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 德国教育的发展
本讲内容索引: 导 学 概 述 教 材 重 点 练 习 答 案 图 片
▇ 导 学 (返回索引)
学习本章应按照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末、十八世纪末至普法战争、德意志帝国时期、共和时期这样的历史阶段,概括了解德国教育管理制度、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从中总结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教育的基本特点。
▇ 概 述 (返回索引)
德国是欧洲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的发源地,宗教改革以后新教教派在德国占据优势并控制着德国的各级教育。从16世纪末起,德国的众多封建邦国先后将教育改由国家管理,首先是初等学校,然后才是中学和大学,于19世纪初基本实现了国家管理教育。各个封建邦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从16世纪起,特别是在十七八世纪竞相颁布强迫教育法令,并于1872年将6至14岁的八年初等教育定为强迫义务教育阶段。在很长时期里,接受这种教育只是劳动者子弟的义务,德国等级性很强的双轨学制一直到1920年以后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德国教育的古典主义突出地表现在文科中学上,文科中学在德国一直是最受重视的中学,它那纯粹古典主义的性质虽然在洪堡德改革时略有改变,但后来又一度随着封建专制的强化而加强,一直到20世纪初仍然带有一定程度的古典主义。德国较早产生了实科中学,自然科学也较早进入德国大学的课堂,洪堡德创办和领导的柏林大学,后来成为世界各大学改革的楷模,德国大学在世界上曾经处于领先的地位。德国有着重视师范教育和教师的传统,早在18世纪普鲁士就创建了师资训练中心,到了20世纪初,德国的小学教师已改由高等学校的师范院校培养,中学教员则由大学直接培养,还须经过国家考试,因此师资水平较高。应该指出,德国教育中始终贯穿着沙文主义、军国主义和宗教神学的精神。
▇ 教 材 (返回索引)
张季娟、袁锐锷 编著《外国教育史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修订版:
第十二章 德国教育的发展
一、17世纪至18世纪末的德国教育 (一)教育世俗化 从17世纪到18世纪中期的德国,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比英国和法国都要落后,长期处于分裂状态,300多个封建邦国各据一方。这些邦国,尤其是普鲁士、奥地利等大的邦国,为了强化统治和扩大军事实力,企图通过教育造就忠顺的臣民和得心应手的兵士,所以急于把国民学校管理权从教会转到国家手中并大力提倡强迫义务教育。 16世纪末17世纪初,各封建邦国就开始把初等学校由新教教会管理(16世纪宗教改革使新教教派在德国占居优势,路德派和虔信派等新教教派控制着德国的各级教育)改为国家管理。早在16世纪后半期,就有威登堡和萨克森等邦国颁布了强迫教育法令;从17世纪开始,大多数邦国都竞相颁布这种法令。其中以1763年普鲁士王腓特烈二世颁布的法令最为著名,它进一步规定5~12岁的儿童必须到学校受教育,否则对家长要课以罚金。 至于中等和高等学校则仍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由教会管理,直到1787年,普鲁士才正式成立了高级学校委员会,使普鲁士境内的中等和高等学校也由国家管理起来,其他各邦很快仿效。普鲁士1794年颁布的《民法》明确规定,不论公立学校还是仍由教会办理、管辖的学校,或由政府和教会共同管辖的学校,都得按照国家既定的立法行事,学校事务的最终决定权在政府。这表明了到18世纪末期,德国学校教育在向世俗化的方向上迈进了一大步。
