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学原理-----第八章 教师与学生 |
教育学原理-----第八章 教师与学生 |
责任编辑:admin 作者:佚名 来源:转自网络 更新时间:2007-8-4 20:58:10 |
|
内容提要
1 .随着学校教育的产生,就有了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教师。
2 .教师的劳动具有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和群体与个体的统一性等特征。
3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发展中的人和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学生即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
4 .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维系和发展、既是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保证。
学校教育活动主要是通过教师和学生来进行的。因此正确认识教师和学生在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他们各自的特点和相互关系,对于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节 教育过程中的教师
一、教师职业概述
(一)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教师是接受社会的一定委托,在学校中以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特定影响为主要职责的社会成员。
教师是一种古老而永恒的职业。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教育现象,随着文字的产生和学校的出现,就有了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并由他们承担着人类文化的传递和新一代的培养。我国原始社会即有燧人氏教民熟食、伏羲氏教民畋猎、神农氏教民农作之说,这说明原始部落中的首领即以其劳动和生活经验教育氏族成员,担当着教师的职责,但他们并不代表职业教师。到了奴隶社会初期,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但从事教育的教师仍不具有独立的身份,他们所承担的教育下一代的任务是与他们所从事的直接生产劳动、政治活动、宗教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如我国奴隶社会官学的教师由统治阶级的官吏担任,官即师,师即官,官师合一。西欧各国奴隶社会的学校也不例外。只是到了奴隶社会后期,才正式出现了在学校中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专职教师。可见,教师职业是人类社会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发生高度分化之后的产物。随着大工业生产的发展,各国普遍认识到教育在改造国民素质中的卓越地位,因此都普遍实行了义务教育制度,把教师职业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教师职业的专门化程度日益提高,教师越来越成为社会中不可缺少的职业。
(二)教师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任何一个民族、种族在其延续过程中都积淀了深厚的智慧结晶,传递这些前人奋斗的结果,使新一代不在摸索中前行,使社会能得以向前发展,教师在其中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乌申斯基说过:“教师是克服人类无知和恶习的大机构中的活跃而积极的成员,是历史上所有高尚而伟大的人物和新一代之间的中间人,是人类神对遗训的保持者,是人类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其作用主要体现在:
1 .传递和发展人类文化,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纵观教师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就会发现,教师自始至终都担负着传播人类文化知识的重要职能。人类通过生育传递生命,通过教育传递文明。教师闻道在先,掌握较多的文化知识,并且具有一定的教育经验和技能,因而可以在一定时间里将人类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传授给学生,使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得以总结和世代相传。而且,人类文化知识的发展与突破,更是教师通过启发学生的智慧,开启他们的潜能,使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的文化科学知识而得以实现的。
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表现为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那些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那些极大丰富人类思想境界的人,又无一不是通过教师的培养而成才的。而且,教师在一定时期内还为传播进步的思想意识和科学的革命理论,为维护进步的生产关系和精神文明,促进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 .探索和塑造人类灵魂,促进人类的自身完善
人类从蒙昧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迈进的过程,教师一直是先驱先导。人类的文明是由人创造和发展的,教师必须通过自己的探索发展未来人才的规格与要求,进而通过自己的工作——教书育人来完成这一使命,这一工作直接关系到人类素质的提高,从这个角度讲,教师为完善人类自身进行了先导性的探索。
教师在促进人类自身完善的过程中,时时刻刻通过自己的劳动,去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启迪人们的心灵。因此,人们把教师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创造未来人”的特殊雕塑家。教师通过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全人类的文化水平,培养新型的劳动者,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通过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为社会发明更多的科学技术和更好的精神产品,实现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从而促进人类自身的发展和完善。
由于教师的劳动无论对促进社会发展,还是对促进人类自身完善都产生着巨大作用,因此古往今来许多有远见卓识的思想家、政治家、革命家都十分重视教育,尊敬教师。历史上有不少伟人曾亲自从事过教师的工作,并给教师职业以很高的评价。人们用“百年树人”来揭示教师工作的深刻含义,用“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手握金钥匙的人”等最美好的称号来表达对教师的尊敬。每一位已经成为教师或将要成为教师的人都要时刻提醒自己:自尊自爱,加强自身修养,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完善教师形象,无愧于时代给予我们的赞誉。
二、教师劳动的特点
任何一种劳动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师的劳动与社会上的其他生产劳动相比,在于它是一种培育人的劳动,它是通过为社会培养各种必需的合格人才,来体现教师劳动的价值。充分认识教师劳动的特点,对增强教师工作的自觉性,提高工作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复杂性
