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代昭 张俊芳 雷雨 史春林(领航政治辅导名师)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大纲2004年修订情况 本学科在去年修订的基础上,2004年大纲作了进一步调整、增加或删除了部分知识点。新增考点12个:
1.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 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3.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主要环节。 4.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5.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内容和意义。 6.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7.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 8.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 9.顺应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做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 10.文化与文明。 11.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12.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最具有决定性因素。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查的知识范围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中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发现及其伟大意义。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二)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1.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2.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实践是人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主要环节。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及其与人的实践活动的关系。 3.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能动性。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三)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1.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内容和意义。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现象和本质。必然性和偶然性。 2.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 事物存在的质、量、度。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事物发展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辩证关系。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3.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中国传统哲学中矛盾观及其现代意义。 (四)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1.认识的发生和本质 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主体在反映中的创造性。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的关系。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意义。 2.认识的发展过程 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3.认识的真理性及其检验标准 真理及其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真理是具体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认识论与思想路线。党的思想路线及其意义。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 4.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中介,是理论思维的工具。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研究。 (五)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1.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本质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 2.社会的经济结构 社会经济结构是指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生产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生产力的物质性、社会性和历史性。顺应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做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内在结构。 3.社会的政治结构 社会政治结构是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国家政权在政治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 4.社会的观念结构 社会观念结构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有机整体。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文化的本质和功能。努力创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人和社会全面发展。文化与文明。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六)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1.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的内容和意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及矛盾运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规律的内容和意义。 2.社会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革命与改革。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科技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技发展与"全球问题"。 3.历史的创造者 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的关系。历史的参与者和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七)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1.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社会形态及其演化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阶段。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社会发展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2.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价值及其实现。 3.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人的自由及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共产主义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第二部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考研大纲2004年修订情况 2004年《考试大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进行了较大修改,主要体现在: 1.增加了本学科的考查比例,由2003年的约18分增加到今年的约20分。 2.学科的结构体系进行了彻底调整,打乱了以前的体系,并增加了社会主义部分的内容。由原来的8章调整为7章。调整后增加、删除和调整了很多知识点,有些知识点进行了文字上的修改,使得这一学科的复习难度加大。 3.具体修订情况如下: 第一章 这一章2003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发现和理论基础"改为"导论",文体内容基本没变。增加了"研究生产关系包括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内容,并删除和调整了部分知识点。 第二章 这一章由2003年的"商品和货币"改为"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主体还是原有内容。增加了"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这两小节的内容。另外还增加了"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式"和"市场机制"等知识点,对部分知识点进行了调整和删减。 第三章 这一章变动最大,是由2003年大纲的第三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八章这四章的主要内容合并而成。2004年大纲将这一章的题目定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与2003年大纲知识点相比增加了"资本流通形式与商品流通形式的区别"、"垄断成为资本主义的重要经济基础"等知识点。 第四章 这一章的主体内容是2003年大纲的第四章,2004年又将2003年大纲中第八章、第六章和第七章的一些知识点合并到了这里,从知识点上来说都不是新的内容。 第五章、第六章。这两章是将2003大纲"邓小平理论概论"的第五章和第六章进行适当修改、压缩后调整过来的,这里有些知识点与会2004年大纲中"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七章的知识点是交叉重叠的。 第七章 这一章是今年大纲单列的一章,这一章中"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的发展"这一节的内容是新增加的。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考查的知识范围 (一)导论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历史背景、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发展的理论。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研究生产关系包括研究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 (二)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 1.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 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2.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商品经济的两个发展阶段。 3.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商品的价值与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式。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货币流通规律。纸币和信用货币。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市场机制。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时代性。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正确认识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的关系。 (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资本流通形式与商品流通形式的区别。劳动力成为商品的重要条件。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及其特征。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剩余价值率。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超额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的积聚和集中。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和利息。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股份资本和股息。土地所有权和地租。土地价格。 2.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生产集中和私人垄断的形成。垄断成为资本主义的重要经济基础。垄断和竞争的关系。垄断利润。垄断价格。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双重作用。 3.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和长期性。 (四)资本的运行 1.资本运行的一般原理 产业资本循环经历的三个阶段和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资本周转。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技术进步和固定资本折旧。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制约资本运动速度的因素。资本周转速度对商品生产和价值增殖的影响。 社会总资本运行的核心问题。分析社会总资本运行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及其两种方式。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实现条件及其意义。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和周期性。 2.垄断阶段的资本运行 资本主义国有制的产生和发展,国有垄断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范围的结合。国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和干预。 3.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的扩展 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范围扩展的主要形式和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合作。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协调。 (五)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经济制度 1.