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里,总是有这么一群人:图书馆关门、宿舍熄灯,他们依旧在教室中自习,为考研、考公务员,为突击期中考、毕业论文而临时抱佛脚……又到一年“刷夜时”,武汉高校通宵自习室灯火通明。半夜的通宵教室什么样?刷夜族们效率高不高?记者走访武汉开放通宵教室的各所高校,体验了一把“夜猫子”的生活。
偶尔为之,不可长久
23日零时许,中国地质大学校园内,细雨暂歇,万籁俱寂,该校西区教三楼,这栋7层楼的教学楼大多数教室均已熄灯,一楼几间教室依旧灯火通明,不时有学生进出。在101教室门前,一名背着书包、提着一小袋零食的女生在门口打探,原来,来自该校数理学院大二的她,因临近期末考试,课程压力太大,便“慕名”来到通宵自习室“试一试”。
与“新手”小李相比,教室内更多的是一些经常通宵的“拼命三郎”。经济管理学院大二学生邓仕明便是其中一位。谈到自己的通宵学习经历,邓仕明掐了掐手指,说道:“这个学期我已经在这里通宵了4次。”
上月底,邓仕明考试“扎堆”,要同时进行《C语言程序设计》和《管理信息系统》两门课程的复习,无奈之下,他只得跑到通宵自习室熬了几个晚上。“还是有撑不住的时候。”他说,一般凌晨一两点的时候,人很困,实在坚持不住时,就在桌子上趴一会,或者喝几口绿茶,然后继续复习。
邓仕明说,自习室非常安静,学习效果还不错。他笑着说,上月的几门考试都在90分以上,这给成绩并不太好的他莫大的鼓舞,以后还会选择通宵自习。但他也认为,通宵自习只能偶尔为之,若天天如此,没人受得了。
与邓仕明不同的是,该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大三学生小杜已不想当“夜猫子”。因专业课程压力大,加之自己计划出国,他不得不给自己“加压”。但宿舍环境嘈杂,无法复习,只得来到通宵自习室。
“有时候复习到凌晨两三点才回宿舍,有时直接从教室出来去上第一节课。”小杜说,上通宵自习后,次日上课效率并不好,有时也打瞌睡。最近,他感觉自己的身体已严重透支,经常感觉浑身无力,“我是该考虑放弃通宵自习了。”
平日努力才是王道
除地大外,湖北大学等高校也设有通宵自习室。昨日凌晨零时许,记者来到湖北大学教4楼和教5楼,教4楼101室、教5楼105室两间通宵自习室内,仍有不少学生苦读的身影,每间教室内,10多人正在聚精会神地复习。
该校几名女生说,学校的通宵自习室也有“淡季”和“旺季”,每到期末考试、考研、四六级等考试前夕,通宵自习室都会爆满,有时甚至还要抢座。
刷夜一次要花两三天时间来恢复精神,其实得不偿失,“到凌晨2点以后,基本上只有三四名同学在自习室了,大家精神都不大好,要么还在坚持着看书,要么早就瘫睡在桌子上。”当记者问到明知对身体不好为什么还要通宵自习时,“刷夜族”回答出奇一致:形式大于内容,“只是觉得通宵更有学习的积极性,实际上却只是一种心理安慰。”
不少同学表示,刷夜很辛苦,对身体没有好处,尽量早睡早起才是“王道”。“与其刷夜看书‘劳命伤身’,倒不如平日里努力用功,这才是正确的学习之道。”
中国地质大学和湖北大学有关负责人均表示,学生进入通宵自习室学习,这种学习精神值得充分肯定。但是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不提倡学生通宵学习,考虑到学生的客观需要,校方也只得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
中南医院内分泌科一名医生提醒,长期黑白颠倒,会使身体出现疲态,从而影响第二天的学习和工作,甚至导致免疫力下降。从生理学角度讲,学生通宵自习不宜提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