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通行证  
天津考研网 资讯中心-网尽考研信息 考研专卖店-考研资料书籍一站购齐 考研辅导班 BBS社区-便易的交流平台 专业课教材 院校导航-权威院校招生信息 下载中心-海量考研复习资料 客服中心-解决所有问题 考研热线4000220908
 您现在的位置: 天津考研网 >> 资讯中心 >> 全国统考科目 >> 教育学考研 >> 正文 相信自己,加油!
    外国教育史----第十一讲 美国教育的发展
外国教育史----第十一讲 美国教育的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作者:佚名  来源:转自网络   更新时间:2007-8-4 20:57:30

第十一讲  美国教育的发展

 

本讲内容索引: 导 学    概 述    教 材    重 点    练 习    答 案    图 片  

 

导  学    (返回索引)

   学习本章应按照独立前、独立战争至南北战争、南北战争至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这样的历史分期,概括了解美国教育管理制度、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等方面的历史发展,从中总结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教育的基本特点。

   

概  述    (返回索引)

   美国在世界上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它的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却极其迅速。殖民地时期北美的教育制度基本上是从英国移植过来的,同时教育深受宗教的影响与控制,中学是为大学服务的,大学的任务主要是培养传教士和官吏,初等学校因其着重培养宗教信仰而受到重视,有些地方(如麻省)的政府当局出面干预教育,这是不同于英国的做法。美国独立以后,国会和各州政府不断颁布法案发展教育,初等教育在引进近代欧洲教学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在20世纪30年代基本普及;中学在实用化道路上不断发展,而且涌现了形式多样的职业中学,美国开始向普及中等教育迈进;师范教育从无到有,在I00年的时间里取得巨大的成绩,师资培养规格越来越高;高等教育随着各地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不断得到调整和发展,公立、私立并举,涌现了农工学院、初级学院等新的学校,显示了大众化的强大趋势。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已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中教育的先进国家,并且具有自己的特点。美国的教育行政管理实行地方分权制,各地教育的情况不尽相同;在学制上是单轨制,但各级各类学校的学制比较灵活;学校的课程设置也灵活多样,密切配合社会生活和生产的需要;教学方法上传统派教育与现代派教育相互消长,而传统派教育终占上风。我们虽然肯定了美国在教育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但是也应该看到,由于当时美国各阶层实际存在着的贫富悬殊和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所谓机会均等的教育是未能真正实现的;另外,由于教学内容过于庞杂和教学方法上的问题,美国教育的质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教育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宗教性,这也是美国教育的一个问题。

 

教  材    (返回索引)

张季娟、袁锐锷 编著《外国教育史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修订版:

    第十三章 美国教育的发展

 

