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学生了解海洋是由海水这一特殊流体和它的边界组成的,其中发生的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地质等过程,通过海水的运动而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因此,以研究海水运动为中心的物理海洋学,成为联系海洋各学科过程的纽带。海洋学教学以物理海洋学为中心,并有机结合化学海洋学、生物海洋学、海洋地质学等学科中的相关内容,以使学生较全面认识海洋。
要求掌握:与海洋有关的最基本的现象、概念、理论、观测手段、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及应用的最新进展。
1)绪论:地球科学体系;海洋科学的概念、海洋科学研究的对象和特点;海洋科学的发展史。
2)地球系统与海底科学;地球的圈层结构;地表海陆分布特征及海洋的划分;海岸带、稳定型与活动型大陆边缘、大洋中脊、大洋盆地的概念;海底构造与大地构造学说。
3)海水的物理特性和世界大洋的层化结构;海水的主要热性质和力学性质、海水的密度和海水状态方程;海冰的形成与分布;世界大洋的热量与水量平衡;世界大洋的温度、盐度、密度的水平与垂向分布特征、大洋主温跃层的概念与经向分布;海洋水团的概念。
4)海水的化学组成和特性;海水的主要成份;海水中的二氧化碳系统;海气界面的气体交换;海水中的营养元素与海洋的化学资源。
5)海洋环流与水团;海流的定义、成因与表示方法;海流运动方程;地转方程及其解、地转流场与压力场、密度场、质量场之间的关系;Ekman无限深海漂流理论、流速解的讨论、体积输运;风生大洋环流与热盐大洋环流理论;世界大洋上层主要水平环流,各流系的分布、组成与特点;世界大洋的主要水团。
6)海洋中的波动现象;主要的波浪要素;小振幅重力波,波形传播与水质点的运动。海洋内波的定义与特征;风浪的成长与消衰、涌浪的传播、浅海与近岸海浪;海浪的随机性与海浪谱。
7)潮汐;潮汐要素、潮汐不等与潮汐类型;与潮汐有关的天文变量和时间单位;引潮力的概念;潮汐静力理论的理论假定、基本思想和主要结论,平衡潮潮高公式;潮汐动力理论的基本思想,长海峡、窄长半封闭海湾与半封闭宽海湾中的潮汐和潮流。
8)大气与海洋;海洋上的主要天气系统,热带气旋、副热带高压与热带辐合带等;海-气相互作用的基本特征;ENSO及其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参考书目:
《海洋科学导论》,冯士筰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9年版 |
要求学生了解海洋是由海水这一特殊流体和它的边界组成的,其中发生的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地质等过程,通过海水的运动而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因此,以研究海水运动为中心的物理海洋学,成为联系海洋各学科过程的纽带。海洋学教学以物理海洋学为中心,并有机结合化学海洋学、生物海洋学、海洋地质学等学科中的相关内容,以使学生较全面认识海洋。
要求掌握:与海洋有关的最基本的现象、概念、理论、观测手段、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及应用的最新进展。
1)绪论:地球科学体系;海洋科学的概念、海洋科学研究的对象和特点;海洋科学的发展史。
2)地球系统与海底科学;地球的圈层结构;地表海陆分布特征及海洋的划分;海岸带、稳定型与活动型大陆边缘、大洋中脊、大洋盆地的概念;海底构造与大地构造学说。
3)海水的物理特性和世界大洋的层化结构;海水的主要热性质和力学性质、海水的密度和海水状态方程;海冰的形成与分布;世界大洋的热量与水量平衡;世界大洋的温度、盐度、密度的水平与垂向分布特征、大洋主温跃层的概念与经向分布;海洋水团的概念。
4)海水的化学组成和特性;海水的主要成份;海水中的二氧化碳系统;海气界面的气体交换;海水中的营养元素与海洋的化学资源。
5)海洋环流与水团;海流的定义、成因与表示方法;海流运动方程;地转方程及其解、地转流场与压力场、密度场、质量场之间的关系;Ekman无限深海漂流理论、流速解的讨论、体积输运;风生大洋环流与热盐大洋环流理论;世界大洋上层主要水平环流,各流系的分布、组成与特点;世界大洋的主要水团。
6)海洋中的波动现象;主要的波浪要素;小振幅重力波,波形传播与水质点的运动。海洋内波的定义与特征;风浪的成长与消衰、涌浪的传播、浅海与近岸海浪;海浪的随机性与海浪谱。
7)潮汐;潮汐要素、潮汐不等与潮汐类型;与潮汐有关的天文变量和时间单位;引潮力的概念;潮汐静力理论的理论假定、基本思想和主要结论,平衡潮潮高公式;潮汐动力理论的基本思想,长海峡、窄长半封闭海湾与半封闭宽海湾中的潮汐和潮流。
8)大气与海洋;海洋上的主要天气系统,热带气旋、副热带高压与热带辐合带等;海-气相互作用的基本特征;ENSO及其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推荐书目:
《海洋科学导论》,冯士筰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9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