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骨折的定义:
骨及骨小梁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发生中断。
直接暴力。间接暴力。肌肉拉力。积累性外力——外伤性骨折
骨骼疾病(脆骨病)——病理性骨折
二、骨折的分类
A。开放性、闭合性
B。完全性、不完全性
C。稳定性、不稳定性
D。形态分:横行、斜行、螺旋、粉碎、嵌插、青枝等。
三、临床表理:
全身:休克、体温(发热)
局部:
a、专有:畸形、反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
b、一般:疼痛与压痛、肿胀与瘀癍、功能障碍
四、骨折的愈合
(一)愈合过程
a、血肿机化演进期:膜内化骨、软骨内化骨
骨折—血肿—血凝固—局部化学性类症反应—肉芽组织形成—纤维组织(需要3月),骨内外膜深层,成骨cell增生活跃第二周以后形成骨样组织。
b、原始骨痂形成膜
(1)膜内化骨、骨样组织成骨cell增生—钙化、骨化,即骨折愈合过程
(2)外层膜骨化早于内层膜骨化、外骨膜—外骨痂、内骨膜—内骨痂
(3)膜内化骨与软骨内化骨相邻部分互相交叉、会合、钙化、骨化逐渐愈合,新骨形成。
c、骨痂改造塑形期成人2—4年,儿童2年,应力线上骨痂加强改造,非应力线上骨痂清除,原始骨痂渐形成永久骨痂,骨髓腔再通。
(二)影响愈合的因素
a、年龄b、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情况c、感染d、软组织伤程度e、软组织嵌入骨折线内f、健康状态g、治疗方法不当
五、骨折愈合的标准:
1、无压痛,叩击痛
2、无反常活动
3、X线:骨折线模糊,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消失
4、上肢:平举1kg,重物持续达1分钟,下肢不扶拐平地走3分钟,并不少于30步,连续2周骨折处于不变形。
六、几种特殊愈合形式
A、骨折延迟愈合-骨折在平均愈合时间未愈合X线有脱钙,骨折线增宽,尚无硬化;
B、骨折不愈合-骨折在8个月内未达骨性连接的愈合X线片有骨折端分离,断端光滑,有囊性改变
C、畸形愈合-愈合的位置未达到功能复位要求,存在成角,旋转重叠畸形,骨折愈合在既不解剖复位,也非功能复位的状态。
七、骨折的急救:
抢救生命,保护患肢,妥善固定,迅速转运,十六字原则。
八、骨折治疗原则:
a、复位:要求解剖复位和功能复位(对线、对位良好,愈合后功能不受影响);
b、固定;内固定和外固定;
c、功能锻炼:早、中、晚期
开放性骨折:骨折端和外周环境相通(骨盆、耻骨骨折和体腔相通也属于)。
治疗原则:
a、开放性骨折转化为闭合性骨折
b、开放性骨折可分三度;
I0度:皮肤粘膜刺破II0功能受影响Ⅲ0软组织损伤重,有神经,血管损伤。
C、开放性骨折的处理:抗休克,清创(创伤后6-8h内进行,超过也要)修复
注意
(1)II0以上损伤,6h以上未闭合,血管损伤应尽可能内固定
(2)I期缝合:6-8h内缝合,延期缝合:不适合立即缝合,观察不超过5天。
九、骨折并发症:
(一)早期:休克、脂肪栓塞综合症,重要脏器,血管神经损伤,骨筋膜室综合症。
(二)晚期:坠积性肺炎、褥疮、下肢深入血栓,感染,创伤性关节炎、缺血性骨坏死。
十、几种常见骨折
各种骨折都有其发生机制
(1)锁骨骨折:多为间接暴力,直接暴力多为粉碎性骨折;(合并臂丛损伤)“8”字固定,三角巾兜起三周(目前美观角度内固定)
(2)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撑地倒地
①无移位性骨折:无需复位,固定即可
②内收性骨折:手法复位,夹板固定,三角巾兜起三周(21天)
③外展型骨折:手法复位,夹板固定,三角巾兜起三周(21天)
(3)肱骨髁上骨折:伸直型,屈曲型和髁间骨折
治疗:
1、手法复位:石膏固定,肿胀轻,桡A搏动正常者
2、骨牵引:伤久,肿胀重,有水疱者;
3、手术复位:髁间骨折
(4)桡骨下(远)端骨折
1、桡骨远端3cm以内者,多为间接暴力
包括:CollisSmithBarton骺分离尺桡骨茎突骨折
↓↓↓
骨折远端向背桡侧移位向掌桡侧腕关节移位,常伴腕关节脱位
2、可以手法复位,石膏、夹板固定
(5)股骨颈骨折
病因:老年人骨质疏松、摔倒、内收、外展、扭转的外力。
分类:
①头下型,经颈型和基底型
②内收型(Paunel角>500)不易愈合,外展型(paunel角<300
③Garden:不完全骨折,无移位的完全骨折,部分移位一全部一大粗隆位置的测量:Bryant氏三角底边Nelaton线choemaker线Kaplan交点(应在腹中线上两边对称)若一侧大粗隆上移,则该点移到对侧腹部。
治疗:外展:“嵌插”型;牵引6-8周,三个月后持拐负重
内收型:手术固定,人工股骨头置换(主张55y后换)
(6)转子间骨折:大小粗隆间的骨折,血供丰富
病因:老年人跌倒,内收,外展的外力或直接撞击
分类:I型(稳定)II型(不稳定)
治疗:稳定型:外展牵引6-8周不稳定型:手术
区别股骨颈骨折和粗隆间骨折的金钥匙,前者,患肢外旋450,转子间骨折患肢则外旋9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