一、美国独立以前的教育概述
   北美大陆,原为印第安人之乡,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以后,欧洲各国(西班牙、法国、荷兰、英国)移民纷至沓来,建立北美殖民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以后,国力日益强盛,它的殖民势力在北美也就逐渐占据优势。到了18世纪中叶,北美绝大部分已开发的地区都落入英国殖民者手中,英属13个殖民地(在大西洋沿岸和阿帕拉契山脉之间从南到北的狭长地带)就是现代美国领土的基础。
   到18世纪后半期,北美殖民地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已得到一定的发展,美利坚民族也在形成之中,而英国却竭力要把北美殖民地变成它的市场和原料供应地,殖民地和宗主国的矛盾日益加深。北美人民经过浴血战斗,赢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终于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美国独立前,由欧洲移民带来了不同国家文化教育的影响,但殖民地时期的教育制度基本上是从英国移植过来的,同时教育深受宗教的影响与控制。这就是殖民地时期教育的基本特点。
(一)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在殖民地时期受到较多的重视,在18世纪60年代,英属13个殖民地人口不过160万,到1775年也只有260万,但已仿效英国牛津、剑桥等大学创办了哈佛、耶鲁等9所学院。这些学院都是私立的,其中除费拉德尔菲亚学院(Philadelphia College)外,全由教会直接掌[WT]握,办学目的是培养传教士和官吏,以拉丁文、希腊文、希伯来文、《圣经》、修辞学为主要课程,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生活的需要。当时这些学院的布局不甚合理,密集于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城市;学校规模小,1636年哈佛学院初创时只有教授一人、学生3人,直到1775年哈佛的毕业生也仅有40人(耶鲁学院35人)。
(二)中等教育
   1635年波士顿市创办拉丁文法学校。此后,拉丁文法学校就成为殖民地时期中学的主要类型。它以升学准备为唯一任务。为了适应学院的要求,便以七八年的时间主要进行古典语文的教学,教学内容枯燥、教法机械、体罚盛行。
   在殖民地后期,随着北美经济的逐步发展,机械制造、航海、商务、外交都需要通晓现实业务的青年。鉴于拉丁文法学校不合时宜,在某些大城市中开始出现英语文法学校,由私人用英语传授现代外语和实科知识。富兰克林(BFranklin)更于1749年提出设立文实学校的建议,并于1751年在费城首先创办文实学校。这种学校不重拉丁语而重英语;不重古典课程而重实用课程;不仅以富家子弟为对象,而且照顾到中产子弟;不限于男生而兼收女生;不按正规时间而常业余施教;不设一种学科而设多种平行学科;不收昂贵学费而收费低廉。可是,这种方法灵活、适合多方面现实需要的学校在当时未曾得到重视。
(三)初等教育
   殖民地时期的初等教育相当发达。初等学校是面对劳动人民子弟的,以粗浅的文化知识为内容,着重培养宗教信仰。由于移民来源不同,教派各异,各地移民自行设校管校,民族复杂的部各州尤其是这样(中部以教派学校为主要类型)。北部几个殖民地以麻省(Massachusetts)为代[WT]表,是清教徒聚居之地,他们按照卡尔文的蓝图组成神权社会,特别重视普及教育,当局曾于1647年发布法令,规定市镇中只要有50户居民就应设立一所小学,于是市镇学校在北部兴起。这种由地方当局办理、干预教育的做法,与其宗主国——英国全由私人、教会办理教育的传统是不同的。南部各州的移民多为英国国教徒,他们是种植园主,便仿效英国的富裕家庭,对子女实施家庭教育,或者干脆送回英国读书。这里的贫苦儿童起初只能受到学徒训练,后来才通过教会所办的星期日学校与慈善机构举办的贫儿学校接受一点文化教育。

二、独立战争(1775—1783)至南北战争(1861—1865)期间的美国教育
   独立战争是美国的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它使美国获得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建国后,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英国是君主立宪制),以天赋民权、自由平等相标榜,《独立宣言》更明文规定宗教信仰自由、人人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当时美国进步的资产阶级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富兰克林、华盛顿、杰佛逊等人也都极力宣传教育是立国的根基,要求政府承担管理教育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教会办学、慈善教育等传统受到冲击,国会通过了一系列法案,在提供地方办教育的物质条件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并把办教育规定为州的职权,各州遂相继建立了教育委员会和教育厅、局,正式实行教育管理上的地方分权制,各级各类教育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较大的进步。到19世纪60年代,形式上单轨制的近代美国教育制度已见端倪。
(一)高等教育
   殖民地时期的美国高等教育内容陈旧,布局不合理,其办学方针不符合新国家的要求,更难以适应西部和南部新州建设的需要。独立以后,南部的佐治亚州和北卡罗来纳州于1785年创设州立大学(公立),西部的俄亥俄州和密执安州继之。由于国会鼓励设立州立大学,因而各州纷纷仿效。到南北战争前,全国27个州中有25个州兴办了州立大学,解决了大学布局不合理的问题。欧洲从中世纪起,办大学向来是教会的特权,美国由地方政府兴办大学是对传统的挑战,在本国教育史上是一个创举,但此时的美国,私立高等院校依然存在,各教派为发展其势力还争相设立新的高校。至1860年,全国共有高校182所,其中属于教会的就有116所。
   独立以后,高校的教学内容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轻古典科目,重实用知识的趋势日益加强,到19世纪初,物理、天文、地质、地理、气象、化学、植物等自然科学方面的学科都在大学课程体系中取得了巩固的地位。政治、经济、法律、历史等社会科学方面的学科也逐渐进入大学课程或得到加强。
(二)中等教育
   美国独立以后,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开拓疆土和振兴实业都需要中级人才,而拉丁文法学校只教授古典知识,企业主不愿纳税举办这种脱离实际需要的学校,家长也不愿让子女接受这种无助于就业的教育,故此类学校渐被淘汰,而大力发展文实学校,使之成为这一时期美国中等教育的主要类型。