考察教师的职业史就会发现,无论在任何国家、任何时代,教师的劳动都不是简单的劳动,而是一种特殊的复杂的脑力劳动。
首先,教师的劳动对象既不是死的自然资料,也不是没有意识的动物和植物,而是具有各种独特品质的社会成员。他们是活生生的人,由于先天的遗传素质、个性心理、社会环境、家庭影响以及后天教育的差异,有着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秉赋、能力,不同的气质、性格,不同的意志、情感,不同的思想、行为,使他们的发展具有不同的水平和特点,而且又都处在不同的发展变化之中。总之,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自己的生活世界;世界上也没有绝对相同的一个人,每个学生都在不断发展变化。此外,教师的劳动对象还具有主观能动性,是自我教育的主体。他们并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影响,而是能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制约着教师的劳动。对于教师的劳动,他们既有可能是积极的参与者,也有可能是中立的旁观者,甚至可能成为消极的排斥者。总之,学生以其各自不同的反应方式有力地影响着教师的劳动效果。教师的劳动不是一个单向灌输的过程,而是一个双向运动的过程。
其次,教师的劳动过程是一种以知识信息的传递和转化为主要形式的过程,是一种综合运用、消化、传递、发现知识和技能的复杂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这种教育过程不同于物品的传递,不同于某种生产工具的简单操作。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自己首先要储备有丰富的知识,并对所教的知识有深刻的理解,而且要具备一定的教育技能,才可能在教学中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为学生所接受,这是一个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劳动也比较难于以意志努力为转移,教师的劳动效果也不仅仅取决于教师的努力和能力,还在于学生的自身因素。因为任何教育活动,都不是教师的单向作用,而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作用。
再次,教师的劳动任务是多方面的。教师劳动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促使每一个学生的身心的各方面都得到和谐统一的发展。这就是说,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既要传播知识,又要发展智力;既要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将来能承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出的要求与自然界作斗争,又要能承受现有的社会关系以适应社会生活。这都体现了教师劳动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教师要完成这样艰巨复杂的劳动任务,仅仅依靠学校这一专门机构是不行的,因为教师不可能把时空完全控制在学校中,还必须配合家庭、社会来进行,把工作深入到家庭和社会。教师的劳动产品具有其它产品无可比拟的社会价值,是具有一定文化知识技能和思想觉悟的人,对社会的各个方面都能产生直接作用和深远影响,其对社会的作用面之广、影响度之深,是社会上任何一种劳动产品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高度负责,尽可能杜绝不合格产品。因为这种不合格产品既不能抛弃,也无法“回炉重造”。
(二)创造性
一般说来,任何一种劳动都需要有一定的创造性,但教师的劳动则要求有更灵活的创造性。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它需要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但它决不能单纯模仿或机械重复,教师要根据自己对教育方针、培养目标以及教材的理解,针对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和普遍规律,选择最能奏效的方法与途径来实现教育目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教师工作的创造性特点,在于他们的活动并无固定不变的规范、程式或方法可以套用。
教师劳动的这种独特的创造性,是由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的。面对着千差万别的教育群体和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个体,教师不可能像物质生产部门那样按照固定的工艺流程、统一的型号、相同的标准去简单机械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在教育工作中根本就没有一套可供教师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教育对象都有效的现有模式。教师既要用统一的培养目标去塑造学生,又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性特点,有选择地实施教育活动,这种选择、实施的过程就是一个非常灵活的创造过程。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首先表现在对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教育有原则可遵循,人们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关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许多原则,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却无法直接套用这些原则,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运用什么原则以及怎样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同样,教育有法可依,但无定法可抄。照抄照搬别人的或已往的经验,通常是不能达到教育目的的,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选用教育方法。
其次,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和加工也是创造性的劳动。要使教学内容为学生所掌握,教师就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综合,恰当地取舍并进行合理地组织,使之成为学生可接受掌握的知识体系和观念体系,并考虑如何开启学生的智慧,从而巧妙地设计问题和情境。这个过程就如同导演对剧本的再创造一样,是一次创造性劳动和艺术加工过程。
再次,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还表现在教师的教育机智上。所谓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新的、意外的情况正确而迅速地做出判断并巧妙地加以解决的能力。教师的劳动对象是活泼主动的,教育情景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在复杂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事先预料不到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具有高度的教育机智,善于把突发事件转化为教育的契机。教师是否具有较高的教育机智,取决于教师个体的观察能力、综合能力、驾驭能力和创造能力,它是教师个体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经验创造性结合的结晶。
