含推荐免试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五、考试
(一)初试
初试具体时间由教育部统一公布,地点由各报名点指定。初试中政治理论、英语、俄语、日语和部分专业的基础课(数学、历史学等),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其它科目由我校自行组织命题。
(二)复试
复试一般在4月下旬进行。对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我校的考生,在复试前须加试2门本科主干课程,合格者方可参加复试。
六、体检
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我校有关规定执行。
七、录取
我校将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初试和复试的综合成绩,并结合考生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录取名单。
拟录取为定向、委托培养及自筹经费的硕士生,必须在录取前,分别签定相应的培养合同,否则不发放录取通知书。
拟录取为非定向和自筹经费的硕士生,必须按规定时间将档案寄到我校,否则不发放录取通知书。
八、其它
(一)我校研究生招生工作有关信息全部会在网上公布。考生的初试成绩、复试通知等将由考生自行从研究生部网站下载,我校将不再邮寄。
(二)考生在网报时务必按要求正确填写院(系)别、报考专业、选考科目及相应的代码,否则由我校指定。考生提供的本人及所属单位(人事档案主管部门)的通信地址、邮政编码及联系电话必须准确无误,如因地址或联系方式不详等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自己负责。
(三)考生在报名时无需填写导师姓名,由所在院系在复试或开学后采取导师与研究生双向选择和分配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导师,本校研招办不负责联系介绍导师。
(四)我校免费为考生提供以往部分专业课试卷(网上下载)。如需购买业务课的参考书,请直接与我校教材科联系,电话:0512-68254605 。
(五)如本简章与教育部公布的《2009年全国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有冲突,则按教育部文件要求执行。
单位代码:10332
邮政编码:215011
地 址:江苏省苏州市滨河路1701号苏州科技学院
联系部门: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联 系 人:申老师
电话/传真:0512-68093182
研究生部网站: yjsc.usts.edu.cn/
苏州科技学院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优惠政策
1、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初试上线并被录取的研究生,优先享受国家下达的计划内(公费)指标(06、07、08年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初试上线且复试合格的考生,均被录取为公费研究生)。
2、对第一志愿报考我校、被正式录取且符合奖励条件的优秀研究生新生,我校将颁发研究生新生奖学金,最高金额为3000元/生。
3、我校为录取的每位研究生提供较高的业务经费(工科5000元/人;理科4000元/人;文科3000元/人)。
4、自筹经费研究生、委托培养研究生培养费均为5000元/生·年。自筹经费研究生按规定可以享受普通奖学金(生活补助),还可参评优秀奖学金(最高金额为2000元/生·学年)。
5、家庭经济困难、学习成绩优秀的研究生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6、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为研究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
附件: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研究生新生奖学金评定办法
(试行)
为鼓励广大考生踊跃报考我校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学校决定设立硕士研究生新生奖学金,对优秀硕士研究生新生予以奖励,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一、评选范围
凡第一志愿报考我校且被录取的计划内硕士研究生,按时报到并办理完毕各项入学手续之后,均可参加硕士研究生新生奖学金的评选。
二、评选时间
硕士研究生新生奖学金在硕士研究生新生入学时评选和发放。
三、评选办法
(一)按学科门类进行评选,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初试成绩总分为硕士研究生新生奖学金评定的主要依据。
(二)新生奖学金分三个等级,设一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和三等奖学金三个奖项。
(三)获奖条件及奖励金额
获得一等奖学金的研究生,初试成绩总分必须高出当年国家控制分数线60分以上,由高到低依次排名。比例为实际录取数的2%,奖励金额为3000元/人。
获得二等奖学金的研究生,初试成绩总分必须高出当年国家控制分数线50分以上,由高到低依次排名。比例为实际录取数的3%,奖励金额为2000元/人。
获得三等奖学金的研究生,初试成绩总分必须高出当年国家控制分数线40分以上,由高到低依次排名。比例为实际录取数的5%,奖励金额为1000元/人。
(四)一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和三等奖学金不可兼得。
四、硕士研究生新生奖学金由研究生处提出获奖同学名单,报主管校领导批准后,在研究生开学典礼上发放。
五、本办法自2007级研究生起试行,由研究生处负责解释。
苏州科技学院
二○○六年五月二十六日
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名称
及研究方向 |
拟招
人数 |
初试科目 |
复试笔试科目 |
备注 |
001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44 |
|
|
0512-68247040李老师 |
081303城市规划与设计
01城镇化与区域规划
02城市规划设计与理论
03城市设计与理论 |
|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
③611城市规划原理
④01方向:811区域分析与规划;02、03方向:511城市规划设计(6小时快题) |
城市规划设计(3小时)
其中02、03方向加试城市道路与交通(1小时) |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01方向单独排名
本专业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
002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52 |
|
|
0512-68247000曹老师 |
083002环境工程
01水污染控制
02环境规划与管理
03环境监测分析与技术 |
|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
③302数学二
④812普通化学 或813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
01方向—水污染控制工程(下)
02方向—环境规划学
03方向—环境监测 |
★省级重点学科
★省级重点实验室 |
081403市政工程
01给水处理理论与技术
02排水处理理论与技术
03城市垃圾处理与处置 |
|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
③301数学一
④814水分析化学或815流体力学 |
01与02方向—水质工程学
03方向—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处置 |
★省级重点实验室 |
003土木工程学院 |
48 |
|
|
0512-68093196周老师 |
081402结构工程
01钢结构理论及其应用
02混凝土结构与组合结构理论及其应用
03多、高层结构抗震 |
|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
③301数学一
④816结构力学 |
01方向—钢结构
02方向—混凝土结构
