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马原部分
1.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地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联系的。静止是( )
A.运动的普遍状态
B.运动的内在原因
C.运动的衡量尺度
D.运动的存在方式
【答案】C
【思路剖析】本题属于案例型考题,即通过一个具体的事例,去探究其中所包含的哲理。题干所引对联的作者,是毛泽东和周恩来。1960年5月,毛泽东、周恩来一行视察长沙,工作之余,到江边散步。遥望橘子洲头,百舸争流,万帆竞发,毛泽东逸兴遄飞,口占一上联:“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此联动静相对,意境悠远,三个断句,两处“顶针”,“洲”和“舟”又是谐音,应对难度极大。毛泽东对身边的周恩来说:“恩来,我一时江郎才尽,请你来个锦上添花如何?”周恩来才思敏捷,了解长沙,应声对道:“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天心阁系长沙市内一景,与橘子洲相对。整个对联工整流畅、浑然一体,留下一段佳句和佳话。从考试答题的角度论,最关键的是抓住题干中的最后一句:“这形象地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联系的。静止是()。“。运动的普遍状态”是胡编的干扰项,学术上没有这个说法。故A.项错误。“。运动的内在原因”是矛盾,故B项为错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运动;没有“运动的存在方式”这个说法。C.项“静止是运动的衡量尺度”是正确的说法。该说法的出处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话:“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所包含的深层哲理是在对立中认识同一。
【必背考点】《马原》第2章之“运动和静止”。
【应试对策】本题的难度,主要不是来自考查的内容,而是来自于干扰项的设定。“运动”、“普遍”、“内在原因”、“存在方式”等,都是我们学习哲学中经常碰到的基本概念。如果没有理解作为支撑,并且采取临时抱佛脚的突击记忆方式,比较难做出正确的决断。
2.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文革”中,他在某地劳动,有一天公社派他去割羊草。他没养过羊,怎么认得羊草呢?但终于一个办法出来了。他把羊牵出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这位专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认识到,“羊吃草”与“割羊草”两者之间存在着( )
A.因果联系
B.必然联系
C.主观联系
D.本质联系
【答案】B
【思路剖析】本题是案例型考题。通过一个生活中的故事,考查所其中所包含的哲理。题干中的“羊吃草”是指羊的行为;“割羊草”是指人的行为。连起来看,就是“羊吃哪种草,人就割哪种草。”因果联系是指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专家之所以去割草,原因是公社的安排,而不是羊吃草。故A项不符合题意。“羊吃草”和“割羊草”都是客观事件,不是主观现象。故C项不能选。本质是指根本性质;“羊吃草”是动物行为;“割羊草”是人的行为即实践,二者之间存在本质的不同,故D项不能选。所谓“必然”就是确定的意思,结合题干,可知:凡是羊吃的草,确定是羊草。故B项符合题意。
【必背考点】《马原》第2章之“规律及其客观性”;“原因和结果”。
【应试对策】本题考察的目标是能力。关键点是三个:其一,把ABCD四个选项中每个选项的含义要理解到位;其二,把题干中的核心信息把握正确。本题题干的核心信息是“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即“羊吃什么”草和人“割什么”草之间的关系。其三,在此基础上,寻找题干和题肢二者之间的吻合性。
3.《资本论》中有这样的表述:“对上衣来说,无论是裁缝自己穿还是他的顾客穿,都是一样的。”这主要是因为无论谁穿( )
A.上衣都是抽象劳动的结果
B.上衣都起着价值的作用
C.上衣都起着使用价值的作用
D.上衣都是社会劳动的结果
【答案】C
【思路剖析】本题是案例型考题,通过马克思在《资本论》论中一段话,考查政治经济学中关于商品的原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由商品和非商品构成,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否用于交换。商品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重性;非商品只有使用价值一重性。价值的源泉是抽象劳动;使用价值的源泉是具体劳动。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从题干给定的信息看,“上衣”没有进行买卖或交换,所以它是非商品。所以,一切与商品相关的,如价值、抽象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等,都要排除。故只有C项符合题意。
【必背考点】《马原》第5章之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应试对策】做对本题的关键在于构建知识体系。比如,哪些概念与商品相关;这些概念之间是什么逻辑关系。又如,哪些概念与非商品相关。
4.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每次投资所获得的利润为25万元,假定其资本有机构成为4:1,那么该资本家每次投资所实现的剩余价值率为( )
A.100%
B.75%
C.50%
D.125%
【答案】D
【思路剖析】本题为数字型案例题,俗称计算题。实际上是用计算的方式,考查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资本家投资”即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总和;资本有机构成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剩余价值和利润是同一个东西的不同名称;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把以上概念弄明白后,把题目给定的数字带入。思路如下:根据“。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和“资本有机构成为4:1”,可得出该资本家的不变资本为80万,可变资本为20万。剩余价值率为剩余价值:可变资本=25万:20万=125%
【必背考点】《马原》第5章之“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意义”、“剩余价值率”、“资本有机构成”。
【应试对策】在考研政治中,马原是最难的;在马原中,政治经济学部分是最难的。难在何处?我的看法是,一来概念比较多比较细;二来同学们平时接触得少,相对陌生。所以,最根本的对策,还是要回归学习知识的本位,早着手、踏实学;靠突击、迷信押题,恐怕于事无补。
二、多项选择题马原部分
17.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人类解放包括( )
A.从自然的压迫下解放出来
B.从客观规律的制约下解放出来
C.从旧的社会关系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D.从旧的传统观念的禁锢下解放出来
【答案】ACD
