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劳动经济学(21世纪教材)
书号: G01-3231
ISBN: 7-5045-3231-2/C.060
作者: 马培生
印次: 1-7
开本: 16K
装订: 平
字数: 298 千字
出版日期: 2002-06-01
本书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全国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主干课教材之一。
全书在介绍劳动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后,以劳动力市场为主线,从劳动力市场的一般理论到劳动力的供给、需求、流动,从劳动力市场本身到相关要素,不仅分析劳动经济的基本理论,而且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有选择地介绍了劳动经济的部分前沿理论和现实问题,从而系统、客观地反映了当代劳动经济学的内容。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
一、劳动要素的投入―产出机理(1)
二、劳动投入的经济效益(3)
三、揭示劳资双方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中的关系(5)
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内容(5)
第二节 劳动经济学的前提假设(6)
一、西方经济理论的前提假设(6)
二、传统的计划产品经济理论的前提假设(7)
三、我国传统文化是以承认个人理性为前提假设的(9)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经济理论体系的前提假设(9)
第三节 劳动经济学的性质和方法(12)
一、劳动经济学的理论基础(12)
二、劳动经济理论在经济理论中的作用(13)
三、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3)
本章小结(19)
本章重要概念(19)
思考题(19)
第二章 劳动力市场(20)
第一节 劳动力的一般理论(20)
一、劳动力的概念界定(20)
二、与劳动力相关的概念界定(21)
三、劳动力的生产与人力投资(22)
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的一般理论(24)
一、劳动力市场的概念(24)
二、劳动力市场的特点(24)
三、劳动力市场的结构(25)
四、劳动力市场的功能(27)
五、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28)
六、劳动力市场的运行规律体系(28)
第三节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劳动经济体制(31)
一、典型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特征(31)
二、相应的劳动经济体制(34)
三、典型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通(35)
本章小结(38)
本章重要概念(38)
思考题(38)
第三章 劳动力供给(40)
第一节 劳动力供给的基本概念(40)
一、劳动力供给的含义(40)
二、影响劳动力供给量的因素(46)
第二节 个人劳动力供给(49)
一、个人劳动力供给分析中的基本概念(49)
二、工作决策理论(52)
三、工作决策的影响因素: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53)
四、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55)
五、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55)
六、市场劳动力供给弹性(56)
第三节 家庭劳动力供给(57)
一、家庭生产理论(57)
二、家庭劳动力供给决策(58)
三、生命周期与劳动力供给(61)
本章小结(63)
本章重要概念(63)
思考题(63)
第四章 劳动力需求(65)
第一节 劳动力需求的基本概念(65)
一、劳动力需求的含义(65)
二、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66)
第二节 企业劳动力需求(68)
一、企业劳动力需求模型的主要类型(68)
二、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70)
三、企业长期劳动力需求(78)
第三节 市场劳动力需求(84)
一、工资率变化对企业和市场劳动力需求量的不同影响(84)
二、市场劳动力需求曲线(84)
三、市场劳动力需求弹性(84)
第四节 劳动力市场均衡(89)
一、劳动力市场的静态均衡(89)
二、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均衡(93)
本章小结(94)
本章重要概念(95)
思考题(95)
第五章 人力资本及其投资(96)
第一节 人力资本概述(96)
一、人力资本的概念(96)
二、人力资本的重要性(100)
三、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与发展(102)
第二节 人力资本投资概述(105)
一、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105)
二、人力资本投资的核算(106)
第三节 教育投资(109)
一、教育投资的成本与收益(109)
二、微观教育投资(114)
三、宏观教育投资(115)
第四节 在职培训(118)
一、在职培训的成本与收益(118)
二、一般培训(120)
三、特殊培训(121)
本章小结(123)
本章重要概念(124)
思考题(124)
第六章 劳动力流动(125)
第一节 劳动力流动的必然性(125)
一、劳动力流动的动因(125)