03方向—钢结构或混凝土结构 |
★省级重点学科
★省级重点实验室 |
081405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01工程结构抗震、抗风与抗火
02岩土地震工程和防灾工程
03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减灾 |
|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
③301数学一
④816结构力学 |
钢结构或混凝土结构 |
★省级重点实验室 |
006人文学院 |
30 |
|
|
0512-68415948征老师 |
060108世界史
01英联邦国家历史文化 02俄国历史文化 03日本历史文化 |
|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13历史学专业基础 |
世界近现代史 |
★省级重点学科 |
060105专门史
01区域社会文化史
02中国近现代社会史 |
|
①101 政治
②201 英语
③313 历史学专业基础 |
中国近现代史 |
|
007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 |
22 |
|
|
0512-68418437范老师 |
010105伦理学
01伦理学原理
02 应用伦理学
03中国传统文化与道德教育 |
|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
③612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④817伦理学原理 |
哲学史 |
|
008数理学院 |
18 |
|
|
0512-68418463王老师 |
070101基础数学
01泛函分析
02李代数 |
|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
③613数学分析
④818高等代数 |
01方向—实变函数
02方向—近世代数 |
|
009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
38 |
|
|
0512-68418434薛老师 |
081704应用化学
01材料化学及其应用
02应用电化学 |
|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
③302 数学二
④819 物理化学 或
820无机与分析化学 或 821 有机化学 |
化学综合考试 |
★省级基础实验示范中心 |
专 业 简 介
城市规划与设计(081303)
该学科为校重点学科。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城镇化与区域规划、城市规划设计与理论、城市设计与理论等,在小城镇规划设计方面形成明显的学科特色和优势。
该学科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12人;硕士生导师17人;具有博士学位6人。近五年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平均发表学术论文3.2篇/年·人,出版学术专著共22部。曾获包括国家级优秀规划设计银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奖励15项。目前在研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10项,年科研经费500万元以上。
拥有区域规划研究所、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城市与建筑研究所、城市环境艺术研究所、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等教学与研究基地。
环境工程(083002)
该学科以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监测分析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以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污水脱氮除磷技术、受污水体生态修复技术、生态区域规划与建设理论、循环经济、生态环境安全与风险评价、环境污染物监测分析等主要研究特色。
该学科共有教师27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4人、9人具有博士学位。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有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十一五"专项、江苏省科技计划(社会发展)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省部级以上项目10余项,其他项目20余项;近三年来,拥有各类科研经费近1500万元,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数项,获国家专利10余项。
该学科以江苏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为研究依托基地。
市政工程(081403)
该学科以给水处理理论与技术、污水处理理论与技术和城市垃圾处理处置与资源化成主要研究方向,以饮用水深度处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低耗高效处理技术及矿化垃圾资源化利用和电子废弃物分选回收技术为研究特色。
该学科有教师21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5人,6人具有博士学位。目前开展的科研项目有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省部级以上项目6项,其他项目10余项。近三年来,共发表研究论文150余篇,著作10余部。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数项,获国家专利10余项。
该学科以江苏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为研究依托基地。
结构工程(081402)
该学科为江苏省重点学科,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钢结构理论及其应用、混凝土结构与组合结构理论及其应用、多高层建筑结构抗震等。
该学科现有教授10人,副教授12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4人。已独立指导博士20多名。近五年来主持完成国家、省部级各类课题2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有多项成果经鉴定为国际、国内先进水平,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5项、市厅级科研奖励5项,出版相关著作7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检索论文38篇。作为主要编制人,该学科组成员还参加了《钢结构设计规范》(GBJ50017-2003)、《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XX)、《轻骨料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JGJ12-XX)等四部国家标准、规程的编制、修订工作。
现有实验室面积2635㎡,其中结构实验大厅1128 ㎡,仪器设备总值1119.12万元;有研究生专用计算机房和自习教室,并有用于大型复杂结构动力分析的并行计算机系统;系计算中心有PKPM系列软件、“桥梁博士”、ANSYS、FLUSH、MTS等用于研究生及教师科研分析计算软件。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081405)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是土木工程学科中的边缘学科,其核心内容为地震工程、抗风工程、抗火工程和抗爆工程等。主要研究领域有两个:一是土木工程结构抗震研究的基础问题─结构输入地震动参数的研究。另一个为工程结构防灾减灾(包括抗震、抗风、抗火等)理论及应用技术的研究。
