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高考成绩不理想,我本科读的是天津的一个二本院校,在大三的时候,我决定了要报考南开大学的研究生。经历了一年的艰苦奋斗之后,我终于如愿考上了高等教育研究所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研究生。下面我就来谈谈我的一些考研复习经验。
首先要说明我为什么要报教育经济与管理这个专业。我本科学的是管理学,虽然没什么值得称道的,但是好歹自己对于管理学的基础还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的,所以算是半个跨专业的。至于为什么是教育学这个方向,这完全是出于我的个人兴趣。总之,大三刚刚过完年还没有开学,我就铁了心要考南开的这个专业。
我首先是尽可能多地搜集跟这个专业相关资料,像考试科目、参考书、报录比、分数线这些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我发现,教育经济与管理虽然不算是热门专业,每年报考的人数也就在10个人左右,但是它最终只招收2到3个人,竞争还是相当激烈的。接着,我又分析了一下自己的情况,以自己目前的水平,对于英语和政治,通过系统的复习,要过国家线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要在10个人里面脱颖而出,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这方面要下一番苦功夫。对于专业课,更是要拼尽全力,若有一丝的懈怠,可能机会就会与我擦肩而过了,那是我绝对不能接受的。
三月份,我开始复习英语,主要就是背单词、然后做张剑的《阅读理解150篇》这两项任务。因为当时还有本专业的专业课要上,所以我只能尽可能地利用边边角角的时间。到了快要放暑假的时候,我已经把单词书翻了七、八遍,阅读理解的得分在30分左右。
都说暑假是考研复习的黄金时期,我当然也不会错过。为了集中精力,我那个暑假就留在了学校,没有回家。这个阶段我除了继续巩固英语之外,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对专业课的复习上面。
七月份我主攻专业一的高等教育原理。高等教育原理的参考书有两本,一本是薛天祥主编的《高等教育学》,还有一本是美国教育家德里克?博克著,徐小军、陈军翻译的《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这两本书都买不到了,所以我就从网上下载了PDF电子版,然后去打印店打印和装订。
薛天祥的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以高等教育为核心概念,论述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中的 高等教育本质、高等教育基本规律、高等教育原则、高等教育目的及其实现途径这些理论的东西。下篇主要是阐述高等教育及其矛盾运动,包括德育、教学、课程、科研、体育、美育和教师这些方面。这本书讲的都是高等教育学的基础理论,有点主旋律的意思。逻辑性很强,不过有点枯燥。不过因为这本书是考试的基本框架,所以我反反复复看了五、六遍,整理了一本厚厚的笔记。至于博克的那本译著,我觉得主要是要了解和掌握他的那些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作为一个补充。
研究高等教育原理花费了我不少的时间,等我告一段落的时候已经是八月中旬了,然后我就开始复习高等教育管理学。
高等教育管理学有三本参考书,薛天祥主编的《高等教育管理学》,姚启和著的《高等教育管理学》,还有周三多等著的《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说实话,这个时候我已经开始感觉有些身心疲惫了。身边的同学大多打算找工作,也没有人看好我考这个专业。然后我又有点动摇,想回家,也考虑要不要开始找实习,总之状态很差。这个时候我是真的迷茫了一阵子,整天发呆,后来我的一个研友就对我说,你想让自己半年一来的所有努力都付诸东流、毫无意义吗?这样想想的话,我确实也不甘心。所以我就一点一点让自己把心收回来,重新拾起决心。后来就变得顺利起来了。我能够把这股劲头一直保留到考试前,也多亏了研友的鼓励。
考试我感觉其实不是特别难,考察的内容都是重要的知识点,还是比较注重基础的。主要是一个答题技巧的问题,特别是大题,怎么找角度,怎么一步步推出自己想要论述的东西,幸亏在考试的前几天我一直都在考虑这个问题,也可以说是准备充足,因此自我感觉也不错。
关于复试的问题。我想说的是,跟初试不同,复试是注重你的专业能力的,在准备的时候可以多看一些核心期刊上面的文章,然后自己总结一下问题,还有准备中文和英文的简历。总是就是要有备而去,不能让老师觉得你很不靠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