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试科目:自动控制理论 (815)
二、考试方式:
考试采用笔试方式;考试时间为18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三、试卷结构与分数比重:
1、 试卷结构:填空题或选择题、计算分析题、讨论题。
2、 分数比例:填空题或选择题约占20%;计算分析题约占60%;讨论题约占20%。
四、考查的知识范围:
1、总体要求
自动控制理论考试内容为: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建立,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根轨迹、频域分析、状态空间分析,自动控制系统的动态、稳态性能,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器设计等。考查学生对自动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和综合设计的能力。
2、考试的内容
(1) 线性定常连续时间系统的数学模型
掌握:线性连续时间系统的概念;微分方程模型、传递函数模型、方框图模型和信号流图模型;方框图的化简;梅逊增益公式。
(2) 线性定常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相应
掌握:典型输入信号;由传递函数求系统的响应;系统的极点;一阶系统的响应;二阶系统的响应及时域性能指标。
了解:高阶系统的响应;主导极点的概念。
(3) 线性定常连续时间系统稳定性分析和稳态响应分析
掌握:线性定常连续时间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概念;稳定性判据;稳态误差分析。
(4) 线性定常连续时间系统的根轨迹方法
掌握:根轨迹的基本概念;绘制根轨迹的基本条件和规则;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广义根轨迹。
理解:控制系统的根轨迹校正方法及其原理。
(5) 线性定常连续时间系统的频率响应方法
掌握:频率响应的基本概念;典型环节的频率响应;开环系统的频率响应;频率响应的图示法;最小相位系统;由频率响应求传递函数;基于开环频率响应的稳定性判据;稳定裕量;基于频率响应的串联校正方法及其原理。
了解:控制系统频域指标与时域指标之间关联
(6) 线性定常连续时间系统的状态空间方法
掌握:状态空间模型;数学模型之间的转换、状态转移矩阵的求取及其性质;状态方程的解;可控性和可观测性的基本概念及其判据;状态空间表达式的规范型;状态空间的分解;状态反馈与极点配置;状态观测器的设计;带状态观测器的状态反馈。
(7) 李亚普诺夫稳定性分析
掌握:李亚普诺夫稳定性基本理论;线性系统的李亚普诺夫稳定性分析。
|
一、考试科目:自动控制理论 (815)
二、考试方式:
考试采用笔试方式;考试时间为18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三、试卷结构与分数比重:
3、 试卷结构:填空题或选择题、计算分析题、讨论题。
4、 分数比例:填空题或选择题约占20%;计算分析题约占60%;讨论题约占20%。
四、考查的知识范围:
1、总体要求
自动控制理论考试内容为: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建立,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根轨迹、频域分析、状态空间分析,自动控制系统的动态、稳态性能,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器设计等。考查学生对自动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和综合设计的能力。
2、考试的内容
(1) 线性定常连续时间系统的数学模型
掌握:线性连续时间系统的概念;微分方程模型、传递函数模型、方框图模型和信号流图模型;方框图的化简;梅逊增益公式。
(2) 线性定常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相应
掌握:典型输入信号;由传递函数求系统的响应;系统的极点;一阶系统的响应;二阶系统的响应及时域性能指标。
了解:高阶系统的响应;主导极点的概念。
(3) 线性定常连续时间系统稳定性分析和稳态响应分析
掌握:线性定常连续时间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概念;稳定性判据;稳态误差分析。
(4) 线性定常连续时间系统的根轨迹方法
掌握:根轨迹的基本概念;绘制根轨迹的基本条件和规则;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广义根轨迹。
理解:控制系统的根轨迹校正方法及其原理。
(5) 线性定常连续时间系统的频率响应方法
掌握:频率响应的基本概念;典型环节的频率响应;开环系统的频率响应;频率响应的图示法;最小相位系统;由频率响应求传递函数;基于开环频率响应的稳定性判据;稳定裕量;基于频率响应的串联校正方法及其原理。
了解:控制系统频域指标与时域指标之间关联
(6) 线性定常连续时间系统的状态空间方法
掌握:状态空间模型;数学模型之间的转换、状态转移矩阵的求取及其性质;状态方程的解;可控性和可观测性的基本概念及其判据;状态空间表达式的规范型;状态空间的分解;状态反馈与极点配置;状态观测器的设计;带状态观测器的状态反馈。
(7) 李亚普诺夫稳定性分析
掌握:李亚普诺夫稳定性基本理论;线性系统的李亚普诺夫稳定性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