该学科为校重点学科,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2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4人。近三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16项;发表论文100余篇,有30余篇被SCI、EI、ISTP等收录。目前承担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共10项。
以江苏省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为主要实验依托基地。现有实验室面积2635㎡,其中结构实验大厅1128 ㎡,仪器设备总值1119.12万元;有研究生专用计算机房和教室,并有用于大型复杂结构动力分析的并行计算机系统;系计算中心有PKPM系列软件、“桥梁博士”、ANSYS、LS-DYNA,FLUSH、MTS等用于研究生及教师科研分析计算软件。
世界史(060108)
该学科是江苏省重点学科,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该学科的教师共有13位,其中教授5位,副教授4位,5人具有博士学位,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以及学历结构比较合理、科研水平较高、后劲较强的学术梯队。我校已经成为江苏省世界史人才比较集中的教学、科研单位,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该学科组成员近年来承担或完成了大量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和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等,2001年以来出版著作18部,在《世界历史》、《世界宗教研究》、《史学理论研究》、《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等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并多次被《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在俄罗斯文化、俄罗斯现代化以及日本现代化、日本外交、英联邦国家外交、英联邦国家现代化模式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某些成果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多项成果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如该学科带头人所著的《当代俄国》和《经济运行如何趋向均衡--西方古典市场均衡理论的演进》分别获江苏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成果一等奖和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及苏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铁路与日本近代化--日本铁路史研究》、《20世纪澳大利亚外交史》分别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苏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和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该学科带头人还担任了中国苏联东欧历史研究会副理事长和江苏省世界史学会副会长等职务,在学科建设中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研究特色。
专门史(060105)
该学科为校重点学科,设有区域社会文化史、中国近现代社会史等研究方向。
该学科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5人;硕士生导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2人;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近年来,该学科共承担科研项目15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子课题2项,省部级项目4项;共出版专著14部,并在《社会学研究》等权威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有多项论著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苏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部分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史学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目前共承担科研项目8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子课题1项,省厅级4项,院级3项,共有科研经费11万元。
伦理学(010105)
该学科为校重点学科,主要研究伦理学的理论体系、历史发展和实际应用。研究领域包括:伦理学的基本原理、道德形上学、道德的起源和发展规律、道德价值的实质及其评价标准,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及其现代价值、传统道德教育经验的总结和借鉴、社会道德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应用伦理学理论、经济(企业)伦理和环境伦理及其规范体系、经济(企业)伦理建设和环境伦理建设的社会机制,以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问题。
该学科现有学术骨干12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3人。近几年来,该学科组成员共承担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重点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社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5项,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8项。该学科组成员曾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道德与文明》、《伦理学研究》等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多项成果获省、市、教育厅优秀社科成果奖。
基础数学(070101)
该学科基础数学是历史最悠久、内容最丰富的研究方向之一的数学科学的核心与基石部分,更是其它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及社会科学等必不可少的基本应用工具。几千年来,人类科技的每一次重大的突破几乎都得益于基础数学研究的率先突破。现在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基础数学研究有了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基础数学为我校重点学科,基础数学硕士点设有泛函分析(非线性泛函分析、模糊分析、集值分析、变分不等式、不动点与迭代逼近、凸分析及其应用、凸几何中的泛函分析方法)、李代数等研究方向,200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该学科师资力量较强,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9人;具有博士学位7人;硕士生导师7人(其中2人为兼职导师)。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40篇,其中40多篇被SCI或EI检索;出版学术专著3部;获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
应用化学(081704)
该学科为校级重点学科。以化学化工实验中心(江苏省基础实验示范中心)、江苏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为实验依托和基地。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材料化学及其应用、应用电化学等,研究内容主要有阻燃抗静电材料的合成及其应用、磁性流体的合成及其应用、光触媒的制备及其应用、化学电源、光电化学、电分析化学、液晶材料的合成及其应用、精细化学品的合成及其应用等。
