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机械设计与理论专业 流体力学专业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专业 固体力学专业 动力机械及工程(内燃机)专业 车辆工程专业 工程热物理专业 热能工程专业 制冷与低温工程专业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 (一) 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1、机械动力学、机械振动与噪声控制 2、基于并联机构的多模式多功能制造系统 3、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 4、数控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5、工程陶瓷材料及其加工技术 6、切削与磨削理论,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 7、设备监控与智能故障诊断 (二) 专业简介: 本专业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的博士、硕士授予单位,1990年开始设立博士后流动站。 近年来承担有数十项国家和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八五”、“九五”和"863”项目及与工厂企业合作开发项目,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通过省部级以上鉴定3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0余项。年科研经费近百万元。 本专业设在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下属工程陶瓷及其加工技术实验室(国家教委开放实验室)、中台精机机床实验研究室、中美合作机械噪声与设备故障诊断实验研究室、机械振动与噪声实验室、数控与自动化加工技术实验室等,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仪器和良好的实验条件,包括立式和卧式加工中心、NC车床,引进的轮廓仪、激光测量系统、振动与噪声测试分析仪器以及自行研制的三坐标并联机床、六坐标NC工具磨床和专用陶瓷加工设备,另有微机及工作站数十台。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一)主要研究方向: 1、机电一体化 2、机器人学 3、流体传动与控制 (二)专业简介: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是1997年根据国家教育部新学科划分方案从原机械制造和机械学学科抽调人员建立的新的学科方向,于1982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与权。本专业拥有工业机器人数台,机器人柔性装配实验线一条,中、高压液压实验设备3台套,微机近20台,实验条件雄厚,科研经费充足。 本专业已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8项,其中有11项获得天津市或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 机械设计与理论专业
(一) 主要研究方向 1、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 2、机构学与机械动力学; 3、现代设计技术与方法; 4、啮合理论及应用、机械传动; 5、摩擦学。 (二) 专业简介: 本专业由机械制图、机零、机原、现代设计等四个教研室和国家教委“211”工程资助兴建的机械设计实验中心组成。 机械设计专业具有机械设计与理论专业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主要承担技术基础课教学及相关科研工作。 流体力学专业 (一) 主要研究方向: 1、流动稳定性及湍流相干结构 2、湍流的模式理论 3、实验流体力学与湍流检测 4、计算流体力学 (二) 专业简介: 本专业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博士后流动站,具有很强的师资力量和国际先进的学术水平。本专业的流体力学实验室是世界银行贷款的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的一部分。本专业是国家自然科学“八五”重点项目“湍流基础研究”的组长单位,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点基金项目和横向协作科研课题,并取得了重要成果,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近年来本专业的研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次,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二次,二等奖二次。在学术领导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恒教授的带领下,流动稳定性的非线性理论方向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近年来把流动稳定性非线性理论用于湍流相干结构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专业 (一) 主要研究方向: 1、非线性振动、分岔与混沌理论及其工程应用 2、机电耦联动力系统的非线性振动 3、机械系统线性与非线性振动 4、振动利用 (二) 专业简介: 本专业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博士后流动站。一般力学专业的振动实验室在国内居先进水平,有振动台及振动测试和分析仪器,5434A结构动态分析仪,多台486、586微型计算机及激光、喷墨、针式打印机和绘图仪等输出设备。 本专业主要研究求解非线性动力系统的问题的各种方法,各类机械结构的振动特性,在非线性振动理论方面已取得一些重要成果,如多自由度非线性振动的平均法,非线性马休方程的亚谐共振分叉理论,解决了大型非线性振动共振筛研究,发电机组的机电耦联激发振动的非线性理论及国产200MW汽轮发电机轴系扭振的“八五”国家重大攻关项目的研究等。 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两项。 固体力学专业 (一) 主要研究方向 1、 弹塑性理论、方法和应用弹塑性理论 2、 材料和结构的强度理论 3、 复合结构强度分析与测试 4、 静、动态光力学中的光电子技术与视频图像技术 5、 新材料和复合材料细观、纳米测试技术及有限无分析 6、 材料高应变率本构关系的实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 7、 构件动态响应的实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 8、 静动态光、电测方法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二) 专业简介 固体力学专业为二级学科,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第一批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为天津市重点学科和国家教委工科力学基地教学基地。