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复习规律 “123456”决胜09教育学统考
通过多年浸淫于教育学考试辅导,文都的教育学辅导名师童宏保总结出了“教育学复习规律123456”: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种境界,四大原则,五项修炼,六大总结。
一个中心
围绕着教材和大纲为中心,尤其是强调大纲。
两个基本点
要以基础知识为基本点;以重点为基本点。注意基本概念的识记。
(1)以基础知识为基本点
基本概念是基础的基础,如教育,教育目的,教育制度,学制,班级组织,课程,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等。这些概念都是各章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名词解释的好出处。书中的框框里(12院校、袁振国版)的内容也要记住,不太明显的概念也要记住,如毛入学率、净入学率,最近发展区,容易混淆的概念,布鲁姆、布鲁纳;。
(2)以重点为基本点
笔记中要标明重点和难点。学习文科知识抓重点进行学习是非常有效和有利的。由于考研的书较多,尤其需要记忆的知识较多,不可能全部都记住。复习到最后,该记忆的阶段,发现自己什么都没有记住,很是失望,最后在考前突击了一下重点,结果包揽了所有的考试试题。
复习时要认真地记录书本上的重、难点,分清主次,这样会减轻记忆的难度,同时把每一章节或者几个知识点之间进行串联和归纳,这样几轮下来,脑海中就已经脉络清晰,一点也不觉得内容繁杂了。我主要是通过分析历年各院校真题,从中找出重点,易考点,考的题范围就在里面,所以我告大家复习专业课是不要都抓,要有侧重点啊。易考点就是比较贴近最近几年教育发展,教育改革和教育思潮的,如终身教育、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带来一系列的转变。首师大题中就有与此相关的论述题,北师大的交往教育、主体间性 后现代反本质教育等。
三个阶段三种境界
第1阶段――基础复习阶段
进行“地毯式”学习、对所考核科目建立一个宏观知识逻辑框架,对每一个知识点做到认识、理解即可。
第2阶段:强化复习阶段
勾勒出一份属于考生自己的专业课考试大纲。
第3阶段――冲刺阶段
学会用标准的答题方法解答相关问题,多做模拟试卷,进一步归类整理总结。在保证重点的前提下,兼顾零散知识点。
教育学专业三轮复习的安排及各轮重点
第一轮复习的主要目的是打牢基础,考生无论是自己把握进度,还是参加基础辅导班,都要尽早开始,并注意掌握复习方法,避免第一轮复习走弯路,使后续复习更有效果。该轮教育学复习要把握两点:一是知识点要尽可能地全面;二是学习时不必记忆,重在深入理解,了解知识点的来龙去脉。
第二轮复习的目的是再现和强化。第二轮复习中,为避免再次看书导致的枯燥感,考生要尽量变换复习方式。这里向大家推荐第二轮复习中的方法:
①复习题引领法:可以借助课后的复习题,进行搜索式复习,若发现不会的问题可以增强复习紧迫感,也使复习更有针对性和重点。使用复习题引领法,还可以在第二轮复习中换与第一轮复习所不同的教材,增加新鲜度,也可弥补使用一本教材的不足。
②新考纲引领法:第二轮复习时新考纲已经出炉,这时可以借鉴新考纲,对照考纲进行提问复习。对考纲的通盘复习还可以大大增加考生应考的自信心。
③比较和理清概念: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第二轮复习时尤其要注意澄清模糊概念,比较类似事件的相同与不同点。如比较中国古代、近代、现代教育制度有什么继承性和变革之处?中国古代教育制度与外国古代教育制度有什么相似点和不同点?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如何区分等?这些模糊点往往是同学头脑中认识不清易于混淆的地方,所以要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第三轮复习的目的是查缺补漏,并强化应考能力。本阶段的重点要把握两点,一是模拟,二是记忆。模拟时跟其他科目一样,要真实练兵,找到考试的感觉,调节好生物钟和各方面状态。记忆要记重点,作模拟时出现次数多的往往是重中之重,这些一定要记忆。
第一轮复习的科目顺序是: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基本是按分值的分布来排列先后次序,这样可以保障分值大的科目的复习效果。教育学原理是教育学统考中的重要部分,分值100分,且由于是最基础的科目,所以放在复习的初期。提醒考生可以结合个人实际略微加快进度。中外教育史内容繁多,涉及中、外国教育思想史和中、外国教育制度四部分,第一轮复习的关键是要对中外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形成整体的观念,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轮廓。
第二轮复习的科目顺序与第一轮恰好相反,这样的排列有两个原因:第一,顺序反排能避免复习的疲劳感;第二,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在理解上难度比前两门学科要大些,尤其心理测验和有关效度、信度评估等内容比较抽象,所以第一轮刚看过第二轮再了解的基础上加深理解有助于强化复习的效果。而且在进入研究生阶段之后,这两部分内容是大师教育研究中常用的工具,所以无论从应考还是后备学习的角度考虑,都要认真复习大师,落实到位。
第三轮复习适应自己。考生应该对教育学统考所涉及的知识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和熟悉,第三轮复习时可以随意抽检,起到检验和查缺补漏的效果。
王国维: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为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为第三境也。”
三种记忆方法
(1)结构记忆法。就是把各章节的标题和结构闹清楚,这是不仅非常有利于记忆,而且考试时一旦出现综合性试题,你可以一下定位到某章某节某个要点中去的,这样答题是很有逻辑性和广度的。
(2)关键词记忆法。记关键词是很有效的。一是关键词好记,大家可不必记那些冗长的句子,记住关键词就可以记住整个句子的意思。二来是死记硬背下来的在考试时应运是不灵活的,易形成思维定势。大家可以从我的笔记中发现,关键词记忆法让你一目了然的,关键词记忆法要和联想记忆结合。
(3)反复记忆法。一定要把书本看透,万变不离其宗,最关键的还是课本,书看多了才有较深的印象。建议大家至少要看五遍书。
四项原则
研读指定参考书目、研读历年真题、考核科目的笔记讲义、浏览未来导师的论文和学术观点
五项修炼
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建立学习型考研群体。
六大总结
1、概念性知识:教材中一些基本概念的东西;1-3级概念。
2、类别性知识:例如一些研究方法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
3、程序性知识:如基本过程和程序性的知识;
4、方法性知识;着重考查对方法的掌握和运用;
5、关于要求、特点、作用、功能、原则出一些简答题,模拟考试。
6、背景性知识:发展历程和历史渊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