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达699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与此同时,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不少学生为逃避就业压力,把目光瞄向读研。专家提醒,面对就业难,考研并非“避风港”,调整心态,提高职业素质和技能最重要。
“就业难”致考研热度持续增加
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的2014年全国研究生招生咨询会6日在太原理工大学举行。来自全国的近80家高校受到学生们的“围攻”,研究生招生材料早早即被学生们抢拿一空。
孔亚军是太原理工大学大三学生,准备参加201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我们专业今年就业情况与往年相比差了不少,不少师兄师姐的工作都不是很理想”。孔亚军说,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在他身上,决定复习参加研究生招考,“但如果找到了合适的工作,研究生就不去读了”。被问及所报专业的对口情况,孔亚军表示,自己和同学并不排斥调剂读研,“都是为了工作嘛”。
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不少学生表示自己考研的目的就是为了摆脱就业压力,寻找一个更好的就业机会。太原科技大学机械专业大二学生小吴向记者表示,他们班很多人现在就开始搜集考研信息。“我们专业找到一份工作不难,但大多数会进到车间,做调度员之类的工作,为了以后有好的工作机会,就要选择考研”。小吴班上有40多名学生,其中将近一半的人要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
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到2013年我国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持续增多,从2008年的120万人已经增加到2013年的176万人。考研大军每年增加10万人至15万人,处在一个相对平稳的增长周期中。
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负责招生工作的史力健老师说,受到就业形势的影响,今年的研究生报名人数可能会继续增加。
考研难度未降低
“我们专业每年有20人左右考研,最后能有四五个考上就不错了。”小吴说。根据教育部下发的招生计划,2013年我国硕士生招生总规模为53.9万人,而2003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为26万余人。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依据中国教育在线《201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数据报告》,硕士研究生录取计划虽快速增长,但近年来考录比并未明显下降,基本维持在3。考研热带来的庞大竞争人群并未将考研变得容易。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研招老师王铭华告诉记者,除了考录比未发生太大变化之外,近年的推免政策也使得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难度有所增大。以他们学校为例,今年全校研究生招录计划约为3800人,推免生的名额约占三分之一,换言之,参加他们学校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学生只能竞争剩下的2500余名额。
据了解,像西安交大、南开大学等接收硕士研究生的“大户”,近几年招录人数并未出现太大波动。
考研并非就业“避风港”
“2010年本科毕业的时候,得到一个回家乡高中当历史老师的工作机会,想着读研之后会有一个更高的发展平台,没想到三年后,形式更加严峻,家乡的高中老师最低学历要求也得是研究生了。”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霍同学告诉记者,现在研究生毕业人数一年比一年多,各个单位的门槛也是一年比一年高,很多同学本科能找到的工作,等到读完研之后反而难以得到了。
“受到经济下行的影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降低,今年研究生就业情况并不乐观”。天津商学院研究生部的赵老师说,2013年硕士研究生就业面临着结构性的挑战。与此同时,硕士学历含金量也有所下降。《201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数据报告》显示,被调查者对研究生学历含金量持悲观态度的比例超过70%。
赵老师告诉记者,在有些单位设置的用人门槛方面,研究生较于本科生是有一定优势的,但这个优势在逐渐减弱。因为现在许多用人单位看重的还是应聘者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考研并非意味着以后一定会有好的工作机会,也并非逃避就业的“避风港”。“学生平时注意提高职业素质以及学生技能,调整好就业心态,早作准备,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并不太难。”史力健老师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