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通行证  
天津考研网 资讯中心-网尽考研信息 考研专卖店-考研资料书籍一站购齐 考研辅导班 BBS社区-便易的交流平台 专业课教材 院校导航-权威院校招生信息 下载中心-海量考研复习资料 客服中心-解决所有问题 考研热线4000220908
 您现在的位置: 天津考研网 >> 资讯中心 >> 全国统考科目 >> 教育学考研 >> 正文 相信自己,加油!
    外国教育史----第十二讲 日本教育的发展
外国教育史----第十二讲 日本教育的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作者:佚名  来源:转自网络   更新时间:2007-8-4 20:57:30

第十二讲  日本教育的发展

 

本讲内容索引: 导 学    概 述    教 材    重 点    练 习    答 案    图 片

 

导 学   (返回索引)

学习本章应按照德川时期、明治维新至十九世纪末、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这样的历史分期,概括了解日本教育行政管理制度、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以及师范教育的历史发展,从中总结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教育的基本特点。

 

概 述   (返回索引)

日本是一个善于向外国学习的国家。早在17世纪以前,它就在学习中国、朝鲜、印度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和教育。在德川时期,日本又开始研究西学,这时它已形成统一的封建集权国家,教育有着明显的等级性,学校除了幕府直辖学校、藩学、民众教育所外,还有私立学园,学校教育以儒学为主要内容,旨在维护封建的社会秩序。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的教育事业由于在国家现代化的过程中倍受重视而大踏步前进。但是,在天皇制的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下,明治政府的教育改革一开始就有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同时儒家的思想教育和武士道精神的培养依然受到重视。明治政府取法法国、德国,确定了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都在文部省的统辖之下;为了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需要,明治初期就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目标,以后根据实际情况只把小学的前四年定为国民义务教育,至20世纪20年代,日本已经实施六年的普及义务教育;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政府确定了中学的标准,对中学实行整顿以提高质量,从19世纪末起,日本出现了各种职业技术学校并被承认为中等教育的一种类型,但当时女子中学和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实际上很难进入大学,所以日本近代学制带有双轨的性质;高等教育在日本被当作实现现代化的首要条件之一加以发展,着重培养具有西方新知识的科技人员,由于注意调动地方政权和私人团体的办学积极性,日本大学的发展在20世纪初突飞猛进,并且初步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日本有着尊师重教的传统,师范教育在明治维新后一直受到重视。日本不但从欧美引进学校制度,而且向他们学习教学内容,这种学习基本上是先照搬后创新,这个过程是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借鉴的。日本教育为日本的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教 材   (返回索引)

    张季娟、袁锐锷 编著《外国教育史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修订版:

        十四章 日本教育的发展

   今天的日本是一个教育普及和文化水准很高的国家。日本文化教育的大踏步前进虽然是在明治维新以后随着国家建设的现代化而开始的,但是日本社会重视教育以及尊重学习和文化的传统却是源远流长的。在17世纪以前,日本就积极吸取中国、朝鲜、印度等各方面的外国文化并把它们融化在本国文化中,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教育。
   1603年,德川家康取得征夷大将军称号,在江户(东京)建立幕府,实行军事贵族的独裁统治,结束了日本长期封建割据的局面,日本逐渐形成统一的封建集权国家。在幕府统治的两个半世纪中,由于社会相对稳定,文化教育也有较大的发展,也正是从这个时候起,日本开始研究兰学(西学),接受西方各方面的影响。

