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心理学串讲笔记------第5章 社会知觉 |
社会心理学串讲笔记------第5章 社会知觉 |
责任编辑:admin 作者:佚名 来源:转自网络 更新时间:2007-8-4 21:07:38 |
|
(【】重点 #填空题 ◎名词解释 □选择题 ※问答题 每章最后的几段是总结性的应看一看) 第5章 社会知觉
第1节 知觉与社会知觉 ◎1、感觉是人对外物现象个别属性的认识。知觉则是整体性的认识;知觉的整体性和理解性是知觉的两大重要特征。 2、社会知觉:专指具有社会意义的那种知觉。而社会意义是离不开人的,所以社会知觉也称人知觉、对人知觉、人际知觉。 3、自我知觉,自己对自己的认识,也是社会知觉、人际知觉的一个方面。
第2节 社会认知的范围 ※1、社会认知的范围:①对他人表情的认知;②对他人性格的认知;③对人与人关系的认知;④对人的行为原因的认知。 ◎2、对性格的认知,通俗的说即对他人的看法,指对他人形成一定的印象。印象形成:是把一个人若干有意义的特性,进行综合、概括,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征。 3、阿希对性格的印象形成进行研究。对于印象形成中的特征,分为中心特征和边缘特征。以“热情”、 “冷淡”为中心特征,以“文雅”、“粗俗”为边缘特征。 4、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包括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他人与他人的关系。研究者塔旧里(1955)。
第3节 社会知觉的特点 【※】社会知觉的特点 1、社会知觉的主体和客体可以不直接接触,可以通过第三者的口头描述,使主体对客体进行认知。但第三者的描述会受他的需要、态度等的影响,从而使主体不能如实地感知客体。 2、社会知觉不仅包含对人的外部特征及行为的知觉,而且还包括对其内部心理特征(如性格)、心理状态(如情绪)及行为动机等的判断。 3、人们在以往的生活中获得了一定的知识与经验,并把这些知识与经验加以组织与分类,储存在记忆中。当遇到某一刺激时,会把与刺激有关的信息提取出来,,对此刺激进行感知,这样就加速了人们的认识过程,但也带来一些偏差。 #4、以上三个社会知觉的特点中都贯穿着社会知觉的总特点:复杂性、主观性、易出偏差。
【】第4节 社会知觉的若干效应 ◎1、在人们交往中这种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别人下判断,而在最初印象形成之后,人对后来的信息较不重视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因。 ◎2、在与他人接触中,对初交者形成印象,所依据的材料往往在时间上有一定间隔,因而材料出现的次序对于印象形成的作用不大相同。人都根据间隔段后面的材料形成印象,这种现象称为近因效应。 #3、首因效因最明显表现在对人的第一印象的重大作用。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但却总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过程。鲁钦斯在1975年用实验方法来研究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4、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指对他人知觉的一种偏差倾向,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某些主要品质有个良好的印象之后,就会认为这个人的一切都好,反之也一样,如果被认定是坏的,那么他就被消极的光环所笼罩,从而赋予其他不好的品质。狄恩、柏斯切德、沃尔斯特,研究晕轮效应。 ◎5、定势:是指以前的心理活动,会对以后的心理活动形成一种准备状态或心理倾向,从而影响到以后的心理活动的进行。 ◎6、社会刻板印象:人们由于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而集合在一起,因此对不同的人群的认知总有一种共同的较为固定的看法,这些看法未必准确。但却对我们认识他人有重要影响。我们把这种较为固定的看法称为社会刻板印象。
