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基础理论”考试大纲
绪论
【要求】
1.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2.了解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概况等。
【主要内容】
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中医学属融入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自然科学;受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是多学科融合的产物。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和特色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三)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二)辨证论治:病、证、症的基本概念;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要求】
1.掌握精、气的基本概念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2.掌握阴阳的基本概念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3.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4.了解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5.了解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精气学说
一、古代哲学精、气的基本概念
(一)精的基本概念:包括精概念的源流。
(二)气的基本概念:包括气概念的源流。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精气构成宇宙万物的机理;精气的存在形式。
(二)精气的运动与变化:气的运动;气化。
(三)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维系着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
(四)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精气学说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
(二)精气学说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
第二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概念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包括阴阳概念的源流。
(二)事物的阴阳属性:事物阴阳属性的划分;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和绝对性;阴阳的两分法(太少阴阳)与三分法(三阴三阳)。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对立制约:包括阴阳相互对立、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
(二)阴阳互根互用:包括阴阳相互依存、互生互用。
(三)阴阳交感与互藏:升降交感的概念、机理和意义;互藏的概念与意义。
(四)阴阳消长:阴阳消长的概念与形式。
(五)阴阳转化:阴阳转化的概念、机理与形式。
(六)阴阳自和与平衡:阴阳自和的概念及意义;阴阳平衡的概念及维系机制。
概括叙述阴阳运动规律和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以阴阳学说的运动规律和形式简要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机能、病理变化、疾病的诊断和防治,以及中药的性能。
第三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概念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包括五行概念的源流。
(二)五行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三)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归类的依据、方法和结果(构成五行系统)。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生克五行:五行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对等关系。
五行相生与相克:各自的概念、次序;母子关系及所胜与所不胜关系。
五行制化:概念、规律和意义。
五行相乘与相侮:各自的概念、次序、形成原因和相互关系。
五行的母子相及:母病及子;子病及母。
(二)中土五行:五行之间存在中土调控四方四行的主次关系。
中土五行的构建基础;中央与四方四时(四象)的关系。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生克五行在阐释五脏的生理特性,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和病理影响,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方面的应用。
(二)中土五行在构建四时五脏阴阳理论体系和四象体质理论方面的应用,包括脾居中央、主四时的临床意义。
第四节 古代哲学的思维方式
一、天地人一体思维方式
二、形象思维方式
三、辩证思维方式
四、类推思维方式
第二章 精气血津液神
【要求】
1.掌握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代谢、功能及分类。
2.掌握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功能及分类。
3.掌握血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和功能。
4.掌握津液的基本概念、代谢和功能。
5.了解神的基本概念、生成和作用。
6.了解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精