(三)示范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须要带有强烈的示范性。教师劳动与其他劳动的一个最大不同点,就在于教师主要是用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劳动对象。教师不像工人、农民那样用生产工具加工劳动对象,他是在和学生的共同活动中,用自己的品德、智慧、知识、才能去教育学生,教师的素质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教育的效果。在教育过程中,教育的基本手段与教师融为一体,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智能、形成品德的重要因素。“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效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任何一个教师,不管他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不管他是自觉还是不自觉,他都在对学生进行示范。
教师的劳动之所以具有示范性,还在于模仿是青少年学生的一个重要学习方式。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处在发展之中,身心各方面都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因而这一阶段的学生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恋的情感,他们时时刻刻观察着教师的言行举止、思想品质,以此作为自己模仿的榜样。教师劳动的这种示范性,几乎表现在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从知识的传授到思想品德教育,从课堂教学到日常生活,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对学生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要时刻注意处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而且这种示范不应该是一种虚假的装饰,而应成为教师自身思想、智慧和品格的自然流露;也不应该是强加给学生的现成模式,强求学生盲目服从,而应是对学生的一种启发诱导,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主体意识。
(四)长期性
教师的劳动不是一种短期见效的行为,而是一种具有长期性特点的特殊劳动过程。
首先,人才培养的周期长、见效慢。“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用来形容教师劳动过程的长期性是非常贴切的。培养一个人,需要教师长期的工作,从幼儿园到中学、大学毕业,需要十多年的教育培养,这期间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能力的发展和思想品德的形成,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求教师做长期耐心细致的教育工作。而且,教师的劳动成果见效慢。教师的劳动成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学生,这种劳动产品具有社会性,不能像物质生产部门的产品那样立竿见影的短期见效。因此,评定教师的工作成果时,既要考虑学生现实的效果,又要考虑可能发生的潜在效果和社会效益。
其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会随着学生学业的结束而消失,而是会在学生长期的实践中更趋于完善和成熟。教师为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打下的基础,往往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成为他们终身发展的宝贵财富。
(五)群体和个体的统一性
教师的劳动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在一定的目标上,都具有很强的个体性特点。每一位教师都要以自己的知识、才能、品德、智慧去影响自己的学生,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任务,即教师的劳动从劳动手段角度讲主要是以个体劳动的形式进行的。同时,教师的劳动成果又是集体劳动和多方面影响的结果。任何一个学生的身心发展,都不仅仅是不同科目、不同年龄阶段许多教师共同影响的结果,也是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本人长期共同努力的结果。教师的个体劳动最终都要融汇于教师的集体劳动之中,教育工作需要教师的群体劳动。
教师劳动的群体和个体统一性,要求教师要协调好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综合环境,特别是处理好自身与教师群体的关系,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业务水平。
三、教师的职业素养
每一种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和素质规定,教师作为一种古老而永恒的职业,在其不断发展过程中也逐步完善其职业素养。教师劳动的特点及其在社会历史上的特定作用,必然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具体概括为:
(一)教育思想素养
思想是人们行动的先导和指南。从事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有正确的思想作为指导,教师作为一项严肃的职业,更需要人们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思想是人们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教育现象、教育规律的认识和看法,表现在培养人的一系列问题上的观念、理论及其体系。在现代社会里,随着人们对教育活动的深入认识,对现代人才培养规格的更新,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学生观,现代的教学观,以及科学的教育质量观等,并以此作为提高工作效率的指南,避免错误的教育行为,确保教育工作的正确方向。良好的教育思想素养,是教师职业素养的核心内容。
(二)职业道德素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是教师道德结构中的主体部分,它在调节教师全部道德品质中起重要作用。尤其是当它成为教师的自我要求、自我评价和自我修养时,将对教育工作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其基本内容包括:
1 .热爱教育、无私奉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活动在人类生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通过对人才的培养来实现。这种客观规律就要求教师应当以积极的态度去从事教育活动,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热爱教育事业,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是教师工作动力的源泉。它不仅可以激发教师对工作的责任感和对事业的忠诚,而且可以使教师产生对教育工作的高涨热情和浓厚兴趣。作为一名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育工作的重大社会作用,认识到自身劳动的价值,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更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许多优秀教师的经验证明,他们之所以能在教育工作中做出卓越的成绩,首先是因为他们热爱教育事业,愿意为下一代的成长贡献自己的毕业精力。
