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历史与理论学科
该学科点批准时间为1998年,自1952年以来,卢绳教授和冯建逵教授为本学科奠定了雄厚的学术基础,古建筑的测绘和研究,在全国建筑院系中局独特地位,曾获得国家教委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特别奖,被国家文物局指定为有资格进行古建筑复原设计的少数几个单位之一。 近些年来,王其亨教授在清代皇家园林、陵墓和风水科学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同时,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开拓意义,特别是在天津近代建筑的研究方面,具有广泛的成果。此外还有东方建筑、类型建筑的研究,各具特色,在衢昙寺、北海等古建筑复原工程中获得了好评。现有博士生导师王其亨教授,具有比较合理的学术梯队,每年招收博士生2名。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学科(天津市的重点学科单位)
该学科批准时间为1985年,主要研究方向:传统建筑文化与当代建筑创新的研究和实践、建筑美学与空间构图理论、中国古典园林研究及现代园林设计、地域建筑文化与更新、建筑设计方法论、日本现代建筑以及中国当代建筑研究等,这些项目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处于学科发展的前沿,多年来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等10余项资助,在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中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果,在全国占有领先地位,在国外具有广泛的影响。近年来曾获得建筑学会学术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级图书奖和省部级学术一等、二等奖10余项。博士生导师有:彭一刚教授、聂兰生教授、黄为隽教授、荆其敏教授和邹德侬教授等。 该学科每年招收博士生5~8名,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城市规划与设计学科
城市规划学科建立于1953年,由自美国回来的沈玉麟教授及其他教师创立。 在荆其敏教授的带领下,该学科形成以城市环境建筑学、城市设计等科技为特色的研究方向,承担了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8项部委的科研项目和大量的规划任务。1992年来获国家级和省市级奖励10余项,专著12种,论文数十篇。
建筑技术科学专业博士点简介
天津大学建筑技术科学博士点于1996年取得国务院学位办授权后,1997年开始招收博士生。现为建筑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博士点。建筑技术科学博士点学科目前有两个研究方向,建筑物理环境与建筑洁净技术。两个方向各有博士生导师1名,共有博士考导师2名,在校博士生11名,并拥有一支由5名教授、8名副教授及若干讲师与实验技术人员组成的队伍。本学科除了有声、光、热的一般测试一器及混响室、消声室等专用实验室外还有原红外影象节能诊断仪、图像数字化处理的全套装置、激光粒子计数器、细菌过滤效率检测台、气流流型模拟室等设备。有雄厚的教学和科研基础,曾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二次、建设部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一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国家科技大会奖一项、天津市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一项、专利二项。 学术带头人沈天行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带头人)女,1933年12月生,1953至1956为清华大学建筑物理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在天津大学从教,1986年任教授,长期从事建筑声、光、热环境、建筑节能与太阳能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是我国建筑物理学科创始人之一,在国内率先对天然采光理论进行系统研究,55年在国内首次公开出版《天然采光》一书。提出多种采光计算法及研制采光材料,奠定我国采光设计的科学基础。 85年开始引用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研究建筑光色环境的量化分布,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次连续资助下逐渐发展为建筑光、色环境的数据采集、测试、计算、统计、评价及仿真智能化辅助设计的系统研究。创造性的将视野中几十万个光信息同时采集下来,并能集形、色、量于一体。将环境中才集的色参数用微机进行统计分类,并根据人们对色彩的心理反应,建立了评价色环境的专家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所创立的“灯光可视化设计应用系统”经专家鉴定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正开展“影视灯光虚拟应用系统基础理论研究”并与中央电视台合作进行“电视灯光效果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系统”的开发。在建筑热工与节能测试、诊断提供了先进的手段。96年被评为全国建筑节能先进工作者。在建筑声学领域,参加隔声标准的编写,80年代开始应用计算机进行厅堂音质模拟,90年代初率先进行可听化音质基础理论及设计的研究,已取得一系列成果。60年开始培养研究生,现已培养硕士生40多名,并招博士生6名。
化学工程博士简介