该学科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11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0人;具有博士学位12人;归国留学人员3人。该学科近年来发表论文140多篇(其中多篇论文被SCI、EI、ISTP收录)、发明专利3项;出版专著2部、教材3部;获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5项。目前承担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共10多项。
参考书目
专业 |
考试 |
考试科目名称 |
书名 |
编者 |
出版单位 |
出版时间 |
|
城市规划与设计 |
初试 |
城市规划原理 |
《城市规划原理》 |
同济大学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第三版 |
|
区域分析与规划 |
《区域分析与规划》 |
崔功豪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0年 |
|
复试 |
城市道路与交通 |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上、下) |
徐循初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05年 |
|
环境工程 |
初试 |
普通化学 |
《无机化学》 |
天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2年 |
|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
周群英、高廷耀主编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1年 |
|
复试 |
水污染控制工程(下) |
《水污染控制(下)》 |
高廷耀编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1999年 |
|
环境规划学 |
《环境规划学》 |
郭怀诚等编社 |
高等教育出版 |
2001年 |
|
|
环境监测 |
《环境监测》 |
奚旦立主编 |
高等教育出版 |
2004年 |
|
市政工程 |
初试 |
水分析化学 |
《分析化学》(第五版) |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教研室编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3年 |
|
《水分析化学》(第二版) |
黄君礼编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1997年 |
|
流体力学 |
《流体力学》(第二版) |
刘鹤年编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04年 |
|
复试 |
水质工程学 |
《水质工程学》 |
李圭白编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04年 |
|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处置 |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处置》 |
芈振明编 |
高等教育出版 |
2003年 |
|
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
初试 |
结构力学 |
《结构力学教程》Ⅰ、Ⅱ |
龙驭球、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2年 |
|
包世华 |
|
复试 |
钢结构 |
《钢结构基础》 |
陈绍蕃、顾强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03年 |
|
钢结构 |
房屋建筑钢结构设计 |
陈绍蕃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03年 |
|
混凝土结构 |
《混凝土结构》上、下册 |
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三校合编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02年 |
|
世界史 |
复试 |
世界近现史 |
《世界史·近代史编》(上、下) |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1年 |
|
《世界史·现代史编》(上、下) |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1年 |
|
专门史 |
复试 |
中国近现史 |
《中国近代史》 |
李侃等主编 |
中华书局,第四版 |
|
|
《中国现代史》(上、下) |
王桧林主编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1989年第1版 |
|
伦理学 |
初试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肖前主编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1994年第1版 |
|
伦理学原理 |
《新伦理学教程》 |
魏英敏主编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1993年第1版 |
|
复试 |
哲学史 |
《中国哲学史》 |
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著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3年第2版 |
|
|
《西方哲学史新编》 |
苗力田等主编 |
人民出版社 |
1990年 |
|
基础数学 |
初试 |
数学分析 |
《数学分析》 |
华东师大数学系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4年 |
|
(第三版) |
|
高等代数 |
《高等代数》 |
北京大学数学系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3年 |
|
(第三版) |
|
复试 |
实变函数 |
《实变函数论》 |
江泽坚等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0年 |
|
(第二版) |
|
实变函数 |
《实函数与泛函分析基础》 |
程其襄等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3年 |
|
(第二版) |
|
近世代数 |
《近世代数》 |
韩士安等 |
科学出版社 |
2004年 |
|
(华东师大) |
|
近世代数 |
《近世代数基础》(修订本) |
张禾瑞编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1978年 |
|
应用化学 |
初试 |
物理化学 |
《物理化学》(第五版) |
傅献彩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5年 |
|
无机与分析化学 |
《无机与分析化学》 |
浙江大学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3年 |
|
有机化学 |
《有机化学》(第二版) |
徐寿昌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6年 |
|
复试 |
物理化学 |
《物理化学》(第五版) |
傅献彩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5年 |
|
无机与分析化学 |
《无机与分析化学》 |
浙江大学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3年 |
|
有机化学 |
《有机化学》(第二版) |
徐寿昌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6年 |
更多高校研究生招生简章请进入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