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心理学听课笔记-------第十二章 应激与工作负荷 |
工程心理学听课笔记-------第十二章 应激与工作负荷 |
责任编辑:admin 作者:佚名 来源:转自网络 更新时间:2007-8-4 21:07:47 |
|
第十二章 应激与工作负荷 1.工作负荷是指人体在单位时间内承受的工作量,是评价人机系统的一项重要指标。 人在进行活动时,必定要承受一定的工作量。每个人的工作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工作量超出了人所能承受的能力,就是超负荷工作,这时人体处于过渡的活动水平,常会过早地引起疲劳,或使工作效率下降,甚至出现人身损害。 2.应激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状态,每当环境偏离最佳状况,个体又无法,或不能轻易地校正这种偏离时,个体就会在机体和心理上产生一系列的“应激”反应。同样,超出个体能力范围的活动也会使工作效率降低。 3.产生应激状况的应激源主要有三类:工作负荷不合理;工作环境恶劣;工作责任重大、人际关系不和谐等等所造成的心理压力。 §12.1环境压力 1.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大致分为三个方面:健康、工作质量和工作时的舒适感。 环境指照明、噪声、振动和温度等。工程心理学的目的之一就是改善工作环境,使人们尽可能在合适的环境下愉快地进行工作。 §12.2心理工作负荷 1.心理负荷可以简单解释为,单位时间内人体承受的心理活动工作量。 2.用哪些方法评价心理负荷? 通常采取的负荷评价技术有主任务分析、辅助任务测量、生理测量和主观评定。 ⑴主任务分析。是心理负荷状况评价最直接的方法。任务难度的增加引起工作负荷的增加。 ⑵辅助任务测量。又称之为第二任务测量。辅助任务是与主要的要求成反比的。通常是改变辅助任务,然后来推断主要任务的要求。 ⑶生理测量。到目前为止,用得较多,能被接受的指标主要限于大脑诱发电位、心律变化和瞳孔大小变化等。 ⑷主观评定。心理工作负荷对个体主观感觉的影响多样。如繁重的任务会引起焦虑或者抑郁等。 3.简述单资源理论。 单资源理论是凯纳曼1973年提出的。他认为,作为信息加工主体的人类,存在着一组无差别的心理资源。在从事任何活动时,都在某种程度上调用这种资源。活动难度或活动数量的增加,都将提高心理资源的投入量。人的这种资源是有限的,一旦工作需求增加的程度超出了资源供应的限度,便出现了“需求—供应”之间的脱节,导致工作效率下降。 4.简述多资源理论。 威肯斯提出了多资源理论。他认为,人类拥有许多种不同的资源,各种资源间出现分配的情况是多样的,资源可用三种相当简单的维度来分类:加工阶段;加工码;加工通道。 根据多资源理论,在同时进行多项工作时,依据工作性质的差异,这些工作可能利用相同的资源,也可能利用不同的资源。 §12.3体力工作负荷 1.体力工作负荷指单位时间内人体承受的体力活动工作量。工作量越大,人体承受的体力工作负荷越大。 2.人体的工作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个体所承受的工作活动超过这一限度时,就可能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导致事故发生。这种情况叫做工作超负荷。 |
|
上一篇文章: 社会心理学串讲笔记------第1章 社会心理学的一般问题 下一篇文章: 工程心理学听课笔记-------第十一章 安全事故与人的失误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