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政经知识点详解第三章(2)
第二节 垄断阶段的资本运行
一、垄断资本条件下市场经济的新变化
1、市场经济规律和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化
在垄断资本条件下,价值规律、剩余价值规律和利润率平均化规律,以及竞争机制的作用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垄断价格的特征主要在于:第一,垄断价格通常是一种高价格。这种高价格源于垄断部门的垄断地位,它往往高于没有垄断势力作用下形成的生产价格。这种垄断高价并不是同种产品的统一的高价格,因为垄断高价与垄断低价可以同时存在。垄断企业出售商品采用垄断高价,而购买商品时则采用垄断低价。第二,垄断价格具有相对稳定性。在市场上,价格一般具有高度易变性,但垄断价格由于其垄断性质使得价格变动很小,在再生产周期中的波动幅度也较小。第三,垄断价格具有刚性。也就是说,垄断价格具有只上涨而不下跌的趋势,即使在经济衰退时期也可能处于上涨的状态。
垄断价格的三个基本特征的存在,没有也不可能否定价值规律的作用,只是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新的表现形式。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由于剩余价值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转化为垄断利润的特殊形式,从而剩余价值规律也就表现为垄断利润规律。垄断利润规律成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所有权在经济上得到实现的形式,表现为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垄断企业可以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长期获得大量的高额垄断利润。
追逐高额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动机。
垄断资本家对高额垄断利润的追逐,决定着垄断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决定着垄断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垄断利润规律作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支配着其他经济规律如价值规律的运行,决定着垄断资本主义各种矛盾的形成和发展的整个过程,决定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命运。
垄断资本和垄断利润出现以后,利润率平均化规律的作用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垄断部门之间和非垄断部门之间分别出现了利润率平均化的趋势,这就是平均利润率的二重化。
利润率平均化规律作用形式变化的基础,就在于垄断和竞争的并存。在垄断资本条件下,在垄断直接统治的部门中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但并没有消除自由竞争,在非垄断部门中自由竞争依然存在。然而,由于垄断资本已占据统治地位,很难形成社会统一的平均利润率,垄断部门的利润率又必然经常高于非垄断部门的利润率,因此,必然会出现二重的平均利润率。
利润率平均化规律作用形式变化的机制是资本转移。由于非垄断部门以自由竞争为特征,资本转移一般在非垄断中小企业之间进行,而垄断部门之间的资本转移一般则是以大企业为主。因此,这就会形成垄断利润的平均化趋势和非垄断利润的平均化趋势。
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运行机制。
其次,竞争机制的作用使得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并存。价格竞争是以价格为主要手段展开的竞争。
第三,竞争机制的作用使得国内竞争与国际竞争并存。
2、金融资本的全面统治
资本主义垄断就是金融资本的垄断。
在金融资本的形成和统治过程中,银行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在资本主义工业集中过程中,通过竞争的作用,银行业也日益趋于集中,越来越多的货币资本集中于少数最大的银行。银行资本集中的结果必然形成银行垄断资本。
银行垄断的产生,一方面使得工业垄断企业只能和少数几个大银行打交道,从而大工业企业与大银行之间的联系日趋固定;另一方面大银行掌握着大量的存款,可以向工业企业提供长期的、稳定的、巨额的贷款,银行为了保证贷款的安全和盈利,开始关心和了解工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及盈亏状况,对工业企业进行监督和干预,并采取各种信用手段影响工业企业经营的规模和方向,操纵着工业企业的命运。工业企业也越来越依赖于银行。银行也就由普通的借贷中介人转变为势力极大的万能的垄断者。银行作用的这一根本转变,是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的过程中实现的。
银行垄断的形成和银行作用的变化,使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并逐渐融合。这种融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银行资本通过购买工业企业的股票和开办新的工业企业,把自己的资本渗透到工业企业中去,成为工业资本的所有者;另一方面,工业资本也用购买银行股票、派出代理人兼任银行董事或经理的办法,日益渗透到银行业中去。在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相互融合并混合成长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型的资本就是金融资本,掌握庞大的金融资本的少数最大的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集团就是金融寡头。
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金融寡头是垄断资本主义的真正统治者。
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不仅操纵着国家的经济命脉,而且还操纵着国家的政治,把垄断势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