一、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是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精有广义、狭义和一般意义的精三个层次。
二、人体之精的代谢:精的生成、贮藏与施泄。
三、人体之精的功能:繁衍生命、濡养、化血、化气、化神等作用。
四、人体之精的分类: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脏腑之精,生殖之精。
第二节 气
一、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
二、人体之气的生成
(一)生成之源:由先后天之精化生,并与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合而成;
(二)相关脏腑机能:肺、脾胃、肾等脏在气的生成中的作用。
三、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
(一)气的运动:气机的概念;气运动的形式;气运动的意义;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及其理论渊源;气运动失常的表现形式。
(二)气化:气化的概念(由气的运动引起的精气血津液等物质与能量的新陈代谢过程,是生命的特征);气化的形式(物质之间的转化,物质与能量之间的转化)。
(三)气机与气化的关系
四、人体之气的功能
(一)推动与调控作用:阳气的推动作用与阴气的调控作用。
(二)温煦与凉润作用:阳气的温煦作用与阴气的凉润作用。
(三)防御作用:一身之气(正气)的防御作用:防止病邪侵袭与祛除病邪使病体康复。
(四)固摄作用:固摄精、血、津液等液态物质的作用。
(五)中介作用:是生命信息的载体,是脏腑形体官窍之间相互联系的中介。
五、人体之气的分类
人体之气的层次结构;
人身之气,元气、宗气、营气、卫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的概念、组成、分布及功能。
第三节 血
一、血的基本概念
二、血的生成:血液的化生之源及相关的脏腑机能。
三、血的运行:维持血液运行的主要因素及其相关脏腑机能。
四、血的功能:濡养;化神。
第四节 津液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包括津与液的区别。
二、津液的代谢: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的通路(由脾输肺下输膀胱和由脾经三焦渗入膀胱)及相关的脏腑机能。
三、津液的功能:滋润濡养;充养血脉。
第五节 神
一、神的基本概念:广义之神与狭义之神的基本概念。
二、神的生成:精气血津液为化神之源;脏腑精气对外界环境的应答。
三、神的作用:调节精气血津液的代谢;调节脏腑的生理机能;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
第六节 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
一、气与血的关系: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行血、摄血);血为气之母(血能载气,血能养气)。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津能载气,津能生气。
三、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精血同源;津血同源。
四、精气神之间的关系:气能生精摄精;精能化气;精气化神;神驭精气。
第三章 藏象
【要求】
1.掌握藏象的基本概念,脏、腑、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脏腑精气阴阳的概念和作用。
2.掌握五脏的生理机能,生理特性,及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3.掌握六腑的生理机能和生理特性。
4.掌握脑和女子胞的生理机能。
5.掌握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关系。
6.了解藏象学说的形成和特点。
7.了解心包和命门学说的梗概。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
以五脏为中心构成五个生理病理系统,并与自然环境相通应。
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五、脏腑精气阴阳的概念和作用
第二节 五脏
一、心
概说(不列标题):形态部位;生理机能与特性概述。
(一)主要生理机能:主血脉;藏神。
(二)生理特性:为阳脏而主通明。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心血、心气、心阴、心阳的概念和作用
附:心包
二、 肺
概说(不列标题):形态部位;生理机能与特性概述。
(一)主要生理机能: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
(二)生理特性:肺为华盖;肺为娇脏;肺气宣降。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肺津、肺气、肺阴、肺阳的概念和作用
三、 脾
概说(不列标题):形态部位;生理机能与特性概述。
(一)主要生理机能:主运化;主统血。
(二)生理特性:脾气上升;喜燥恶湿。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脾精、脾气、脾阴、脾阳的概念和作用
四、肝
概说(不列标题):形态部位;生理机能与特性概述。
(一)主要生理机能:主疏泄;主藏血。
(二)生理特性:肝为刚脏;肝气升发。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肝血、肝气、肝阴、肝阳的概念和作用
五、肾
概说(不列标题):形态部位;生理机能与特性概述。
(一)主要生理机能: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主水;主纳气。
(二)生理特性:主蛰守位。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肾精、肾气、肾阴、肾阳的概念和作用
附:命门
第三节 六腑
概说(不列标题):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七冲门的部位和作用。
一、胆:形态部位;主要生理机能:贮藏和排泄胆汁,主决断;为奇恒之腑之一。
二、胃:形态部位;主要生理机能:受纳水谷,腐熟水谷;生理特性:胃气通降,喜润恶燥。胃气、胃阴、胃阳的概念的作用。
三、小肠:形态部位;主要生理机能:受盛化物,泌别清浊,小肠主液。
四、大肠:形态部位;主要生理机能:传化糟粕,大肠主津。
五、膀胱:形态部位;主要生理机能:贮存尿液,排泄尿液。