天津大学化学工程学科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81年批准的首批具有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点和国家重点学科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本学科建有多所研究基地,如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精馏实验室、国家级精馏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化工部天津大学工业结晶研究开发中心等。本学科点拥有数千平米的实验室和总价值8000万元以上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验检测设备和仪器,科研条件优越。 本学科现有专职教学、科研人员110余人,主要学术带头人为中科院院士,国际著名蒸馏专家余国琮教授。在他的领导下,形成了一支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年龄层次与知识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其中的12名博士导师、18名教授、31名副教授是学术造诣较高、成绩突出的学者专家,此外还荟集了一大批积极开拓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优秀青年教学研究人员。 化学工程是研究化学工业及与其相关工业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化学过程、物理过程及其所用设备的设计与操作和优化的共同规律的一门工程学科,其学科内容包括:单元操作(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工传递过程及化工系统工程等5个学科分支,本学科覆盖面广,与能源、材料、电子、冶金、食品轻工及环境保护等部门都有密切关系。本专业研究方向几乎涉及化学工程的各个领域,如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流体力学与传递过程、传质与分离工程、化工过程系统工程、核化学工程、化工应用数学、环境化学工程等。 本学科极为重视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多次获得优秀博士生、硕士生奖和优秀教学成果奖。目前,已培养博士生90名,硕士生380余名,我们一直把研究生当作一支重要的科研力量。在研究生的参与下,本学科已完成项目300余项,其中重大项目3项,国家级项目50余项,省市部委级项目60项,企业委托项目百余项。已获各级科技进步奖65项,鉴定成果95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700余篇、出版专著和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被广泛采用的高教统编教材30多种。 本学科点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有70多项,总经费3600多万元,其中国家级及省市部委级项目50余项。天津大学化学工程学科已被列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一期投资800万人民币,建立“现代传质与分离技术”研究和开发基地。 本学科点每年计划招收本科生约60名,硕士生约50名,博士生约15名。为研究生开设课程有30多门,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和毕业论文工作,将使学生既掌握了扎实的专业基础,又具有了宽阔的视野和解决新问题所必须的概念与技能,从而为学生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化学工艺
化学工艺是研究各类化学品的合成方法、原理、流程、设备及其相关基础理论的科学,直接为石油化工、生物、医药、环境、能源、材料等服务,关系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在整个化工领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天津大学化学工艺(前身为有机化工)学科1981年被批准为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1986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学科,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之一。现建有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流动站、绿色化学技术研究中心、膜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 该学科学术梯队实力雄厚,学术带头人陈洪钫教授是我国有机化工专业创建人之一,在有机化工反应、有机化工分离等领域有很深造诣,曾任天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院长和化工系主任多年,学术带头人中还有包括米镇涛教授、马沛生教授、刘家祺教授、许根慧教授在内的一批学术造诣精深,成就卓著的国内知名教授。近年来该学科又补充了一批近年来毕业或深造于国内外著名学府的知识新颖、锐意进取、充满生机的中青年学者。 本学科具有一流的基础设施,现有实验室面积2800平方米。本学科具备先进的研究与测试手段,包括国家投资和世行贷款在内,现有仪器资产2000万元以上。 该学科立足国际学术前沿,以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作为教学和科研的主导思想,研究方向辐射面广、集成性强。在新型合成工艺、一碳化工、新型高效分离技术、反应与分离集成技术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并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科研项目多次获国家或省部级奖励,在取得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推动了国内化学工艺学科的发展。 该学科是天津大学化工领域中的骨干学科,是国内化学工艺领域重要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近四十年来为我国化工行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本学科点已培养出本科生近5000人,硕士生近200人,博士生近40人。这些毕业生的大多数已成为国内教学、科研、生产、管理等部门的骨干力量(包括多名工程院士和部门技术领导等),还有一部分毕业生在国外著名高校工作。近期配合国家“211”工程建设推出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与管理措施将会使本学科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在下世纪初跻身世界一流水平。 本学科一贯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二十余所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起学术联系,并与欧美、日本等国的十多个大公司签立了合作协议。 