现已建博士后流动站。 本专业已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验基地,包括实验力学中的现代光学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材料力学行为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室。 曾承担国家“六五”和“七五”规划科研项目、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项目、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重大工程项目。先后在国内外高学术水平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国家教委科学进步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二项,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二等奖各一项,专著“光弹性原理及测试技术”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动力机械及工程(内燃机)专业
(一) 主要研究方向 1、 内燃机燃烧过程及排放控制 2、 内燃机电子控制 3、 内燃机噪声与振动 4、 内燃机代用燃料 5、 内燃机测试与燃烧诊断 (二) 专业简介 内燃机专业是全国高校内燃机专业唯一的国家重点学科,是我国首批建立的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并最早设立了“工程热物理及动力工程”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建立了我国内燃机行业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著名工程热物理学家和内燃机专家、中科院院士史绍熙教授带领下,近几年来承担了国家“八五”攀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八五”、“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等一批重大研究课题,还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委基金及与企业科研协作等许多课题。在四气门汽油机缸内滚流运动及稀燃技术、柴油机高压共轨式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燃油喷雾的雾化和破碎机理、燃烧过程的激光测试、振动与噪声及其主动控制、汽油机射流燃烧技术、激光多普勒测速技术等研究方面取得了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其中有三项成果分别获得国家发明奖二、三、四等奖。并获得一批省部委科技进步奖。 车辆工程专业 (一) 主要研究方向: 1、车身设计及制造技术 2、汽车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 3、汽车发动机燃烧技术 (二) 专业简介: 该专业于一九九八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本专业在汽车造型方面走在天津市前列;在汽车覆盖件成形及检测方面进行了多年深入系统的研究,并多次受奖。 本专业在汽车发动机噪声控制的研究领域,具有相当的基础和实力。曾为多家汽车厂家的汽车及其它工程车辆进行噪声控制,并且完成了国家及天津市基金等基础性课题的研究工作,在噪声测试技术及振动控制技术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本专业成员对汽车发动机燃烧过程、影响燃烧的各种因素和条件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发表论文数十篇,其研究成果多次获奖。 工程热物理专业
(一) 主要研究方向: 1、应用热力学理论及技术 2、传热传质过程机理及强化技术 3、工质的热力学性质 4、低焓能源转换、传递理论及利用技术 (二) 专业简介: 工程热物理专业是研究能量以热和功的形式在转化、传递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科学,其理论几乎与所有产业部门及科研领域都密切相关。工程热物理学科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它不仅进入到各个工业及高新技术领域,而且在农业,人口,环境,生物医药等领域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热能工程专业 (一) 主要研究方向: 1、热能工程及节能技术 2、制冷与热泵理论及技术 3、太阳能热转换理论及应用技术 4、干燥机理及应用技术 (二) 专业简介: 热能工程专业主要研究制冷空调、供热、建筑节能、干燥技术、太阳能以及其它可再生能源等热能工程领域中的能量传递转换与利用及其对环境影响的原理、方法和相关设备的设计、控制等。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热能工程基本理论及应用技术广泛应用在电力、冶金、建筑、石油、化工、航天及航空、纺织、运输等产业部门。本学科的某些研究内容与机械制造工程,自动控制工程及能源学科有关。 制冷与低温工程专业 (一) 主要研究方向: 1、现代制冷与热泵技术 2、新型绿色制冷剂 3、多能量制冷与低温工程 4、制冷与低温系统仿真与控制 5、建筑空调系统节能环保技术 (二) 专业简介: 制冷与低温工程专业研究热量由低温移至高温的逆循环中的能量传递和转换过程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的原理、方法和相应的技术。作为能源利用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制冷与低温的基本理论及应用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人工环境、石油化工、医疗、交通运输及航天领域,尤其是在民用制冷、商业制冷、工业制冷、气体液化、超导等方面发挥了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本学科的研究内容涉及到动力机械、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热力学仿真与控制及环境保护等学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