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考试时,从“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和“程序设计语言”中任选一个科目作答。
(科目:现代教育技术基础)
一、考查目标
要求考生能较为全面系统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掌握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的过程和方法,并能在此基础上加以灵活运用,具备较强的分析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考查内容
(一)教育技术学概述
1.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展、AECT的由来;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2.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研究对象和范围、功能和作用;了解我国“现代教育技术”概念的发展脉络。
(二)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1.教育技术学的学习理论基础,及其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意义,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
2.视听教育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教学信息的传播及其制约传播效益的因素。
3.技术主义、人文主义对教育的启示;技术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协调关系。
(三)现代教育技术媒体概述
1.现代教育技术媒体分类、特性与教学功能。
2.媒体的本质及其效果原理,如:重复作用原则、最小代价原则。
(四)视听媒体与教学应用
1.光学投影媒体及其教学运用,电声媒体及其教学运用。
2.电视教材的类型、电视教材的编制、电视节目的拍摄技巧(镜头的运动技巧和组接技巧);电视教材的评价指标。
3.电视的教育应用。
(五)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与教育应用
1.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点、作用、基本原理。
2.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区分多媒体、多媒体技术、超文本、超媒体的概念。
3.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征及主要技术,多媒体技术系统构成及其教学应用。
(六)教育技术应用系统与教学应用
1.微型教学系统的概念、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分类、系统构成、Internet提供的服务、IP与域名地址;常见英语缩略词的中文意义,如:CAI、ICAI、MCAI、TCP/IP、HTTP、WWW、HTML、URL、FTP、BBS、ISP、Telnet等。
2.多媒体综合教室、语言实验室、微型教学系统、学习资源中心、教育电视系统和卫星广播电视系统以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种类、功能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
(七)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
1.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和开发过程,如:需求分析、脚本设计、软件编码、测试评价。
2.教学课件素材采集与制作,如:图片的类型、来源与制作;声音、视频文件的格式。
3.教学演示文稿的制作过程与方法,如:教学演示文稿的制作过程;多媒体对象的插入、超级链接以及声音播放的设置;自定义动画及切换效果设置
(八)教学设计概述
1.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教学设计的系统特征与本质。
2.常见的教学设计理论,如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瑞格鲁斯的细化理论、梅瑞尔的成分显示理论等。
3.常见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如第一代教学设计代表模式“肯普模式”、第二代教学设计代表模式“史密斯-雷根模式”等。
4.教学设计过程和方法,如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等。
(九)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1.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和流程,如学习者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的确定、教学媒体的选择与组合、教学过程设计等。
2.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与概念,包括:学习者的一般特征和特殊特征分析,学生智力差异与学习、认知风格差异与学习;教学目标的功能分析及其分类系统;教学策略的概念与分类;教学媒体选择的依据和程序、教学媒体最佳作用点的把握。
(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内涵、途径与方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我国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意义。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内容、过程、模式与方法。
(十一)现代教育技术及其评价
1.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评价的功能、种类、评价的程序与过程。
2.现代教育技术教育评价的准备环节、实施环节和总结环节。
(十二)现代教育技术的未来与发展
1.教育技术的当前热点问题,包括MOOCs、翻转课堂、移动学习、云计算与云教育、数字校园与智慧校园、电子书包等应用现状。
2.现代教育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新涌现的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前景与预测,教育领域中学习变革的未来走向等。
主要参考书
1.何克抗、李文光编著:《教育技术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2.李芒、张志祯主编:《现代教育技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年。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学位
入学考试大纲
(科目:程序设计语言)
一、考查目标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C语言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熟练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熟悉结构化程序设计的编程思想,能运用C语言设计应用程序以解决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程序分析题: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程序填空题: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程序设计题:4小题,每小题12~16分,共52分
三、考查范围
(一)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
1.常用的进位制及其转换
2.数与字符在计算机内存中的表示
3.常量
4.变量
5.常用的运算符与表达式
6.基本输入/输出操作
(二)算法与程序设计基础
1.算法的概念与特点
2.算法的常用表示方法
3.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4.C语句概述
5.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6.循环程序设计
7.综合程序设计应用
(三)函数
1.函数的定义
2.函数的调用与返回值
3.函数的传数传递方式
4.函数的嵌套与递归
5.变量的作用域
6.变量的生存期
7.内部函数与外部函数
8.编译预处理命令
(四)数组类型与指针类型
1.一维数组的定义与使用
2.二维数组的定义与使用
3.数组的应用(排序,查找)
4.字符数组
5.指针的定义与使用
6.指针参数
(五)结构类型与联合类型
1.结构类型的定义
2.结构数组
3.动态链表
(六)文件
1.文件概述
2.打开文件与关闭文件
3.文件的读与写
主要参考书:
1.谭浩强著《C程序设计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
注:考试时,从“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和“程序设计语言”中任选一个科目作答。
(科目:现代教育技术基础)
一、考查目标
要求考生能较为全面系统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掌握教学设计的概念、原理、方法、过程和评价;能结合教学实践的案例和问题进行专业分析与问题解决,并对教育技术未来发展趋势有深入了解和认识。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 分
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0 分,共50 分
案例题:2小题,每小题15 分,共30 分