本学科的研究领域由基础、应用基础和应用三部分组成。根据21世纪高新技术发展趋势,利用现有工作基础和优势,近期的主攻方向和优选研究领域主要有: 新型绿色化学工艺(高效洁净化工新工艺,生物技术,膜技术):设计与环境友好新分子和新材料,使用无公害的原材料路线,开发洁净、高效的新型反应、分离技术以及反应与分离集成技术,最终实现零排放的绿色化学工艺,达到用新的反应与分离技术实现化学工业的低能耗、无污染,同时研究天然产物分离纯化与合成。 离新技术用功能化学品的合成:研制信息产业微电子用各类高纯化学品、航空航天用高能量密度燃料,高效、高选择性催化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特种材料用单体等,确保高新技术领域的发展需求。探索新型催化过程及机理,研究界面反应与传递。 过程科学与工程技术:开展分子热力学、过程系统工程、过程模拟放大等基础研究,解决原型技术的工业放大。
生物化工学科简介
生物化工即生物化学工程,该学科诞生于50年代,80年代发展迅速,成为化学工程与生物技术领域举足轻重的交叉发展学科;它致力于生物技术产品过程理论、技术、设备和工艺和研究和开发,在将生命科学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起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其涉及内容包括多相与生物反应工程、生物分离工程、细胞培养工程、代谢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及其应用、生态工程、生物功能材料、环境工程等。 天津大学生物化工学科在近20年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是我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成立本科专业,1996年成为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并有博士后流动站。目前天津大学该学科已发展成为以青年学术带头人为主、研究方向各具特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高水平教学科研队伍,其中包括:博士生导师胡宗定、孙彦、元英进、赵学明4名、副教授5名,5人具有博士学位,国家科委生物开发中心专家组成员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专家孙彦、元英进教授2人。主要学术带头人胡宗定教授是国内外知名生化工程专家,在生物反应器和生物反应工程等领域多有建树。 天津大学生物化工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1)胡宗定教授为首的多相与生物反应工程、生物反应器;(2)孙彦教授为首的生物分离工程、复合生物过程;(3)元英进教授为首的植物细胞培养工程、天然产物及反应工程;(4)赵学明教授为首的生物反应与代谢工程;(5)甘一如副教授为首的基因工程制药;(6)董晓燕副教授为首的蛋白质工程;(7)闻建平副教授为首的环境生物工程等。天津大学在这些各具特色的研究领域均取得了突出成绩。 天津大学生物化工学科注重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各研究方向建立了相应的科研实验室,基础设施齐全,其中包括:符合GLP标准的基因工程药物实验室、各种发酵及动植物细胞培养装置、各种分离纯化及分析检测设备等,实验室面积1000余平方米。至1998年底,已培养博士12人,硕士48人,博士后6人;其中不少在国内外大学继续深造,已有多人成为我国生物化工界的中坚力量。1990年以来,本学科已完成科研重大项目28项,其中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3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2项,国家教委、天津市和其它部委基金和攻关项目20余项,合计经费达7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出版学术专著、译著和教材12部。同时,国家对本校该学科的建设极为重视,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一期投资400万元,将于2000年前建成“生物技术与生物加工工程”研究基地。 天津大学生物化工学科非常重视同国内外同行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德国国家生物技术研究院、英国剑桥大学、伯明朝翰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日本东京大学、大阪大学、神户大学、九州大学,奥地利格拉兹技术大学,澳大利亚Adelaide大学等均有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协议,可为本学科的硕士和博士继续深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机会。
应用化学博士点
本博士点是全国最早建立的从事应用电化学研究的博士点学科。现有教授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人),副教授10人。学术带头人郭鹤桐教授现任中国表面工程协会常务理事及电镀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多年来一直从事应用电化学领域的研究工作,在金属电沉积、电解和化学电源等研究领域有较高的学术造诣,近年来有多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在应用电化学学术界颇具声望。 本博士点的研究方向涉及面较广,并突出了工科专业的特点。主要研究方向有金属电沉积、化学电源、腐蚀电化学、复合材料,电化学反应工程及生物电化学等。 金属电沉积主要从事实用价值较高的、发展迅速的金属基表层复合材料的形成及其机理的研究。固体微粒与金属共沉积形成的金属基复合功能材料能显著地改善镀层的性能,并可根据需要对之加以“裁剪”,而且还能大量节约贵重原材料,在生产实践中能发挥重要作用。研究成功的电沉积复合镀锡层可使其在各种恶劣环境下的可焊性,均能达到创优水平。研究课题“电子元器件稳定易焊锡基复合材料”获1991年国家发明三等奖。以银-氧化镧复合镀层取代纯银作为电接触材料,可节约用银70~90%,有很大经济效益。研究课题“耐电蚀银-氧化镧电触头”获1990年国家发明三等奖。在大量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发现了复合镀层中微粒与基质金属间存在着轨道相互作用,打破了过去认为二者仅仅处于机械混合状态的传统观念。 