2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托尔斯泰曾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与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热爱学生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体现,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教师要从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出发,全心全意地关心和热爱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严格要求学生,把学生培养成才。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可以消除学生对教师许多不必要的疑虑,可以密切师生关系,造成良好的教育气氛,增强教育的效力。
教师对学生的热爱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尊重信任学生,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全面关心他们的成长,真正做到诲人不倦。
3 .团结协作、互勉共进
为了搞好教育工作,教师不仅要正确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还要正确处理好教师集体之间的关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这个系统中每一个成员的积极努力,互相配合,才能使教育工作有效地进行。为此,每一个教师在充分发挥自己个体积极性、创造性的同时,还必须为建设良好的教师集体做出努力。教师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团结协作,互勉共进。
4 .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这是教师形成威信的必要条件,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保证。教师劳动的主要手段是“言传身教”,示范性很强,这个特点就决定了教师必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要时时处处做好学生的表率,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知识素养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因此,具有比较渊博合理的知识是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一名合格的教师所应具有的合理的知识结构包括:
1 .精深的专业知识
这是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也是教师用以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必备基础。教师为了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方向。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先得有一桶水。而且,在现代科学迅猛发展,知识不断激增的时代,教师的这“一桶水”还需要经常更新,专业基础知识还是教师知识更新的重要条件。教师的专业知识越丰富,越精深,就越容易准确地把握教材,做到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2 .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教师既应学有专攻,又应广泛涉猎;既要精通一门学科,又要研究相邻学科。这既是由于各门学科之间的密切相关,又是由于当今的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他们迫切地希望教师能在多方面知识上满足他们的要求。教师的知识越广博,越能做到知识讲解的透彻生动,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而且还可以密切与学生的关系,成为向学生施加全面影响的手段和才能。一个外国学者曾这样说:一个教师的素质不仅在于他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的深度,一定意义上讲,对各种教学艺术和宽广的知识面的熟练运用是一个成功的教师不可缺少的素养。
3 .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
这里包括教师应当系统地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等知识,了解教育工作的原理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只有具备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才能树立正确的教育指导思想,克服教育工作的盲目性,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否懂得并掌握了教育的规律和理论,直接决定着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成败和效率。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教师教育科学理论知识的培养,把是否掌握教育科学理论知识作为考察一个人能否做好教育工作的一个必备条件。
(四)能力素养
一定的能力素养是进行和完成某种工作所需具备的,教师的能力素养是进行教育活动,完成教育任务的重要保证。教师的能力素养一般包括:
1 .组织教学的能力
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必须具有一定的组织教学的能力,它是教师能否出色完成教学工作的关键。教师高超的组织教学的能力,能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和发挥出来,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教师组织教学的能力包括: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的编制教学进展计划和教案的能力;分析和重组教材体系的能力;运用教学参考书及编写补充教材的能力;恰当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制作教具的能力;收集、整理、归纳教学反馈信息的能力等。
2 .对教育影响的传导能力
教师要善于掌握并运用教育影响去作用于学生,要使教师的知识、技能、思想和感情等变为影响学生的教育力量,必须借助于一定的传导工具。其中,语言是传导的最重要工具。因此,教师要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使教师的语言表达体现教育、教学工作的特殊要求,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形象性和启发性等特点,做到通俗易懂、条理清晰。同时,教师在进行语言表达时要快慢适中、抑扬顿锉、富含感情,并及时根据学生的不同反应,恰当地调整自己的语气语调,以增强语言表达的感染力,充分发挥语言在传导信息中的重要作用。此外,教师的文字表达能力和人体表达能力也是传导教育影响的重要工具。
3 .组织管理能力
教师面对班集体进行教育工作,其组织管理能力必然会影响到教育教学工作的进行。这种组织管理能力包括两方面:一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管理,教师面对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群体,既要把课堂组织得有条不紊,使学生有秩序地学习,又要创造出思维活跃和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二是学生集体的组织管理,这主要是针对班主任而言,作为一名班主任,必须具有培养一个良好班集体的能力。