第5节 影响社会认知的主客观因素 1、影响社会认知的客观因素:①刺激的特点(物理强度、对比、反复) ②当时的情境 2、影响社会认知的主观因素:①认知者本身的生理条件②影响社会认知的心理因素。 【※】3、论述:影响社会认知的心理因素: 1、 兴趣与动机:兴趣的个别差异往往决定着认知的选择性,人们的兴趣往往会使他们把不感兴趣的事物排除到认知的背景上去,而集中注意力于感兴趣的事物。动机是推动人的行动的动力,是一个人发动和维持活动的心理倾向,符合人的动机的事物,往往会成为知觉的对象与注意的中心。 2、需要与价值:需要可以说是个体缺乏某种东西是所产生的一种内在状态,当个人因缺乏某种东西而产生需要时,该东西对于他就具有有较大的价值、较重要的意义。而对个人具有意义与价值的东西,容易构成认知刺激,而且对其有价值的特征常常有夸大的倾向。 3、过去的经验:认知者经验不同, 所站的角度不同,即使社会刺激一样,却有不同的认知内容,例如对某一个人的认知,艺术家重视人的外貌、身材、姿势、语调等,学者专家则可能侧重那个人的智慧能力及专业知识。 4、情绪影响:人对事物的知觉也受个体情绪的影响,一个人当前的情绪状态,会多少影响他对人的判断。人们在愉快的状态下,会感到眼前一片阳光明媚, 当人忧郁烦闷时,会感到一切都没有希望。
【】第6节 归因理论及其评价 ◎1、归因:就是根据人的外部特征,对其内部的心理状态,或行为的原因,所作的解释和推论。 2、海德是归因问题研究的创始人,1958年在《人际关系的心理学》一书中从朴素心理学角度提出归因理论 ①他把行为的原因基本分为两类:内因(个人原因)与外因(环境原因) ②他认为人们归因往往使用两个原则:共变原则和排除原则 3、维纳1972年提出了他的归因理论,是在海德的归因理论和阿特金森成就动机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基本观点认为:内因——外因方面 ,即暂时——稳定方面;与期望、预测的关系。 4、简述凯利三度理论 凯利吸收了海德的共变原则,并发展了海德的归因理论,于1967年提出三度理论: A、说明行为的原因可以使用三种不同的解释: (1) 归因于从事该行为的人。(行动者) (2) 归因于行动者的对方,即行为者知觉的对象。(行动对象) (3) 归因于行为产生的环境。(情境) B、要找出真正原因,主要使用三种信息: 一致性、一贯性、特异性。(有了上述三种信息,就可以进行归因判断。) 5、简述琼斯与戴维斯的对应推论理论(何时能推论一个人的行为与其内在品质相对应) 认为个人的行为不一定与他的人格、态度等内在品质相对对应。 ①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期望,或不为社会所公认,即是行为的非期望性与非顺从性。 ②如果我们知道,某人从事某个行为,是自由选择的,而并非受外在强大的压力才作的,我们也会认为这个行为与内部品质相对应。 6、贝姆于1972年提出自我知觉理论。正如在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因果关系的归因中,所作的那样,我们试图使用本质上相同的资料,以及相同的归因过程,对我们自己的行动进行因果关系的归因。 ※7、几种归因理论的评价 A、基本(主要)归因错误产生原因: 在个人行为的归因上,人们倾向于低估情境的作用,高估个人或内因的作用。①我们有一种信念,相信人们对自己的活动结果负责,所以对从内因去评价结果,而忽略外因对结果的影响。②情境中的行动者比情境中的其它因素往往更突出,我们注重行为者,而忽视背景因素和社会背景。 B、行为者与观察者之间的差别: 行动者倾向于作情境归因,强调情境的作用。观察者倾向于作内部归因,强调行为者的特点的作用。①知觉特点②具有信息不同。 C、自我服务倾向:自我服务倾向就是在归因时,人们愿意把积极的结果归因于自己,把消极结果归因于情境。 |
|
上一篇文章: 社会心理学串讲笔记------第6章 社会态度 下一篇文章: 社会心理学串讲笔记------第4章 社会动机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文章搜索 |
|
|
天津考研网版权、投稿与免责申明: |
1)凡本网署名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天津考研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天津考研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来源:转自网络"的文章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
|
热卖考研资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