【思路剖析】本题为理解型考题,考查“人类解放”的具体含义。在马克思主义的语境中,“人类解放”、“共产主义社会”、“自由王国”是同等或类似的概念。按照恩格斯的论述,当共产主义实现的时候,当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时候,人类将最终从支配他们生活和命运的异己力量中解放出来,“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成为自身的社会结合的主人”。“ 从自然的压迫下解放出来”即“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的意思,故项为正确。“从旧的社会关系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和“从旧的传统观念的禁锢下解放出来”,就是“成为自身的社会结合的主人”的意思。故CD可选。人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的制约行事,否则就会犯唯意志论的错误。故“从客观规律的制约下解放出来”为错误的说法。
【必背考点】《马原》第8章之“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应试对策】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属于马原中的科学社会主义部分的内容。该知识点本身比较偏,可以说是非重点;而且考查的方式比较难,不仅在教材中无法找到现成的答案;并且干扰项的设定中还加入了哲学方面的论断。从这个题目可以看出今年马原部分命题的一个偏好:比较爱用经典作家的言论作为材料和依据。所以,对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编写的《思想政治理论大纲解析》中所涉及的经典作家的语录,应当给予重点关注。
18.唯物史观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历史创造者的问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 )
A.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的绝大多数
B.从质上说是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C.在任何历史时期都不包括剥削阶级
D.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答案】ABD
【思路剖析】本题属于记忆型考题。
【必背考点】《马原》第4章之“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应试对策】准确记忆。
19.美国导演迈克尔?穆尔在他的最新记录片《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问世以来,一直颇受关注。“资本主义”为何与“爱情故事”联系起来呢?穆尔解释说,这是一种“贪欲之爱”,喜爱财富的人不仅爱他们自己的钱,也爱你口袋中的钱……很多人不敢说出它的名字,真见鬼,就说出来吧。这就是“资本主义”。对金钱的“贪欲”与资本主义连为一体,是因为(ACD)
A.资本家就是人格化的资本
B.赚钱体现了人的天然本性
C.资本的生命在于不断运动和不断增殖
D.追逐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答案】ACD
【思路剖析】本题属于串联型考题,将若干知识点整合起来,统一呈现于一道题目中。题干所问的“对金钱的‘贪欲’与资本主义连为一体,是因为”,实际上是问“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为什么会存在这种对金钱的‘贪欲’的现象”。“资本家就是人格化的资本”,典出马克思的“资本家是资本的人格化”,意思是资本家身上体现了资本的本质;而资本的本质就是追求剩余价值即追求财富、金钱的不断增加。故A符合题意。“资本的生命在于不断运动和不断增殖”,“不断增殖”就是不断追求剩余价值的意思。故C可选。“追逐剩余价值”就是“对金钱的‘贪欲’”,而“规律”就是必然、肯定如此的意思。故D项可选。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的属性由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构成;其中社会属性是人的本性;而社会属性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所以C项本身为错误观点,属于唯心史观的抽象人性论。
【必背考点】《马原》之“剩余价值的实质”、“资本的本质”、“剩余价值规律”
【应试对策】在理解基本概念含义的基础上,将相关联的知识融会贯通。如果在对题目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排谬法”,即将选项中错误的论述排斥掉,选择剩余的。
20.伴随着生产力发展,科技进步及阶级关系调整,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资本家及其代理人为缓和劳资关系所采取的激励制度有( )
A.职工参与决策制度
B.职工终身雇佣制度
C.职工选举管理制度
D.职工持股制度
【答案】ABD
【思路剖析】本题属于记忆型考题。
【必背考点】《马原》第6章之“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
【应试对策】马原的考题,通常以能力型居多。在所考查的有限的记忆型题目,一般都为比较细小的知识点。从学术上讲,知识点孰重孰轻,挺容易区分;但从考试的角度上讲,就令人比较纠结。只能说考什么,什么就重要。所以,全面复习才是王道。
21.自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实践告诉我们( )
A.坚持社会主义,不等于照搬某种单一的社会主义模式
B.发展社会主义,不等于不借鉴西方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
C.改革或抛弃某种社会主义模式,不等于改掉或抛弃社会主义
D.某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不等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
【答案】ABCD
【思路剖析】本题属于串联型考题。但由于题目本身的政治性比较强,所以相对比较好答对。“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模式”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都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各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形成自己的道路和模式。国情不同,模式自然多种多样。所以,不能把某国的某种模式,上升为一般,不加区别地推广到各个国家。故A正确。本论述还与哲学中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相关联。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同样,作为一种先进的制度,社会主义也必须汲取一切人类的有益成果、包括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故B正确。本论述是哲学的辩证否定观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改革的对象是体制和模式,而不是制度。故C可选。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但这种战胜的过程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会出现曲折甚至倒退。苏东演变就是例证。但曲折性不能否定必然性。故D正确。
【必背考点】《马原》第7章之“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社会主义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社会主义在改革中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应试对策】准确记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