   在富兰克林的方案中,并未把升学准备列为文实学校的办校目标。文实学校取代拉丁文法学校以后,为了满足富家子弟升学的需要,只好兼顾升学和就业两方面的准备。到了19世纪初,当权的保守派批评文实学校重理轻文,又重新强调古典语文,加之收费越来越高(文实学校是私立的),遂使文实学校向拉丁文法学校倒退,造成新的矛盾。美国人民是讲求实效的,为了解决普通人民的就业准备问题,满足当时对具有中等教育水平的实际工作者的急迫需要,波士顿市于1821年率先创办公立中学,这种中学免收学费,学生经济负担较轻;课程丰富,侧重实用科目,利于学生就业;学校由政府管理,易于适应社会需要。所以,这种修业三至四年公立中学在南北战争之前便已逐渐发展起来。
(三)初等教育
   美国建国后,标榜以教育培养国家公民,公立小学逐渐增多。其实,这一方面是由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需要有文化的劳动力,另一方面也是劳动人民为争取教育权而斗争的结果。为了普及教育,他们采用了英国的兰卡斯特导生制。1818年兰卡斯特本人还应邀到美国宣讲导生制。到了19世纪30年代,普及初等教育的呼声更高,广大儿童开始涌向小学。但是,此时美国初等教育的设备、组织、师资和教学水平仍然低于西欧。1843年,贺拉斯· 曼(Horace Mann,当时任麻省教育厅长)考察德国,才引进了当时普鲁士的教学制度,同时大力宣传卢梭、裴斯塔洛齐等欧洲教育家的思想,美国各地的小学遂开始采用西欧近代的教学制度。