传统中医对膀胱的认识:“津液藏焉”。
六、三焦:六腑三焦(有形之实体,是水液由胃肠渗入膀胱的通道);部位三焦(生理机能:诸气和水液运行的通道;上中下三焦部位划分及其生理特点: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辨证三焦(温热病与湿热病辨证之纲领)。
第四节 奇恒之腑
奇恒之腑的概念
(本节只介绍脑及女子胞,其他如脉、骨、髓、胆已在五脏、六腑节中讨论。)
一、脑:形态部位:为髓海;主要生理机能:主宰生命活动,主精神意识,主感觉运动;与脏腑精气的关系。
二、女子胞:形态部位;主要生理机能:主持月经,孕育胎儿;与脏腑经脉的关系。
附:精室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四、五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经络
【要求】
1.掌握经络的概念、经络系统的组成。
2.掌握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分布规律、表里关系、流注次序和大体循行路线。
3.掌握奇经八脉的概念、主要生理机能,督脉、任脉、冲脉、带脉的循行和基本机能。
4.掌握经络的生理机能。
5.了解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循行路线和基本机能。
6.了解经别、别络、经筋、皮部的基本概念和机能。
7.了解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经络学说概述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包括经络的一般概念,经脉与络脉的概念和区别。
二、经络学说的形成:包括经脉与络脉概念的产生,经络系统的形成。
三、经络系统的组成:包括经脉、络脉、连属部分。
第二节 十二经脉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三、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在头面部、四肢部、躯干部的分布规律。
四、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五、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六、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包括起止点、属络脏腑、交会点。
第三节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的概念
一、奇经八脉的主要生理机能
二、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和基本机能
第四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一、经别
二、别络
三、经筋
四、皮部
第五节 经络的生理机能和应用
一、经络的生理机能:沟通联系作用;运输渗灌作用;感应传导作用;调节作用。
二、经络学说的应用:阐释病理变化;指导疾病的诊断;指导疾病的治疗。
【课时与方法】
课堂讲授为主,配合挂图或多媒体课件教学。本章共安排8学时。其中经络学说概述1学时,十二经脉5学时,奇经八脉、经络的生理机能和应用各1学时。
第五章 体质
【目的要求】
1.掌握体质的基本概念和体质的构成,体质的分型和特征。
2.了解体质的生理基础及体质学说的应用。
【主要内容】
第一节 体质学说概述
一、体质的概念:包括体质的基本概念、体质的构成、体质状况的评价和体质的特点。
二、体质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一、体质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二、影响体质的因素:包括先天禀赋、年龄因素、性别差异、饮食因素、劳逸所伤、情志因素、地理因素、疾病针药及其他因素。
第三节 体质的分类
一、体质的分类方法
二、常用体质分类及其特征:阴阳平和质、偏阳质、偏阴质的体质特征。
1.太少阴阳五态人的体质特征;
2.九种常见体质的判定标准(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
第四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
包括体质与病因、发病、病机、辨证、治疗和养生的关系。
第六章 病因
【要求】
1.掌握病因的概念及病因学说的特点。
2.掌握六淫、疠气的概念和共同致病特点,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3.掌握七情的概念,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4.掌握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的致病规律和特点。
5.掌握痰饮、瘀血、结石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和致病特点。
6.了解外伤、诸虫、药邪、医过和先天因素的致病概况。
【主要内容】
概说:病因和病因学说的概念;病因学说的特点:辨症求因;病因学说的源流简介。
第一节 六淫
一、六淫的概念及共同致病特点
二、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一)风邪: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善行数变;主动;为百病之长。
(二)寒邪:阴邪,易伤阳气;凝滞;收引。
(三)湿邪: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重浊;黏滞;趋下。
(四)燥邪:干涩,易伤津液;易伤肺。
(五)火(热)邪:阳邪,炎热趋上;易扰心神;易伤津耗气;易生风动血;易致疮痈。
(六)暑邪:阳邪,炎热;升散,扰神伤津耗气;多挟湿。
第二节 疠气
一、疠气的基本概念
二、疠气的致病特点
包括发病急骤,病情危笃;传染性强,易于流行;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三、影响疠气产生的因素
包括气候因素,环境因素,预防措施不当,社会因素等。
第三节 七情内伤
一、七情的基本概念:包括七情与七情内伤的基本概念。
二、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
三、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包括直接伤及内脏(损伤相应内脏,首先影响心神,数情交织多伤心肝脾,易损伤潜病之脏腑);影响脏腑气机;多发为情志病证;影响病情。
第四节 饮食失宜
一、饮食不节:过饥;过饱。
二、饮食不洁
