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古代史-----第五章 第三节 古典时代 |
世界古代史-----第五章 第三节 古典时代 |
责任编辑:admin 作者:佚名 来源:转自网络 更新时间:2007-8-4 21:09:52 |
|
第二节 古典时代 希腊的古典时代,指公元前5—4世纪前期,是希腊奴隶制城邦发展到极盛然后又走向衰落的时期,它以希波战争为开端。 一、希波战争 1、战争背景 公元前6世纪末,希腊奴隶制城邦刚完成了自己的形成过程,就面临波斯帝国的威胁。早在公元前6世纪中期,波斯皇帝居鲁士征服小亚细亚,小亚西海岸的希腊城邦从属于波斯的统治之下。大流士于公元前513年从小亚侵入欧洲,进攻游牧的西徐亚人,失败而归,回师途中侵占了色雷斯,色雷斯以西的马其顿也臣服波斯。这样,希腊各城邦直接面临波斯威胁。公元前500年,小亚细亚米利都人反抗波斯,并寻求雅典和斯巴达的援助,斯巴达没有响应,雅典派出了一支舰队支援,取得了最初的胜利,但公元前494年波斯大军镇压了小亚米利都人的起义。 2、战争前期: 波斯镇压小亚希腊人的起义之后就把矛头指向希腊本土。公元前492年,大流士派水陆两路大军沿色雷斯海岸向希腊推进,由于海军遭风暴之灾,陆军受色雷斯人袭击,未能成功,大流士并不甘心,又派使者到希腊各邦索取土和水,企图让他们臣属波斯。公元前490年,大流士派大军从小亚横渡爱琴海,在马拉松登陆,雅典一方面派使者向斯巴达求援(遭到斯巴达拒绝),一方面派十司令官率一支公民兵抵抗。面对强大的波斯军队,为了免于沦为奴隶,十司令官以多数通过决定一战。马拉松一役,雅典人以高昂的士气,巧妙的战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将波斯人赶回了小亚。这次战役后,雅典人全力发展海军,为壮大海上力量,新建造了200艘战舰,同时,希腊一些城邦结成了反波斯同盟,斯巴达被推为同盟军队统帅。 公元前480年,波斯皇帝薛西斯再率水陆大军侵入希腊,斯巴达王李奥尼达率希腊军队扼守温泉关,斯巴达王率军奋战,最后由于寡不敌众,300名将士全部战死,波斯军队长驱直入中希腊,雅典人只好撤出退到海上。波斯人进入雅典卫城后,抢劫一空,并纵火烧毁卫城。而雅典海军则在萨拉米斯海湾诱敌深入狭窄海湾作战,并以300艘战舰破敌1000余艘战舰。这场海战后,薛西斯只得退回亚洲。希腊人终于消除了波斯人对他们的威胁。
二、希波战争后期和战后 1、战争后期 公元前478年以后,希腊与波斯间的战争时断时续地进行到公元前449年,对希腊本土影响不大。而从这后,斯巴达与雅典间的矛盾却在发展。斯巴达原为希腊盟邦反抗波斯的军事统帅,雅典人则掌握海外作战的主要力量海军。公元前478年底公元前477年初,雅典与爱琴海岛屿和小亚西海岸许多希腊城邦结成同盟,目的是劫掠波斯领土,以报复他们过去的损失,各盟邦或出战舰或出钱,金库设在提洛岛,所以称为提洛同盟。同盟有代表大会,雅典为同盟领导,势力日趋强盛。斯巴达早在公元前6世纪就把伯罗奔尼撒半岛各城邦拉进以它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和雅典积怨颇深。公元前457年斯巴达与雅典开始发生武装冲突,公元前449年,雅典与波斯缔结和约,波斯承认小亚西海岸希腊城邦的独立,放弃对爱琴海的霸权,希波战争正式结束,雅典成为爱琴海霸主,它与斯巴达的矛盾成为希腊城邦间的主要矛盾,最终导致了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爆发。 2、战后奴隶制的发展 希腊的奴隶制度分为两大类型:斯巴达型和开俄斯型。斯巴达型奴隶是被征服的希腊人,开俄斯型奴隶是买来的非希腊人,在剥削方法上两种类型略有不同,斯巴达型奴隶主要用于从事农业,并交纳一部分收成;开俄斯型奴隶用于各种生产劳动、家内劳动甚至充当奴隶主的管家。但总的来说,两种类型的奴隶都是奴隶主阶级的财产,所以古代希腊人同把他们列为奴隶。雅典及许多工商业为主的希腊城邦属于开俄斯型奴隶制,斯巴达及克里特岛诸城邦的奴隶制属于斯巴达型。 希腊战胜波斯后,雅典等城邦的工商业大有发展,所用奴隶增多,一般小农也可占有一两个奴隶,奴隶的来源主要是战俘,通过奴隶市场进行交易。斯巴达的奴隶最多,雅典也是当时奴隶最多的城邦之一。 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引起了奴隶的强烈反抗。约公元前464—455年,斯巴达爆发了大规模的奴隶起义,历史上称之为第三次美塞尼亚战争,起义者给奴隶主以沉重打击,斯巴达不得不同意起义者及其子女作为自由人永远离开斯巴达,这使斯巴达失去大批奴隶,经济损失惨重。