一、德川时期 (1603—1868)
   德川幕府在日本建立的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政体和社会等级制度,人民被分为武士、农民、手工业工人和商人四个等级。天皇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但实权掌握在幕府手里。幕府又是最大的地主,它占有全国三分之一的土地,余者分给大名(直属幕府的首领——将军的高级武士),大名的领地称为藩。在这种社会里,教育的机构、内容和方法,都依社会的等级而不同。这是德川时期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
   德川时期逐渐形成的学校教育有幕府直辖学校、藩学、民众教育所三个等级。前两等都是收武士子弟以培养统治人才的。明治维新前夕,著名的幕府直辖学校有昌平坂学问所(讲授儒学,尤重朱子文学)、和学讲习所(讲国学)、开成所(讲西学)、医学所(西医)。藩学设在大名的领地,又称封地学校,以儒教为主要教育内容。最主要的平民学校是寺子屋和乡学。寺子屋在古代是佛教僧侣教平民子弟读书识字的庙堂,17世纪以后,成了为平民子弟广泛设立的一种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有浪人(自由的武士)、僧侣以及文化较高的平民,教育内容仅限于当时平民谋生必需的识字和计算。乡学是在政府当局控制下由富裕农民创建和维持的半公立学校,使用的是强调维持封建秩序的初级儒教材料,其文化水平略高于寺子屋。
   在德川时期的后半期,相当于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私立学园(私塾)明显地繁荣起来,这种学校是不分等级向一切人开放的,讲学自由,有亲密的师生关系,学生可以自由转学听课,很像我国古代的书院。私立学园大多讲中国经书,也有不少是讲国学、西学的。德川时代的学术文化水平,主要靠私立学园保持下来。

二、明治维新(1868)至19世纪末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从19世纪70年代起,明治政府进行了包括教育在内的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日本成为近代东方的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近代日本的教育制度就是从这个时候起逐渐形成的。但是,明治政权是天皇制的地主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它追求的目标是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因此它的教育改革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同时儒家的思想教育和武士道精神的培植依然受到重视。
(一)教育行政管理
   1871年明治政府废藩置县,确保了对全国的直接控制,接着成立了文部省作为负责教育行政管理的中央机关。1872—1873年文部省陆续颁布了共有213条的《学制令》,对各级学校教育和全国的教育行政管理作了明确规定,坚决要求废除封建教育制度,学校向一切人开放,讲授以西方新知识为基础的实际学科。《学制》命令在文部省统一管理下将全国分为8个大学区,每区设大学一所;每个大学区又分为各设一所中学的32个中学区;每个中学区又分为各设一所小学的210个小学区。从这个学制来看,其教育行政管理的中央集权制和学区制的思想取自法国,而单轨制的设想则来自美国。这个学制在执行过程中,由于不尽符合日本当时的实际,文部省在19世纪的七八十年代曾反复作了修改,越来越倾向于效法德国,实行双轨制。
(二)初等教育