三、饮食偏嗜:寒热偏嗜;五味偏嗜;食类偏嗜。
第五节 劳逸失度
一、过劳:劳力过度,伤气;劳神过度,伤心脾;房劳过度,耗伤肾精肾气。
二、过逸:包括体力过逸和脑力过逸。
第六节 病理产物
一、痰饮
痰饮的基本概念(不列标题):包括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
(一)痰饮的形成:包括原因和机理。
(二)痰饮的致病特点:阻滞气血运行;影响水液代谢;易于蒙蔽心神;致病广泛,变化多端。
二、瘀血
瘀血的基本概念(不列标题),瘀血与血瘀概念的区别。
(一)瘀血的形成:血出致瘀;气滞致瘀;因虚致瘀;血寒致瘀;血热致瘀。
(二)瘀血的致病特点:易于阻滞气机;影响血脉运行;影响新血生成;病位固定,病证繁多。
(三)瘀血致病的病症特点:刺痛;肿块;出血;青紫;舌脉改变。
三、结石
结石的基本概念(不列标题)
(一)结石的形成:饮食不当;情志内伤;服药不当;体质差异;久病损伤。
(二)结石的致病特点:多发于肝、胆、肾、膀胱、胃等脏腑;病程较长,病情轻重不一;阻滞气机,损伤脉络。
第七节 其他病因
一、外伤:包括外力损伤,烧烫伤,冻伤,虫兽所伤等。
二、诸虫:包括蛔虫、蛲虫、绦虫、钩虫、血吸虫等。
三、药邪:药邪的形成和致病特点。
四、医过:医过的形成和致病特点。
五、先天因素:包括胎弱,胎毒。
第七章 发病
【要求】
1.掌握发病的基本原理。
2.了解影响发病的因素和发病的类型。
【主要内容】
概说:发病的概念;发病学说的概念、特点和源流。
第一节 发病原理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
(一)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包括正气的基本概念,正气的防御作用,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
(二)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包括邪气的基本概念,邪气的侵害作用,邪气在发病中的作用。
(三)邪正相搏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包括决定发病与否,决定证候类型。
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包括环境因素、体质因素、精神状态与发病的关系。
第二节 发病类型
一、感邪即发
二、徐发
三、伏而后发
四、继发
五、合病与并病
六、复发:包括复发的基本特点、主要类型、诱因等。
第八章 病机
【要求】
1.掌握病机的基本概念及层次结构。
2.掌握邪正盛衰与疾病虚实变化和发展转归的关系。
3.掌握阴阳偏胜、偏衰、互损、格拒、亡失的病机。
4.掌握精虚、失精、精瘀、气虚、气机失调、血虚、血运失常和精气血关系失调的病机。
5.掌握内生“五邪”的病机。
6.了解津液不足、津液代谢障碍的病机。
7.了解疾病传变的基本概念和病位传变、寒热转化、虚实转化的具体规律。
【主要内容】
概说:病机的概念、层次结构;病机学说的概念、特点和源流。
第一节 基本病机
一、邪正盛衰
(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虚实病机;虚实变化。
(二)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正胜邪退;邪胜正衰;邪正相持。
二、阴阳失调
(一)阴阳偏胜: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
(二)阴阳偏衰: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三)阴阳互损:阳损及阴;阴损及阳。
(四)阴阳格拒:阴盛格阳,真寒假热证;阳盛格阴,真热假寒证。
(五)阴阳亡失:亡阳;亡阴。
三、精气血的失常
(一)精的失常:精虚与精的施泄失常(失精、精瘀)的病机。
(二)气的失常:气虚与气机失调(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的病机。
(三)血的失常:血虚与血运失常(血瘀、出血)的病机。
(四)精气血关系失调:精与气血关系的失调;气与血关系的失调。
四、津液代谢失常
(一)津液不足
(二)津液输布排泄障碍:湿浊困阻;痰饮凝聚;水液贮留。
(三)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
精虚、血虚、津液不足、气虚、阴虚、阳虚之间的关系
五、内生“五邪”
(一)风气内动:包括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
(二)寒从中生
(三)湿浊内生
(四)津伤化燥
(五)火热内生:包括阳气过盛化火,邪郁化火,五志过极化火,阴虚火旺。
第二节 疾病传变
一、疾病传变的形式
(一)病位传变:包括表里出入,外感病传变,内伤病传变等。
(二)病性转化:包括寒热转化与虚实转化。
二、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包括体质因素,病邪因素,地域因素和气候因素,生活因素等。
第九章 防治原则
【要求】
1.掌握预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
2.掌握治则的概念、治病求本的概念,以及正治反治、治标治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和三因制宜等治疗原则。
3.了解调理精气血津液等治则。
【主要内容】
第一节 预防
概说:预防的概念、治未病的概念及其与养生的关系
一、未病先防:养生以增强正气;防止病邪侵害。
二、既病防变:早期诊治;防止传变。
第二节 治则
治则的基本概念;治则与治法的区别;
治病求本:是治病的主导思想,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体现,求本即是辨清病因病机和确立证候。
治则治法理论体系的层次结构:治病求本;治则;治法(治疗大法,具体治法,治疗措施)。
一、正治与反治
(一)正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二)反治: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二、治标与治本
(一)缓则治本
(二)急则治标
(三)标本兼治
三、扶正与祛邪
(一)扶正祛邪的概念
(二)扶正祛邪的运用:单独运用,同时运用,先后运用。
四、调整阴阳
(一)损其有余:泻其阳盛,损其阴盛。
(二)补其不足:阴阳互制之调补阴阳,阴阳互济之调补阴阳,阴阳并补,回阳救阴。
五、调理精气血津液
(一)调精
(二)调气
(三)调血
(四)调津液
(五)调理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六、三因制宜
(一)因时制宜
(二)因地制宜