4 .科研能力
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指各级各类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从事与教育教学相关课题的总结、实验及创造发明的能力。它不仅是高校教师必备的能力,同时也是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能力,他们最基本的要求是教师应具有对他人成果进行分析、鉴别并提出个人见解的能力。因为教育工作和教育教学改革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才能把教育实践、教学改革与课题研究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教学质量和自身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五)身心素养
教师劳动是一种充满高度创造性的繁重的脑力劳动,又是一种兼有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所以教师必须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做保证。健康良好的身心素质是教师职业素养建立的基础,其在教师的职业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高昂振奋的精神和轻松愉快的心境,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教育质量。 第二节 教育过程中的学生
一、教育过程中学生的特点
(一)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把学生仅仅作为受教育的对象或学习者来对待,忽视学生身心的整体性。事实上,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他既是自然实体,又是社会实体,教育所要实现的是人的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从教育学意义上看,学生必须是一个完整的人、全面的人,而不是被割裂开的、片面的人。在教育活动中,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也就是说,学习过程并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或技能训练,而是伴随着交往、创造、追求、选择、意志努力、喜怒哀乐等的综合过程,是学生整个内心世界的全面参与。如果不从人的整体性上来理解和对待学生,那么,教育措施就容易脱离学生的实际,教育活动就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要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就必须反对那种割裂人的完整性的作法,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
(二)学生是一个发展中的人
青少年学生不是成人的雏形,而是具有身心不稳定特点的可塑性极强的个体和群体。他们在生理上和心理上所展现出来的各种特征并不是已经达到发展的顶峰和终极,而是还都处在不断变化和趋向于成熟的过程中。这就意味着,学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能和很强的可塑性。也正是由于青少年学生各方面发展都不够成熟,因此获得成人的教育和关怀就成为他们发展中的必然需要。对于发展中的学生,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要允许学生犯错,而不应求全责备,要求他们做到十完十美。而且,更重要的是,教师要辩证地看待学生身上的缺点和错误,既不能全盘否定,更不能消极对待,而要从中发现积极的进步的东西,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三)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是在以学习为主的各种活动中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并从中得到发展的。而且这种学习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学习不同,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规范化学习。教师的指导对学生学习的质和量都发生着重要影响。
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问题历来是许多教育家加以探讨并引起争论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在外国教育史上有两派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派是以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论”,认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处于绝对的权威状态,学生只能被动地服从教师,把学生完全视为一种消极被动的接受教育的客体。这种观点在近代教育史上基本占据了主导地位。另一派是以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学生中心论”,即“儿童中心主义”,认为教育就是要适应人的自然发展,教育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教师只能作为“自然仆人”去引导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需要,而不能干涉学生的活动。这种观点把学生提到了绝对权威状态,从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但它在扭转传统的“教师中心论”,改变教育忽视儿童的状况中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我国的古代和近代,基本上是“教师中心论”占主导地位。到了现代,特别是经过“五四”运动的影响,加上杜威来华讲学,“教师中心论”的地位稍有动摇,但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全面学习苏联,凯洛夫的教育学受到推崇,虽然它强调了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但它对学生主体性的重视仍然不够,突出的仍然是教师中心。
如何正确地认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需要我们以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加以客观科学地分析。
一方面我们要肯定学生是教育的对象,要接受教育,一切的教育活动都要围绕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来进行,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发挥其育人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强调学生同时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具有主体和客体的双重特性。学生的客体地位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关键。
三、中学生的年龄特征
我们将来的教育对象主要是中学生,他们除了具备社会成员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青少年时期的特殊的年龄特征。正确认识和了解这个时期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教育工作意义很大。