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和实现目标。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的剩余产品。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特征和建立的客观依据。公有制经济的涵义和多种实现形式。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3.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调整和规范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有机结合。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企业是重要的微观经济活动主体。企业性质和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础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发展、完善生产要素市场。完善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制度。整顿、规范市场秩序。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控体系 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健全宏观调控手段和政策。深化财政、税收、金融和投融资体制改革。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体系 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七)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 1.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物质条件和现实基础。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2.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合作与竞争,提高国际竞争力。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和发展。 第三部分 毛泽东思想概论 一.毛泽东思想概论考研大纲2004年修订情况 根据全面贯彻和落实党的十六大的有关精神,毛泽东思想概论考研大纲不仅在文字表述上,而且在内容上都作了重大的修改,其中最大的变化是将原来的五章调整为七章,即把原来的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各自分为两章。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1)调整的考点是:第一,把原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调整为"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第二,把原来的"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调整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第三,把原来的"毛泽东思想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思想理论渊源、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调整为"毛泽东思想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产物。它是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所作的理论概括。" (2)删除的考点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实际上,这一考点并到最后一章"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考点之内。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1)新增加的考点是:第一,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及其历史地位。资产阶级建国方案在中国的破产及其原因。第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发展和人民斗争深入的必然结果。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2)调整的考点是:第一,把原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和根本目的及二者的关系"调整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第二,把原来的"中国资本主义分为官僚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两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调整为"官僚资本主义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第三,把原来的"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调整为"中国共产党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路线方针政策。没收官僚资本的双重革命性质。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第四,把原来的"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它代表了五四以来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调整为"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文化,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第五,把原来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毛泽东关于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关系的论述"调整为"中国共产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党的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与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纲领的辨证统一。" (3)删除的考点是:第一,"领导权问题是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标志。"实际上,这一考点并到"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考点之内。第二,"党在根据地、解放区的政权建设"。实际上,这一考点部分内容并到"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考点之内。第三,"新民主主义理论同民粹主义的严格区别。"实际上,这一考点部分内容并到"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考点之内。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 (1)新增加的考点是:第一,武装斗争与其他斗争形式的配合。第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全民族的先锋队。第三,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和开展党内斗争,整风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好形式。 (2)调整的考点是:第一,把原来的"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武装斗争的关系"调整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三个主要法宝。正确理解这三个基本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第二,把原来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密切结合。'工农武装割据'是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必由之路"调整为"'工农武装割据'是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必由之路"。第三,把原来的"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调整为"党指挥枪是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军队政治工作的方针和方法。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十大军事原则。"第四,把原来的"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不同内容和特点"调整为"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现实可能性。"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 (1)新增加的考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 (2)调整的考点是:第一,把原来的"新民主主义的过渡性质与主要矛盾。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的社会主义因素和资本主义因素"调整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与主要矛盾。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与桥梁。"第二,把原来的"社会主义改造同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辟道路"调整为"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第三,把原来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调整为"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第五章 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的探索成果 调整的考点是:第一,把原来的"进行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调整为"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第二,把原来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动力"调整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充满着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矛盾运动的特点和解决矛盾的途径、方法。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第三,把原来的"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调整为"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阶级斗争基本结束但还没有完全结束。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造就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第四,把原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和两步走战略的制定"调整为"从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到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至少需要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中国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大国家。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两步走战略。" 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 (1)新增加的考点是:第一,对待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第二,科学是关系国防、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决定性因素。知识分子中的绝大部分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发展教育事业,建设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第三,社会主义国防建设和对外关系的指导方针。第四,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2)调整的考点是:第一,把原来的"正确处理经济建设的各种关系"调整为"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第二,把原来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调整为"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第三,把原来的"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思考"调整为"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三个'主体'和三个'补充'的构想。"第四,把原来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调整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管理国家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最大的权利。"第五,把原来的"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调整为"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基本依据和基本内涵。"第六,把原来的"实现各民族平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调整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实现民族平等的好制度。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原则。"第七,把原来的"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方针"调整为"繁荣科学文化事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第八,把原来的"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的面临的新考验。保持党的优良传统,警惕'糖衣炮弹'的攻击。反对官僚主义,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执政党必须接受来自党内外的监督"调整为"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应该接受来自党内和党外的监督。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 第七章 掌握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1)新增加的考点是:第一,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第二,自力更生和争取外援的辨证统一;第三,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贯串于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表现在毛泽东的全部科学著作中,表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活动中。