(三)因人制宜 |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基础理论”考试大纲
绪论
【要求】
1.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2.了解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概况等。
【主要内容】
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中医学属融入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自然科学;受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是多学科融合的产物。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和特色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三)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二)辨证论治:病、证、症的基本概念;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要求】
1.掌握精、气的基本概念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2.掌握阴阳的基本概念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3.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4.了解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5.了解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精气学说
一、古代哲学精、气的基本概念
(一)精的基本概念:包括精概念的源流。
(二)气的基本概念:包括气概念的源流。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精气构成宇宙万物的机理;精气的存在形式。
(二)精气的运动与变化:气的运动;气化。
(三)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维系着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
(四)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精气学说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
(二)精气学说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
第二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概念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包括阴阳概念的源流。
(二)事物的阴阳属性:事物阴阳属性的划分;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和绝对性;阴阳的两分法(太少阴阳)与三分法(三阴三阳)。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对立制约:包括阴阳相互对立、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
(二)阴阳互根互用:包括阴阳相互依存、互生互用。
(三)阴阳交感与互藏:升降交感的概念、机理和意义;互藏的概念与意义。
(四)阴阳消长:阴阳消长的概念与形式。
(五)阴阳转化:阴阳转化的概念、机理与形式。
(六)阴阳自和与平衡:阴阳自和的概念及意义;阴阳平衡的概念及维系机制。
概括叙述阴阳运动规律和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以阴阳学说的运动规律和形式简要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机能、病理变化、疾病的诊断和防治,以及中药的性能。
第三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概念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包括五行概念的源流。
(二)五行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三)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归类的依据、方法和结果(构成五行系统)。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生克五行:五行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对等关系。
五行相生与相克:各自的概念、次序;母子关系及所胜与所不胜关系。
五行制化:概念、规律和意义。
五行相乘与相侮:各自的概念、次序、形成原因和相互关系。
五行的母子相及:母病及子;子病及母。
(二)中土五行:五行之间存在中土调控四方四行的主次关系。
中土五行的构建基础;中央与四方四时(四象)的关系。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生克五行在阐释五脏的生理特性,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和病理影响,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方面的应用。
(二)中土五行在构建四时五脏阴阳理论体系和四象体质理论方面的应用,包括脾居中央、主四时的临床意义。
第四节 古代哲学的思维方式
一、天地人一体思维方式
二、形象思维方式
三、辩证思维方式
四、类推思维方式
第二章 精气血津液神
【要求】
1.掌握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代谢、功能及分类。
2.掌握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功能及分类。
3.掌握血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和功能。
4.掌握津液的基本概念、代谢和功能。
5.了解神的基本概念、生成和作用。
6.了解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精
