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触的来源是一篇名为《考试集团军》的深度报道:济南黄亭号称“全国最大”的考研班开班,吸引了4000余名本科生前去听课。
画面里的学生无一不是面容虔诚而迷惘:他们听的彷佛不是讲义知道,而是牧师的布道;庞大汹涌的学生和家长数量对于当地的硬件设施来说是一大挑战,他们或排队如厕,或簇拥着买盒饭充饥,或席地打盹 时间和空间的紧凑和局促都彰显着如临大敌般的紧张氛围。
如果仅仅是对考研热的关注,还不足以触发人们的思考。让我唏嘘和心惊的是,对于大多数参与者而言,这不是一个愉快的选择,它是无奈之举,是将信将疑的试探,是破釜沉舟。
在这4000余人的庞大军团里,考研的目的各异:对于本科学历的不满意,对于严峻就业形势的回避,是高薪工作的跳板 总之,都是目的性极强,以致于失去了对“考研”本身乐趣的追求。
更可怕的还不是对“考研”本身乐趣的丧失,而是选择了这条道路后仍旧迷茫。研究生学历并不是得到高薪工作的保障,许多费尽千辛万苦拿到硕士学历的毕业生在职场上仍旧屡屡碰壁,被告知“个人能力比学历更重要”的他们望着一纸学历迷茫;“没学历不够资格报名,报名资格有了又要工作经验”的矛盾令站在考研大门外观望的大学生迷茫 现状就是,原以为考研是一条保障未来的康庄大道的人们,逐渐发现,“考研”不是一条直达终点的道路,而同样是一个十字路口,任何可能性都摆在你面前,任何涉及到“未来”的承诺和推测都显得武断。
这也是为什么那些铆劲参加培训的学生,也会面露“迷惘”之色,因为他们自己都在选择一条不甚确定的路。
而为什么大学生会陷入这样“迷惘”的境地?首先肯定是自己对自己和社会缺乏必要的认识和自信。“考研”说到底也就是为了就业,而大多数学生将它作为逃避就业压力的途径或者是谋取高薪的“可能途径”,在他们心目中,社会和职场已经被“妖魔化”,彷佛那就是一个绝对“学历至上”的角斗场,而不曾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过足够的自信,所以,当被告知“能力比学历重要”时,他们不知道为什么从小就被灌输的某种信条在哪里出了错;不可忽视的是,社会现状的矛盾状况也加重了大学生的迷惘状态:从来就没有一种遵循已久的社会约定告诉我们是学历更重要还是能力更重要,或者还有“背景”更重要:无数个案例告诉我们,获得成功者往往是高学历者;又有无数个励志故事告诉人们,学历终究敌不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人际交往能力;阴谋论崇拜者则热衷于揭示这样的道理:在“关系”“后门”和各种“二代”面前,其余什么都是浮云。病态的价值观混淆视听,无规律可循的成功之道制造困惑,恶性的急功近利传递负面情绪 无怪乎网友直呼:这是个病态的社会!
在自身的摇摆不定和浮躁的社会大环境之下,大学生们大多表现出迷惘,在最应该有目标最有干劲的年华里,大学生表现出极不同步的迷惘情绪。在个人和社会的诸多不足作用下,在短时间内,这种迷惘情绪无法消除。
一战之后,西方诞生了“迷惘的一代”,以海明威、菲茨杰拉德为代表的作家在战后思考人生价值,对满目疮痍的社会忧心忡忡――那是一种带有“自省”和“自救”性质的反思情绪。我们的“迷惘”显然与之不同,但是“困惑”本身却是相通的,这也是为什么笔者擅自“强加”了这么个名词冠在如今我们身上。而海明威他们迷惘的一代,最终在思考后走出迷雾,还创作出惊艳世界的文学艺术作品。我们这在现代社会踯躅而行的年轻人是否能拨开迷雾,创造出这一代的精彩?时间会给出最好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