三、南北战争至19世纪末的美国教育
   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它使美国最终摆脱了封建主义和英国殖民主义的束缚,使美国的资本主义在全国范围内飞速地发展起来,至19世纪末,美国的工业产值已跃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逐渐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与美国政治经济的变化与发展相适应,它的教育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发展:初等教育日渐普及,中等教育进一步发展,师范教育因而兴旺起来,高等教育更进一步向满足工农业发展需要的方向前进。到20世纪初,现代美国的学校制度已初步形成。
(一)高等教育
   南北战争以后,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步伐迈得更快,这期间新成立的大专院校就有二百余所。它一面学习当时欧洲重视学术的样板——柏林大学,于1876年创设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建立大学研究院,致力高深的学术研究;一面根据国会于1861年、1890年所通过的二个《摩雷尔法》,由国会拨地、拨款资助各州大办农(业)工(艺)学院,很快培养出大批适合工农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而且对学术发展也作出了贡献,当今举世闻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尖端科学)、康奈尔大学(农业)等都是由这类学院发展而来。工农学院初办时,由于侧重现实效用,课程不合传统规格,也由于众多贫苦学生求学其中,曾被讥为“牧牛娃学院”,但在我们看来,较之始终为特权子弟垄断的欧洲大学,美国的高校较早显出大众化的趋势,是值得赞许的。继农工学院之后,其他公立的高校纷纷创办,声势浩大,至此,公立大学可以与私立院校相匹敌了。
(二)中等教育
   南北战争以后,公立中学迅速发展,取代文实学校而成为美国中等学校的主要类型。公立中学本来是兼顾学生升学与就业两方面要求的4年制综合中学,由于此时学生逐年猛增,准备升学者日少而准备就业的日众,所以逐渐以职业准备为主要职责,课程随之发生变化,加强自然科学和实用科目,这是美国中学的显著特点。不仅如此,1880年麻省理工学院创办了工业中学,1888年明尼苏达州首创农业中学,此后各种职业中学不断大量涌现。在美国生产现代化的时代,中学密切配合建设需要,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职业中学欧洲也有,但地位低于传统中学,美国则没有这种偏见,实在值得称道。
   为了普及初等教育、扩大中等教育面,从1888年起,就不断有人提出改革原来的8(年,初等教育)—4(年,中等教育)学制。到20世纪初便逐步兴办6(年,小学)—3(年,初中)—3(年,高中)制的学校,小学、初中毕业都可转入相应的职业学校。于是形成了主要是6—3—3制和8—4制并存的美国中小学学制。(三)初等教育
   南北战争以后,初等教育逐步普及,但各州各自为政,学制无从统一。发展到1890年,除南方外,8年制小学比较通行。1908年美国教育协会正式建议设立6年制小学,从此这两类小学成为美国主要的初等学校。
   在课程设置上,读、写、算仍为主要教学内容,另外增加了自然常识、史地、音乐、体育,有些学校还开设卫生、缝纫、烹饪课。各校都不同程度地保留着宗教教育的地位。
   解放黑奴本来是南北战争的斗争目标之一,但是战后不久又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恢复了对黑人的压迫,种族歧视长期存在,因此对黑人的普及义务教育始终未能认真推行,南方各州黑人的入学率很低。这一时期美国初等教育出现了一个新的现象,这就是自从1860年波士顿市率先办起福禄培尔式的幼儿园以后,到1900年为止,美国已有许多地方将幼儿园纳入公立学校的系统之中,成为初等学校的有机组成部分。
(四)师范教育
   殖民地时期,北美的拉丁文法学校的教师由大学毕业生担任。当时认为学问渊博者就是理想的教师,并不要求教育专业的训练。初级学校是穷人子弟就读的场所,教师通常是教士或者白奴,有的竟是罪犯、游民,小学教师被视为下等行业,当然谈不上培训。
   美国建国后,尤其是在19世纪30年代,公立小学日益增加需要造就大批教师,加之对于教育专业已有所认识,师范教育便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1839年麻省最早学习普鲁士创立师范学校,其后各州相继仿效。但此时的师范学校水准较低,招收小学毕业生,修业短的只有数周,长的也只两年。
   南北战争以后,中学迅速发展。为培养合格的中学教师,1893年纽约州奥尔巴尼(Albany)市首先开办师范学院,各州纷纷向它看齐。此外,还有许多大学和学院设置教育课程,原来的师范学校也改招中学毕业生,修业两年。师范院校在传播西欧的教育思想,进行教育实验,提高教育质量,发展具有美国特色的教育理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20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美国教育
   进入20世纪以后,美国的垄断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大获其利,但是由于军事订货的刺激而膨胀起来的生产能力在战后猛然收缩,一时难以调整,遂连续爆发经济危机,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尽管如此,作为美国社会主要支柱之一的教育仍旧飞速发展。
   为适应了各州不同的具体情况而发展教育,美国在教育领导体制上仍然实行地方分权制。属于美国联邦政府“卫生、教育和福利部”的联邦教育局的职责仅是进行教育研究,承担单独一州无力举办的教育事业和管理政府的教育拨款计划等等。州设教育委员会,州以下设学区。原来学区较少,进入20世纪以后,为了利于学区发展规模较大的中小学,并区形成运动。除了政府外,对美国教育发生重大影响的还有各大财团的“基金会”和全国性的教育组织,如“全国教育协会”(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等等。
   为了进一步适应生产发展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各州在1918年后普遍颁布强迫教育法令。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普及初等教育在美国基本成为事实。在这一时期,六年制的小学进一步发展,八年制学校相对减少,出现了一种所谓的统一学校代替农村的小规模学校。小学的课程各州不尽相同,大体上是:英语、算术、历史、地理、社会、自然、音乐、图画、体育和手工等。由于以杜威教育思想为指导的“进步教育运动”在这一时期进一步蓬勃发展,“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和分组教学法等新的教学方法一度在一些初等学校中盛行,但传统的教学方法始终在初等学校的教学中占统治地位。到了30年代,由于主张传统教育方法、强调基本知识教学的“要素主义教育”思潮兴起,“进步教育运动”的影响就进一步被削弱了。
   随着美国儿童心理学和教育理论的发展,幼儿教育在这一时期发展更快,出现了不同于幼儿园的幼儿学校,这种学校招收4~6岁的儿童,以音乐、图画、舞蹈、游戏、手工、讲故事、进行语言训练和培养卫生习惯为主要教育内容。
   由于美国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机械化、电气化程度不断提高,加之国际间竞争日益激烈,对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时期,美国在初等教育普及的同时,开始向中等教育普及迈进,“中等教育为所有适龄青年敞开大门”已成为当时的奋斗目标。据统计,1870—1940年,美国人口增加了3倍,而中学生则增加了90倍。1900年美国公、私立中学共有7983所,学生50多万,到1918年则已发展到21 616所,学生160多万。重视职业教育也是这时美国教育的特点,中等教育的发展就包括了各类职业中学的大发展。此时美国中学的文理科中学、职业中学、多科中学等,前者为学生升学作准备,职业中学则培养具有一定专门技能的工人和职员,多科中学兼具二种中学的性质。20世纪20年代以后,美国公立中学开始实行综合学校制,学生按地区不经考试入学。初中前两年全体学生学习同样的课程,但经常实行“智力分组”,从初中三年级起,教师根据学生的“智商”和具体情况为他们分别设置不同的选修课,并对他们进行高中选科的指导。高中一般分大学预科、职业科和普通科。进普通科学习的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较差,他们往往在义务教育期满后(即读完高中一年级)就离校就业。美国中学实行学分制,课程内容十分丰富,越来越强调自然科学和实用科学,因时、因地甚至因人而异地开设了许多选修科目,努力使教育适应社会的需要,但是课程也实在过于庞杂。
   各级各类教育的迅速发展,对师资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到1918年,美国已有20个州规定州立师范的入学资格为四年制的中学毕业生,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师范学院逐渐代替了中等教育性质的师范学校。据1933年统计,美国中等师范学校只剩下101所,而高等师范学院则发展到166所,另外还有许多综合大学设立教育系或教育学院以培养师资(师范学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就被师范学院和综合大学取代了)。这一时期,美国政府对师范教育和教师问题同样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他们把“聪明才智、普通文化程度、留心社会时事问题、教育专业知识和所教科目的专业知识”作为帮助各地教育行政机构选聘教师的五项标准。
   20世纪初,美国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从1902年起开始出现两年制的初级学院。这是一种以技术教育为主,由地区(州或州以下的市)或教会、私人设立的短期大学,也称社区学院,教学条件和水平较差。但由于学制短、专业性强而受到社会的欢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州立大学进一步壮大,私立大学更纷纷建立,高等教育继续发展,显示了大众化的强大趋势。1935年和1940年美国大学及其学生数分别为1600所,128万人和1800所,140万人。据统计,1870—1940年,美国大学生增加25倍,此时平均每5家人中就出一名大学生。大学和学院一般修业四年,与中小学互相衔接,形成六.三.三.四制或八四四制的学制系统,形式上是单轨的。美国学院分普通学院和专业学院,大学除本科外还有研究院,培养硕士和博士。美国高等学校的课程内容十分丰富,这一时期其职业性更强了,不少高等学校大大增加职业性学科,州立大学更注意为本地的工农业生产服务。
   美国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就已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先进国家。美国教育是值得认真研究的。