一、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是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精有广义、狭义和一般意义的精三个层次。
二、人体之精的代谢:精的生成、贮藏与施泄。
三、人体之精的功能:繁衍生命、濡养、化血、化气、化神等作用。
四、人体之精的分类: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脏腑之精,生殖之精。
第二节 气
一、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
二、人体之气的生成
(一)生成之源:由先后天之精化生,并与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合而成;
(二)相关脏腑机能:肺、脾胃、肾等脏在气的生成中的作用。
三、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
(一)气的运动:气机的概念;气运动的形式;气运动的意义;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及其理论渊源;气运动失常的表现形式。
(二)气化:气化的概念(由气的运动引起的精气血津液等物质与能量的新陈代谢过程,是生命的特征);气化的形式(物质之间的转化,物质与能量之间的转化)。
(三)气机与气化的关系
四、人体之气的功能
(一)推动与调控作用:阳气的推动作用与阴气的调控作用。
(二)温煦与凉润作用:阳气的温煦作用与阴气的凉润作用。
(三)防御作用:一身之气(正气)的防御作用:防止病邪侵袭与祛除病邪使病体康复。
(四)固摄作用:固摄精、血、津液等液态物质的作用。
(五)中介作用:是生命信息的载体,是脏腑形体官窍之间相互联系的中介。
五、人体之气的分类
人体之气的层次结构;
人身之气,元气、宗气、营气、卫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的概念、组成、分布及功能。
第三节 血
一、血的基本概念
二、血的生成:血液的化生之源及相关的脏腑机能。
三、血的运行:维持血液运行的主要因素及其相关脏腑机能。
四、血的功能:濡养;化神。
第四节 津液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包括津与液的区别。
二、津液的代谢: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的通路(由脾输肺下输膀胱和由脾经三焦渗入膀胱)及相关的脏腑机能。
三、津液的功能:滋润濡养;充养血脉。
第五节 神
一、神的基本概念:广义之神与狭义之神的基本概念。
二、神的生成:精气血津液为化神之源;脏腑精气对外界环境的应答。
三、神的作用:调节精气血津液的代谢;调节脏腑的生理机能;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
第六节 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
一、气与血的关系: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行血、摄血);血为气之母(血能载气,血能养气)。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津能载气,津能生气。
三、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精血同源;津血同源。
四、精气神之间的关系:气能生精摄精;精能化气;精气化神;神驭精气。
第三章 藏象
【要求】
1.掌握藏象的基本概念,脏、腑、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脏腑精气阴阳的概念和作用。
2.掌握五脏的生理机能,生理特性,及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3.掌握六腑的生理机能和生理特性。
4.掌握脑和女子胞的生理机能。
5.掌握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关系。
6.了解藏象学说的形成和特点。
7.了解心包和命门学说的梗概。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
以五脏为中心构成五个生理病理系统,并与自然环境相通应。
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五、脏腑精气阴阳的概念和作用
第二节 五脏
一、心
概说(不列标题):形态部位;生理机能与特性概述。
(一)主要生理机能:主血脉;藏神。
(二)生理特性:为阳脏而主通明。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心血、心气、心阴、心阳的概念和作用
附:心包
二、 肺
概说(不列标题):形态部位;生理机能与特性概述。
(一)主要生理机能: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
(二)生理特性:肺为华盖;肺为娇脏;肺气宣降。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肺津、肺气、肺阴、肺阳的概念和作用
三、 脾
概说(不列标题):形态部位;生理机能与特性概述。
(一)主要生理机能:主运化;主统血。
(二)生理特性:脾气上升;喜燥恶湿。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脾精、脾气、脾阴、脾阳的概念和作用
四、肝
概说(不列标题):形态部位;生理机能与特性概述。
(一)主要生理机能:主疏泄;主藏血。
(二)生理特性:肝为刚脏;肝气升发。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肝血、肝气、肝阴、肝阳的概念和作用
五、肾
概说(不列标题):形态部位;生理机能与特性概述。
(一)主要生理机能: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主水;主纳气。
(二)生理特性:主蛰守位。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肾精、肾气、肾阴、肾阳的概念和作用
附:命门
第三节 六腑
概说(不列标题):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七冲门的部位和作用。
一、胆:形态部位;主要生理机能:贮藏和排泄胆汁,主决断;为奇恒之腑之一。
二、胃:形态部位;主要生理机能:受纳水谷,腐熟水谷;生理特性:胃气通降,喜润恶燥。胃气、胃阴、胃阳的概念的作用。
三、小肠:形态部位;主要生理机能:受盛化物,泌别清浊,小肠主液。
四、大肠:形态部位;主要生理机能:传化糟粕,大肠主津。
五、膀胱:形态部位;主要生理机能:贮存尿液,排泄尿液。
传统中医对膀胱的认识:“津液藏焉”。
