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城管的出现曾引发广泛争议,硕士争当环卫工更让人大跌眼镜。据报道,日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事业单位编制环卫系统员工,457个招聘岗位引来1.1万多位报名者,其中29位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报名者引人注目。
就业形势不好,或许可以解释硕士报考环卫工的部分原因。而更不可忽略的是,上述为硕士所青睐的基层岗位往往挂着同一块金字招牌——事业编制。
尽管整个社会在不断关注和改善环卫工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尽管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别,但明眼人还是能一下看出来,硕士争当“马路天使”的关键原因,在于对编制的膜拜。他们进入环卫一线,抱的是“曲线救国”之心:先有了事业编制,在基层干几年后,争取进入管理岗位甚至调入其他前景更好的单位。事实上,虽然此次哈尔滨招聘的大专以上学历环卫工具体岗位分别是“汽车驾驶员、汽车维修员和清扫员”,但招聘公告注明:对在本岗位工作连续三年年度考核优秀的新进人员,符合条件的可优先转为本单位管理或专业技术岗位。也就是说,只要在环卫一线好好干上三年,就可能成为“坐办公室的”。在一份稳定有保障且具备上升空间的工作面前,当前职业身份的考量已经显得无关紧要。
此前,针对江苏常州、浙江杭州和上海等地出现的硕士城管,有专家称,要提高城市管理水平,需要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来充实城管队伍。但环卫工即便是机械化环卫工,估计也不需要硕士这样的高端人才来做,而硕士们十几年寒窗苦读的学识恐怕也很难在这份主要靠吃苦耐劳的工作中发挥多少作用。他们参与应聘,某种程度上挤占了其他人的就业空间。
硕士生为了一个编制而错过了在专业岗位上大显身手的机会,这样的付出是否值得?退回去想,他们当初考研报志愿的时候,是否也就是为了将来好就业,不管是不是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先读个硕士再说?等到了找工作的时候,是否就为了捧个踏实的“金饭碗”或“铁饭碗”,也不管是不是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先考个公务员或者事业编制的工作再说?
在公务员考试“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情况下,相对宽松的事业单位招聘不失为退而求其次的“好出路”。在工资福利、退休养老、工作环境、社会地位等综合因素上,事业单位即便说不上是“金饭碗”,也可以说是“铁饭碗”。于是,顶着编制这块招牌,有关部门可以自信地将环卫工招聘条件列为大专以上学历;冲着编制这块招牌,硕士们可以暂且将自己的专业理想、职业梦想搁置一旁。有了编制,意味着有了各项福利保障和稳定的生活;落了户口,将来自己的孩子上学就没有了后顾之忧。被编制绑架,被户口绑架,与应用专业知识疏离,与实践职业理想疏离,与追求个体价值疏离,类似的“中国式就业”何尝不是学子之殇、教育之殇、社会之殇?
社会心理学家弗洛姆在《健全的社会》一书中写道:自由的人必不安全,思索的人必有疑虑。个人的就业选择本无可厚非,但如果“编制膜拜”和求稳成为年轻人择业的一种集体心态,那么,这个社会进步的动力何在?
只有当更多的年轻人敢于冒险投身创业、矢志不渝专心科研或者不计得失扎根乡村支教,只有当更多的年轻人有勇气追随自己的内心从事真正想做的工作,追求更有价值的人生,那么,才可能孕育出一个生机勃勃的社会。当然,我们的社会需要提供更加良好的创业环境、更加公平的竞争机制、更加健全的社会保障和公共福利,以及逐渐削平的体制内外社会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不均——这一切,正是多元化就业选择得以滋长的土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