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孙子兵法》论“二战”制胜攻略 |
从《孙子兵法》论“二战”制胜攻略 |
责任编辑:kancl271093 作者:佚名 来源:转自网络 更新时间:2014-7-26 16:07:22 |
|
春秋末年的著名军事家孙武,也在中国哲学史上留下了军事辩证法的光辉篇章,其传世杰作《孙子兵法》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兵书,与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和宫本武藏的《五轮书》并称世界三大兵书,其中宝贵的军事战略思想,也是逐鹿考研战场的同学可供借鉴的珍贵思想资源,尤其对于考研“二战”的同学们更是如此。下文就比拟三个“锦囊”的形式来说明“二战”的制胜攻略。
第一个锦囊:始计篇——“归零思想”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即考研心态,“二战”的同学们需要抛除杂念、净空心境、重新跨越、轻装上阵,故心态上要“归零”。天者,即考研天时,主要体现为备考时间上的全程规划。地者,即考研地利,主要表现为学习场所的正确选择。将者,即考研老师,所谓智、信、仁、勇、严,好的考研辅导教师首先专业知识和“辅导力”上必须过硬(智),其本身为人也必须诚信正直、言必信行必果、从而得到同学们真正的信任乃至信赖(信),而最为关键的是师德高尚、富有爱心,并要在同学们的提高和最终考上倾尽全力(仁),同时还要身先士卒、攻坚克难(勇),并且从严治学、从严治教、严师出高徒(严)。法者,即考研方法,考研学习方法上必须讲究规划性、阶段性和全局性,懂得妥善调度人力和物力。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对于那些“二战”的同学们来说,上述五事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归零”之道。很多第二次或者第三次参加考研的同学们由于之前考试失利而带来的一定的阴影,背负了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如果不经过“归零”的释放和妥善处理,就会给同学们带来比较沉重的包袱。同时,还有一部分同学,在之前的考研实践中表现得相对良好,只是由于较为偶然的因素才未能如愿考上,比如复试和调剂时遇到挫折或执着于特定的学校和专业,这种情形使得这些同学在“二战”时不是多了惶恐和压力,而会容易造成麻痹大意或者轻敌。尤其是对于公共科目中的政治而言,很多这样的同学由于复习过一遍就往往过分轻视这个科目,殊不知该科目是变化最大、最需要“归零”的。
第二个锦囊:谋攻篇——“归一思想”
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因此,“二战”考研的同学们的谋攻之道在于“全”,而不在于“破”,即在于保全和完善,而不在于攻城略地,其谋攻之关键在于“完善知识结构、筑牢知识体系”从而形成“完整统一、准确全面”的“一个”知识网络,亦即“二战”谋攻中的“归一思想”。
“二战”的这些同学们最大的优势和最大的劣势都在于对考研知识体系的“部分”掌握,这样表面上看来似乎再战考研的关键就成了“查漏补缺”,实则不然,由于客观上来说每一次考研都是崭新的课题和挑战,今年的“查漏补缺”实际上是查去年的“漏”、补去年的“缺”,这与考研的现实状况是违背的。“查漏补缺”在一定的程度上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其局限性和误导性是不言而喻的。盲目地停留在去年的个体性偏狭经验上,只顾“杀伐”,不顾“建构”,是弊大于利的。 “二战”的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建构起当前考研形势下的全新知识结构,结出一张牢固、准确的知识网,在考研心态上“归零”的同时,更要在考研谋攻时战略上达到“归一”,树立全局眼光,对于“二战”的同学们避免以偏概全和迷失方向至关重要,也是应对愈来愈灵活和复杂的考研形势的又一个制胜锦囊。
第三个锦囊:作战篇——“归胜思想”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二战”考研的同学们大多也是这样,筹措调度物资,安排人力物力,租房子、买教材、参加辅导班、旁听课程等等,可谓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但凡事都有两面性,虽然绝大多数“二战”考研的同学们都不再受到本科课程、毕业论文以及求职奔波的羁缚,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战斗当中,且有一部分同学的确是一鼓作气、愈战愈勇、动力十足,但却有另一些同学逐渐显出疲劳,再而衰,三而竭,遭遇思想懈怠、后劲乏力的不利状况。这些与“二战”考研的同学们战线长、时间相对更久不无关系,更突出的原因则是忽视了任何一场战斗中都最为本质的“归胜思想”。
《孙子兵法》有云: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二战”考研的同学们比第一次参加考研的同学们要整整多出一年的时间学习和备考,表面上看上去是优势,但也也不乏隐忧。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二战”考研的同学们实际上已经多用去了一年的时间,因此,二战的同学们其实更需要“惜时”。所谓“归胜思想”,本质上展现了其考研竞争的残酷性,考研不会过问一个参考者是第几次去考,只关心考得上或者考不上,即所谓的以成败论英雄,最终录取才是王道,其他一切都是浮云,虽然残酷,却也是必须直面的现实。
因此,所有“二战”考研的同学们都必须把这场战役当成最后一战,庄严而神圣、有条而不紊,既不留后路,也不做困兽之斗;始计时“归零”,谋攻时“归一”,作战时“归胜”,此为上述“二战”制胜最佳攻略。如能做到以上几点,再凭借自身的经验,“二战”一定能取得理想成绩。 |
|
上一篇文章: 论二战制胜两大关键因素:充分准备和平稳心态 下一篇文章: 2014毕业最难季:似研究生类高学历者找工作并不吃香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文章搜索 |
|
|
天津考研网版权、投稿与免责申明: |
1)凡本网署名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天津考研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天津考研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来源:转自网络"的文章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
|
热卖考研资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