二、劳动力流动的条件(126)
第二节 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129)
一、自然因素(129)
二、教育因素(131)
三、职业因素(133)
四、成本因素(135)
第三节 劳动力流动的合理化(136)
一、劳动力流动趋势(136)
二、劳动力流动成本(138)
三、劳动力流动决策(141)
本章小结(143)
本章重要概念(144)
思考题(144)
第七章 工资理论(145)
第一节 西方经济学家的工资理论(145)
一、亚当·斯密的工资理论(145)
二、李嘉图的工资理论(147)
第二节 马克思的工资理论(148)
一、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148)
二、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工资分配是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的按劳分配(148)
三、社会主义工资也是劳动力的价值(148)
第三节 工资水平(149)
一、工资水平的概念(149)
二、确定工资水平的实际因素(150)
三、工资水平和物价水平(150)
第四节 工资差别(151)
一、工资差别的概念(151)
二、工资差别的形成(151)
三、工资差别的扩展――收入分布(154)
第五节 工资形式的选择(157)
一、工资形式的概念(157)
二、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的选择(158)
三、工资与福利、社会保险支出之间的选择(159)
第六节 收入分享政策与我国的企业工资制度(160)
一、韦茨曼的收入分享(161)
二、我国的工效挂钩制度(162)
三、比较与分析(163)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企业工资制度(164)
本章小结(165)
本章重要概念(166)
思考题(166)
第八章 劳动就业理论(167)
第一节 就业理论的产生与发展(167)
一、失业问题的出现是创立就业理论的根本原因(167)
二、资产阶级就业理论(167)
第二节 劳动就业与失业(173)
一、劳动就业的基本概念(173)
二、失业与失业率(173)
三、失业的类型及其原因(174)
第三节 就业量的决定(176)
一、什么是就业总量(176)
二、总供给价格函数和总需求价格函数(176)
三、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决定就业量(177)
四、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178)
第四节 我国的失业问题(178)
一、我国失业状况(179)
二、解决我国失业问题的对策(180)
本章小结(181)
本章重要概念(182)
思考题(182)
第九章 劳动力市场歧视(183)
第一节 劳动力市场歧视的概念(183)
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184)
一、个人偏见产生歧视的理论模型(184)
二、统计性歧视的理论模型(187)
三、垄断力量造成市场歧视的理论模型(189)
本章小结(191)
本章重要概念(191)
思考题(191)
第十章 工会与劳动力市场(192)
第一节 工会与集体谈判的基本概念(192)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及其功能、目标(192)
二、集体谈判的概念和范围(193)
第二节 工会化水平模型(194)
一、工会活动需求与供给简单模型(194)
二、影响工会化水平的其他因素(195)
第三节 工会达成目标的战略选择(196)
一、弱化市场约束的工会政策(196)
二、改变对工会劳动力的需求(197)
三、工会的谈判力与谈判过程模型(197)
四、工会影响工资增长的活动模型(198)
五、其他工会活动模型(200)
第四节 工会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201)
一、工会对工资、就业影响的经济分析(201)
二、工会对生产率影响的经济分析(206)
本章小结(207)
本章重要概念(209)
思考题(209)
第十一章 最低工资法(210)
第一节 最低工资法概述(210)
一、最低工资法的概念(210)
二、最低工资法的沿革(210)
三、最低工资法的种类(210)
第二节 完全覆盖下的最低工资法对劳动就业的影响(211)
第三节 非完全覆盖下的最低工资法对劳动就业的影响(212)
第四节 最低工资法对就业影响产生的收入变化效应(214)
一、完全覆盖模型下的最低工资法产生的短期总就业量减少的总收入变化(214)
二、非完全覆盖模型设定下的最低工资法产生的总就业量未变的总产值变化(215)
第五节 我国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215)
一、从短期看,建立社会保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215)
二、从长期看,通过产权制度改革,真正落实企业的各项自主权(216)
本章小结(216)
本章重要概念(217)
思考题(217)
第十二章 我国的劳动力市场(218)
第一节 建立劳动力市场的客观必然性(218)
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与劳动者主人翁地位(219)
第三节 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220)
第四节 建立和完善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约束条件(221)
一、约束条件(221)
二、约束条件的满足或实现(223)
本章小结(227)
本章重要概念(227)
思考题(227)
主要参考文献(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