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就是一个社会群体,大学生无论是学习还是日常生活都属于群体性人群,每一个个体相互之间都会有着联系,共同的学习、生活,不可避免的就会在意着他人的意见和看法,尤其会不自觉的在意关于自己的评论。在不经意间接受了他人的意见选择了从众。考研也是如此,很多同学是迫于就业压力选择了考研;也有很多同学是因为看到身边很多人都在考研,而自己也不知道为了什么也选择了考研;看别人报了什么专业,自己也跟着报哪个专业;别人去上辅导班买资料,自己也跑去报辅导班买资料。做的事情都没有认真的思考过,明显随大流心态。那么在考研的过程中,到底是什么因素左右着你的未来呢?
一、个性差异
1.个人心理特性
个人的智力、自信心、自尊心、社会赞誉需要等个性心理特征,与随大流行为密切相关。智力高的人,由于掌握的信息比较多,思维灵活,自信心较强,不容易发生随大流行为,相反智力低的人则容易随大流。有较高社会赞誉需要的人,特别重视别人的评价,希望得到他人的赞誉,较易随大流。性格软弱,暗示性强的人也更为容易表现出随大流倾向。另外在整个考研过程中,如果没有足够的自信,对自己的复习水平把握不够,对自己的自制力没有信心的更容易随大流。
2.男女差异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随大流,许多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不过在考研随大流方面,是否也是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随大流,仍需进一步实验才能下定论。
3.经验决定
如果同学们对刺激对象越了解,掌握的信息越多,就越不容易随大流,反之则越容易随大流。例如有一名医生和一群教师讨论教育问题,他往往不会反对教师们的意见,因为他对此问题不甚了解;而如果是讨论营养问题,他往往会反对教师们的一致意见,因为他在这方面有丰富的知识经验。知识经验多的个体拥有更强的自信心,他倾向于把自己看成是群体中的专家而不愿随大流。
二、群众影响
1.少数服从多数
如果群体中只有一个人持不同意见,他需要承受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但若群体中另外还有一个人持反对意见,则使前者所面临的随大流压力大大缓解,从而明显降低前一个人随大流的程度。就是说如果班里有三两个与你作伴,坚持不考研的人,你也可能有勇气坚持自己的想法。
2.群体凝聚力
当一个群体的凝聚力越强,群体中成员之间的依恋性及对群体规范和标准的随大流倾向也越强,这时候个体就会为了群体的利益而与群体意见保持一致。
3.团体压力
在一个团体中,如果只有两个人反对你,你很可能会坚持自己的意见;但若是有100人一起对你持反对意见,你多半会惊慌失措,内心不安,最终随大流了事。假如说班里有少部分人考研,你可能会坚持自己不考研的选择,但如果只剩下你一个人不考研,你就会感觉到团体的压力,开始下意识的问自己:是不是我也该像大家一样,考考试试?即便心知肚明自己考研成功的几率并不大,也会屈服于团体的压力而选择考研。一般来说,群体规模越大,持有一致意见或采取一致行为的人数越多,则个体所感到的心理压力就越大,也就越容易随大流。
人一直都是群体性的,因此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在少数,但考研在很大意义上能够左右同学们的未来发展,因此同学们在决定是否考研的问题上,千万不能有“大家都考,我也考”的随大流想法,考研还是不考研,都要经过深思熟虑,结合自己的志向、兴趣、基础、能力,以及专业前景、地域、行业等情况综合考虑,制订适合自己的未来发展规划,将利弊分析清楚后再做决定,千万不要让各种影响因素成为左右自己未来的决定性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