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史串讲笔记------第四章 近代西方心理学(二)17世纪的法国和荷兰 |
心理学史串讲笔记------第四章 近代西方心理学(二)17世纪的法国和荷兰 |
责任编辑:admin 作者:佚名 来源:转自网络 更新时间:2007-8-4 21:07:11 |
|
【】重点题 ◎名词解释 □选择题 #填空题 ※问答题 (注:第1—12章一般为小题,第13以后大题多;注意重要的年代,人物可能会综合出题) 第四章 近代西方心理学(二)17世纪的法国和荷兰 【】一、笛卡儿是法国杰出的思想家和卓越的数学家与自然科学家;他创立了解析几何,第一个将代数方法应用到几何学中去。 【※】1、简述笛卡尔的体系:①+②+③+④+⑤ ①唯理论:笛卡儿的认知论是唯理论,他相信人有固有观念亦称天赋观念。他看重追求知识的方法,不重视实验方法,而偏重数学的演绎推理。他认为只有象数学那样由明白无误的公理推导出来的知识才是可靠的,一切直接或间接由感觉经验获得的知识都是不可靠的。只有主观上的明白清晰才是真理的标准,笛卡儿的真理标准使他得出灵魂存在的结论。“我思,故我在”。 ◎笛卡儿认为主观上明白的观念,并非来源于人的实践经验,而是人的理性中所固有的,是人的“固有观念”,也称天赋观念。笛卡儿的唯理论,其实质是唯心的。因为真理不能凭主观感觉作为标准。 ②笛卡儿运用他的唯理论,进一步获得了心物二元论的结论:认为世界上有上帝,有灵魂(心),有物质,三者都是不依赖他物而独立存在的实体。认为心与身是两种互相独立的实体。 ③心身交感论:他对心身间的关系的看法是心身交感论。并选择脑中的松果腺作为灵魂的驻所。 ④在心理学史上笛卡儿被称为反射动作学说的创始人。 ⑤笛卡儿著《论情绪》认为有六种原始情绪:惊奇、爱悦、憎恶、欲望、欢乐、悲哀。其他情绪,虽然很多,但都是这六种情绪之中的某些种的组合。 二、逢会论: 1、◎格林克斯提出了逢会论(亦译偶因论)。认为感觉的真正原因不是外物与人体;而是上帝。当物与人体正发生作用时,是上帝使其灵魂产生感觉,外物与人体的作用只是适逢其会,是偶然的原因。 2、马勒伯朗士《对真理的追求》。他受笛卡儿灵魂与肉体互相独立的思想的影响,认为不仅肉体不能作用于灵魂,使灵魂产生感觉或思想,灵魂也不能作用于肉体,使肉体产生动作。 【◎】马勒伯朗士认为人的经验的单位,不是独立的感觉而是复合感觉,是过去的经验与当前的感觉的结合。马勒伯朗士称为“复合感觉”,又叫做“自然判断”意即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判断。自然判断是人明知其不正确也无法不那样知觉的一种判断。 三、斯宾诺莎生于荷兰。 斯宾诺莎则认为只有一个,他称为上帝的实体。他所谓的上帝实则指无限永恒的自然界。 【◎】自因说是由斯宾诺莎提出的,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处于错综复杂、无穷无尽的因果联系中,它们存在和变化的原因,都在自然界本身之中,故也称自因说。 斯宾诺莎认为唯一的实体是无限的自然界,它的属性的数目是无限的,人只能认识这无数属性中的两个,即心与物。 斯宾诺莎《伦理学》1675年,认为知识分三种:第一种是感性的知识,第二种是理性的知识,第三种是直观的知识。 斯宾诺莎认为人有相似联想或同时联想,是根源于人性的规律。 斯宾诺莎认为情绪有两类,一类是心的主动状态,另一类是心的被动状态。 斯宾诺莎是一元的世界观,是唯物主义的并带有辩证法的因素,却又有泛心论的错误观念。 |
|
上一篇文章: 心理学史串讲笔记------第五章 近代西方心理学(三)17世纪的英国和德国 下一篇文章: 心理学史串讲笔记------第三章 近代西方心理学(一)文艺复兴时期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