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古代史-----第十一章 第五节 三十年战争 |
世界古代史-----第十一章 第五节 三十年战争 |
责任编辑:admin 作者:佚名 来源:转自网络 更新时间:2007-8-4 21:09:21 |
|
第五节 三十年战争 一、起因 三十年战争起初是德国诸侯之间、诸侯同皇帝之间的一场内战,后来由于西欧和北欧的一些主要国家先后卷入了进去,从而成为欧洲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战争,战争断断续续打了30年(1618—1648年)。 战争主要还是起因于诸侯之间、诸侯同皇帝之间的矛盾。宗教改革后,诸侯势力不断增强,1555年奥格斯堡和约签定后,新教与天主教势力几乎相等,七大选侯中有三个信奉新教(勃兰登堡、萨克森和巴拉丁)。新教、旧教诸侯都无意遵守和约,常常为扩大地盘和增加财产,以宗教为借口挑起武装冲突。德国皇室哈布斯堡家族控制着奥地利、捷克、士瓦本和阿尔萨斯一带,在诸侯中版图最大,实力最强,它的旁支还控制着西班牙,皇帝依靠自己的实力,利用诸侯间的矛盾,积极推行中央集权政策,他以反对新教为号召、限制新教诸侯为借口,竭力取得天主教诸侯的支持,以加强中央皇权,但皇权的加强又加深了与新旧教诸侯之间的矛盾,也使诸侯分裂成两个对立的集团。1608年,新教诸侯以巴拉丁选侯腓特烈为首组成“新教同盟”,1609年,天主教诸侯以巴伐利亚公爵马克西米连为首组成“天主教同盟”。 诸侯之间的纷争往往还搀杂着复杂的国际背景,法国不希望出现一个集中统一的强大邻国,因而竭力使德国处于分裂状态,以有利于法国的扩张和夺取欧洲霸权,自亨利四世以来,法国一直执行着削弱哈布斯堡家族的外交政策。丹麦、瑞典和英国也不能容忍德国在北欧的扩张,因此诸侯两个集团的斗争都有外国插手,法国、荷兰、丹麦、瑞典等支持“新教同盟”,教皇,西班牙则支持“天主教同盟”。而各地诸侯也勾结外国势力反对皇权的强大。
二、战争经过 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是1618年捷克人民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起义。1526年,捷克被并入神圣罗马帝国,国王由德皇兼任,捷克只保有自治权。1612年,德皇指定耶稣会士斐迪南为捷克国王。1618年,斐迪南下令禁止布拉格新教集会,于是捷克国会提出了抗议,并拒不承认斐迪南为国王。1618年5月23日,在皇帝宣布新教徒为暴徒后,布拉格人民爆发了起义,他们冲进王宫,按照捷克人民惩治叛徒的习惯把两个钦差大臣从窗口掷入壕沟,这就是著名的“掷出窗外事件”,它成了捷克起义和三十年战争的开端。 三十年战争分为四个阶段: 1、捷克——巴拉丁时期(1618—1624年)。“掷出窗外事件”发生后,捷克组成了临时政府并宣布独立,1619年,捷克国会又推选“新教同盟”领袖巴拉丁选侯腓特烈为国王同斐迪南作战。6月间捷军推进到了维也纳,德皇于是以巴拉丁选侯资格转让给巴伐利亚公爵为条件向“天主教同盟”求援,天主教同盟出兵、出钱支援皇帝,同时西班牙出兵攻打巴拉丁。这时,捷克贵族不敢依靠群众,寄望于新教同盟救援,但新教同盟不但拒绝支援,而且和天主教同盟缔结互不侵犯条约。1620年11月8日,天主教同盟军队在布拉格近郊的白山一带打败捷克军队,腓特烈逃走,随后巴拉丁被占领,选侯资格也转让给了巴伐利亚公爵,捷克沦为奥地利的一个行省。 2、丹麦时期(1625—1629年)。天主教同盟的胜利导致了皇权的加强,这既不符合割据一方的新旧教诸侯的利益,也不符合法国等外国势力要求,1625年,法国促成英国、荷兰、丹麦三国签订反哈布斯堡同盟,并资助丹麦出兵德国,一些新教诸侯也支持丹麦的行动,这样,德国内战扩大成了一场国际战争。1626年,皇帝在天主教同盟的支持下利用捷克贵族瓦伦斯坦的雇佣兵,打败丹麦和新教诸侯的联军。瓦伦斯坦是德意志帝国著名的军事家,主张消灭诸侯割据,驱逐外国势力,在德国建立类似法国和西班牙那样的中央集权制,他本人拥有地产12万公顷,雇佣兵10万人,都拿出来替皇帝服务。打败丹麦后,1628年,皇帝封他为麦克伦堡公爵、波罗的海和大泽的统帅。1629年,丹麦被迫在律伯克签订和约,保证以后不再干涉德国内政。同时,皇帝颁布“复原敕令”,规定1552年以后被新教诸侯侵占的教产全部物归原主。 3、瑞典时期(1630—1634年)。在上阶段战争后,德皇势力急剧膨胀,达到了波罗的海沿岸,瓦伦斯坦也计划在波罗的海建造一支强大的德国舰队。皇帝和瓦伦斯坦的政策引起了新旧教诸侯的不满,1630年,在累根斯堡召开的选侯会议上决定罢黜瓦伦斯坦的职务,缩编他的军队。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是个激进的新教徒,他在占据波罗的海沿岸后还想扩张霸权,坚决反对德皇权力的加强。1630年7月,瑞典在法国支持下占领了波美拉尼亚,并同勃兰登堡、萨克森选侯联合打败了天主教同盟的军队。1632年4月,瑞军长驱直入巴伐利亚,维也纳危在旦夕,皇帝只好重新起用瓦伦斯坦。