第四,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2)调整的考点是:第一,把原来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调整为"有无群众观点,是中国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第二,把原来的"邓小平对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历史性贡献"和"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调整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重大意义。" 二、毛泽东思想概论考查的知识范围 (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毛泽东思想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产物。它是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所作的理论概括。 毛泽东思想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特别是同教条主义错误倾向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在大革命时期萌芽、土地革命战争前期形成,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在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继续得到发展。 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和科学体系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它包括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许多独创性理论以及贯串于这一科学体系各个方面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即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毛泽东同志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同志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毛泽东同志的晚年错误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1.近代中国国情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特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及其历史地位。资产阶级建国方案在中国的破产及其原因。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社会历史条件。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发展和人民斗争深人的必然结果。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官僚资本主义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具有两面性的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实现革命领导权的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发展前途是社会主义。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 3.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和政体。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基本内容。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国共产党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路线方针政策。没收官僚资本的双重革命性质。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的五种经济成分。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 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文化,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中国共产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党的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与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纲领的辩证统一。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 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三个主要法宝。正确理解这三个基本问题及其相互关系。 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武装斗争与其他斗争形式的配合。 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基本依据。"工农武装割据"是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必由之路。 党指挥枪是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军队政治工作的方针和方法。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十大军事原则。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现实可能性。 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经验。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及其关系。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实现自己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和对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全民族的先锋队。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党是掌握这两个武器以战胜敌人的英勇战士。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共产党,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在农村和战争环境中,把绝大多数党员来自农民的党建设成为工人阶级先锋队,保持党的先进性。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和开展党内斗争,整风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好形式。 (四)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 1.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与主要矛盾。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与桥梁。 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物质基础、经济条件、政治保证和国际因素。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 3.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总结 对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五)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的探索成果 1.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工作。 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 2.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 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充满着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矛盾运动的特点和解决矛盾的途径、方法。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阶级斗争基本结束但还没有完全结束。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造就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3.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 从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到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至少需要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中国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大国家。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两步走战略。 (六)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 1.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 适合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 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三个"主体"和三个"补充"的构想。 2.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管理国家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最大的权利。 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基本依据和基本内涵。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实现民族平等的好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繁荣科学文化事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 科学是关系国防、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决定性因素。知识分子中的绝大部分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发展教育事业,建设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 3.社会主义国防建设和对外关系的指导方针 建设现代化国防,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与国防工业。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三个世界"划分的思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营造和平建设的有利国际环境。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主张。 4.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 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应该接受来自党内和党外的监督。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七)掌握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1.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有无群众观点,是中国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独立自主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自力更生和争取外援的辩证统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贯串于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表现在毛泽东的全部科学著作中,表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活动中。 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思想不仅过去是、今天和将来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极端重要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重大意义。 第四部分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考研大纲2004年修订情况 根据党的十六大的有关精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2004年考研大纲在2003年大纲的基础上作了重要修改,其基本情况是: 1。课程的名称由邓小平理论概论改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2。突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思想路线,将这两个问题扩大为第二章、第三章。这也是今年大纲新增加的两章。 3。调整和合并了一些章节。一是将2003年的第五章和第六章合并为现在的第七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并将部分内容转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中形成第五章和第六章的内容。二是将2003年的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合并为现在的第十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并删除了其中的一些知识点。 4。在其他章节中,增加了一些新考点。(1)在第五章增加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一节的内容。(2)第六章增加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行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统一"。(3)第七章增加了"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4)第八章增加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5)第九章增加了"正确认识和处理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相互关系"及"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节的内容。(6)第十二章增加了"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等内容。 5。与此同时,新大纲对部分知识点作了调整和删简,对一些知识点做了文字上的修改。 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考查的知识范围 (一)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和社会历史条件。 2.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坚持和发展、创新。