   1872年的《学制令》反映资产阶级采用先进科学技术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需要,提出了“全民教育”即普及初等教育的目标,所以全国各学区除了在改造寺子屋的基础上广设小学外,还出现了女子小学、村落小学、贫民小学和私立小学等各种类型的小学。小学学制八年,按年级制组织课堂教学,考试十分严格。小学的课程多至二十几门,包括了现代西方科学的各门基础知识。但是,当时的日本要普及八年的初等教育实际上有许多困难;政府和民众团体的经费很困难,人民贫困,从西方直接翻译过来的教材不太符合日本的需要和儿童的实际接受能力,能讲授西学的合格教师很少等等。因此后来在修改学制的时候,只把小学的前四年定为国民义务教育,课程也简化为九门,以“3R”(Reading,Writing,Arithmatic)为重点(这是模仿美国旧金山公立小学的课程)。
(三)中等教育
   明治初年,日本教育的发展重点在初等教育,因此中学较少。各地根据1872年《学制令》办起的主要是一些开设西方学科和学习外语的中学,此外,在原来学西方文化的私立学园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一些私立中学,如福泽谕吉和新岛襄创办的庆应义塾和“同志社英文学校”等。当时日本各地还存在一些用日语作教学手段的男子中学,它们大多是简易类型的,官方不承认它们是正规中学。女子中学开始出现,但与男子相比,妇女受教育的机会少,程度也低,只有毕业于西方基督教会办的女子学校和私立学园者文化水平较高。从19世纪80年代初开始,日本对中学进行了整顿,规定了男子中学要达到的标准,不合格的不能称为中学,因此中学数量大大减少。新的学制令将中学从六年改为七年,其中后二年是高级中学,是当时中等教育的重点,也是通向大学的阶梯。中学实行严格的考试制度,重视基础科学知识和外语教学。
   中等技术和职业学校在这一时期已经出现,但其大发展是在20世纪之初。
(四)高等教育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逐渐形成这样一个认识:为国家最有用的不再是懂得儒教思想和日本经典著作的君子,而是具有西方新知识的科技人员。因此,高等教育被当作使日本现代化的首要条件之一加以发展。先前的开成所和医学所分别被作为大学的南校和东校保留下来并加以扩展,讲授儒学的昌平坂学问所被废除了。1877年,大学南校与东校合并为东京大学。除文部省外,政府各部都按照自己的需要建立起若干高教机构来培养科技人才,如工部省的工部大学,拓殖局的扎幌农业学校,司法省的法律学校,不过后来它们几乎全部陆续被并入东京大学。1885年,东京大学已发展成为五个学院(文、法、理、工、医)组成的综合性大学,共有学生一千多名,日本当时的高级人才几乎皆出于此。1886年东京大学改称帝国大学,它效法德国大学的经验,十分重视教学和研究两方面的工作。除了帝国大学(东京大学)外,庆应义塾到19世纪80年代也已发展成为包括文、法、财经三个部分的庆应大学,当时日本的政府和大学花了大量金钱聘请外籍教师,并派遣许多学生到先进国家去学习。它们(大学)致力于引进现代的学识、技术、文化以及各种组织方法,从而为逐步建立日本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的独立体系奠定了基础。
(五)师范教育
   1871年文部省成立不久就创办了东京师范学校,用了很大力量从美国请来师范学校教师,引进各种新的教学方法、教材和教学设备,在当时起到了示范的作用。1872年《学制令》把立即设立师范学校放在仅次于建立小学的重要地位,到19世纪70年代末期,每一个府县至少已建立了1~2所师范学校,至于女子师范学校,文部省设立的有一所,有些府县也设有自己的女子师范学校。那时的日本师范学校实际上是宣传现代教育的样板学校,办得十分先进。东京师范学校的教育标准几乎与东京大学相等,各县的师范学校也被当作该地区的最高学府。尽管师范学校已有所发展,但合格教师仍供不应求,所以师范学校兼负在职教师训练之责。1875年官方制定教师资格审核制度以后,各师范学校也成了负责授予教师证书的机构。1886年的新学制规定师范学校分普通师范学校与高等师范学校,前者培养小学教师,后者培养中学和普通师范学校的教师。为了在全日本推广军国主义教育,当时日本的师范学校除了文化教育外还实行强制性的军事训练制度,着重培养师范生具有“顺良”、“信爱”、“威重”三种品德。