六、三焦:六腑三焦(有形之实体,是水液由胃肠渗入膀胱的通道);部位三焦(生理机能:诸气和水液运行的通道;上中下三焦部位划分及其生理特点: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辨证三焦(温热病与湿热病辨证之纲领)。
第四节 奇恒之腑
奇恒之腑的概念
(本节只介绍脑及女子胞,其他如脉、骨、髓、胆已在五脏、六腑节中讨论。)
一、脑:形态部位:为髓海;主要生理机能:主宰生命活动,主精神意识,主感觉运动;与脏腑精气的关系。
二、女子胞:形态部位;主要生理机能:主持月经,孕育胎儿;与脏腑经脉的关系。
附:精室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四、五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经络
【要求】
1.掌握经络的概念、经络系统的组成。
2.掌握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分布规律、表里关系、流注次序和大体循行路线。
3.掌握奇经八脉的概念、主要生理机能,督脉、任脉、冲脉、带脉的循行和基本机能。
4.掌握经络的生理机能。
5.了解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循行路线和基本机能。
6.了解经别、别络、经筋、皮部的基本概念和机能。
7.了解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经络学说概述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包括经络的一般概念,经脉与络脉的概念和区别。
二、经络学说的形成:包括经脉与络脉概念的产生,经络系统的形成。
三、经络系统的组成:包括经脉、络脉、连属部分。
第二节 十二经脉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三、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在头面部、四肢部、躯干部的分布规律。
四、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五、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六、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包括起止点、属络脏腑、交会点。
第三节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的概念
一、奇经八脉的主要生理机能
二、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和基本机能
第四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一、经别
二、别络
三、经筋
四、皮部
第五节 经络的生理机能和应用
一、经络的生理机能:沟通联系作用;运输渗灌作用;感应传导作用;调节作用。
二、经络学说的应用:阐释病理变化;指导疾病的诊断;指导疾病的治疗。
【课时与方法】
课堂讲授为主,配合挂图或多媒体课件教学。本章共安排8学时。其中经络学说概述1学时,十二经脉5学时,奇经八脉、经络的生理机能和应用各1学时。
第五章 体质
【目的要求】
1.掌握体质的基本概念和体质的构成,体质的分型和特征。
2.了解体质的生理基础及体质学说的应用。
【主要内容】
第一节 体质学说概述
一、体质的概念:包括体质的基本概念、体质的构成、体质状况的评价和体质的特点。
二、体质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一、体质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二、影响体质的因素:包括先天禀赋、年龄因素、性别差异、饮食因素、劳逸所伤、情志因素、地理因素、疾病针药及其他因素。
第三节 体质的分类
一、体质的分类方法
二、常用体质分类及其特征:阴阳平和质、偏阳质、偏阴质的体质特征。
1.太少阴阳五态人的体质特征;
2.九种常见体质的判定标准(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
第四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
包括体质与病因、发病、病机、辨证、治疗和养生的关系。
第六章 病因
【要求】
1.掌握病因的概念及病因学说的特点。
2.掌握六淫、疠气的概念和共同致病特点,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3.掌握七情的概念,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4.掌握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的致病规律和特点。
5.掌握痰饮、瘀血、结石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和致病特点。
6.了解外伤、诸虫、药邪、医过和先天因素的致病概况。
【主要内容】
概说:病因和病因学说的概念;病因学说的特点:辨症求因;病因学说的源流简介。
第一节 六淫
一、六淫的概念及共同致病特点
二、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一)风邪: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善行数变;主动;为百病之长。
(二)寒邪:阴邪,易伤阳气;凝滞;收引。
(三)湿邪: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重浊;黏滞;趋下。
(四)燥邪:干涩,易伤津液;易伤肺。
(五)火(热)邪:阳邪,炎热趋上;易扰心神;易伤津耗气;易生风动血;易致疮痈。
(六)暑邪:阳邪,炎热;升散,扰神伤津耗气;多挟湿。
第二节 疠气
一、疠气的基本概念
二、疠气的致病特点
包括发病急骤,病情危笃;传染性强,易于流行;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三、影响疠气产生的因素
包括气候因素,环境因素,预防措施不当,社会因素等。
第三节 七情内伤
一、七情的基本概念:包括七情与七情内伤的基本概念。
二、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
三、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包括直接伤及内脏(损伤相应内脏,首先影响心神,数情交织多伤心肝脾,易损伤潜病之脏腑);影响脏腑气机;多发为情志病证;影响病情。
第四节 饮食失宜
一、饮食不节:过饥;过饱。
二、饮食不洁
三、饮食偏嗜:寒热偏嗜;五味偏嗜;食类偏嗜。