(一)初中生的年龄特征
1 .生理特征
初中生的年龄大致在 12 — 15 岁左右,处于青春发育期,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身心各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学生生理上的“激变期”,主要表现为成长发育迅速,体形剧变,身体机能迅速健全,性开始成熟。
首先,初中男女生都处在生长的第二高峰期,身高平均每年增长 6 — 8 厘米,体重平均每年增加 2 — 4 公斤,骨骼和肌肉发育很快,但骨化过程尚未完成,可塑性大,容易弯曲和损伤;肌肉的耐力较差。因此要防止学生运动量或劳动量过大,以免影响健康。
其次,初中生的身体机能迅速增强,并逐渐健全而接近成人,特别是神经系统的发育。此时中学生的脑容积已接近成人,神经活动的机能进一步完善,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显著提高,为其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奠定了生理基础。但其神经细胞比较脆弱,应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和恰当的体育锻炼。
再次,初中生生理上的另一显著变化是性成熟开始。女生从十二三岁,男生从十三四岁,性器官发育较快,性腺机能开始活动,出现第二性征,这些生理上的变化引起了学生心理上的变化。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生活条件的变化,性成熟期呈提早趋势,少年生理早熟者增多。因此对初中生进行性知识、性道德和青春期卫生知识的教育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 .心理发展特点
初中生在生理上的急剧发展变化,以及由小学升入到中学各方面的变化,必然会使他们的心理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认识能力发展迅速。感知能力达到较高程度,据测定,初中生区别颜色的能力比小学低年级学生提高 60% 以上;视听觉感受性均得到进一步发展,灵敏性甚至超过成人;时空知觉有较大发展,观察事物的目的性、持久性和概括性日益提高;记忆力显著提高,有意识记在学习中得到发展,理解性记忆的比重增大,能有意识地提出记忆的任务,并选择记忆方法,检查记忆效果;想象力迅速发展,而且想象中的创造性成份逐步增加;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增强,集中保持时间能达到 45 分钟,有意注意逐渐发展起来,但仍与个人兴趣爱好相联系;思维的发展是认识能力提高的主要标志,初中阶段基本可以完成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抽象思维逐渐占主导地位,并开始发展独立性和批判性,但进行抽象思维时仍需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基础,全面性和分析性不足。
二是情感丰富、不稳定。少年期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因此情绪、情感表现强烈,变化快,并显得狭隘和肤浅。他们非常重视友谊,喜欢结伴而行,对朋友忠实坦诚,对教师和家长则保持着心理上的距离。但他们也容易因知识和经验的不足,缺乏判断力,不能正确区分友谊与包庇、高尚与庸俗。初中生已开始追求远大的目标和理想,敬佩和向往英雄模范人物,在集体生活中往往表现出较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为班级和学校的受奖感到兴奋和自豪,对自己的集体受到批评而懊丧。初中生的积极情感在学习与交往中获得发展,但也易受外界影响显得不够冷静,有待于教师的细心引导而加以慢慢培养。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性的成熟而给青少年男女的情感带来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一般表现为男女生表面上疏远、冷淡,女生在男生面前感到腼腆和害羞,男生似乎毫不在意,但心理上都很关心对方对自己的态度。这种变化是自然的。男女同学之间的相互吸引和爱慕敬重情感还是从属于友谊的,但如果对这种情感把握不好,就容易出现早恋现象。这就需要教师细心地加以引导,使异性之间的友谊得到健康发展。
三是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增强。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迅速发展,逐渐由评价别人转向评价自己,注重自己的内心体验,喜欢分析自己的个性特点,渴望获得成人的承认和尊重,重视自己在家庭和班级中的地位,但也容易为了显示自己而采取简单鲁莽的行为。伴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中学生的独立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他们不再像小学生那样依赖教师和家长,而是开始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喜欢经过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意见,反对过多的监督与干涉。
(二)高中生的年龄特征
1 .生理特征
高中生的年龄大致在 15 — 18 岁左右,处于青年初期。高中生的生理发展与初中生同属一个大阶段,有一定的延续性和关联性。
高中生的身体生长速度逐渐减慢,但已基本接近成人的标准,趋于成熟,在体态上逐渐趋于匀称,体型也已稳定,骨骼骨化过程基本完成,肌肉力量还在发展,所以外表看来高中生已是一个成人。脑的结构和机能已和成人相等,神经细胞已发育完全,神经过程的兴奋和抑制达到平衡,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机能更加完善。同时,高中生的性机能已经发育成熟,性意识越来越强烈。
2 .心理特点
高中生的心理明显地比初中生更为成熟,已达到一个更高的发展水平。
首先,认识能力进一步发展。感知觉的目的性和系统性增强,观察力有很大提高,并且趋向精确和细致;注意力更加稳定;记忆力由机械记忆为主过渡到以理解记忆为主;思维表现出更高的抽象概括水平,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思维的深刻性、独立性和批判性都有明显发展;想象力也日益丰富和新异。高中生认识能力的提高为其学习复杂的科学知识,完成较重的学习任务提供了条件。
其次,情感过程发展较快。高中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强烈而富于热情,相对于初中生尤为稳定和深刻,趋于内向和分化。他们的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情感更为浓厚,与个人社会责任感联系起来。他们的友谊感也增加了理智性与深刻程度,多从道德观念的一致,理想、志向的共同点上去寻求友谊。男女同学的友好表示逐渐增多,在正确教育引导下,一般能克制自己的行为与感情,表现出道德上的成熟与情感的深刻性。
再次,意志的自觉性提高。高中生的意志水平仍不是很高,但其自觉性比初中生有明显的提高,受暗示性减弱,克服困难的毅力也有所增强,自我调节能力逐步提高,但有时喜欢义气行事,需要教师给予适时地帮助。
第三节 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
一、师生关系的涵义及功能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通过相互交往和影响而形成的人际关系。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维系教育活动的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安排、进行和效果都取决于师生关系的交往情况。因为,教师和学生是教育过程中两个最活跃的因素,学校的教育活动正是通过他们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来推动的,缺少任何一方,教育活动就无法存在下去。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维系和发展,既是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它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及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此,我们应该积极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师生关系的功能。师生关系的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教育功能