1632年11月,双方在萨克森的吕层会战,天主教同盟的军队创伤重大,瑞典也失去了古斯塔夫国王。为保存实力,1633年,瓦伦斯坦决定同瑞典和谈,这被皇帝看作是另有所图,于是1634年初再次撤消了他的职务,不久被人刺杀。总的来说,战争优势仍在天主教同盟,1634年9月诺德林根战役中大败瑞典军队,瑞典向北退却,一些新教诸侯也纷纷推出战争。1635年5月,萨克森首先和皇帝签定和约,表示服从皇帝,不再反抗。 4、法国——瑞典时期(1635—1648年)。丹麦、瑞典的接连失败,使过去一直在幕后操纵的法国不得不亲自出马。1635年5月,法国对西班牙宣战,荷兰、威尼斯、匈牙利等支持法国,主要战场仍在德国,同时也在西班牙、意大利、尼德兰等地进行。参战初期法国不断受挫,西班牙从南北两路夹击法国,双方拉锯战不断,互有胜负,直到四十年代后,瑞典、法国才相继取胜。1642年11月,瑞军在莱比锡打败皇帝军队,1643年春,法军在洛可瓦会战中大败西班牙,此后,法、瑞乘胜追击,攻入了士瓦本和巴伐利亚,皇帝和天主教诸侯无力再战,被迫求和,这时瑞典军中疾病流行,士气低落,法国也对刚爆发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深感不安,因此也只好同意停战。
三、威斯特发里亚和约 从1643年起,交战双方在威斯特发里亚的闵斯特和奥斯纳布鲁克两个城市谈判,1648年达成了协议,分别缔结了两个和约,合称威斯特发里亚和约。 战争以法国、瑞典的胜利而告终,因此和约首先保证了他们获得大片领土,法国得到了阿尔萨斯的大部分(除斯特拉斯堡外),并追认了法国在1552年占领的麦茨、土尔、凡尔登等洛林的土地。瑞典则获得整个西波美拉尼亚,包括鲁根岛、斯台丁城和奥得河河口地区,还获得不来梅和维尔登两个主教区以及威斯马城,另外还得到500万塔里尔赔款。这样,瑞典不仅占去德国北部所有重要河口,而且以这些地区领主的身份置于德国诸侯之列。和约还正式承认荷兰和瑞士脱离德国独立。 德国内部,曾与法国、瑞典结盟的新教诸侯获得了新的领土,勃兰登堡得到东波美拉尼亚以及哈勃斯达、卡明、明登等主教区,1680年又得到马德堡主教区,后来就形成了普鲁士王国。萨克森得到了鲁沙提亚。下巴拉丁由腓特烈的儿子继承,仍为选侯。巴伐利亚得到了上巴拉丁,成为第八选侯。条约规定,诸侯有和外国缔结条约的自由,不经诸侯同意,皇帝无权宣战、媾和、课税、征兵,在宗教上仍实行“教随国定”的原则,由诸侯确定其国家的宗教信仰,教产的归属以1624年即“标准年”为准,1624年1月1日前得到的教产仍然可以保留。
四、三十年战争的意义和影响 三十年战争是世界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它不仅影响德国、而且影响欧洲历史的发展。 1、这次战争虽然波及许多国家和地区,但主战场仍在德国境内,德国遭受到空前浩劫。成千上万的城市、村落、工场、矿山被毁,人口减少了1/3,有些地方甚至一半以上,如捷克战前有300万居民,战后只剩78万多人。农业衰落,1/3的土地荒芜,工业也降到不如十五世纪时的水平,二百年以后即十九世纪前半期才恢复了元气。 2、这次战争损失最大的是帝国政权和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战争打破了皇帝统一德国的迷梦,威斯特发里亚和约完成了对德国的分解,“神圣罗马帝国”名存实亡,皇帝也徒有虚名,奥地利成了诸侯中的一员,虽然其家族仍保持完整,但地位已远不如以前那样辉煌,德国的分裂较前有所加深。 3、战后,德国内部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虽然仍保有皇帝称号,并且作为一个邦国,实力仍然强大,但毕竟受到了削弱,而勃兰登堡不断发展,形成了普鲁士王国,其势力的加强,为后来的普奥争霸打下了基础。 4、条约确定了近代欧洲大陆一些国家的边界,它是其后直到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一切条约的原始文件,划定新界、修改边界都要以它为据。 |
|
上一篇文章: 世界古代史-----第十一章 思考题 下一篇文章: 世界古代史-----第十一章 第四节 德国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文章搜索 |
|
|
天津考研网版权、投稿与免责申明: |
1)凡本网署名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天津考研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天津考研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来源:转自网络"的文章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
|
热卖考研资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