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导师”、“特聘教授”、“客座教授”……高校教师名片上的头衔十分显赫,但对于其中有些老师的研究生来说,其最主要的身份却是“老板”。
眼下,高校学生,尤其是研究生都习惯性地称自己导师为“老板”。调查表明,研究生们采用这种称呼是出于尊重依赖、流行从众、经济要求、反感排斥和服从敬畏等五种原因。那么,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到底什么样的关系才是健康和正常的呢?
“老师”为何成“老板”?
每天上午9点,上海交通大学三年级硕士研究生小杨就会赶到实验室,开始查找资料,做实验,撰写报告,要到晚上10点多才最后离开……导师每个月给小杨300多块钱的补贴。“要到外面做家教,拿钱远远比这个多,可为了完成论文,没办法,总得跟着‘老板’做”,小杨这样说。
小杨说,他们实验室里十一、二个研究生,无一例外地称自己导师为“老板”。记者了解到,对理工科研究生而言,这种称呼格外盛行。
“因为导师经常可以拿到课题,有课题就有经费,学生拿钱帮导师做课题,多少有点打工的性质,叫‘老板’是自然而然的事”,小杨这么解释道。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一位硕士生也表示,在文科研究方面,导师不太布置课题,也没有经济上的“资助”,而只是在论文方面给予指导。“同学私底下将导师称为‘老板’,大家都这么称呼,感觉很顺口。”
在全国高校中,“老板”的称呼已很普遍,但很多“老板”属下的研究生却牢骚满腹。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研究生说,跟“老板”做事很忙,要做很多实验,但有些实验的技术含量很低,纯粹是为老板赚钱,还要对付很多老板派发的琐事,比如指导本科生,甚至是干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家务事等,“很多时间都不是花在学术上”。
有的研究生还坦言,虽然替“老板”做事,但“老板”在学术上给予的指导却少之又少,“一个老师带几十个研究生,平均下来与每个人交流的时间非常少,导师还时常要在国内参加大大小小的会议,有时一年还要出几次国,其间我们只能通过电子邮件或网上聊天与导师进行交流,难得碰上头。”
华南师范大学的几位研究人员近日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的“全国心理大会”上公布了一项“研究生为何称导师为老板”的调查。调查以广州5所高校随机选取的495名研究生为对象,发现大多数高校研究生都称呼导师为“老板”,他们采用这样的称呼主要是出于尊重依赖、流行从众、经济要求、反感排斥和服从敬畏等五种原因。
负责这项调查的赵青表示,“老板”一词在高校校园内的广泛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研究生对导师的经济要求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有时师生关系甚至嬗变为“老板”与“员工”之间的关系。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邓赐平十年前曾在华东师大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去年开始指导研究生,他对当下高校师生关系的变化表露出几分诧异:“我在读研究生时期,从来没有听说有人叫导师为‘老板’,包括我在内,导师只带两、三个研究生,我们经常在一起畅谈,既探讨学术上的疑难问题,也讨论人生、理想等励志话题,”邓赐平说,“那种美妙的感觉我至今还时常回味”。
长期关注高校教育问题的学者熊丙奇认为,在我国高校,从“老师”到“老板”,已不仅仅是简单的称谓变化,实际上已折射出当下高校师生关系简单化、功利化的倾向。
眼下,高校一个导师带几十个研究生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师生间促膝畅谈、齐头攻坚的情景不再,取而代之的是研究生对导师的“劳动力输出”,帮导师做课题、查资料、清理杂务、甚至做家务……而导师则无心也无力帮助研究生打好基础和开展深入研究。
如今,要做到“桃李满天下”并不难。研究生导师们每年招收的硕士生、博士生越来越多,但却有不少导师连自己的学生都认不全。一则在高校内盛传的笑话可见一斑:有位导师叫来一批学生帮他搬家,搬完家后,导师问其中的一个学生“你是哪个班的?”殊不知这位学生就是他当时所带的研究生。
熊丙奇说,导师之所以被称为“老板”,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利益驱使”和“彼此回报”。他解释说,当下很多师生关系已被“异化”——学生需要导师提供项目与经费,以使他们完成论文和获取学位,他们并不在意老师是否能真正给予学术上的指导;导师需要学生参与课题,成为自己“项目组”的“劳动力”,至于学生能从中学到什么,以后成长为怎样的人,他也并不在意。这样一来,学生希望投靠课题多、项目大的“大老板”,而“老板”则希望找到听话、勤快乃至“有后台”的学生。
去年,上海某高校就曾发生过几位研究生不满导师的“剥削”而集体将其“炒掉”的事。有的导师让研究生帮其著书,自己却不进行任何指导或把关。学生为了表示“无声的抗议”,竟连篇累牍地抄别人的著作,引发著作权官司,让导师的丑行最终暴露出来……这些看似荒唐的事,但在赤裸裸的“员工”与“老板”的关系中是不足为怪的。
在国外一些高校的理工和管理类学科,研究生一般要通过导师领取奖学金,平时参与导师的研究课题并获取经费和补助,因此也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将导师称为“老板”。“老板”一词也一度出现在欧美国家的高校中。
应使师生关系摆脱功利化
“老板”一词出现在国内高校中本并不足为奇,但熊丙奇表示,欧美高校中导师雇学生做项目,都发给学生合理的报酬,并且会在其中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决不影响学生的学业”。
记者发现,其实很多老师并不愿学生当面叫自己“老板”。而那些对被称为“老板”处之泰然的教授们也有自己的无奈。一位博导感叹,现在大学普遍偏重于科研,而且多以量化的形式进行考核。很多教授戏称自己搞科研相当于农民在挣“工分”,但挣“工分”所能使用的资源又很有限,而学生资源显然是最容易“开发利用”的。
不久前,上海大学制订《研究生导师教书育人职责》,其中明确规定:导师不得把研究生当做“廉价劳动力”使用。对于未履行育人职责的导师,学校将给予通报批评、暂停招生,甚至取消导师资格等处分。这一规定一时广受好评,但也有不少人对应如何界定“廉价劳动力”而产生疑问。
许多研究生坦言,其实他们很愿意主动帮助导师做事,不计较报酬,想锻炼自己的能力,只是不希望导师以“搞研究”的名义把自己当作赚钱的工具。
“老板”无奈,学生也无奈。熊丙奇指出:“大学是一个学习型组织,它除了要有学术和业务的氛围,更要有人文和道德氛围。‘老板’是一个过于功利化的符号,大学的改革应该摆脱功利化,重新设计并发展健康共进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