三、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19世纪初,日本大规模的工业革命已在进行,一跃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国,并且进入帝国主义的阶段。在这一时期里,日本继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肆无忌惮地扩大侵略活动,战争和掠夺又刺激了日本工业和经济的发展。为了适应资本主义飞速发展和侵略战争的需要,这一时期的日本教育进一步发展,同时也更加军国主义化。日本现代化教育的发展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学术才能和所受教育的种类在日本成为决定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于是促使人民尽可能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一)教育行政管理
   教育进一步国家化,文部省统辖全日本的各级各类学校,并且从19世纪末起陆续设立了普通学务局、专门学务局、实业学务局、宗教局等机构。学校的经费由政府拨给,学校的课程和教科书都须经文部省审准,又于1903年确立了小学教科书的“国定制”,绝大部分小学教科书的著作权直属文部省。
(二)初等教育
   从1900年起,日本小学实行免费,免费义务教育的原则从此确立。1907年,正式将八年小学的前六年定为义务教育,同时决定废除一切私立学校,国民教育全部由国家举办。据1920年统计,当时日本的小学入学率超过99%,适龄儿童几乎全部入学。
   此时的日本小学,开设修身课(道德课)以灌输“皇道”思想和“武士道”精神。1900年以后,日本开始改变照搬西方课程和教材的做法,把各学科整理成一套基本的科目,以日语和算术为主。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盛行的赫尔巴特的教学法。到本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杜威和国际上的新教育思想深深地影响着日本的教育界。虽然新教育的支持者未能改变当时日本教育的主流,但他们的一些意见受到人们的重视。当时更多地注意了儿童心理学,同日常生活联系更密切的教材被采用了,课本中的句子也更易为儿童所理解了。
(三)中等教育
   19世纪末,日本在中学(男子中学)和女子中学进行的教育曾称为“高等”普通教育,其培养目标是双重的,既准备学生马上就业,又准备学生升入更高一级的学校。在19世纪最后几年中,随着日本国民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各种职业中学,如农业、商业和专门技术学校。1899年,日本政府关于中学、女子中学和职业学校的三个法令把中等学校分为三种类型。
   因为日本男女只在小学同校,所以中学有男女之分。此时的日本中学目标是:给学生以“高等水平”的普通教育。中学招收读完小学六年的学生。中学五、三分段,前五年为普通中学,即中学;后三年为高中,称高等学校,实际是大学预科。1917年日本政府发布《高等学校令》(大学预科),规定这些学校学制7年(普通部4年,高等部3年),除国立学校外,允许兴办私立学校和地方公立学校。
   职业学校实施职业训练,一般招收读完小学8年级的学生,再给予3~4年的训练。根据1899年日本政府的职业学校令,职业学校、农业学校、商业学校、商船学校和职业补习学校都包括在这个职业系统之内,徒工学校也看作是一种技术学校。这样,技工和中等技术人员的培养再不是学徒制而是学校化了。
这一时期日本的各类中等教育迅速发展,学生人数增加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教育内容和方法都有所改进,但是“忠君报国”和军事教育大大加强,学校成了“兵营”,成了日本军事帝国主义进行侵略活动的工具,大学和师范学校也是一样。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如何衔接便成了问题。女子中学和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实际上很难进入大学,这就被批评为歧视妇女和轻视职业学校,也被视为近代日本双轨学制的体现。
(四)高等教育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大学(东京大学)改称东京帝国大学,另外又成立了京都、九州、北海道等几所帝国大学。同时,日本实际上存在许多公立或私立的专科学院,1903年日本政府颁布《专门学校令》,凡达到官方标准的专科学院被作为“低水平的大学”纳入高等教育的系统。因此,在这一时期里日本大学有多科的帝国大学和专攻某一知识部门的单科大学两种。
   1917年日本政府颁布《大学令》,正式承认公立的县大学和私立大学,并新建许多高等学校,如经济学院和商业学院,要求将专业学院重新命名为某某大学内的学院,尽量缩小不同学科间的障碍。由于地方政府和私人团体都能合法地设立高等学校和大学,遂使日本的高等教育突飞猛进。当时日本大学中最著名的是几所帝国大学和庆应义塾、早稻田等优秀的私立大学。该法令还要求各帝国大学设立研究部,培养科学研究人员。20世纪20年代以后,日本大学的教学和科研逐步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制。
(五)师范教育
   随着国民教育日益受重视,师范教育也得到不断发展,形成了完整的师范教育体系:
   小学师资由师范学校及女子师范学校培养。各县不但增设了师范学校,而且师范学校还增办第二分部,第一分部给高小(八年)毕业生授以五年的师资训练,第二分部给中学毕业生以一二年的训练。师范学校还附设专攻科、教员讲习科和保姆讲习科等。这时师范学校的教育内容大大扩充,同时师范学校的地位也提高了。
   中学教师由高等师范、女子高等师范、临时教员养成所(附设在大学、学院或高师中,修业2~3年)、实业教员养成所(附设于高等工业学校或大学中,分文、理、体育三种)培养。高师文理分科,学制四年。师范生待遇丰,地位高,受到社会的尊重。