公元前413年,斯巴达侵入阿提卡,雅典2万多名奴隶乘机逃亡。公元前412年,雅典入侵开俄斯,岛上奴隶乘机大批逃亡。这都给当地奴隶制以打击。 公元前5世纪,希腊各城邦的自由民内部也有大土地所有者与小土地所有者、富人与穷人、奴隶主寡头派与奴隶主民主派的斗争,但总的来说自由民的分化不太激烈。当时斯巴达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不能买卖,一般公民虽然政治上没有多大权利,但是他们保持了自己的一块份地,同时也就保持了自己的公民权和剥削奴隶之权。庇里阿西人虽无公民权,但经济上也能维护其小康局面。在雅典,债务奴隶制早已废除,公民中的小农和手工业者在经济上地位较稳定,政治上也享有一定权利。雅典还有许多无公民权而有人身自由的外邦人,他们一般从事工商业,其中有些人很富有,现在很少见到公元前5世纪时的卖地文书,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小农的分化在公元前5世纪远没有以后那样剧烈。因此,在奴隶与奴隶主的对立中,自由民中的下层或小所有者在政治上通常站在奴隶主一边,所以当时城邦是巩固、繁荣的,奴隶主与奴隶的矛盾当时以自由民与奴隶的矛盾表现了出来,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前。 3、雅典民主政治的全盛时期 克里斯提尼改革之后,雅典政体逐渐向奴隶制民主制发展。希波战争中雅典确定其海上霸权的是海军,而海军成员主要是平民。工商业奴隶主的利益在海外,他们的代表人物利用这支力量对外争夺霸权,对内反对贵族寡头派,并逐渐剥夺贵族会议支配国家政事的权力和地位,使其变为主管宗教事务的机构。 伯利克里时期,民主制又有发展,他大大加强海军力量,取消贵族会议的一些权力,壮大平民力量,从而使雅典城邦的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了繁荣阶段。 当时,公民大会是雅典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内政、外交、战争、和平等国家大计。500人议事会仍从十部落中各抽签选50人组成,每部落所出的50人轮流在一年的大约1/10的时间里担任议事会的主席团,处理日常政务,召开公民大会。陪审法庭是最高监察司法机关,有6000名陪审法官,监督公职人员的工作。最重要的官员十司令官在公民大会上举手选出,连选连任,不仅统帅军队且参与政治,实际掌握着国家大权。 雅典民主政治不仅排斥奴隶和外邦人,而且恰恰是剥削和压迫奴隶及盟邦的工具,为了发放津贴,需花费大笔金钱,这些钱,来自劳昂银矿万名奴隶的血汗,来自同盟金库即盟邦劳动人民的血汗,雅典奴隶主之所以让一部分公民在政治上有一定权利,在经济上得些津贴,正是因为需要他们作为一支武装力量,对内镇压奴隶,对外镇压盟国,并与其它国家争夺霸权,因此,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正是奴隶主阶级实行专政的一种手段。
三、伯罗奔尼撒战争 1、起因 斯巴达和雅典是希腊各城邦中的两霸,希波战争后,它们之间的矛盾逐渐以伯罗奔尼撒同盟和提洛同盟两大集团对立的形式表现了出来。公元前457年以后,双方陆续发生过一些战争,都想瓦解对方的同盟。由于相持不下,公元前446—445年间双方签定了三十年和约,但是,不仅斯巴达和雅典的矛盾难以调和,而且斯巴达的重要盟邦科林斯和麦加拉与雅典也有海外商路和殖民地之争。斯巴达和它的盟邦对于雅典的海上霸权尤其不能容忍,便以雅典流放伯利克里并解散提洛同盟为条件发出最后通牒,于是爆发了波及全希腊的伯罗奔尼撒战争。 2、经过和结果 战争分为三个阶段:公元前431—421年是第一阶段,公元前421—415年双方一度休战;公元前415—413年是第二阶段;公元前413—404年是第三阶段,最后以雅典的失败告终。 在第一阶段,斯巴达多次派兵骚扰阿提卡,雅典不得不把农村人口集中到城市,派海军在伯罗奔尼撒沿岸巡行,打击斯巴达及其盟邦。由于人口过于集中,雅典城流行鼠疫,损失巨大,伯利克里亦病死。斯巴达也受打击不小,双方两败俱伤,于是公元前421年签定和约,原则上恢复战前状态,但实际上双方都未退出所占土地,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 公元前415年,雅典出兵攻打西西里的叙拉古,斯巴达出兵援助,结果全歼雅典军队。