(二)初等学校 早在宗教改革的过程中,路德派就建立和发展了初等学校,后来经过虔信派的努力和倡导,这种学校在17世纪中期以后发展成为德意志学校,在18世纪它成为全德国(特别在乡村)初等学校的主要形式。1774年奥地利国王不但以法律形式规定在其境内广办平民学校(德意志学校那样的初级小学),而且在城市设立中心学校(高等小学)。这种高等小学,很快传到俄国和欧洲其他一些国家。 这一时期德国初等学校的设备甚为简陋,最初设在乡村教堂附近,由牧师任教,但教师更多的是教堂的仆役、裁缝、鞋匠、退伍士兵等等。教育质量很差,学生主要是在学习教义问答、赞美歌的过程中得到一些简单的读写算的初步知识。接受这种教育是劳动者子弟的义务,但他们没有升学的权利,因为中学、大学与初等学校是不衔接的。
(三)中学和大学 文科中学在德国中等学校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由宗教改革时期路德派教育家梅兰克吞创立的拉丁中学和斯图谟创办的文法中学演变而来,古典色彩甚为浓厚,专门训练王公贵族的子弟。它的任务是为大学输送新生和为政府培养一般的官吏,唯有文科中学的学生才有资格升入大学。 骑士学院是17世纪中期至18世纪中期存在于德国的一种特殊类型的中等学校。它的任务是把贵族子弟训练成为能够担任文武官职和从事外交事务的人员,因而它的学习内容十分庞杂。除了现代语言(当时欧洲通行的语言和法语等)、拉丁文和神学外,还有数学、机械学、物理、军事科学、法律、历史地理、伦理等学科,并且重视训练举止礼仪、舞蹈、骑马、角力、射箭等等。这种学校是中世纪骑士教育在德国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复活。 实科中学在德国产生于18世纪初,较英法等国早一个世纪。1708年虔信派信徒席姆勒(Zemmler)在哈勒创办了“数学、力学、经济学实科中学”,以教授数学、物理、力学、自然、天文学、地理、法律为主,并辅之以绘画、制图。此后,德国各城市陆续有人创办这类学校,有的实科中学则增设建筑、商业制造、贸易、经济等科目。这是一种既具有普通教育性质,又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新型学校。它排除了教学科目、课程内容的纯古典主义的倾向,适应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发展起来的需要,也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封建生产方式的较量,但德国资产阶级在这时的力量是很弱小的,实科中学的社会地位也比文科中学低得多,它的学生是不能升入大学的。 同欧洲其他国家一样,德国的大学也产生于中世纪。到15世纪,全德国已有威登堡大学等九所大学。17世纪和18世纪初,德国又创立了哈勒和哥丁根等一些新的大学。德国大学在宗教改革以后就开始按照新教的思想和要求进行改革,宗教神学和古典主义的性质逐渐有所削弱,人文主义精神占有一定地位,增加了一些新的人文学科(历史、政治学、哲学、法律等)和实用学科(数学、物理、地理及实验课等)的内容,教学上允许使用德语(以前只能用拉丁语或希腊语),并注意进行学术探讨。到18世纪,德国大学已经在世界上逐渐处于领先地位,并酝酿着新的改革。
二、18世纪末至普法战争(1870)的德国教育 (一)18世纪末德国的泛爱主义运动 到18世纪末,德国各邦的资本主义经济逐渐有所发展,加之受到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影响,软弱的德国资产阶级也开始寻求表达国家统一和反对封建的要求的方式。由于处在法国革命大风暴之后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德国资产阶级具有既向往革命又害怕人民的两重性,他们所选择的表达方式不是实际的政治斗争,而是“抽象的思维活动”,这就是表现在文学、历史、哲学、教育等科学领域的新人文主义运动。它在教育上的突出表现是泛爱主义和洪堡德改革。 泛爱主义是受到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尤其是卢梭思想和德国新人文主义的深刻影响而产生的。泛爱主义教育家如巴斯多(J.Basedow)、萨耳士曼、堪比等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增进人类的现世幸福,培养掌握实际知识、具有泛爱思想、健康、乐观的人,因此德育、体育、劳动教育、现代语和自然科学知识受到重视,采用让儿童自由发展的教育方式,注重实物教学。他们热爱儿童、肯定儿童的天性是善良的,反对经院主义、古典主义教育,禁绝体罚。 1774年,巴斯多在德梭(Dessou)创办了一所“泛爱学校”,贯彻他的教育观点,得到康德的声援。泛爱主义教育家们还通过他们的著作广泛宣传泛爱主义,巴斯多所著《方法论》成为康德讲授教育学的课本。在他们的影响下,泛爱学校在当时的德国不断涌现,竟形成一种运动。 泛爱主义的许多观点虽然并非巴斯多等人所首创,而且其中也有谬误,但是在当时的德国它起到了反对封建教育、传播资产阶级进步思想的历史作用。