重  点   (返回索引)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日本教育的发展
1、识记:德川时期的学校教育体系、明治维新前著名的幕府直辖学校、教师资格审核制度的确定、免费义务教育的实施、二十世纪初日本中等教育结构、著名的私立大学等。
2、理解:明治维新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师范教育。
3、简单运用:分析日本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向外国学习。
4、综合运用:总结、比较、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教育的特点。记:学校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它最早出现在奴隶社会之中。

2、理解:学校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3、简单运用:正确理解和说明学校一开始就带有鲜明的阶级性。

4、综合运用:根据学校教育产生的历史事实,进一步理解和说明教育的本质。

 

练  习   (返回索引)

重点教学内容与相关练习例题

(一)填空题

1、 庆应义塾大学是____(国)著名的私立大学。

2、 早稻田大学是日本著名的___立大学

3、 日本明治政府文部省最早公布的重要教育法令是___。

4、 日本在德川时期逐渐形成的学校教育有幕府直辖学校、___、民众教育所三个学级。

5、 日本从___世纪初开始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6、 二十世纪初日本中等学校的三种类型是___、女子中学和职业学校。

 

(二)改错题

1、 日本在德川时期逐渐形成的学校教育有大学、藩学、民众教育所三个学级。

2、 日本从十九世纪初开始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3、 日本明治政府文部省最早公布的重要教育法令是《大学设置法》。

 

(三)选择题

1、 日本从____世纪初开始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A.20 B.19 C.18 D.17

 

2、____日本政府确定了教师资格审核制度。

A.1775 B.1875 C.1925 D.1825

 

3、1886年日本的东京大学改称_____。

A.国立大学 B.市立大学 C.帝国大学  D.私立大学

 

4、 早在十七世纪以前,日本就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向____学习文化教育。

A.荷兰 B.英国 C.法国 D.中国

 

(四)解释概念题

1、《学制令》

 

(五)简答题

1、概述明治维新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的师范教育。

 

(六)论述题

1、日本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是怎样向外国学习的?

2、 试总结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教育的特点。。

 

答  案   (返回索引)

(一)填空题
1.日本 2.私 3.《学制令》 4.藩学 5.二十 6.中学

(二) 改错题
1.将“大学”改为“幕府直辖学校”
2.将“十九”改为“二十”
3.将《大学设置法》改为《学制令》

(三) 选择题
1.A 2.B 3.C 4.D

(四)解释概念题
1、1871年明治政府废藩置县,确保了对全国的直接控制,接着成立了文部省作为负责教育行政管理的中央机关。1872—1873年文部省陆续颁布了共有213条的《学制令》,对各级学校教育和全国的教育行政管理作了明确规定,坚决要求废除封建教育制度,学校向一切人开放,讲授以西方新知识为基础的实际学科。

(五)简答题
1、1871年文部省成立不久就创办了东京师范学校,用了很大力量从美国请来师范学校教师,引进各种新的教学方法、教材和教学设备,在当时起到了示范的作用。1872年《学制令》把立即设立师范学校放在仅次于建立小学的重要地位,到19世纪70年代末期,每一个府县至少已建立了1~2所师范学校,至于女子师范学校,文部省设立的有一所,有些府县也设有自己的女子师范学校。那时的日本师范学校实际上是宣传现代教育的样板学校,办得十分先进。东京师范学校的教育标准几乎与东京大学相等,各县的师范学校也被当作该地区的最高学府。尽管师范学校已有所发展,但合格教师仍供不应求,所以师范学校兼负在职教师训练之责。1875年官方制定教师资格审核制度以后,各师范学校也成了负责授予教师证书的机构。1886年的新学制规定师范学校分普通师范学校与高等师范学校,前者培养小学教师,后者培养中学和普通师范学校的教师。为了在全日本推广军国主义教育,当时日本的师范学校除了文化教育外还实行强制性的军事训练制度,着重培养师范生具有“顺良”、“信爱”、“威重”三种品德。