师生关系本身就孕育着一种教育,师生关系性质不同,其教育的性质、功能也就不同。尊师爱生,师生间互敬互爱,体现了社会主义伦理道德,体现了社会主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这种人际关系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从中学会了尊重,尊重他人和自尊自爱,也体会到受到他人尊重的愉快感受,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尊重和爱,也必将为师生带来积极的教育影响。
2 .激励功能
尊师爱生不仅为师生带来积极的影响,具有重大的教育功能,而且也使师生间从中得到激励,激发其向上的精神。学生尊重教师,尊重教师的劳动,使教师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和从事教育工作的光荣,从而增强工作的责任感、荣誉感,坚定献身教育事业的信念,发奋搞好教育工作,更好更多地培养人才。学生在教师的爱护中,感受到师爱的温暖,也感受到了教师殷切的期待。学生将以师爱为动力,奋发向上,以不辜负老师的培养和期望。
3 .调控功能
师生关系不仅具有教育、激励功能,而且还对教育、教学以及学校管理等方面具有调控功能。师生关系除了具有教育性,还具有情感性。情通理顺,情通理达,这种通情达理状态下教师的教育就易于、乐于为学生所接受,否则,往往会出现“情感障碍”。师生关系融洽,使双方产生积极的愉快体验。尊师爱生,新型的师生关系调控着教育活动的运转。
4 .社会功能
学校是社会的晴雨表,是社会风气的净化器,是文明风尚的播种机。学校中师生间的人际关系不仅影响着师生自身,也影响着社会。今天的学生,明日的公民,他们在学校所受的教育影响怎样,修养程度如何,师生关系的性质、水平决定着是否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从而影响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一定要考虑其社会影响,注重社会效果。
二、师生关系的具体表现
师生之间在学校组织中所发生的关系,主要是由他们各自在学校中的角色、地位、任务以及义务和权利所规定的,与学校的教育目标直接相联系,属于一种正式关系。此外,师生之间还可能在正式关系之外自然形成一种非正式关系,如师生之间可以由同样的业余爱好结合在一起,也可以作为知心朋友发生经常的密切的交往。这种关系没有任何规章制度的约束,而是出自于各自的感情、友谊或共同需要,它是正式关系的补充和发展,有助于教育任务的完成。所以,考察师生关系,除了正式关系外还要了解师生之间的非正式关系。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基本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首先,在工作关系方面,师生之间为了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而产生的人际关系。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是由双方各自的职责和任务所决定的,并不为教师和学生的主观态度而转移,他们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完成教育任务。在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中,不仅可能完成某项教育任务,也可以使他们的交往需要得到一定的满足,从而产生特定的人际关系。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往往为了博取教师的喜爱,获取与教师交往的满足而努力完成学习任务。教师也会因学生对于他的爱戴和尊敬而更加努力工作。所以,师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的前提,它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从而有助于教育任务的完成。
其次,在组织关系方面,师生之间会在一定的组织和制度中结成制定的角色关系。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的组织结构和制度规范中,分别占有不同的位置,履行不同的职责。这种从组织和制度上决定的师生之间的关系必然会要求师生在教育过程中充当不同的角色。几乎在一切社会制度和社会时代中,教师都充当着教育者和组织者的角色,有一定的权威和权力;学生充当着受教育和被领导者的角色,听从教师的领导,服从教师的要求。这两种角色的关系反映了一定社会的意志和要求,教师和学生是否进入角色,直接影响着教育过程的进行和效益。由于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同时充当多种角色,如知识传播者、家长代理人、模范公民、学生知己等,可能会发生角色冲突,因此,师生之间的组织关系就显得非常复杂。
再次,在心理关系方面,师生之间会在教育过程的交往中形成相互认知和情感关系。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需要建立在相互认知的基础上,师生彼此之间的正确认知有利于教育目的的实现和教学任务的完成,然而,师生之间的认识总是要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若控制不当,则会影响师生之间的正确认知,因此,教师要善于处理在认知过程中的情感和理智的关系,使师生之间在良好的感情关系中保持正确的认知。
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对教育活动的影响很大。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和感情能产生积极的教学效果,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而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爱戴也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
师生关系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的概念,除了上述所讲的基本表现形式外还可能体现在其他方面上,需要从多角度加以系统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师生关系。有人根据师生之间在教育过程中不同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将师生关系分为三种类型: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不同类型的师生关系,有着不同的表现特点。
专制型 这一类型是以命令、权威、服从、疏远为其心态和行为特征的。教师对学生不够热爱和尊重,常使用权威和强制手段管理学生,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甚至苛刻。学生对教师缺乏了解,表面畏服,背后抗拒,处于被动地位。师生之间缺少交流、沟通和作用,关系疏远,甚至紧张和对立。
放任型 这一类是以无序、随意、放纵为其心态和行为特征的。教师对工作不负责,对学生也缺乏感情,对学生的问题不闻不问,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学生对教师也持有无所谓的态度,消极对待教师的要求。师生之间交往甚少,交流有限,既缺少相互期望和帮助、也无明显的冲突和对抗,关系冷淡。