第五节 劳逸失度
一、过劳:劳力过度,伤气;劳神过度,伤心脾;房劳过度,耗伤肾精肾气。
二、过逸:包括体力过逸和脑力过逸。
第六节 病理产物
一、痰饮
痰饮的基本概念(不列标题):包括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
(一)痰饮的形成:包括原因和机理。
(二)痰饮的致病特点:阻滞气血运行;影响水液代谢;易于蒙蔽心神;致病广泛,变化多端。
二、瘀血
瘀血的基本概念(不列标题),瘀血与血瘀概念的区别。
(一)瘀血的形成:血出致瘀;气滞致瘀;因虚致瘀;血寒致瘀;血热致瘀。
(二)瘀血的致病特点:易于阻滞气机;影响血脉运行;影响新血生成;病位固定,病证繁多。
(三)瘀血致病的病症特点:刺痛;肿块;出血;青紫;舌脉改变。
三、结石
结石的基本概念(不列标题)
(一)结石的形成:饮食不当;情志内伤;服药不当;体质差异;久病损伤。
(二)结石的致病特点:多发于肝、胆、肾、膀胱、胃等脏腑;病程较长,病情轻重不一;阻滞气机,损伤脉络。
第七节 其他病因
一、外伤:包括外力损伤,烧烫伤,冻伤,虫兽所伤等。
二、诸虫:包括蛔虫、蛲虫、绦虫、钩虫、血吸虫等。
三、药邪:药邪的形成和致病特点。
四、医过:医过的形成和致病特点。
五、先天因素:包括胎弱,胎毒。
第七章 发病
【要求】
1.掌握发病的基本原理。
2.了解影响发病的因素和发病的类型。
【主要内容】
概说:发病的概念;发病学说的概念、特点和源流。
第一节 发病原理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
(一)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包括正气的基本概念,正气的防御作用,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
(二)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包括邪气的基本概念,邪气的侵害作用,邪气在发病中的作用。
(三)邪正相搏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包括决定发病与否,决定证候类型。
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包括环境因素、体质因素、精神状态与发病的关系。
第二节 发病类型
一、感邪即发
二、徐发
三、伏而后发
四、继发
五、合病与并病
六、复发:包括复发的基本特点、主要类型、诱因等。
第八章 病机
【要求】
1.掌握病机的基本概念及层次结构。
2.掌握邪正盛衰与疾病虚实变化和发展转归的关系。
3.掌握阴阳偏胜、偏衰、互损、格拒、亡失的病机。
4.掌握精虚、失精、精瘀、气虚、气机失调、血虚、血运失常和精气血关系失调的病机。
5.掌握内生“五邪”的病机。
6.了解津液不足、津液代谢障碍的病机。
7.了解疾病传变的基本概念和病位传变、寒热转化、虚实转化的具体规律。
【主要内容】
概说:病机的概念、层次结构;病机学说的概念、特点和源流。
第一节 基本病机
一、邪正盛衰
(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虚实病机;虚实变化。
(二)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正胜邪退;邪胜正衰;邪正相持。
二、阴阳失调
(一)阴阳偏胜: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
(二)阴阳偏衰: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三)阴阳互损:阳损及阴;阴损及阳。
(四)阴阳格拒:阴盛格阳,真寒假热证;阳盛格阴,真热假寒证。
(五)阴阳亡失:亡阳;亡阴。
三、精气血的失常
(一)精的失常:精虚与精的施泄失常(失精、精瘀)的病机。
(二)气的失常:气虚与气机失调(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的病机。
(三)血的失常:血虚与血运失常(血瘀、出血)的病机。
(四)精气血关系失调:精与气血关系的失调;气与血关系的失调。
四、津液代谢失常
(一)津液不足
(二)津液输布排泄障碍:湿浊困阻;痰饮凝聚;水液贮留。
(三)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
精虚、血虚、津液不足、气虚、阴虚、阳虚之间的关系
五、内生“五邪”
(一)风气内动:包括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
(二)寒从中生
(三)湿浊内生
(四)津伤化燥
(五)火热内生:包括阳气过盛化火,邪郁化火,五志过极化火,阴虚火旺。
第二节 疾病传变
一、疾病传变的形式
(一)病位传变:包括表里出入,外感病传变,内伤病传变等。
(二)病性转化:包括寒热转化与虚实转化。
二、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包括体质因素,病邪因素,地域因素和气候因素,生活因素等。
第九章 防治原则
【要求】
1.掌握预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
2.掌握治则的概念、治病求本的概念,以及正治反治、治标治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和三因制宜等治疗原则。
3.了解调理精气血津液等治则。
【主要内容】
第一节 预防
概说:预防的概念、治未病的概念及其与养生的关系
一、未病先防:养生以增强正气;防止病邪侵害。
二、既病防变:早期诊治;防止传变。
第二节 治则
治则的基本概念;治则与治法的区别;
治病求本:是治病的主导思想,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体现,求本即是辨清病因病机和确立证候。
治则治法理论体系的层次结构:治病求本;治则;治法(治疗大法,具体治法,治疗措施)。
一、正治与反治
(一)正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二)反治: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二、治标与治本
(一)缓则治本
(二)急则治标
(三)标本兼治
三、扶正与祛邪
(一)扶正祛邪的概念
(二)扶正祛邪的运用:单独运用,同时运用,先后运用。
四、调整阴阳
(一)损其有余:泻其阳盛,损其阴盛。
(二)补其不足:阴阳互制之调补阴阳,阴阳互济之调补阴阳,阴阳并补,回阳救阴。
五、调理精气血津液
(一)调精
(二)调气
(三)调血
(四)调津液
(五)调理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六、三因制宜
(一)因时制宜
(二)因地制宜
(三)因人制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