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书看透,是答好题目的根基。但本人相信,一定的答题技巧可以为得分添加助力。这尤其有益于考场上易于惊慌的考生。有固定的技巧模式来答题,可以保证不出太大的差错,使已有的知识点,在慌张,忙乱的历史统考中,付诸东流。我所写的,只是我自己思考的方法,是从这次统考中总结出来的。有没有用,博雅诸君,自识之。我写的很零乱,把考场上的问题依据自己的判断贴上标签(我考试时也是这样想的),见招拆招,有个时候想到某点就记,水平有限,见谅。
1、非常熟悉的名解
10年考的名解,我有两个不知道,1个有点模糊,其它均非常熟悉。对于非常熟悉名解,我是这样来解答的:
结构上我采用的是论坛里已经广泛流传的三段式方法。这要特别感谢长孙博君,它总结的方法我考试前看过,非常实用。我在运用这三段式方法的时候,是这样考虑和实践的:第一部分,陈述句,陈述北府兵或青苗法是什么?第二部分,是对这个陈述句的展开解说。第三部分,是总结。总结句很关键,名解一般都考得是比较重要的人物或事件,往往有其宏观历史背景,总结句可尽可能的去反映。如果有可能的话,尽可能提一些自己的想法就更好了。我们有一个较好的角度就好了,有时候贪多了反而把握不住,给人以较乱的感觉。与其把名词解释写很多,不如把这个总结句写好。今年考的北府兵我是写其反映了南朝寒人的兴起,门阀没落。青苗法我写的是它突出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特征:出发点,原意是好的,但在技术操作层面上,用人不当,实有害民之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我主要写陈寅恪所提出的一些观点,奠定了国际隋唐学界的研究范式。耶酥会,我主要写他在中西文化交流方面,明末清初的西学东传过程中,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我所写的,有掠长孙博君文章之美的嫌疑。但这不正是证明了这个方法的有用吗?我的经验,亦可以作为个案,供大家参考。
2、非常熟悉的简答题
今年考的简答题,我只有一道算是非常熟。就是西汉诸候王国的问题。我是这样答的:首先,开宗明义的作出解释,什么是西汉诸候王国问题。记名解可以解决简答题,这一点长孙君文章有讲,我要强调的是,在问答题里面,经常需要直接进行名词解释,甚至在很大程度上,简答题就是名解的扩展。这里的的解释,我认为只要陈述就好了。且应是高度概括性的。因为下面你还要阐释,如果头铺得过大,下面就不好写了,写来写去,加上一慌张,你就很容易在答卷上落下很多重复的话语。其次,我纵向阐述了诸候王国问题的由来,各朝君臣是如何解决诸候王国问题的。最后,我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发挥,讲了西汉诸候王国问题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不熟悉的名解
今年的考卷上,对于我来说,陌生的东西还是挺多的。名解有两个不知道,这两个我有一个随便写了几句,弗莱明一个字没有写,很是惭愧。建议大家,留到最后,能想起什么就写什么,死马当做活马医。先不要写的原因是,把能得到的分好好的抓到手再说其它。
4、不熟悉的简答
不熟悉的简答,这个如果你不答,就意味着你很大可能只能是卷起铺盖,明年再来了。我今年有一道完全不会答,是第二道。但我也乱写了一通,尽量用了一些很空泛的句子,避免提人名,专有名词,以免给阅卷老师很差的影响。因为提这些,出错的可能性太大了。第三道,我在书上看到过,但没有很深的印象。但我没有慌,我觉得这道题的自由度很大,可以慢慢想。答题还是采用先名解,后阐述,再总结发挥的结构。第一段解说三大古典文明是指哪三大。第二,各自有何特征。这里我要罗嗦下,大家一定要审好题,这么短的时间内,不可能考个口径很大的题目来让你写的。题干问的是三大古典文明的思想特征,不但要讲思想,而且要讲特征,特征就是不同于另外两种思想的地方。能审好这一点,答题就会效率高很多,不会有方向错误,写很多无关紧要的话。时间不多,拿答分点是我们需要考虑的。这个题,我没有去罗列中国有哪些思想流派,印度有哪些教派,希腊有哪些哲学家。我只是笼统的讲这一文明的思想,这也是题目问的,同时出错的可能性也小。而且,对于学文科的人来说,西方,东方的思想特征,多少知道一些,套进去,不会出很大的错误。现代东西方的思想差异,不就是那个时候奠定下来的?
做最后一道题的时候,时间只剩下十五分钟。我有点急。但我还是沉下心来。自由民权问题我在书上看到过。并且看了两遍。虽然不很熟,还是了解大体脉络。我再度发挥答题扣题干的思路,题目问什么就答什么。不再去发挥,因为时间不够。你自己可以设想哪些是得分点。这道题问的是背景,性质,影响。我就根据这三点,写了三段话。
5、补充几点:
能够征引你看过的书,可能会提高得分。
考之前最好多写字,写起来会很累。
名词解释,不要留恋,150个字不少了。
能写的写好,不能写的就多写了。
6、强调一点:扣题,审题是非常关键的。答题的时候,可以自己想想得分点,我写的这个是不是得分点,不是就少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