民主型 这种类型是以开放、平等、互助为其主要心态和行为特征的。教师热爱、关心、尊重和信任学生,既利用权威,又用自己的学识、才能和品德去教育学生。学生理解和尊重教师,师生之间交往较多,互相支持配合,关系融洽、密切。
这种关系的形成往往源于教师的民主意识,平等观念,创造精神以及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人格力量,这也是师生关系的最佳模式,是我们所应努力做到的。
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一)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赖以进行和教育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因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衡量师生关系的好坏,主要是根据人际关系的基本品质进行判断的,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主要有三方面特征。
1 .民主平等
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关系是社会主义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的反映,是教育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虽然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地位和知识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但在科学真理面前,师生之间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发扬教学民主,并不意味着削弱权威,反而还会有助于教师创造性和主导作用的发挥。民主平等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
2 .尊师爱生
尊师爱生就是学生应当尊重教师,教师应当热爱学生,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友爱、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感情基础。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师德规范,是教师职业责任感的反映,它能使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高度负责。如果教师不热爱学生,就会失去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就难以在教育实践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工作的成效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而且,爱生是尊师的基础。它能激发起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赖,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易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影响。
3 .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及其教育目的,才能正确地引导和教育学生,使自己的知识和教育能得以发挥和发展;学生只有了解教师和教师职业特点,才能积极参与教育活动,在教育活动中获得自己的知识,促进智能和品德的发展。所以,师生双方是相互促进、彼此推动的关系。正如《学记》所载:“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对教学相长关系的认识越深,师生关系就越容易改善和发展,对师生双方面的帮助也越大。因此,教学相长是良好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与方法
1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建立起来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首要途径。在正常的情况下,学生对教师的了解和情感的产生是从课堂教学开始的。教师的诸多素质如德和才,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观念等都会在课堂上充分地展示出来。对教师而言,课堂教学也是了解学生的开始。通过各种信息,教师对他所面对的教育集体进行整体判断,并随着教学活动的深入,逐步深入熟悉每一位学生。教学活动对师生关系的建立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利用自己的知识优势,树立自己的权威形象,阐述自己的政治、道德观点,赢得学生的尊重,展示对学生的爱心,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
2 .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在课外活动中建立起来的。课外活动中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的补充。在课外活动中,师生双方的关系形态多种多样,因此师生双方的相互了解是立体的、多侧面的,它使师生双方在彼此心目中的形象显得丰满、充实、有血有肉,其关系也变得丰富多彩。课外活动是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的师生关系的教育作用也是多层次多类别的。教师要在课外活动中充实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给学生树立崇高的榜样。同时,让学生不断了解自己,自己不断了解学生,达到师生双方正式关系与非正式关系的和谐、教育关系与心理关系的和谐、集体关系与个体关系的的谐。
3 .校外活动是师生关系形成的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途径。校外活动相对于学校教育活动来说,目的不很具体,计划性、组织性不那么周密,但是这种淡化了教育痕迹的活动却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内涵。有时候,这种活动也是强化良好的师生关系,改善不良师生关系的必由之路和变通手段。因此,师生关系建立的多种途径要求教师不仅在课内外,而且要在校外意识到自己的职业角色和社会地位,增强教育的立体效果。
复习思考题:
1 .怎样理解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2 .教师的劳动具有哪些特点?
3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请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4 .如何看待学生的本质属性?
5 .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转载:湖南师范学院 |
|
上一篇文章: 教育学原理-----第九章 教育活动 下一篇文章: 教育学原理-----第七章 教育内容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文章搜索 |
|
|
天津考研网版权、投稿与免责申明: |
1)凡本网署名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天津考研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天津考研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来源:转自网络"的文章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
|
热卖考研资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