 

重  点    (返回索引)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美国教育的发展
1、识记:美国最早的拉丁文法学校、文实学校、州立大学、公立中学等。
2、理解:贺拉斯·曼、《摩雷尔法》、中小学学制、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社区学院。
3、简单运用:分析、评价美国的中等、高等教育。
4、综合运用:总结、比较、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教育的特点。

 

练  习     (返回索引)

 重点教学内容与相关练习例题

(一)填空题
1、 在美国教育史上,_____最早提出设立文实学校的建议。
2、 美国的教育在学制上是____制。
3、 美国独立后,佐治亚等州于____年创办州立大学,开创了由地方政府兴办大学的新传统。
4、 在美国教育史上,富兰克林于____年在费城首先创办了文实学校。


(二)改错题
1、 在西方教育史上,美国是最早公布强迫教育法令的国家。
2、 美国的波特兰市于1821年率先创办公立中学。
3、 美国著名的《摩雷尔法》旨在资助各州大办研究生院。
4、 在美国教育史上,纽约市于1821年率先创办公立中学。
5、 1435年波士顿市创办拉丁文法学校。


(三)选择题
1、 美国教育史上著名的《摩雷尔法》旨在资助各州大办___学院。
A.民族 B.农工 C.商贸 D.社区


2、 1821年美国__市率先创办公立中学。
A.波特兰 B.波士顿 C.亚特兰大 D.纽约


(四)解释概念题
1、“社区学院”
2、“文实学校”


(五)简答题
1、美国是怎样形成地方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的?
2、试述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六)论述题
1、 试述二十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中等教育的结构和特点。
2、 试总结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教育的特点。

 

答  案    (返回索引)

(一)填空题
1.富兰克林 2.单轨 3.1785 4.1751


(二) 改错题
1.将“美”改为“德”
2.将“波特兰”改为“波士顿”
3.将“研究生院”改为“农工学院”
4.将“纽约”改为“波士顿”
5.将“1435”改为“1635”
 

