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辨析题:
1、教师专业化是指获得教师资格证。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教师专业化是指把教师视为一个持续发展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的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其专业水平,使其逐渐达致专业成熟的境界。由此可见,教师专业化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成长过程,其最终目标是达到专业的成熟,即成为一个相对成熟的教育专业人员。而教师资格证的获得只不过是教师专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标志,并不能作为教师专业化的最终目标。
2、有教师认为,对教育目的不一定要把握,只要对教学目标把握。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是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遵循的总要求。教育制度的制定、教育内容的确定、教育与教学方法的运用,无一不受教育目的的制约。而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是对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所以,教学目标的制定是以教育目的为基础的,而教育目的又是通过具体的教学目标来实现的。由此可见,对教学目标的把握也是建立在对教育目的的把握的基础之上的。只有把握了教育目的,才能更好的把握教学目标。
3、皮亚杰与维果茨基的知识建构观没有什么区别。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皮亚杰认为知识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个过程来完成的。“同化”是把外界元素整合到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顺应”是同化性的结构受到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变化。而维果茨基认为知识的建构是在活动中进行的,是各种活动、社会性相互作用不断内化的结果。
[NextPage]
二、简答。
1、简述道德体谅模式。
答:道德体谅模式是由英国学校德育专家麦克菲尔首创的。该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该模式的一大特色是,它的理论假设是在对学生的广泛调查的基础上的提出的,它的教材也是取自对学生的调查。该模式假定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帮助学生满足这一需要是教育的首要职责。它以一系列的人际与社会情境问题启发学生的人际意识与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
2、试比较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的异同。
答:①相关课程是由一组相互联系和配合的学科组成的课程。编制相关课程要使各学科教学顺序能相互照应、相互联系,穿插进行,既保持原有学科界限,又要确定科际的联系点,如理化学科教学所需数学知识,需事先在数学课中进行教学。
②融合课程亦称合科课程,由若干相关学科组合成的新学科。融合比关联更进一步,它是把相关学科内容融合为一门学科。如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融合为生物学。
③广域课程合数门相邻学科内容而形成综合性课程如有的国家把地理、历史综合形成“社会研究”课程等。
3、分析美国进步主义衰落的原因。
答:“进步教育”是产生于19世纪末并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的一种教育革新思潮,亦称“进步主义教育运动”。1944年,美国的进步教育运动进入其衰落阶段。进步主义教育运动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
首先,进步教育运动不能与美国社会的不断变化始终保持同步。
其次,进步教育理论和实践本身也存在着许多矛盾和局限,如过分强调儿童个人自由,忽视社会和文化对个人发展的决定作用;过分否定学校工作的一些基本规律,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等。
最后,改造主义和各种保守主义的抨击,在很大程度上击中了进步教育的要害,从而加速了其衰落进程。
4、试分析参与式观察研究的优缺点。
答:所谓参与式观察研究,是指研究者直接参加到所观察的对象的群体和活动中去,不暴露研究者真正的身份,在参与活动中进行隐蔽性研究观察。
其优点是:不破坏和影响观察对象的原有结构和内部关系,因而能够获得有关较深层的结构和关系的材料。
其缺点是:由于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处理不当易影响观察的客观性。
5、问卷调查中,列举三种封闭式题型,并举例。
答:问卷调查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问卷调查中的封闭式问卷也称结构型问卷,是把问题的答案事先加以限制,只允许在问卷所限制的范围内进行挑选。封闭式题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⑴是否式,把问题可能答案列出两极端情况,从中择一,“是”与“否”,“同意”与 “不同意”。例如:关于学生自主性情况的调查
我自己决定的事,别人很难让我改变主意
①是 ②否
⑵选择式:从多种答案中挑选最适宜的一个或几个答案,然后做上记号。例如:关于儿童性格特点调查
对一些物体总爱观察、摆弄、拆开来玩:
①不这样 ②偶尔这样 ③有时这样 ④常常这样 ⑤总爱这样
⑶评判式:每个问题后列有许多答案,要求被试依其重要性评定等次,是用数字几种答案应排列顺序。例如:请将一下所列的电视节目,依你喜欢的程度,由1到4排列:
()动物世界 ()天地之间,七巧板 ()文化生活 ()儿童故事片
6、简述裴斯泰洛齐教育心理学化的基本观点。
答:在世界教育史上,裴斯泰洛奇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裴斯泰洛奇所谓的教育心理学化:
第一,时要求将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理论指导置于儿童本性发展的自然法则的基础上。只有认真探索和遵循儿童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规律性,才能取得应有的教育和教学效果。
第二,教育心理学化,就是必须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制适合儿童的心理学习规律,即教学内容心理学化。
第三,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心理学化。做到这一点,首要的是使教学程序与学生的认识过程相协调。
第四,裴斯泰洛奇认为要让儿童成为他自己的教育者。
[NextPage]
三、分析题。
1、材料:⑴教师针对班级部分同学提问(毫无意识)。
⑵教师更容易对部分同学关注、鼓励。
⑶教师只对班上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同学关注。
分析问题的原因,应采取什么措施以实现教学过程民主化。
答: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
