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和“深造”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尤其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一矛盾变得愈来愈突出。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理性对待,不能只是简单地对某些人施以廉价的同情。因为同情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因为同情而把追求高学历理解为多么高尚、多么无辜也是偏颇的。
“甘蔗不会两头甜”,这是一个最简单不过的道理。在中国这样一个以学时制为主要基调的教育体制下,是花费更多的时间进修学历,还是根据家庭和自身实际提早就业,对许多人来说,这都是一个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难题。正因为是难题,正因为它让人左右为难,才恰好证明了这一难题背后所存在的一种相对公平。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你把更多精力(不说业余的,单说工作日的工作时间)用于脱产读书还是参加工作,这必须作出慎重抉择。
我们常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学习就是“磨刀”,工作就是“砍柴”。把刀磨快了,自然工作起来会游刃有余、得心应手。但如果你把过多的时间用在磨刀上,显然也不够科学合理。“磨刀”与“砍柴”的时间必须统筹好,才能实现个人生涯的科学发展、持续发展。我们不妨把这种年龄的反差再放大一些看,目前我国已经放开了高考年龄,有个别公民为了圆一生的大学梦,四十几岁、五十几岁还在放弃工作、放弃家庭努力拼高考。从个人毅力来说,很值得称赞,但从其对家庭、对社会的贡献来说,却未必值得推重。磨一辈子刀如何?还有时间工作吗?如果全社会都这样了,那家里的生活怎么办?各行各业的工作谁去干?
我们的社会需要坚忍不拔,我们的社会也需要埋头苦干。我感觉,所谓大龄研究生问题,不是一个社会问题,只是一种个别现象。它代表着一部分人的价值取向和努力方向,他们的出路在于他们自己而不在于社会的特殊关照。所谓大龄研究生就业难,只是考公务员难、考事业编难,而不是难到找不到工作、难到没有饭吃。对于有些辞职考研究生的公民来说,既然当初敢于放弃,现在就该敢于承担。否则的话,只意味着你对当初的率意抉择有些后悔,而不意味着社会的所谓不公。尽管当前的社会是一个人才极大丰富的时代,但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总还可以找到适合自己扮演的角色。关键是,你不能期望值太高,也别指望对社会的索取太多。
企业和产品的竞争讲究“不可替代性”,人才的竞争也是如此,你有“不可替代性”吗?脱产学习,撇家舍业,连年征战,学了半天都是些别人业余时间就能学会的东西?这怪谁?好事不会总落到一个人头上,你放弃上班去追求高学历,学成归来别人再把好的岗位让给你。如果这样的话,你感觉就公平吗?我们不反对追求高学历,但每个人在追求高学历的过程中都要更加理性一些,不能过于天真。当今社会,高等教育普及率越来越高,更多的人才都处于半闲置状态。早已经不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科举时代了。
在评论这个问题时,有网友简单地认为脱产读研就是“真才实学”,在职读研就是“投机取巧”。这种观点本身是片面的,极端的,不科学的。是“真才实学”还是“投机取巧”不在于脱产还是在职,关键在于读研者本身学到了什么,在于他学的东西对社会、对用人单位有多大用途。还有所谓年龄歧视的问题,也该辩证地来看待。现在的机关单位用人格局,50岁内退、60岁退休,女同胞55岁退休。四十几岁才去上班,想让单位给你养老吗?上完学就退休,基本没几年在工作,你感觉这就不是“投机取巧”吗?这样就公平吗?
中国的教育体制有点畸形。但这种畸形在于耗费时日的“学时制”,在于学一套、考一套、用一套的“三驾马车”格局。而不在于所谓年龄歧视,不在于所谓正宗与非正宗,不在于名校与非名校,不在于脱产与在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