(三) 选择题
1.B 2.B
 

(四)解释概念题
1、 美国的社区学院是一种以技术教育为主,由地区、教会或私人设立的两年制初级学院,它最早出现于1902年。

2、在美国教育史上,富兰克林最早提出设立文实学校的建议,并于1751年在费城首先创办了文实学校。
 

(五)简答题
1、 美国独立前,各地移民自行设校管校,教育工作者深受宗教和不同国家文化教育的影响,各地情况不一。
   建国后,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英国是君主立宪制),以天赋民权、自由平等相标榜,《独立宣言》更明文规定宗教信仰自由、人人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当时美国进步的资产阶级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富兰克林、华盛顿、杰佛逊等人也都极力宣传教育是立国的根基,要求政府承担管理教育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教会办学、慈善教育等传统受到冲击,国会通过了一系列法案,在提供地方办教育的物质条件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并把办教育规定为州的职权,各州遂相继建立了教育委员会和教育厅、局,正式实行教育管理上的地方分权制。
   为适应了各州不同的具体情况而发展教育,美国在教育领导体制上仍然实行地方分权制。属于美国联邦政府“卫生、教育和福利部”的联邦教育局的职责仅是进行教育研究,承担单独一州无力举办的教育事业和管理政府的教育拨款计划等等。州设教育委员会,州以下设学区。原来学区较少,进入20世纪以后,为了利于学区发展规模较大的中小学,并区形成运动。除了政府外,对美国教育发生重大影响的还有各大财团的“基金会”和全国性的教育组织,如“全国教育协会”(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等等。
 
2、 高等教育在殖民地时期受到较多的重视,在18世纪60年代,英属13个殖民地人口不过160万,到1775年也只有260万,但已仿效英国牛津、剑桥等大学创办了哈佛、耶鲁等9所学院。这些学院都是私立的,其中除费拉德尔菲亚学院(Philadelphia College)外,全由教会直接掌[WT]握,办学目的是培养传教士和官吏,以拉丁文、希腊文、希伯来文、《圣经》、修辞学为主要课程,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生活的需要。当时这些学院的布局不甚合理,密集于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城市;学校规模小。
   独立后,南部的佐治亚州和北卡罗来纳州于1785年创设州立大学(公立),西部的俄亥俄州和密执安州继之。由于国会鼓励设立州立大学,因而各州纷纷仿效。解决了大学布局不合理的问题。但此时的美国,私立高等院校依然存在,各教派为发展其势力还争相设立新的高校。
   独立以后,高校的教学内容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轻古典科目,重实用知识的趋势日益加强,到19世纪初,物理、天文、地质、地理、气象、化学、植物等自然科学方面的学科都在大学课程体系中取得了巩固的地位。政治、经济、法律、历史等社会科学方面的学科也逐渐进入大学课程或得到加强。
   南北战争以后,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步伐迈得更快,这期间新成立的大专院校就有二百余所。它一面学习当时欧洲重视学术的样板——柏林大学,于1876年创设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建立大学研究院,致力高深的学术研究;一面根据国会于1861年、1890年所通过的二个《摩雷尔法》,由国会拨地、拨款资助各州大办农(业)工(艺)学院,很快培养出大批适合工农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而且对学术发展也作出了贡献。
   20世纪初,美国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从1902年起开始出现两年制的初级学院。这是一种以技术教育为主,由地区(州或州以下的市)或教会、私人设立的短期大学,也称社区学院,教学条件和水平较差。但由于学制短、专业性强而受到社会的欢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州立大学进一步壮大,私立大学更纷纷建立,高等教育继续发展,显示了大众化的强大趋势。1935年和1940年美国大学及其学生数分别为1600所,128万人和1800所,140万人。据统计,1870—1940年,美国大学生增加25倍,此时平均每5家人中就出一名大学生。大学和学院一般修业四年,与中小学互相衔接,形成六.三.三.四制或八四四制的学制系统,形式上是单轨的。美国学院分普通学院和专业学院,大学除本科外还有研究院,培养硕士和博士。美国高等学校的课程内容十分丰富,这一时期其职业性更强了,不少高等学校大大增加职业性学科,州立大学更注意为本地的工农业生产服务。