(二)19世纪初的洪堡德改革 18世纪末19世纪初,普鲁士、奥地利等邦正式成立教育部,教育管理开始走向世俗化,从由教会管辖逐步转归国家掌管。到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初等义务教育进一步实施,初等学校迅速增加,师范学校因此也大有发展,但此时的德国教育具有强烈的专制主义,宗教性仍很明显。 1807—1815年普鲁士施太因—哈登堡改革期间,新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历史学家、政治活动家洪堡德(K.W.Humboldt)曾出任教育部长,他根据新人文主义的精神对各级学校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方面,积极贯彻裴斯塔洛齐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有所扩充、教学方法有所改进,出现了第斯多惠等著名的教育家。在中等教育方面,实科中学进一步得到发展,文科中学先前那种纯粹古典主义的性质略有改变,减少古典语文的课时,增加历史、地理和自然科学的科目,通过考试选择教师,打破了只由教士充任教师的局面。在高等教育方面,洪堡德较早明确地提出大学的任务一方面是要向学生传授各科知识,一方面是要发展科学(即办成教学中心和科研中心),他创办和领导的柏林大学就是这方面的典型。
(三)“神圣同盟”存在时期(1815—1848)德国教育的倒退 1815年拿破仑“百日政变”失败,彻底倒台,欧洲封建势力重新抬头。为了恢复和巩固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防止发生新的革命运动,1815年9月俄、奥(地利)、普(鲁士)三国统治者在巴黎共同发表宣言,缔结所谓“神圣同盟”。当时的欧洲在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之后,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已不可避免,因此神圣同盟的所作所为乃倒行逆施。 “神圣同盟”一出现,普鲁士的反动当局就迫不及待地着手遏制19世纪初期教育方面的改进和发展。在初等学校中,他们大力宣扬皇帝的至高无上和上帝的神圣,加强教育的君主主义和宗教的性质。在中学,凡经新人文主义者改进的地方,统统重新“纠正”,自然科学教学内容被削减,古典课程和神学课程大大加强,师生言行受到严格的控制,防止“危险思想”,培养绝对服从。大学也不例外,教授的言行和生活、学生的思想和行动同样受到严密的监视。
(四)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德国教育的反动 主要由无产阶级参加的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失败后,欧洲大陆各国的封建统治者进一步趋向反动。表现在教育方面,普鲁士于1854年颁布初等学校法规,宣称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向学生“灌输对皇室的敬爱”,指令小学必须特别加强宗教的教学,禁绝一切启发式的教学方法。1856年以后,文科中学的科学教育干脆被取消,因为科学破坏信仰,实科中学则加重神学课分量,增加拉丁文课程,从而产生了文实中学,但此时文实中学的毕业生仍不准升入大学。至于此时的德国大学,又由科学哲学中心,倒退为仅仅从事实验研究和史料搜集、贮存的场所了。
