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生教育的格局解读 ——基于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2008年研究生教育评价结果
为了满足政府管理部门、高校和社会各界了解2008年中国研究生教育竞争力的需求,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于2008年3月份-6月份开展了中国研究生教育竞争力评价工作,按31个省、市、自治区、56个研究生院、478所高校、11个学科门类、81个一级学科和373个专业对培养单位的研究生教育竞争力进行了全面、系统和深入的评价,共获得了469个排行榜。这是目前国内外最全面、最系统的研究生教育评价,特别是对国务院学位办设置的373个专业(不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下各单位自设的专业)的评价,这是我们在2004年评价工作的基础上开展的,本次评价更为科学、合理,这将为从事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单位、政府管理部门、相关研究人员、广大教师和考生、以及其他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了一份全面、系统、详细的评价报告,该评价报告可分为七类:
(1)中国研究生教育地区(省、市、自治区)竞争力排行榜。 (2)中国研究生院竞争力排行榜。 (3)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排行榜(含分省、分类型排名)。 (4)中国研究生教育学科门类竞争力排行榜。 (5)分11个学科门类的高校竞争力排行榜。 (6)中国研究生教育一级学科竞争力排行榜。 (7)中国研究生教育专业竞争力排行榜。
评价结果显示(本处只给出前三类排行榜的部分结果,详细结果及其它排行榜请参见即将出版的《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2008~2009)》一书):
(1)中国研究生教育地区(省、市、自治区)竞争力排行榜前10强为:北京、江苏、上海、湖北、广东、陕西、辽宁、山东、四川、浙江。与去年相比,江苏又重新以微弱的优势超过上海,位居第二位,浙江从2007年的第8位跌至今年的第10位,山东和四川依次上升一位,而湖北则是连续三年稳居第四位。
(2)中国研究生院竞争力排行榜前10强为: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与去年相比,前7位没有发生变化,四川大学和吉林大学进入前10,而武汉大学首次跌出前10,位居第11。
(3)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排行榜前10强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与去年相比,前6位没有发生变化,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和吉林大学均有进步,而武汉大学下降3位,位居第10。
课题组负责人邱均平教授(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指出,对于这些排行榜,我们应该思考其背后所折射出的问题及引发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并最终能够实实在在地解决这些问题。他认为,通过本次评价,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中国研究生教育地区(省、市、区)竞争力排名相对稳定,但略有波动。地区教育竞争力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排名前3强的北京、江苏和上海其经济表现也是有目共睹。前10强省市中,只有湖北、陕西和四川三个地区的经济实力相对较弱,这跟这三个地区发展较好的研究生教育水平是不相称的。
中国研究生院竞争力排名变动较多,但总体变动幅度较小。通过考察前30强研究生院,可发现只有10个研究生院的排名没有发生变化,变动幅度在3位以内的研究生院有16个,而只有四川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四个机构变动幅度较大,分别上升了7、8、5、4位。通过对比前30强研究生院的机构性质,我们发现虽然理工类和综合类研究机构仍然占据83.33%,不过与2007年90%的比例相比,已有下降的趋势。中国农业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挤进了前30强排名。
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竞争力前50强变动较多,但总体变动幅度较小。50强中只有10所高校的位次没有发生变动;北京、湖北、上海以及江苏四个省市的高校数量刚好涵盖了50%;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还有12个地区尚没有1所高校进入前50强,而且这12个地区的经济实力相对较为落后,更多分布在我国的西部,这也进一步印证了全国研究生教育实力的区域分布不均匀的现实情况,这一状况亟待改变。
世界一流大学大多是综合性大学。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学科门类竞争力排行榜显示,排名前30强高校的学科都很齐全,这和我们世界一流大学评价形成的“世界一流大学大多是综合性大学”的结论是一致的。即使公认的规模相对较小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都设置有11个门类中的9个门类,而且师范类高校北京师范大学,更是开设了11个学科门类。统计显示,就前30强高校而言,学科门类设置平均数为10个,最为普遍的学科门类有7个,分别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和管理学,而只有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尚未设置教育学学科门类相对应的专业。农学学科门类则是11个门类中缺席次数较多的,前30强高校中共有17所高校尚未设置农学门类,其次是历史学和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