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和机械工业出版社联合征稿活动已经结束,我们将陆续刊登优秀征集稿件,供各位网友查阅。
考研对于我,一开始踌躇满志,结束后却异常平静。关于考研,我本来不再想说什么,也不再想回味那一段苦乐参半的岁月,毕竟考研,年年岁岁题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那些逝去的风霜、消融的雨雪只有亲身品尝才能体味,我自是不必多言。然而,碍于朋友的情面,所以还是借此文表达一下自己关于考研的一点拙见。
在经历了四年前那场残酷的高考和今年这场残酷的考研之后,我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考研,要谋定而后动!未行动之前,先认真谋划,不要盲动;一旦开始行动,则必然依照事先的谋划,果敢决断,专注地坚持到底。这也是我和我的师弟师妹们交流时常说的,当然也是最想让他们真正明白的一句话。
考研,不只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一个艰难到很多人会放弃的过程。大批的人一开始就放弃,“我怕考不上、我不想考研……”;还有大批的人中途放弃,“我学不进去、自习室太热了、我想找工作了、我找到工作了,还考什么研……”;也有大批的人临考放弃,甚至考场上放弃。原因各异,本来也无可厚非。
然而,正如很多考研成功的人悟出的:坚持下来了,就能胜利!所以,关键问题是能不能坚持下来。而要想在考研过程中坚持下来,应当在正式准备考研之前对考研有个明确地认识:我为什么而考研?考研是否真是我的最佳选择?……总而言之,考研是场消耗战,持久战,为了成功,我们不能不谋定而后动!
那么,“谋”在何处呢?我仅就考研所谋谈谈自己的几点感想。
首先要认真谋划以便做出考研抉择。人有迷惑很正常,往往只有经过迷惑的过程才能回归明朗。在大学的最后一段时光里,我们面临着很多的选择,就业?考研?考本校?考外校?考本专业?跨专业?……需要我们考虑的事情实在太多,把这些问题真正想清楚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果要选择不后悔,就要“谋”,要规划。
我开始考虑考研是在大三上学期的期末。当时我把自己手中的很多活都放下来了,一方面是给自己一个沉淀的时间(我自己是这么想的),在大学的几年时间里自己经历了很多的东西,需要好好通过静心思考过滤沉淀一下。我常常在同一个时间段内做着多种不同的事,过得是一种快节奏的生活,所以很多时候总是步履匆匆,以至于有人把我形容为一个“幽灵”似的人。但是,我发现我自己思考的时间很少,很多东西感触不深。
在我给自己留出来的时间里,我想了很多的东西,既有对以前生活和学习的总结,也有对自己未来的思索。也就是在那段时间里,我明白了,虽然我对工作充满了向往,内心里我真正想要的还是希望能继续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于是,我在大三下学期就开始搜集一些学校的信息,包括他们的培养方案、每年的录取情况等等。当时自己考虑过的学校有化学专业里比较强的,比如北大、清华、南京大学、中科院等。通过几个月的思考以及和家人、朋友、学长的交流,我最后选择了北大。这其中有不少的原因。其一、北大的化学专业是比较有实力的;其二、自己对北大充满了向往之情,一直以能进入人文气息浓厚的北大学习为目标;其三、考虑到自己的性格特点,自己不适合把一门科目学得很深入,而北大是考综合化学的,所以自己能比较好地把握住。当然如果要说有第四点的话,就是自己想同时把硕士和博士都读了,而北大化学院是硕博连读的。综合以上几个原因及一些其他的原因,我选择了北大,而结果也说明这个选择还是不错的。这是“谋”在最初了。
在备考过程中,也是少不得“谋”的。面对一大堆的复习资料,如何选择?选择后是否能收到最佳的效果?这时候,就要努力看清楚自己的情况,多花些时间了解这些资料要。我当初就犯了不少错误。就拿复习政治来说,我几乎买了所有口评比较好的参考书,而结果当然是很多书连翻都翻得不多,不但浪费时间和金钱,而结果是收效甚微。
在备考中,最重要的“谋”,个人认为还应该是对时间的分配或者本书第三章第三节将要详尽探讨的时间规划与管理问题。我当时备考的科目除去公共课还有8门之多,而我正式开始复习是在7月底,所以时间还是比较紧张的。面对这么多的复习任务,我先是把整个的复习时间分为大致5个阶段。前两个阶段是一个半月,中间两个阶段各一个月;之后的半个多月是最后一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和第二个阶段,我把8门课分为两部分各复习一遍。当然,同时也视时间充裕与否而穿插了英语的复习。第三、四阶段主要是对前两个阶段的深化。考完后,自己感觉前面几个阶段是最重要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考研的成败。最后一个阶段是一个调整过程,也是一个冲刺阶段,起了常关键的作用。但是,如果没有前面几个阶段的付出,就不会有最后的胜利。
在每个阶段的复习中,我不但明确了各个阶段复习任务,还把这些大阶段分成许多小阶段,制定了各个小阶段的复习规划。虽然我在整个复习过程中没有做到任何一个计划都完完全全地实施了,但制定好计划后,我每天该做什么,每天的每个时间段内该做什么就心中有数了,学习起来就目标明确,也便于自己评估检测自己的复习程度,把握好复习进度。我以为,计划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鞭策我们努力去学习,帮助我们树立目标意识,做到“知己”,这样就至少有一半的成功可能了。计划执行不力,找出原因来就是了,是紧急事务太多呢,还是任务太繁重?浪费时间了吗?不够专注吗?身体状态不好还是心里状态不好?……原因很多很多,只要我们找出这些问题,然后对症下药,不断调整计划,就能越来越自信,越来越能够制定合理的计划,并顺利完成任务甚至超额完成任务了。
也许,准备最后的复试是整个考研过程中的最后一“谋”了。由于政策限制,每年注定会有一批在复试过程中惨遭淘汰的考研人。这些遭到淘汰的考研人是最可惜的。整个漫长的备考过程都走下来了,并且取得了复试的资格,那就是考研至少成功了八成。如何保证拿到最后的两成同样需要我们认真谋划,不可有一处掉以轻心。关于复试具体的谋划,在本书第六章将有详尽的探讨,在此就不再罗嗦了。
最后一句话:愿各位能够做到“谋定而后定”,考研一路走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