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标准答案,仅供参考
一、选择题Ⅰ
1. B 2. C 3. D 4. B 5. B 6. B 7. B 8. C
9. A 10. A 11. D 12. A 13. C 14. C 15. A 16. D
二、选择题Ⅱ
17. AD 18. ABD 19. ABCD 20. AB 21. BD 22. ACD 23. ACD
24. CD 25. AC 26. BCD 27. ABD 28. ABCD 29. ABCD 30. ABC
31. ABCD 32. BCD 33.ABCD
三、分析题
34.【答案要点】
(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考点)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标准,人们的认识包括想像,归根到底来自实践。丁玲对成仿吾的“合理想像”,建立在其既有的生活实践经验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与成仿吾实际交往实践的基础上,因而发生了与实际的偏差。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既有的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和“想像”的前提。丁玲对成仿吾的想像源自其既有的理性认识,并受其影响。
(2)认识的辩证过程原理(考点)
人的认识建立在实践基础上,通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上升到实践,并最终由实践来检验。人的认识和实践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致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丁玲对成仿吾的认识,由开始的建立在原有理性认识与感性经验基础上的“合理想像”,经过实际交往的实践,最终实现了对客体的正确认识。
35.【答案要点】
(考点: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占主导地位的生活关系和所有的关系。如“八宝饭”中的糯米。
2、我们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经济基本制度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其他多种所有制经济和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其他经济成分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根本的生产关系上,符合社会历史规律和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又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特征,实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既能体现生产关系的优越性又能实现对生产力的发展和促进作用。
36.【答案要点】
(考点: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来自毛泽东思想概论最重要的第二章)
1、在抗战时期,由于中国共产党在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上实行减租减息的基本政策,当地土地由地主和富农部分的流向了贫雇农、中农和其他阶级成分手中,与此相应,农村阶级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地主和富农成分减少,贫雇农和中农以及其他阶级成分扩大。通过减租减息,根据地中各阶级的土地占有关系和经济地位发生了很大变化。地主的户数和占有土地的比例有所减少。贫雇农的户数有所减少,每户平均占有土地数量有所增加,经济地位显著上升,其中一部分上升为中农。中农的户数和所占有土地的比例也有显著增长。同时,通过减租减息,地租率明显下降,地租中超经济的额外剥削和高利贷剥削消除了。总之,使土地部分流向了贫农、雇农、中农和其他阶级手中;地主、富农减少了;贫农、雇农、中农和其他阶级扩大了。
2、实行减租减息的政策,是党适应当时的抗战形势以及统一战线发展要求而进行的土地政策的调整。能够团结大多数的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包括所有支持抗战和爱国者地主阶级,以对付共同的敌人,这种减租减息的政策既减轻了的负担,又满足了团结地主的要求。这一政策兼顾农民和地主两方面的利益,适当地调节了根据地内的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既有利于团结大多数地主抗日,又可以削弱封建剥削,改善农民的政治地位和生活条件,从而发动广大农民抗日。因此,这就在民族战争条件下,把发展统一战线和解决农民问题很好地结合起来,这对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以及相关其他一系列相关政策的调整,体现了党总是适应当时革命形势斗争的变化,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及时地调整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抗日战争时期,在各个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减租减息的政策,是党根据革命形势的需要所采取的一种解决土地的政策,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任务反帝反封建,把中国建成一个新民主主义社会,并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消灭封建地主阶级和封建剥削制度,是党的革命目标,地主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对象。所以在抗日战争之后,党把减租减息的政策变为没收地主土地给农民的政策,并最终通过土地改革在中国消灭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剥削制度。局限性在于它是一个适应当时形势的措施、政策,并没有完成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因为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是反封建,是要剥夺、没收地主土地,当时适应革命需要没有这样做是权宜之计,根本目标是要推翻地主阶级,剥夺他们的土地。另外,有的地区还只是把减租减息当作宣传口号,并未认真执行,或者只在形式上减租减息,实际上明减暗不减,因而未能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对抗日根据地的巩固极为不利。
37.【答案要点】
(考点:1、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2、可持续发展战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3、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建设创新性国家)
1、 以上材料说明中国经济发展面对着重要的资源挑战。整个国际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也要求我国的经济发展由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由单纯注重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扩张,注重数量和规模,而转向注重生产要素质量的提高,注重质量和效益,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缺乏,经济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改变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关系到我国社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也是适应现代文明社会发展趋势的需要,是面对全人类共同关注的全球问题的需要。
2、我国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筹指导各方面重大关系,坚持“以人为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科学技术。科技发展的灵魂在创新科学的活力在改革,科技的根本在人才,要注重提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性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8.(一)【答案要点】
(考点:1、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2、世界经济因素对政治的影响;3、国际形势总体和平,局部战乱主要热点地区的和平努力;4、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5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正如地图和材料所体现的,中东地区持续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来自于该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以及重要的石油经济资源的影响,该地区的石油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20%,石油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5,出口量占总世界总出口量的2/3。该地区的石油利益和战略安全影响到整个世界,特别是西方主要大国,所以该地区大国关系错综复杂。各种经济政治势力共同作用,使该地区陷入长期的动荡不安。除此以外,军事政变、内战、恐怖主义活动也直接导致了频繁的战争与冲突。还有各种宗教民族领土纠纷问题,极端民族主义和极端宗教势力,还有英美等国的“先发制人”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也导致了该地区的持续动荡。
为此,要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协调各种政治利益关系,妥善解决好宗教民族民族纠纷问题,遏制极端民族主义和极端宗教势力,推进世界经济政治的协调发展以及推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38.(二)【答案要点】
(考点:1、辩证法的矛盾规律;2、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3、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4、中国的和平发展对世界的意义)
1、 胡锦涛主席在讲话中指出:各种不同文明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辩证法要求以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辩证法指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过程中,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在相互依存和相互斗争中共同获得发展,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矛盾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某种发展为条件,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共同得到发展。
矛盾规律体现了事物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在国际社会中,我们也要处理好共同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既要共同尊重人类文明的发展要求,但是也要注重各国根据自己国情,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
2、中国一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和平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发展;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对于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