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当代世界的新变化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国情与党情的新变化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1.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一思想路线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与全面改革的进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党的思想路线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我们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3.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通过理论创新来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四)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搞清楚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各方面的本质要求进行了阐述,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及其确立这一任务的依据。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现阶段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1.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特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涵。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三者有机统一,不可分割。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条经验。这十条经验,覆盖了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 (六)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1.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发展战略的特点。 2.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邓小平同志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西部大开发战略及其意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实行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统一。 3.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实施这一战略的意义。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基本内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和框架。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确立这一分配制度的依据。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正确处理好收入分配的各种关系。 (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是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巩固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紧迫性和长期性。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 3.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涵义、内容和重要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个长期过程。 (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社会主义文化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正确认识和处理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相互关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指导方针。 3.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提高相伴随的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十)"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祖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一国两制"方针政策的内涵。 2."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重大意义。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纲领。 (十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邓小平同志对当今时代特征的科学判断。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2.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根本原则。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我国同世界各国的关系。中国外交工作的立足点。 3.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要内容。 (十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 3.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加强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五部分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一、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考研大纲2004年修订情况 本学科以往属于文科考试范围,2003年统一试卷后,该学科的考查内容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或有关基本理论在这一领域中的运用)"且为试卷的"后10分"选做题。2004年本学科考查知识点具体修订情况如下: 第一章 增加了一节内容,即"世界经济及其主要行为主体"。并增加了一个知识点,即"各国经济朝着市场化方向发展"。 第二章 增加了一节内容,即"当代世界政治行为主体"。并增加了一个知识点,即"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 第三章 在"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关系"这一节,知识点作了调整,文字表述按"七一讲话"精神作了很大修改,但实质内容未变。 第五章 增加了一个知识点"发展中国家普遍举行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对外政策"。个别知识点作了调整和文字修改。 第六章 增加了"战后苏联对外政策的变化"一个知识点。 第七章 "独联体成员国与冷战后东欧国家的经济与政治"这一章为新增加的一章。 第八章 增加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对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考查的知识范围 (一)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 1.世界经济及其主要行为主体 世界经济及其主要行为主体。主要世界经济组织和区域性经济组织的功能与特点。 2.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化加快发展。 3.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不断加剧。新科技革命的影响加深,经济信息化加速发展。各国经济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世界各国不断调整经济结构。跨国公司的作用日益突出。 (二)当代世界政治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 1.当代世界政治行为主体 当代世界政治行为主体。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和区域性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2.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雅尔塔体制的主要内容。两大阵营的形成、对峙,使两极政治格局成为现实。美苏争夺世界霸权,国际力量的分化与改组。两极格局的终结。世界进入格局转换的新时期。 3.冷战后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世界政治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国际形势总体和平、缓和、稳定,局部战乱、紧张、动荡。大国关系深入调整。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加强。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增大。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 (三)当今时代主题与建立国际新秩序 1.时代主题的转换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全面理解提出时代主题转换的依据和意义。 2.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关系 世界和平是促进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和平与发展两大课题至今一个都没有解决。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正确途径。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南北问题。 3.建立国际新秩序 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的基本特征与实质。国际新秩序的基本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安全等。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不同构想。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四)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原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制和社会政策的调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面对的现实困难和深层矛盾。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及其实质。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的重大变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的社会、政治问题。 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关系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关系的特征和本质。冷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关系的调整。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的演变。西欧、日本的外交政策。 (五)战后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与经济 1.第三世界的崛起与发展 第三世界的形成与发展。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作用。 2.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及其经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面临的严峻问题。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制度、政治进步与存在的问题。 3.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关系 发展中国家普遍奉行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南北关系。南南合作。 (六)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1.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探索 战后,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的发展及其在20世纪对人类进步的巨大贡献。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特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与探索。战后苏联对外政策的变化。 2.苏联、东欧国家的变化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及其原因与历史教训。 3.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的发展是曲折性与前进性的统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七)独联体成员国与冷战后东欧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1.独联体成员国与冷战后东欧国家的概况 独联体成员国与东欧国家经济、政治转型基本完成。独联体及东欧国家的对外政策。 2.俄罗斯的经济、政治与外交 经济转轨及其巨大代价。政治转型过程及三权分立政治体制的确立。外交政策的调整。普京政府致力于振兴经济、加强中央权力和提升大国地位的全方位外交。 (八)中国对外关系及在世界上的地位与作用 1.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与调整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进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和对外关系的新局面。 2.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原则和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及其新发展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和目标。独立自主是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加强和巩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中国外交政策的立足点。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对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3.中国在当今世界的地位与作用 新中国成立的世界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国际影响不断扩大。 第六部分 形势与政策 一、形势与政策考研大纲2004年修订情况 考查的时间范围改为2002年11月-2003年10月,过去都是考当年1月-12月。 二、形势与政策考查的知识范围 (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 (二)年度间(2002年11月-2003年10月)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