①毫无意识的针对班级部分同学提问,虽然看起来是平等的、民主的,其实这种“毫无意识”却是忽视了学生自身参与的积极主动性,没能将学生的主动性与教师的主动性很好的结合在一起。
②教师更容易对部分同学关注和鼓励,一方面可能是这部分同学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教师,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去;另一方面可能是这些同学的学校成绩较好,教师受升学率或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更容易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关注。
③只对班上的少数人关注,可能是受片面追求升学率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分数而忽视其他的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使得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只容易对部分的少数成绩较好的同学关注、鼓励,而忽视很大一部分同学。
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实现民主化,就应该做到:
①首现教师要转变观念。一是要摆脱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认识到教学的目的最主要的还是使得班上的每一个同学都获得发展。而这种发展不能仅以在分数的高低和成绩的好坏来衡量,应该树立多样化的衡量维度。
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充分调动每一个同学的参与积极性,不要因为有的同学不主动参与就不管他们,这恰恰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的学生群体。
③学生也要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参与意识,积极的配合好教师的教学。因为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和同学两个主体来完成的,忽视哪一个主体都会对教学造成不利影响。
④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争取在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气氛中实现教学过程的民主化。
⑤不断完善教学评价机制,要经常不断的向师生反馈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让师生共同的来实现教学过程的民主化。
2、比较晏阳初、梁涑溟乡村教育思想的异同。
答:上个世纪一大批教育家兴起了建设乡村的教育思潮,晏阳初与梁涑溟就是其中的代表。
⑴晏阳初通过调查分析当时中国社会乡村的状况,认识到农村的问题千头万绪,但基本问题归结为愚弱穷私。为要解决这四方面的缺撼,须实施四大教育,即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
①在晏阳初“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的理论中,“整体性”、“系统性”是一个重要的思想。他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乡村改造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进行这项工程时,不应“枝枝节节”,而应“统盘筹划”。在长期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四大教育”、“三大方式”为基本内容的系统的乡村平民教育体系,使新文化运动以来兴起的平民教育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所谓“四大教育”即是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
文艺教育,是从文字与艺术教育上着手。使民众认识基本的文字,得到求知识的工具,促进文化生活,并能对自然环境及社会生活有相当的欣赏与了解。
生计教育,是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村工业各方面着手,以达到农村经济建设的目标。
卫生教育。卫生教育的基本涵义有两层,一是改善、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将消极的治疗与积极的预防结合起来:二是试图建立一种适合农村需要的卫生保健制度。
公民教育,按晏阳初所说:“公民教育之意义,在养成人民的公共心与合作精神,在根本上训练其团结力,以提高其道德生活与团结生活。
②三种形式:
第一是学校式教育,这包括初级平民学校、高级平民学校、巡回生计训练学校三种办学形式;
第二是社会的教育,这是以平民学校的毕业生为对象,以同学会的形式组织起来进继续教育的一种办学形式;
第三种是家庭式教育,这是以各种形式的“家庭会”,如家长会、主妇会、少年会、闺女会、幼童会等,把农民分别组织起来,进行教育的办学形式。
晏阳初指出:教育的实施方式,有学校式以教育青年为主要工作,因青年是国家今日建设之主力军;同时又要顾到教育儿童,因儿童系民族复兴的后备队。学校式之外,有社会式及家庭式,其目的在使整个社会尽是教育的环境,以免一曝十寒之弊害。
⑵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份重要精神遗产。
(关于这个问题,同学可自行参照《中国教育史》中的相关章节,由于资料问题这里就不再多论述了。提醒大家注意的一点就是在大磁体时不要像上面这样平铺直叙,应该将晏阳初和梁涑溟的相关思想对比着论述,主要的还是侧重于二者“异”的一面) [NextPage]
试卷分析:此次全国教育学研究生考试试卷,就主观题而言,体相对比较容易、基础,没有太难的题目。教育学部分重点集中在课程、教学、教师专业化和德育模式这几个部分,重点突出,这几部分也是教育学基本原理的重点章节。
教育史考察的内容相对可能较难,分析题“比较晏阳初、梁涑溟乡村教育思想的异同”,这部分内容是同学们平常复习时可能容易忽视的地方,这也反映了靠出题人的心理是尽量避免压中题目的,所以今后参加考研同学应该注意一些自己认为非重点的内容,就像去年考察的“简述孔子的教师观”一样,可能很多人认为这是非重点内容,可就偏偏考察了;简答题中考察的是两个外教史的题目,相对较简单,且是外教史课程中重点内容。
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部分的内容相对较容易,都是一些常识性的题目,且都是重点考察的内容。这也是我们三人行教育一直关注和强调的!从今年的题目本身看,绝大部分都与我们平常强调的内容相关。教育心理学的题目相对于研究方法而言较少,但仍是重点突出。教育研究方法的问题几乎全部集中在“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这一部分,这也是考察中最重要的部分。所以从整张试卷的主观题来看,出题仍然遵循了注重基础,且注重突出重点的特点。这也是以后出题的趋势和命题的指导思想。所以,在今后的复习中也要注重基础和重点。当然,除此之外还要相应的关注一些看似非重点而容易被忽视的地方。且从这两年的试卷看,教育史的分析题都是以比较的形式出现的,这也可能会给同学们在今后的复习中提供一个暗示。
其实,研究生考试可以这样去理解,即出题人在循着参考者的心理出题,也就是在摸透了参考者的心理后出题。所以,我们在复习的时候也要去揣摩出题者的心理,不能只关注课本的知识,还要学会发现出题的规律,按照这一规律去复习就会省很多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