公元前413年双方再起战火,斯巴达改变了过去短期侵掠阿提卡的政策,采取了侵入阿提卡并长期驻守的新办法。在这种情况下,雅典2万多奴隶逃亡投向斯巴达,而且由于西西里惨败,雅典海军损失巨大,盟国乘机摆脱它的统治。公元前411年,雅典贵族寡头发动政变,一度夺取了政权,但不久失败。斯巴达看到要战胜雅典,没有强大的海军是不行的,于是斯巴达求援波斯,得到了金钱和舰队。公元前408年以后,雅典海军连战连败,斯巴达包围了雅典城,公元前404年,雅典只好宣布投降。 科林斯等邦主张消灭雅典,斯巴达则认为雅典对希腊人有功,不宜过分苛刻,于是提出以下条件:(1)摧毁雅典城至海港的长墙;(2)除12艘船外,交出全部舰只;(3)服从斯巴达领导。雅典予以全部接受。斯巴达这样做,并非对雅典宽容,主要是利用雅典来平衡科林斯、麦加拉等邦的力量,避免盟邦过于强大。 伯罗奔尼撒战争从头至尾是一场争夺霸权的斗争,它给希腊各邦带来不同程度的灾难,从此以后,希腊各邦自由民内部分化又趋于激化,原来作为城邦支柱的公民兵随着小所有者的没落而衰败,希腊开始转入奴隶制城邦的危机时期,从这个意义上说,伯罗奔尼撒战争是希腊历史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四、希腊奴隶制城邦的危机 伯罗奔尼撒战争后,奴隶制又有了新的发展。战争使大批战俘成为奴隶,奴隶数量大增,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和手工业之中,带动了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然而,随着奴隶制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大奴隶主不断兼并土地,形成了奴隶制大农庄。与土地兼并集中同时出现的现象是小所有者土地的丧失,他们失去土地后,或者沦为城市游民,或受雇于大土地所有者,或到外邦充当雇佣兵。这样,除奴隶主和奴隶的尖锐矛盾外,自由民内部贫与富的矛盾也尖锐起来。公元前4世纪,希腊各邦不仅奴隶大批逃往山林地带聚众起事,而且贫民反对富人的斗争也风起云涌,公元前399年斯巴达发生了基那敦组织起义的密谋;公元前370年阿哥斯发生了“棍棒党”起义。这表明,希腊奴隶制城邦的危机已随奴隶制的发展而到来了。这时,随着自由民的不断分化,越来越多的人丧失了土地和公民权,城邦逐渐失去了自己的支柱——公民兵。不仅如此,丧失土地和公民权的人或企图联合奴隶起事,直接威胁城邦生存,或变为雇佣兵,成为企图实行独裁统治的野心家的工具,城邦制度受到严重打击。更严重的是,城邦之间的争霸和混战,加速了城邦制度的灭亡。
五、马其顿称霸希腊 马其顿地处希腊边疆,居民成分复杂,文明开始较晚,希波战争时期才开始与希腊人接触,伯罗奔尼撒战争后同希腊各邦往来日益增多,并逐渐随希腊的衰落而强盛起来。 马其顿是在腓力二世时期(公元前350—336年)发展起来的,腓力年轻时深受希腊文化影响,也熟知希腊各邦间的矛盾。他执政后,控制了贵族会议和公民大会,加强王权,他还进行军事改革,创造了马其顿方阵,方阵两翼配有轻装步兵和骑兵,中间为纵深、密集的重装步兵队形。腓力凭借其富有战斗力的军事力量,利用希腊城邦间的矛盾,占有了爱琴海北岸广大地区。 公元前338年,马其顿军大败雅典、科林斯、麦加拉等邦组成的联军,希腊各邦实际已处于被征服地位。次年,腓力在科林斯召集了各邦会议(仅斯巴达未参加),会议宣布,希腊各邦保持和平,成立联盟,进攻波斯,并禁止重分土地,禁止废除债务等。马其顿从此成了希腊的领导者 |
|
上一篇文章: 世界古代史-----第五章 第四节 亚历山大帝国的形成与分裂 下一篇文章: 世界古代史-----第五章 第二节 早期希腊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文章搜索 |
|
|
天津考研网版权、投稿与免责申明: |
1)凡本网署名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天津考研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天津考研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来源:转自网络"的文章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
|
热卖考研资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