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力学博士点简介
天津大学一般力学博士点是国内最早开展非线性振动理论及其工程应用研究的学科之一。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8人,高级工程师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有:陈予恕教授、邱家俊教授、王洪礼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及其工程应用;2、机电藕联系统的非线性振动;3、非线性振动理论及应用。 本学科自1986年建点以来,在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领域中,取得了若干重要的研究成果:在非线性振动中,引入现代数学和非线性科学理论,建立了C-L方法。对参数激励系统的高余维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普适分类研究,从而奠定了工程动力学的基础。利用这些理论和早期的多自由度非线性振动系统的研究成果,解决了大型旋转机械、海上采油平台、高速列车等重大工程设备中关键非线性动力学问题,仅在大型汽轮发电机组上的初步应用,就产生了一亿元的经济效益。十多年来,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被SCI、EI等摘引500多篇次,出版专著6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奖10多项,共培养博士研究生近30名,博士后4名。此外,本学科具有广泛的国内外合作关系和影响,至今,已主持领导了八届全国非线性振动会议,创建并主编了《非线性动力学学报》。已完成“八﹒五”攻关项目一项、“长江三峡机组关键技术基础性研究”的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基金18项及横向项目若干项。 目前,本学科由陈予恕教授作为项目主持人,正承担着国家重大项目:“大型旋转机械的非线性动力学问题”,该项目是一般力学学科第一项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重大项目,另外,还承担着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子课题:“混沌非线性动力学理论研究”,与此同时,在研的面上基金项目8项,共计研究经费100多万元。 今后,本学科在积极完成上述项目的同时,还计划在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混沌理论在医学上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研究,我们竭诚欢迎有志从事非线性动力学研究的青年学者加入我们的行列,共同促进我国非线性科学的更大发展。
固体力学学科简介
我校固体力学博士点二级学科是根据1997年国家教育部学科划分方案由原固体力学和实验力学两个二级学科组合而成,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属一级学科(力学)单位,是天津市重点学科和天津大学211工程建设学科,并承担国家教委基础力学基地建设任务,现设有固体力学博士点、硕士点、博士后流动站。 本学科具有一支高水平的结构合理的年富力强的学术队伍,教授7人,副教授1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导师15人。大多数青年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多数教师曾到国外学习和进修过。本学科在国际和国内实验力学和固体实验力学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多名教师地国际和国内学术组织和学术刊物兼任工作。本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佟景伟教授、秦玉文教授,学科负责人亢一澜教授。 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1)弹塑性理论与应用。(2)材料与结构的强度理论和强度分析。(3)材料高应变率本构关系的实验与数值分析。(4)静动态光力学理论与实验中电子技术、视频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5)微区细观力学实验技术,(包括了纳米测量技术)。(6)现代光力学理论与应用(包括无损检测技术和工程物理模拟)。 近年来本专业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基金项目,承担了多项资金数额较高的重大工程项目。在国内外高水平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有多篇被SCI、EI、ISTP收录。近年来荣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三项,铁道建筑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 本学科重视人才培养,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在研究生论文的选题上,强调创新发展,在研究生论文工作期间注意培养他们的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独立科研能力。注意论文质量,多数研究生的论文被国内同行评为高水平或较高水平。自82年以来,已培养出40余名博士研究生和100余名硕士研究生。他们国除部分人出国继续留学深造外其余大多数人已成为我国科研、教育、工程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和技术骨干或学术领导。 本学科具有广泛的国际交流渠道,与美国、欧共体、意大利、日本、德国等国家及香港、台湾地区有着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已聘请多名国内外著名力学专家为我校的名誉教授和兼职教授,教师中每年都有较多人次出国开会、访问和进行学术交流。 本学科具有高水平的科研环境与实验条件,本学科所属的实验室有:实验力学中的现代光学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实验力学实验室,材料强度与力学行为实验室。拥有多台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仪器和设备。在现代光、电测试技术与应用方面已有多年的研究工作积累。近年来在国家教育部、世界银行贷款、211工程以及各种科研项目资金的支持下实验仪器和设备已得到较大程度的更新与补充。 本学科的主要大型仪器设备有:电子散斑干涉仪,红外热像仪,多火花光弹测试系统,脉冲激光动态光力学,材料静动态力学能性测试系统,多种光学仪器,超声检测仪,Instron电液伺服试验机,岛津实验机等。
流体力学简介
天津大学流体力学学科是天津市重点学科,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198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现设有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是我校“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并建有国家“实验力学中的现代光学技术”专业实验室。 该学科现有正教授八人,其中中科院院士一名,博士导师四名,副教授六人,硕士导师四名,讲师五人,其中获博士学位的八人。45岁以下获博士学位的七人,占年轻教师人数的64%。 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湍流基础理论及流动稳定性非线性理论的研究,其主要内容包括:
湍流相干结构形成动力学机理的研究 湍流相干结构的检测、辨识及其拓扑结构的研究 湍流相干结构与小尺度脉动之间的相互作用 湍流相干结构的控制 三维可压缩边界层流动稳定性的研究
还开展了海岸波浪与河流环境流体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内容包括:
计算流体力学的理论和方法 海岸、海洋工程中的水波动力学问题的数值模拟 河流、海洋环境流体力学问题的数值模拟
主要仪器设备:
回流式低速风洞一座 直流式低湍流度风洞一座(在建) 中型水槽一座(实验段长10米) 小型水槽两座 六通道热线/热膜测速系统一套(美国TSI公司) 三维激光测速系统一套(丹麦DANTEC公司) 精密微压差计两台(日本柴油株式会社) 计算站两台,微型计算机(奔腾II 十台)
流体力学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长期稳定在“湍流与流动稳定性”上。湍流是长期困绕自然科学和工程界的一个难题,流动稳定性的研究一直是国际、国内流体力学研究的基础性关键课题之一。该学科一直承担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流动性及湍流基础研究项目的研究工作。在学术带头人中科院院士周恒教授的领导下,经多年的努力,在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 近几年来,该学科取得的重要成果如下: 完整地提出了修正的流动稳定性弱非线性理论。 分别改进和提出了壁湍流近壁区和外区相干结构的动力学模型。 为从理论上研究壁湍流近壁区非对称流向涡的演化,提出了一般三波共振的理论。以其为理论基础,利用数值的方法,还研究了单个相干结构的演化规律。 完成了用三分量热线探头测量平板湍流边界层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完整的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发现了平板湍流边界层的锥形涡。 对检测湍流相干结构的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并对用数字技术及小波分析方法从时间序列条件采样中筛选出相干结构进行了研究。 本学科目前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情况: 本学科曾多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流动稳定性及湍流基础研究的项目,93年以来已承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4项,国家“八五”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湍流基础研究”(51万元);现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湍流及其控制”(34万元);“近岸海域潮、波、波流共同作用下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研究”(45万元);以及国家科委“九五”攀登项目“流体及空气动力学关键基础问题研究”中的三个子课题(70~140万元)。 本学科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 该学科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流动稳定性及湍流的相干结构。其中在以下的三个子方向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有可能在近三~五年内取得重大突破: 1.特殊情况下剪切流的流动不稳定性研究: ·超音速、高超音速边界层流动不稳定性非线性理论的研究。 ·不可压流、可压流、特别是高超音速非定常混合层的流动不稳定性的研究及其对混合的影响。 2.完善湍流相干结构动力学的理论模型,尤其是针对研究单个相干结构演化规律的模型,并研究其在湍流输运中的应用。 3.湍流多尺度结构的精密测量与多分辨分析。 4.近岸海域潮、波、波流共同作用下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的研究。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重点学科及博士点简介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国务院学术委员会1981年首批批准的博士、硕士授予单位,1990年开始设立博士后流动站。 本专业现有教授8人(其中博士导师5人,获博士生学位的博士生导师2人),副教授9人,讲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0人,工程师及高级工程师10人。 主要研究方向: 1.工程陶瓷与精密加工技术 2.机械动力学、机器人机构学 3.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4.多体系统理论及应用 5.智能机器人及机电一体化技术 6.流体传动与控制 近五年来,本专业在先进制造技术及相关领域开展了广泛、深入和卓有成效的研究,承担数十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八五”、“九五”攻关和“863”项目、部委基金及横向开发项目,在理论及应用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200余篇,部分被EI、SCI和ISTP检索。通过省部级以上鉴定3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0余项,年科研经费近百万元。 本专业设有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和机械电子工程研究所,并建有先进的实验研究基地,包括工程陶瓷及加工技术实验室(国家教委开放实验室)、中台精机机床实验室、中美合作机械噪声与设备故障诊断实验研究室。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仪器和良好的实验条件,包括立式加工中心、NC车床,引进的轮廓仪、激光测量系统、振动与噪声测试分析仪器、专用陶瓷加工设备,另有微机及工作站数十台,为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研究环境。 本专业从1981年招收博士研究生。17年来共培养博士生53名,目前在读博士生31名。在博士研究生培养方面,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全学科范围内树立了严谨的治学风气。所培养的博士毕业后近三分之一在国内各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少数人出国深造,获得用人单位好评。 本专业博士论文大多密切结合国家和部么省市科研项目,目标明确,有工程应用背景,且研究经费有保证。近年来,博士生参加和毕业后留校参加完成和正在进行的项目有:
85和95攻关计划子课题 3项 863计划子课题 12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1项 省市部委级基金 54项 学科带头人:刘又午教授,男,1952年南开大学机械系,后任教至今。1986年晋升教授,同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多次赴美、日、德访问讲学。研究多体动力学和先进制造技术。完成国家和部级课题30项,成果15项,著作6本,论文100余篇。获教委奖3项,天津市一等奖1项。 学科负责人:黄田教授,男,1990年毕业于天津大学机械制造专业,获博士学位,1992年晋升教授,1993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现任机电一系主任,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所长。赴十余国家访问、讲学和参加国际会议。主要研究方向:机械动力学和并联机器人机构学。完成国家和部委课题10项,发表论文70余篇,获教委奖2项,1994年被评为天津市跨世纪人才,天津市授衔专家,1998年入选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计划”。
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博士点简介
本专业于1990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博士生导师4名,教授7名,副教授38名。获博士和硕士学位的青年教师17名,工程技术人员11名。本专业教学、科研设备齐全,有机械动力学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机械零件实验室及拥有百余台微机的机械设计实验中心。该专业目前已培养博士11名,在校博士生12名。在长期的科研与教学工作中,逐步形成了以下几个主要的研究方向:
机构学及机械动力学 智能机器人及机电一体化 智能工程及其在机械科学中的应用 啮合理论和机械传动 机械产品的现代设计方法 近几年来,该博士点鉴定完成国家863计划、八五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22项,各部委及其它项目几十项。获国家科学大会奖一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8项,省市级科技进步奖7项,发表论文200余篇。
光学工程(原光学仪器)
批准时间 1983年 主要研究方向 1.光电信息处理与光技术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 2.超快激光 3.图像处理科学与技术 现有学术队伍 现有博士生导师(邢歧荣,章若冰,张伟立,刘文耀,周革,马世宁,胡鸿章)11人,教授26人,副教授30人,讲师和工程师17人,博士生39人。 主要设备情况 四极高频溅射机,超高速数字化仪,太宝石激光器,YAG泵浦染料激光器,扫描密度计,计算机,大型仪器设备和计算机工作站等。 获奖情况 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教委科学进步二、三等,省、部委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共计26项。 学术带头人(负责人,简介) 张以谟,1933年2月出生,男,教授,83年6月评为博士生导师。开拓了本学科应用光学、信息光学、光技术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等研究方向。 王清月,1938年10月出生,男,教授,90年6月评为博士生导师。推动了天津大学光学工程学科建设,开拓了本学科超快激光等研究方向。 郁道银,1945年7月出生,男,教授,94年6月评为博士生导师。推动了天津大学光学工程学科建设,开拓了本学科图像科学与技术等研究方向。 人才培养 85年至98年间培养博士51人,在读博士生34人。培养的研究生在思想品质,业务能力等方面都获得用人单位好评。博士后出站5人,在读4人。
精密仪器及机械
批准时间 1985年 主要研究方向 激光多普勒(LDA)与激光相位多普勒(PDA)检测技术;管道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无损检测技术;现代传感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微机械与微执行器;精密计时仪器;激光焊接与加工技术。 现有学术队伍 博士生导师2人;教授5人;副教授10人; 主要设备情况 本博士点与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博士点共享精密测试技术与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利用世行贷款和“211建设”资金购置的先进仪器设备。 获奖情况 “圆孤齿形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LDA法电子钟表微型步进电机动态特性测试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另有十余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学术带头人(负责人,简介) 靳世久,男,生于1947年2月,教授,博士生导师。1970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工程系。留校任教;1978年考取我国首届硕士研究生,1981年获工学硕士学位,继续留校任教;1988年至1989年在法国作高级访问学者。八十年代以来主持完成了十四项科研课题,其中四项成果获天津市和轻工部科技进步奖,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了近四十篇论文。 人才培养 已毕业和在学的博士生20余名; 已毕业和在学的硕士生80余名。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批准时间 1981年 主要研究方向 1.激光及光电测试技术 2.精密测量及仪器智能化 3.近代光学测试技术 4.纳米测试技术 5.精密测控技术及其仪器 现有学术队伍 叶声华、张国雄、陈林才、胡小唐、蒋诚志、庄葆华博士生导师6人。 主要设备情况 建有“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有HP双频激光干涉代之坐标测量机,电子经纬仪,原子力显微镜,电子防震移,图形工作站等诸多。 获奖情况 获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教学成果奖及省部级奖等共28项。 学术带头人(负责人,简介) 叶声华教授,博士生导师,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尤其对激光测试技术有深入研究,在激光准直测量技术,视觉检测技术、激光衍射测量技术,激光光纤干涉测量技术等方面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高科技项目,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等26项,现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63”、“九五”攻关等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及省部级奖共14项。已培养博士26人,硕士39人,博士后3人,在读研究生12人,博士后3人。叶声华教授的教研成果,“培养高质量的博士,关键抓创造性”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天津市一等奖。 人才培养 自94以来,毕业博士52人,毕业硕士205人,毕业本科生750人,出站博士后8人,在读博士生21人,在读硕士生39人,在读本科生270人,在站博士后4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