三、德意志帝国时 期(1871—1919)的教育 普法之战,法国失败,普鲁士得以最终实现德意志的统一。德意志的统一给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是历史的进步,但是德国的统一是经由王朝战争的道路完成的,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封建残余势力大量保留下来,普鲁士容克的地位更加巩固。容克贵族与资产阶级联盟的德意志帝国继承了普鲁士军国主义的传统,成为最富于侵略性的国家。这一时期的德国教育充满着沙文主义、军国主义和僧侣主义。 为了适应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德意志帝国从1872年就开始对教学进行改革。这次教育改革是以普鲁士的教育制度为基础进行的。 到19世纪中叶,普鲁士形成了等级性很强的双轨学制。通过8年的国民学校再进入职业性质的补习学校,这一轨是供劳动人民子女上学的,另一轨由家庭教育直接进入中学,但只有为封建贵族子弟开办的文科中学是与大学相连接的,为资产阶级子弟开办的实科中学的毕业生是不能升大学的。 1872年,帝国当局发布普通学校法,规定6~14岁的八年初等教育为强迫义务教育阶段,并要求年龄不满18岁的在职青年应接受职业补习教育。此时,将8年的国民学校分为4年的基础学校和4年的高等国民学校,增设6年的中间学校供基础学校的毕业生就读。名义上中间学校的学生可以转入各类中学的相应年级,实际上有许多困难。这是对劳动人民子弟就学的教育轨道所进行的调整与改革。在帝国时期,德国的中学正式确认由文科中学、实科中学和文实中学三种类型所构成,但文科中学仍为主要类型。1901年,随着资产阶级地位提高,正式确认实科中学、文实中学的毕业生也有权投考大学。这是对特权阶级子弟就学的教育轨道所进行的调整和改革。
四、共和时期(1919—1934)的德国教育 1918年德国爆发了无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君主政府,建立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但旋即被资产阶级扼杀,变成资产阶级共和国。 在共和时期,资产阶级政府依据1919年通过的魏玛宪法对教育进行改革。 1920年颁布法令规定基础学校为统一的初等国民学校,凡6~10岁的儿童不论出身贫富均须就学于此。基础学校毕业,经过考试成绩优异者升入中学,余者入高等国民学校,以完成义务教育。八年义务教育后,14~18岁还必须受职业教育。中间学校继续存在。 除九年制的文科中学、实科中学和文实中学继续存在外,增设了德意志中学与建立(上层)中学。建立中学招收读完高等国民学校七年级的学生,学制6年,这种中学设在乡村小镇。德意志中学以德意志文化为主要教育教学内容,浸透着日耳曼民族沙文主义精神,它与其他中学一样招收基础学校毕业生。此外,当时还有另外一些为转入中学作准备的中学和各类女子中学。 师范教育在此时更加受到重视,教师的地位和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了。小学教师改由大学的师范学院培养,通过严格考试选拔中学毕业生,学制4年,其中后2年为实习年。中学教师由大学直接培养,学制4年以上,毕业后试教两年,合格者为助理教员,经过国家正式任命才成为正式中学教员。教员都是官吏。 到共和时期,德国大学又逐渐恢复它作为讲授科学和研究学术的中心的地位,并且实行大学自治、教授治校,使德国的学术进步和文化提高较各国为快。 总之,在共和时期,德国各级各类教育均有较快发展,泾渭分明的双轨学制也略有改变,但教育上始终贯穿着沙文主义、军国主义和宗教神学的精神。
▇ 重 点 (返回索引)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德国教育的发展 1、识记:德国最早公布的强迫教育法令,“实科中学”的概念。 2、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中学的主要类型及其历史发展。 3、简单运用:分析评价十八世纪末德国的泛爱主义运动和十九世纪初的洪堡德改革。 4、综合运用:总结、分析、评价德国共和时期(1919 -1934)的教育。
▇ 练 习 (返回索引)
重点教学内容与相关练习例题
(一)填空题 1、 德国历史上各封建邦国公布的强迫教育法令最早出现于__世纪。 2、 德国最早的一所实科中学是创办于___年的“数学、力学、经济学实科中学”。 3、 德国的洪堡德倡导把大学办成既是教学中心,又是___中心。 4、 实科中学在德国创办于____世纪初。 5、 最早在德国出现的实科中学排除了教学科目、课程内容的纯__主义的倾向。 6、 十八世纪德国初等学校的主要形式是____学校。 7、 德国历史上的新人文主义运动在教育上的突出表现是____和洪堡德改革。