(六)论述题
1、由于美国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机械化、电气化程度不断提高,加之国际间竞争日益激烈,对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时期,美国在初等教育普及的同时,开始向中等教育普及迈进,“中等教育为所有适龄青年敞开大门”已成为当时的奋斗目标。据统计,1870—1940年,美国人口增加了3倍,而中学生则增加了90倍。1900年美国公、私立中学共有7983所,学生50多万,到1918年则已发展到21 616所,学生160多万。重视职业教育也是这时美国教育的特点,中等教育的发展就包括了各类职业中学的大发展。此时美国中学的文理科中学、职业中学、多科中学等,前者为学生升学作准备,职业中学则培养具有一定专门技能的工人和职员,多科中学兼具二种中学的性质。20世纪20年代以后,美国公立中学开始实行综合学校制,学生按地区不经考试入学。初中前两年全体学生学习同样的课程,但经常实行“智力分组”,从初中三年级起,教师根据学生的“智商”和具体情况为他们分别设置不同的选修课,并对他们进行高中选科的指导。高中一般分大学预科、职业科和普通科。进普通科学习的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较差,他们往往在义务教育期满后(即读完高中一年级)就离校就业。美国中学实行学分制,课程内容十分丰富,越来越强调自然科学和实用科学,因时、因地甚至因人而异地开设了许多选修科目,努力使教育适应社会的需要,但是课程也实在过于庞杂。

2、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已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中教育的先进国家,并且具有自己的特点。美国的教育行政管理实行地方分权制,各地教育的情况不尽相同;在学制上是单轨制,但各级各类学校的学制比较灵活;学校的课程设置也灵活多样,密切配合社会生活和生产的需要;教学方法上传统派教育与现代派教育相互消长,而传统派教育终占上风。我们虽然肯定了美国在教育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但是也应该看到,由于当时美国各阶层实际存在着的贫富悬殊和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所谓机会均等的教育是未能真正实现的;另外,由于教学内容过于庞杂和教学方法上的问题,美国教育的质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教育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宗教性,这也是美国教育的一个问题。

 

     (返回索引)

图1: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授予学位典礼(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1985)
图2:美国哈佛大学校园(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1985)
图3: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1985)
图4:美国殖民地时期的“夏季学校”(F.P.Graves,1919)
图5:美国殖民地时期的“厨房学校”(F.P.Graves,1919)

图6:创办于1635年的波士顿拉丁文法学校(F.P.Graves,1919)

图7:B·富兰克林创办的文实学校(F.P.Graves,1919)

图8:H·曼(Horace Mann,1796~1859)(F.P.Graves,1919)

图9:创办于1821年的波士顿公立中学(F.P.Graves,1919)

图10:J·G·卡德(James G. Carter,1795~1849)(F.P.Graves,1919)

图11:创办于1636年的哈佛学院(F.P.Graves,1919)

图12:美国早期的州立大学(F.P.Graves,1919)

转载:华南师范大学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给好友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文章搜索
    天津考研网版权、投稿与免责申明:
    1)凡本网署名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天津考研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天津考研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来源:转自网络"的文章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热门考研服务
      最新考研信息
      相关文章
    《外国教育史》课程习题--------第一章     习 题
    《外国教育史》课程习题--------第二章       习 
    《外国教育史》课程习题--------第三章       习 
    《外国教育史》课程习题--------第四章       习 
    《外国教育史》课程习题--------第五章      习  
    《外国教育史》课程习题--------第六章        习
    《外国教育史》课程习题--------第七章     习  题
    《外国教育史》课程习题--------第八章     习  题
    《外国教育史》课程习题--------第九章      习 题
    《外国教育史》课程习题--------第十章       习 
      热卖考研资料
    资讯栏目导航
    新闻政策 考研新闻 考研政策 热点点评
    复习指导 英语 数学 政治 专业课 分数线 大纲 复试
    经验心得 经验交流 考研故事
    院校导航 天津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 天津外国语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商业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其他
    统考科目 心理学考研 教育学考研 历史学考研
    计算机考研 医学考研网 法律硕士 农学
    热门专业 会计学 行政管理 土木建筑 化学 机械 法学
    自动化 新闻传播 人力资源 生物 电气 中文
    管理学 电子通信 国际关系 外语 经济 社保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广告业务 | 隐私条款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设为首页 顶部 全国统一热线:022-58054788,58054799,27056088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24 天津格瑞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旗下网站:[天津考研网]52kaoyan.com上学网]chinakao.cn
    公司地址:天津市和平区卫津路佳怡国际D座底商(天津大学东门斜对过) -办公室地图-行车路线 工商网银在线支付平台,安全快捷!支付宝特约商家,信任标志!考研一站式服务,考研无忧!
    公司总机:022-85681642 客服热线:022-58054788,58054799(7X24小时热线支持)
    法律顾问:王自强律师 信息产业部备案:津ICP备0700135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