(六)论述题
1、 日本社会尊重文化教育的传统是源远流长。早在17世纪以前,日本就通过派遣使者和留学生等方式积极向中国、朝鲜、印度等国家学习文化教育,在德川时期,后来又开始研究兰学(西学)。
   在德川时期,日本设有专门的幕府直辖学校研究和传授儒学、西学和西医,私立学园也有许多是研讨中国经书和西学的,藩学和民众教育所更以儒教为主要教育内容。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更积极向欧美学习文化教育。在教育管理和学制方面,先是效法美国、法国,而后又基于自己的国情而效法德国。在教学内容方面,首先是照搬外国的教材。为了尽快实现教育教育现代化,日本开办了不少开设西方学科和学习外语的中学,创办现代大学,聘请外籍教师,并大批派遣留学生到先进国家学习,不遗余力地引进现代的科学知识和各种新的教学方法、教学设备,大力宣传现代教育思想。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日本进一步整理消化从西方引进的教材,进一步吸取西方教育学、心理学的新成就以改革自己的教育。

2、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的教育事业由于在国家现代化的过程中倍受重视而大踏步前进。但是,在天皇制的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下,明治政府的教育改革一开始就有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同时儒家的思想教育和武士道精神的培植依然受到重视。明治政府取法法国、德国确定了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都在文部省的统辖之下。
   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日本已经实施六年的普及义务教育;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政府确定了中学的标准,对中学实行整顿以提高质量,从十九世纪末起,日本出现了各种职业技术学校并被承认为中等教育的一种类型,但在当时女子中学和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实际上很难进入大学,所以日本近代学制带有双轨的性质;高等教育在日本被当作实现现代化的首要重要条件之一加以发展,着重培养具有西方新知识的科技人员,由于注意调动地方政权和私人团体的办学积极性,日本大学的发展在二十世纪初突飞猛进,并且初步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日本有着尊师重教的传统,师范教育在明治维新后后一直受到重视。日本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注意吸取外国文化教育的新成就。应当指出,强调文凭学历也是日本教育的一个特点。

 

     (返回索引)

图1:日本东京大学(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1985)

图2:日本京都大学(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1985)
图3:日本筑波大学(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1985)
转载:华南师范大学

分享到:
复制本文地址给好友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文章搜索
    天津考研网版权、投稿与免责申明:
    1)凡本网署名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天津考研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天津考研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来源:转自网络"的文章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热门考研服务
      最新考研信息
      相关文章
    《外国教育史》课程习题--------第一章     习 题
    《外国教育史》课程习题--------第二章       习 
    《外国教育史》课程习题--------第三章       习 
    《外国教育史》课程习题--------第四章       习 
    《外国教育史》课程习题--------第五章      习  
    《外国教育史》课程习题--------第六章        习
    《外国教育史》课程习题--------第七章     习  题
    《外国教育史》课程习题--------第八章     习  题
    《外国教育史》课程习题--------第九章      习 题
    《外国教育史》课程习题--------第十章       习 
      热卖考研资料
    资讯栏目导航
    新闻政策 考研新闻 考研政策 热点点评
    复习指导 英语 数学 政治 专业课 分数线 大纲 复试
    经验心得 经验交流 考研故事
    院校导航 天津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 天津外国语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商业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其他
    统考科目 心理学考研 教育学考研 历史学考研
    计算机考研 医学考研网 法律硕士 农学
    热门专业 会计学 行政管理 土木建筑 化学 机械 法学
    自动化 新闻传播 人力资源 生物 电气 中文
    管理学 电子通信 国际关系 外语 经济 社保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广告业务 | 隐私条款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设为首页 顶部 全国统一热线:022-58054788,58054799,27056088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24 天津格瑞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旗下网站:[天津考研网]52kaoyan.com上学网]chinakao.cn
    公司地址:天津市和平区卫津路佳怡国际D座底商(天津大学东门斜对过) -办公室地图-行车路线 工商网银在线支付平台,安全快捷!支付宝特约商家,信任标志!考研一站式服务,考研无忧!
    公司总机:022-85681642 客服热线:022-58054788,58054799(7X24小时热线支持)
    法律顾问:王自强律师 信息产业部备案:津ICP备07001356号-3