(二)改错题 1、 德国教育史上的洪堡德改革发生于17世纪初。 2、 十八世纪末德国的古典主义运动是新人文主义运动在教育上的突出表现。 3、 德国历史上各封建邦国公布的强迫教育法令最早出现于14世纪。 4、 巴斯多是德国著名的军国主义教育家。 5、 在西方教育史上,美国是最早公布强迫教育法令的国家。 6、 美国著名的泛爱主义教育家是巴斯多。 7、 泛爱主义是十七世纪末德国新人文主义运动在教育上的反映。 8、 洪堡德认为大学除了传授知识外,还应当培养人才。
(三)选择题 1、十八世纪末德国的泛爱主义教育是____运动的突出表现。 A.赫尔巴特 B.裴斯泰洛齐 C.新人文主义 D.古典主义
(四)解释概念题 1、“实科中学”
(五)简答题 1、德国的中等教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哪几种主要的学校型类?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2、概述共和时期(1919-1934)的德国教育。
(六)论述题 1、十八世纪末德国的泛爱主义运动述评。 2、十九世纪初德国的洪堡德改革述评。
▇ 答 案 (返回索引)
(一)填空题 1.16 2.1708 3.科研 4.十八 5.古典 6.德意志 7、泛爱主义
(二) 改错题 1.将“17”改为“19” 2.将“古典”改为“泛爱” 3.将“14”改为“16” 4.将“军国”改为“泛爱” 5.将“美”改为“德” 6.将“美”改为“德” 7.将“十七”改为“十八” 8.将“培养人才”改为“发展科学”
(三) 选择题 1.C
(四)解释概念题 1、实科中学在德国产生于18世纪初,这是一种既具有普通教育性质,又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新型学校。它排除了教学科目、课程内容的纯古典主义的倾向,适应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发展起来的需要,实科中学的社会地位也比文科中学低得多,它的学生是不能升入大学的。直到二十世纪初它的学生才有权报考大学。
(五)简答题 1、 德国中等教育的学校类型主要有文科中学、实科中学、文实中学、上层中学与德意志中学等。 文科中学在德国中等学校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由宗教改革时期路德派教育家梅兰克吞创立的拉丁中学和斯图谟创办的文法中学演变而来,古典色彩一直甚为浓厚,专门训练王公贵族的子弟。它的任务是为大学输送新生和为政府培养一般的官吏,唯有文科中学的学生才有资格升入大学。 实科中学在德国产生于18世纪初,较英法等国早一个世纪。这是一种既具有普通教育性质,又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新型学校。它排除了教学科目、课程内容的纯古典主义的倾向,适应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发展起来的需要,也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封建生产方式的较量,但德国资产阶级在这时的力量是很弱小的,实科中学的社会地位也比文科中学低得多,它的学生是不能升入大学的。 十九世纪初的洪堡德改革曾经稍许改变文科中学的纯古典主义性质,但后来随着德国政治进一步走向反动,1856年以后文科中学的科学教育干脆被取消,而实科中学则加重神学和拉丁文的课程,从而产生了文实中学。文实中学的毕业生也只有到二十世纪初才得以升入大学。 上层中学与德意志中学产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上层中学主要是企图解决双轨学制带来的矛盾,为国民学校学生继续学习提供一个场所。德意志中学则随德国民族沙文主义的膨胀而产生和发展。