分析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20 分,共40分
三、考查内容
(一)教育技术学概述
1.教育技术学的产生与发展、国内外教育技术发展个阶段及特点。
2.AECT的由来与定义,教育技术的定义、研究对象和范围、功能和作用。
3.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研究方法和研究取向。
(二)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1.教育技术学的哲学基础和一般科学理论基础。
2.教育技术学的学习理论基础,及其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意义,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
3.视听教育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教学信息的传播及其制约传播效益的因素。
4.技术主义、人文主义对教育的启示;技术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协调关系。
(三)教学媒体与教学资源
1.媒体的概念与本质。
2.教学媒体的含义、特性、分类与教学功能。
3.教学媒体的选择依据和效果原理。
4.教学资源的概述、含义与类型。
5.因特网上的教育信息资源,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与技术规范。
(四)学与教的过程
1.学习过程的定义、学习目标的分类。
2.学习过程模型和影响学习过程的主要因素。
3.典型的学习过程理论,并分析这些理论对信息化教学的影响。
4.教学过程的含义、构成要素和基本阶段。
5.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
6.教学活动的设计、类型和方法等。
7.网络教育支撑平台的教育功能、平台中学习活动的设计。
(五)教学系统设计概述
1.教学系统的概念与结构模型,影响教学系统设计发展的因素。
2.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概念,教学系统设计的系统特征与本质。
3.常见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如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瑞格鲁斯的细化理论、梅瑞尔的成分显示理论等。
4.常见的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如第一代教学设计代表模式“肯普模式”、第二代教学设计代表模式“史密斯-雷根模式”等。
5.常见的教学系统设计方法,如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等。
(六)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1.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和流程,如学习者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的确定、教学媒体的选择与组合、教学过程设计等。
2.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与概念,包括:学习者的一般特征和特殊特征分析,学生智力差异与学习、认知风格差异与学习;教学目标的功能分析及其分类系统;教学策略的概念与分类;教学媒体选择的依据和程序、教学媒体最佳作用点的把握。
(七)教学系统的开发
1.教学系统开发的含义、教学系统开发的技术,熟悉当前网络教学系统开发的新技术。
2.课程开发的概念、过程和方法。
3.智能教学系统和集成化教学系统的开发。
(八)教育技术运用与管理
1.教育技术运用的内涵、基于Web的网络教学系统的应用、信息化教育形式的教学应用及所体现出的主要教学策略。
2.基于行为目标的传递式教学模式和基于生成性目标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差异。
3.学习资源的管理、教学过程的管理。
4.项目管理、知识管理的概念,知识管理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教育价值。
(九)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与教育应用
1.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点、作用、基本原理。
2.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区分多媒体、多媒体技术、超文本、超媒体的概念。
3.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征及主要技术,多媒体技术系统构成及其教学应用。
(十)教育技术应用系统与教学应用
1.微型教学系统的概念、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分类、系统构成、提供的服务等。
2.多媒体综合教室、语言实验室、微型教学系统、学习资源中心、教育电视系统和卫星广播电视系统以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种类、功能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
(十一)多媒体教学软件与网络课程的开发
1.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和开发过程,如:需求分析、脚本设计、软件编码、测试评价。
2.教学课件素材采集与制作,如:图片的类型、来源与制作;声音、视频文件的格式。
3.教学演示文稿的制作过程与方法,如:教学演示文稿的制作过程;多媒体对象的插入、超级链接以及声音播放的设置;自定义动画及切换效果设置。
4.网络课程的定义,网络课程设计中的需求分析、结构设计和界面设计以及技术路线。
(十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内涵、途径与方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我国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意义。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内容、过程、模式与方法。
(十三)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的评价
1.学习资源评价的基本原则和常见评价类型。
2.学习过程评价的类型、程序与过程,运用契约评价、量规评价、评价档案袋、评价包等工具进行评价。
3.教育评价的准备环节、实施环节和总结环节。
4.网络教学评价的特点、模型和实施评价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十四)教育技术与教育变革的未来与发展
1.教育信息化的概念、特征及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改革的影响。
2.教育技术的当前热点问题,包括MOOCs、STEM教育、翻转课堂、移动学习、智慧校园、教育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教育等。
3.教育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新涌现的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前景与预测,教育领域中学习变革的未来走向等。
主要参考书
1 何克抗、李文光编著:《教育技术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年。
2 李芒、张志祯主编:《现代教育技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 年。
科目:程序设计语言
一、考查目标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C语言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熟练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熟悉结构化程序设计的编程思想,能运用C语言设计应用程序以解决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3 分,共30 分
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3 分,共30 分
程序分析题: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 分
程序填空题: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 分
程序设计题:3小题,每小题12~15 分,共42分
三、考查范围
(一)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
1.常用的计数进位制及其转换
2.数与字符在计算机内存中的表示
3.常量
4.变量
5.常用的运算符与表达式
6.基本输入/输出操作
(二)算法与程序设计基础
1.算法的概念与特点
2.算法的常用表示方法
3.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4.C语句概述
5.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6.循环程序设计
7.综合程序设计应用
(三)函数
1.函数的定义
2.函数的调用与返回值
3.函数的参数传递方式
4.函数的嵌套与递归
5.变量的作用域
6.变量的生存期
7.内部函数与外部函数
8.编译预处理命令
(四)数组类型与指针类型
1.一维数组的定义与使用
2.二维数组的定义与使用
3.数组的应用(排序,查找)
4.字符数组
5.指针的定义与使用
6.指针参数
(五)结构类型与联合类型
1.结构类型的定义
2.结构数组
3.动态链表
(六)文件
1.文件概述
2.打开文件与关闭文件
3.文件的读与写
主要参考书:
1.谭浩强著《C程序设计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