通过电沉积和化学沉积制备被日本学者誉为“未来的梦的金属”的非晶态合金镀层,不但方法简便,成本低廉,而且可以制备出其他方法不易获得的非晶态合金。对具有高耐蚀性、高机械强度、高导磁率,耐放射线特性等各种功能的新型非晶态合金镀层的研究以及非晶态合金形成机理的研究,有重大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近几年与日本小若正伦教授在这方面的合作研究,已取得很大成绩。 在激光作用下的电沉积,既可大大加快沉积速度(一般可提高几百倍),改善镀层的组织结构,又可在不采用屏蔽措施的条件下达到局部沉积的目的。在电子中有很大的发展前途。 通过电化学结晶外延法形成纳米级叠层膜可获得超晶格结构材料。这种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进行的“电化学建筑工程”处于信息科学中的前沿阵地。 化学电源应用于航天技术中的燃料电池,在目前已成为解决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的最具有吸引力的手段。对电极电催化性能的研究是一项保证燃料电池容量和寿命的重要任务。本学科研究的氢-氧燃料电池及甲醇-空气燃料电池的催化电极材料,可以节约贵金属铂的用量使之能在保证电池性能的基础上大大地降低成本,更有利于使用燃料电池取代内燃机开汽车。开展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的研究又是一项最近新发展起来的先进的很有实用前途的燃料电池。 随着能源转换新材料及电催化效应研究的日益深入,需要电极自身具有分子水平的微观信息。本学科通过电化学调制光谱研究镍、聚苯胺等电极的微观结构和表面状态,获取了很多在理论与实践中均有重要价值的成果,处于国内外先进水平的行列。以聚苯胺作为锂二次电池的正极材料,可使电池性能改善和循环寿命提高,此项工作也地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研制成功的《干电池电解液快速净化的电化学工程方法》曾获国家发明三等奖。 在努力解决铝电极的溶解与钝化矛盾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使用性能良好的铝-空气电池,已在实践中获得了广泛应用,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并在此基础上派生出铝-水电池制氧、制氧、氧传感器和高活化铝合金牺牲阳极新技术。正在研究铝-空气电池作为电动汽车和电池自行车等电源使铝-空气电池形成一族新的研究开发技术成果。 被誉为绿色(无污染)电池的氢-镍电池是当前国内外高速发展的高能电源。对储氢材料及金属氢化物电极表面改性的研究,显著提高电极的放电容量和循环寿命,进一步扩大氢镍电池的应用领域。 腐蚀电化学研究方向就重视微计算机在电化学研究中的应用,曾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套腐蚀电化学微计算机在线测量系统,对钝化膜稳定性的研究、金属表面的电化学和化学修饰以及缓蚀剂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也都取得了有重要价值的成果。此外,为了进一步掌握金属腐蚀规律和探索防止金属腐蚀的新措施,需要进行对腐蚀金属的表面状态和表面过程的原位监测的研究。解决不同腐蚀环境中如何选用耐腐蚀的金属材料问题是一项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大意义的研究课题,需要进行金属材料腐蚀与防护咨询系统和寿命预测的研究。这两项研究都是处于腐蚀电化学的前沿和尖端地位。 电化学反应工程中的热传递问题是关系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大课题。针对电化学反应器的特点对电化学反应器的放大效应和放大技术进行研究,是当前电化学迫切需要解决的尖端问题。通过使用新型金属阳极和改进反应器设计而研制成功的次氯酸钠发生器曾获天津市科技进步奖。 生物电化学主要研究以蛋白质及其它生物大分子修饰和各种生物功能电极的电化学动力学,从而探索有关新陈代谢、病理、药理的作用有理,以生物催化电极与生物免疫电极为主要研究对象,并研究由此而构成的各种生物电化学传感器的作用原理,该研究成果可推广应用于临床诊断,生物工程、环境监测等领域。还开展铝氧化着色纳米技术和各种功能材料的研究。 本博士点自1987年以来已培养博士生21人,博士后2人。承担和完成科研项目52项,省部级鉴定科研成果27项,获国家发明三等奖4项,获省部级奖9项,发表论文360篇,专著5部。
生物医学工程
批准时间 1993年 主要研究方向 人体信息检测 现有学术队伍 现有博士生导师6人,教授人员8名,副教授15人。 主要设备情况 由国家教委批准的实验室有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光 电子信息工程开放实验室,化学工程联合重点实验室。 获奖情况 国家二等奖二项,部级奖五项,其它市级奖五项 学术带头人(负责人,简介) 王明时、虞启琏、吕杨生教授的人体信息检测与分析技术为主。 姚康德、成国祥的医用与电子材料研究为主。 孙彦、元英进的生物技术作为主攻方向。 陈乐王、张凤宝的人工器官研究为主。 人才培养 共培养博士生30余人,毕业博士18人,在国内外重大刊物上发表50余篇。
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重点学科简介
我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并为该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1986年经国家国务院学科委员会审查批准“系统工程”专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1981年为我国系统工程专业首批博士点),1997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和学科调整,调整为“管理科学与工程”重点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重点学科和博士点主要研究内容为: 现代信息技术对管理的影响 复杂系统及其调控问题研究 系统分析与决策 金融工程与金融管理 社会经济系统建模理论和方法研究 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研究 工业工程理论与应用 CIMS管理模式及技术体系与应用研究 该重点学科共有教授30名,副教授30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1人。在读博士生130名,已获博士学位68人,该学科学术带头人为著名系统工程专家刘豹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