2、 在共和时期,资产阶级政府依据1919年通过的魏玛宪法对教育进行改革。 1920年颁布法令规定基础学校为统一的初等国民学校,凡6~10岁的儿童不论出身贫富均须就学于此。基础学校毕业,经过考试成绩优异者升入中学,余者入高等国民学校,以完成义务教育。八年义务教育后,14~18岁还必须受职业教育。中间学校继续存在。 除九年制的文科中学、实科中学和文实中学继续存在外,增设了德意志中学与建立(上层)中学。建立中学招收读完高等国民学校七年级的学生,学制6年,这种中学设在乡村小镇。德意志中学以德意志文化为主要教育教学内容,浸透着日耳曼民族沙文主义精神,它与其他中学一样招收基础学校毕业生。此外,当时还有另外一些为转入中学作准备的中学和各类女子中学。 师范教育在此时更加受到重视,教师的地位和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了。小学教师改由大学的师范学院培养,通过严格考试选拔中学毕业生,学制4年,其中后2年为实习年。中学教师由大学直接培养,学制4年以上,毕业后试教两年,合格者为助理教员,经过国家正式任命才成为正式中学教员。教员都是官吏。 到共和时期,德国大学又逐渐恢复它作为讲授科学和研究学术的中心的地位,并且实行大学自治、教授治校,使德国的学术进步和文化提高较各国为快。 总之,在共和时期,德国各级各类教育均有较快发展,泾渭分明的双轨学制也略有改变,但教育上始终贯穿着沙文主义、军国主义和宗教神学的精神。
(六)论述题 1、 到18世纪末,德国各邦的资本主义经济逐渐有所发展,加之受到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影响,软弱的德国资产阶级也开始寻求表达国家统一和反对封建的要求的方式。这就是表现在文学、历史、哲学、教育等科学领域的新人文主义运动。它在教育上的突出表现是泛爱主义和洪堡德改革。 泛爱主义是受到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尤其是卢梭思想和德国新人文主义的深刻影响而产生的。泛爱主义教育家如巴斯多(J.Basedow)、萨耳士曼、堪比等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增进人类的现世幸福,培养掌握实际知识、具有泛爱思想、健康、乐观的人,因此德育、体育、劳动教育、现代语和自然科学知识受到重视,采用让儿童自由发展的教育方式,注重实物教学。他们热爱儿童、肯定儿童的天性是善良的,反对经院主义、古典主义教育,禁绝体罚。 1774年,巴斯多在德梭(Dessou)创办了一所“泛爱学校”,贯彻他的教育观点,得到康德的声援。泛爱主义教育家们还通过他们的著作广泛宣传泛爱主义,巴斯多所著《方法论》成为康德讲授教育学的课本。在他们的影响下,泛爱学校在当时的德国不断涌现,竟形成一种运动。 泛爱主义的许多观点虽然并非巴斯多等人所首创,而且其中也有谬误,但是在当时的德国它起到了反对封建教育、传播资产阶级进步思想的历史作用。
2、 18世纪末19世纪初,普鲁士、奥地利等邦正式成立教育部,教育管理开始走向世俗化,从由教会管辖逐步转归国家掌管。到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初等义务教育进一步实施,初等学校迅速增加,师范学校因此也大有发展,但此时的德国教育具有强烈的专制主义,宗教性仍很明显。 1807—1815年普鲁士施太因—哈登堡改革期间,新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历史学家、政治活动家洪堡德(K.W.Humboldt)曾出任教育部长,他根据新人文主义的精神对各级学校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方面,积极贯彻裴斯塔洛齐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有所扩充、教学方法有所改进,出现了第斯多惠等著名的教育家。在中等教育方面,实科中学进一步得到发展,文科中学先前那种纯粹古典主义的性质略有改变,减少古典语文的课时,增加历史、地理和自然科学的科目,通过考试选择教师,打破了只由教士充任教师的局面。在高等教育方面,洪堡德较早明确地提出大学的任务一方面是要向学生传授各科知识,一方面是要发展科学(即办成教学中心和科研中心),他创办和领导的柏林大学就是这方面的典型。
▇ 图 片 (返回索引)
|
图1:德国波恩大学(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1985) |
转载:华南师范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